•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策建议 >> 正文
寻找方向的铜川药膳(《新西部》2023-1)
2023-02-03 09:30:00 来源:新西部2023年第1期 作者:杜林杰

在中国大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药膳产业,不仅是中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铜川是药王孙思邈故里,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发展药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十年转型打造养生城市取得了可喜成绩。未来的铜川,药膳产业有望成为饮食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图片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成果,“药食同源”食疗产品的安全有效,使人们逐步由依赖药物转向食疗。截至2019年,全国保健品市场,包括“药食同源”产品产值已达3000亿元以上,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公开资料显示,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发力,我国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持续上涨,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预计到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可达14万亿元,药食同源产业规模尚有广阔增长空间。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打造养生城市,发展药膳产业,恰逢其时。

古今药膳

“药膳”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后在《北史》《宋史》中有所提及,但在历代医学典籍中未见记载。《后汉书·列女传第七十四》记载:“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有学者分析语境文字,指出史籍中“药膳”一词,其实是“药”与“膳”的并称,而非我们如今所理解的“以药入膳”。

如今的“药膳”概念由“食疗”衍生而来,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饮食烹调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兼具药物与食物双重作用的膳食形式。药膳在我国的使用与推广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夏末商初,伊尹便将烹饪技术与养生相结合,开“药食同源”之先河。《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理论提出了饮食宜忌,为以后药膳的发展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唐代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专篇,明确了食疗与药疗的关系,使食疗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此后,随着《食疗本草》《饮膳正要》等专著的刊行,药膳学体系逐渐完整、内容日益丰富。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治病的原则,也是饮食养生的原则。所以严格来说,药膳需要医生经辨证后开处方,起的是治疗的作用。198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药膳列入中医研究范畴,并确立我国中医药一门新的学科——中国药膳学。为了防止药物滥用损害健康,1987年,国家颁发了《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公布了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药食同源目录),列入乌梢蛇、酸枣仁、乌梅等33种物质,为当今药膳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专业依据。随着人们对药膳认识的加深,这个名单多次增补,目前目录中已有药材百余种。2013年,我国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药食同用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保健养生产品”。2016年1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药食同源药膳标准通则》,提出了药食同源药膳的应用原则及禁忌,进一步规范了常见药食同源药膳的产品分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养生,药膳渐从医学领域步入民间。医学界所说的药膳是食疗处方,民间理解的药膳是比普通膳食多一些养生功效的膳食。

药王遗泽

孙思邈是名医,被后世尊为“药王”。他崇尚养生,寿逾百岁,曾总结出“养生十要”,饮食便是其中之一。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物疗法专篇。篇中记载药用食物155种,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虫鱼四门,涉及食物性味、食养、禁忌等诸多方面内容。

孙思邈认为药物性刚烈且多偏颇,滥用药物势必损伤脏气,提倡生病时“以食治之”,食疗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再使用药物治疗。《食治》所载四大类别皆为食物,其性味、功能主治、禁忌都有具体阐述。因此,食疗养生应有所对症,不同体质、病症选择不同食物和方法,不应一味进食补药,以免扰乱自身机体平衡。

铜川是孙思邈故里,也是其晚年归隐处。铜川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由来已久,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令此间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铜川全市共有中草药品种683种,载入国家《药典》的有198种,其中质地优良、产量较大的有30多种,“耀州黄芩”“宜君党参”等中药材享誉全国,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受益于药王文化与药材资源,铜川很多传统小吃与菜品,具有一定的治疗养生效果。比如得到老舍与贾平凹盛赞的咸汤面。咸汤面经常被当作早点,一碗下肚,全身通透、脏腑滋润、气血贲张。咸汤面贵在汤,据说调汤佐料达14种之多,其中不乏丁香、当归、桂皮等药材。铜川人相信,这碗汤乃是孙思邈的遗泽。相传孙思邈尝百草做成料,拌在汤面之中,强身健体、理气和胃且回味无穷,遂一直流传至今。再如窝窝面,看似很普通的一碗面食,加入丰富的配菜和黄花、杏仁等药材,不仅清香爽口,还具有养生的功效。

民间探索

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铜川饮食包容性强,也比较复杂,提炼特色有一定困难。餐饮人王战明想将他的“同官印象”打造成铜川的品牌陕菜店,便将铜川传统饮食与药王养生理念相结合,推出可以面向市场的“铜川药王养生宴”。这一套菜谱包括80多道菜品,大多是从各个养生菜谱中翻出来,结合当地食材制成。其中也有王战明经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自主研发的一些药膳,如茯苓土豆泥。茯苓是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其味淡、微甘,具有去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土豆可养胃润肠,二者配伍,口感清香且健脾养胃。

