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云南省建立完善防震减灾体系
2014-09-12 14:39:34 来源:云南网

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我省快速启动地震灾害救助各项措施,第一时间对人民生命财产进行救援,稳步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一方面,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完善防震减灾体系,不断提升防震减灾能力,在大灾面前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云南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是造成地震多发的最基本原因。”鲁甸地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云南处在地质构造运动很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地震多发的最基本原因。数据显示,仅2008年以来,我省境内发生或邻区发生影响到我省的破坏性地震就有15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自然现实面前,防震减灾只能靠“人努力”,主动而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时刻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客观研判,发挥人的最大主观能动性,科学解决问题。

防震减灾工作重在“防”的体系构架和“减”的能力建设。云南各地各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地震发生的前、中、后不同时期各项相关工作,狠抓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努力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

2008年以来,我省把防震减灾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省政府提出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筹措100亿元左右资金,把“全面推进防震减灾10大能力建设”列入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内容;2011年9月1日《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公布施行,将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引向深入。

从2008年到2012年,全省共投入210亿元进行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从2013年至2017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要求,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投入10项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重要和关键领域的防震减灾能力基础建设。

目前,我省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和监测台网初具规模,监测预报实现地震观测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地震监测网点布局更加合理,群测群防队伍稳定发展,地震活动规律认识有所深化,地震短临跟踪初见成效;地震监测整体能力达到2.5级,重点监视防御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达到1.5级;地震“3要素”速报时间由15分钟缩短为10分钟以内。

全省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减灾委员会,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4级综合性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目前,全省已成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449支、94826人;组建应急专家组75个、2261人;发展应急志愿者7万余人;民政灾害信息员队伍达1.5万人……经过多次地震检验,我省已基本具备6级地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在救灾物资储备方面,目前,全省救灾物资储备可满足安置近60万人的救助需求。一旦灾害发生,受灾群众可在12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部分重点危险区可在6小时以内得到救助。此外,粮食、供销、石油、医药等部门建立了物资专业储备制度和基本生活用品紧急采购机制。

我省还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地震安全工程整合实施,提升城乡建、构筑物抗震水平和公共设施抗震能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投入资金128.87亿元,拉动完成建设总投资60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224.477万户,受益人口达1300万人。同时,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得到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超额完成阶段任务,减隔震技术应用成为全国示范,在近年来发生的多次中强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省将经历一个强震活跃期。我们无法揣测大自然的无常,却一定要尽“人事”,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用科学的方式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