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时评 >> 正文
张季鸾墓迁了,思考永无句号
2014-08-13 18:23:01 来源:

原标题:张季鸾墓迁了,思考永无句号

历经多年的争议、斡旋与准备,张季鸾先生的遗骸墓冢,终于于昨日动迁,魂归陕北榆林故里。

张季鸾,如果时钟往回倒拨70年,这三个字在整个华夏大地上可谓如雷贯耳:他曾以二十出头之龄担任孙中山秘书,载入史册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就出自他手;他曾秉笔直书骂袁世凯、

段祺瑞、蒋介石,乃至一度身陷囹圄;他曾主持《大公报》多年,以如椽巨笔为武器,纵横驰骋于抗战的“第二战场”,名动全国;他不畏权贵,一心追求文人议政、文章报国,不幸病故后,为当时国共两党领袖毛泽东蒋介石齐悼。

只是今天,历史的车轮隆隆而过的同时,往昔的那些英名武功也随之淡去,只留下一抔坟冢孤零零地坐落在西安城南的樊川少陵塬上,一如他生前独立清静的人格。后来的争议也随之而起,本就惨遭“文革”破坏的坟冢,又在砖厂和猪场的侵蚀下,愈加逼仄与尴尬,每每有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各界人士来祭奠时,莫不唏嘘哀叹。先生早已故去多年,如果知道周遭环境的变化,感怀几何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生者对“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的敬重追慕而言,或许魂归故里,在一个庄重肃穆、松柏林立的环境里续发余热,更令人心安。

在迁移的现场,有先生的后人,有仰慕先生的追随者,有故里的乡党,有媒体的记者,当刻有“一代论宗”的石刻、写有生平的墓志铭、厚重的棺木、红布盛装的遗骸一一出土时,能感受到每个人内心的翻腾,或激动或震撼,那些衰朽沧桑的器物,背后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印记、文化心理,就好像70年前那些湮没的历史画面,神奇地与所有人的集体记忆发生了共振。文化、历史,就是这片厚土上最为可贵的遗产,它像基因一样深深地刻进人的细胞,代代传承,或许它会休眠,或许它会沉积,可是,只要条件成熟,那种凝结着民族珍贵传统与人文精粹的DNA,就会点燃人们见贤思齐的情结,欲罢不能。

所以,无论是季鸾先生哀荣备至的下葬,还是寂寞冷清的长眠,抑或平淡低调的迁墓,与其说是一个人的沉浮,不如说是文化的变迁,更对所有人提出一系列的文化思考:如何以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如何从纯粹的意义上追慕前贤、传承优秀人文传统?如何在经济与文化之间实现平衡?如何从尊重士人的角度更好地尊重知识分子、传承文化?

1942年的那个秋天,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举行了张季鸾公祭大会,周恩来亲往吊唁,挽联写道:忠于所事,不屈不挠,三十年笔墨生涯,树立起报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轻忽重,四五月杖鞋矢次,消磨了国士精神。“报人模范”、“国士精神”所蕴含的人格风骨,不仅为当时、为历代所仰视所倚重,时至今日,仍合时宜,对于道德滑坡、人格沦落、精神荒芜的一些弊病而言,“季鸾风骨”可谓一面镜子、一味良药。

张季鸾墓迁了,留下的思索、财富永无句号。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