图片

解锋获得第二届中华药膳烹饪大赛金奖

图片

获奖作品“千金方

为了将这件事做得更好更专业,王战明亲赴成都同仁堂、河北安国、浙江磐安、安徽亳州等药膳产业成熟的地方考察学习,愈发觉得要将药膳从中医系统搬到餐饮界道阻且长。毕竟,药膳在中医语境中是为了治病,而在民间首先得是道菜。无论是烹饪者还是消费者,对药膳的认识都有待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饱吃好之余,又期待能够吃得健康。药膳具有“隐药于食”的特色和优势,且无苦药的负担,集美味与健康于一体,理论上具有广泛传播的群众基础。事实上,即便药王文化在铜川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对药膳也只停留在欣赏和品尝阶段,也有一些人对药膳的功效期望太高,超出了餐饮业的能力范围。

对烹饪者来说,作为美食的药膳,首先要具备较佳的色、香、味、形,才符合人的饮食心理。改革开放后,药膳曾一度得到人们的吹捧,药膳餐厅在国内更是如雨后春笋,但最终多以无人问津而草草收场,究其原因就在于烹饪者太过注重药膳的保健和治疗作用,而忽略了作为膳食本身所应具有的“美味”性。

王战明经常思索如何调节中医“辨证”原则和药膳大众化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找到清晰的思路。现在的药膳配伍研究,普遍是针对某一款菜品,在其中加一些药材,不讲究饮食习惯及每日的饮食搭配,不符合中医养生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觉得,这些问题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去研究。王战明也考虑过联系高校做一些合作研究,但算算账便发现,仅凭个别餐饮企业不足以支撑产学研的开展。药膳产业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人才培养、经营机制,必须得政府介入。

202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铜川籍烹饪大师解锋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第二届中华药膳烹饪大赛,以突出铜川养生药膳特色,烹制出千金方、药膳功夫汤、药王故里窝窝面3道药膳美食,从39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团体金奖。“千金方”造型像一本书,以猪肉为主料,配以鸡胸肉、白皮冬瓜、龙柏芽等食物,佐以党参、当归、枸杞、山楂等药材,造型美观、味道鲜美,有活血止痛、补脾益肺、降血糖的功效。

解锋认为,铜川药膳要发展,需要由政府主导,通过相关政策、举办活动、评比等举措鼓励餐厅研究推广药膳。同时应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引导,要对药膳有正确的概念,做老百姓能吃得起的养生餐饮,才能占有市场。针对本地老百姓对药膳认识不足的问题,解锋认为,一方面可以找一些老百姓认可的本地名医开具药膳包,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多加引导宣传,提高老百姓的认知。

解锋近期正在制作一册《养生菜和典故》,讲解他带团队研发的药膳菜品,包括食材用量、制作过程、菜品典故等。册子制成后将用于培训推广,希望能为铜川餐饮人做药膳提供一些思路。

政府行动

2021年5月,铜川市商务局等六部门举办了首届“铜川味道·养生药膳”厨艺技能大赛,评选出四家具有代表性的药王养生示范店,范军锋的“范家厨房”便是其中之一。

范军锋认为,面向大众的药膳,可以依据时令制作。如孙思邈所言:“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一年四季寒热不同,五脏偏胜不同,饮食的选择也不同。

范军锋找到本地名医吕金平,结合当地四季风寒、暑热、燥湿的气候变化,用药食同源目录中的药材开了七八种药方,与不同的汤品配伍,制成七八种药膳,并在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其中五种获得不错的反响,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汤与气血养颜四物汤。

“四物汤”是一道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范军锋与吕金平将其中不在药食同源目录内的药材替换调整后,制成气血养颜四物汤,能够日常食用,可滋补气血、祛斑、强身健体。

范军锋计划继续深挖中医药养生文化,聘请中医顾问,针对失眠、高血糖、高血压及慢性病等各类人群,研发私人订制养生膳食产品。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中药种植和加工等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历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大力弘扬了药王孙思邈文化,扩大了该市中医药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铜川市按照“研发膳食、产业培训、赛展评选、标准建设、文化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养生药膳产品,加快培育药膳队伍,加强药膳标准化工作,努力宣传药膳文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于养生药膳的认识不够深入、制作方法不够专业、烹饪菜品药理搭配不尽合理、养生文化宣传氛围不够浓厚、企业的参与面不够广泛等问题依然存在。

民俗文化研究学者朱立挺认为,打造具有铜川特色的药膳品牌,首先应制定行业标准,应明确食品行业对药膳的定义,以及食药安全的标准。其次,应鼓励企业打造出整套药膳宴席,其中每一道菜都要围绕药膳主题,且有根有据。宴席应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广,由政府用于接待等场合。一到两年时间后,可以授权整个铜川餐饮业,每一家都可以用一到两个菜。“我非常确定药膳能作为铜川饮食文化的新名片。”朱立挺说。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终审:杨旭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