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贵州: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 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2018年全省组织工作盘点之五
2019-01-23 10:49:21 来源:贵州日报

“夏国涛1.2万元,梁树全9000元……”寒冬时节,赤水市黎明村年度股东大会暨股东分红大会现场热闹非凡,群众喜笑颜开。

村民夏国彬细算了一笔账,“过去,在田里就种点玉米,大部分拿来养牲畜,根本谈不上收入。如今,村里发展起了产业,我还当上了股东,每年能挣5万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说:“我们抢抓农村产业革命重大机遇,带领群众搞产业,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3万元,党支部将58万元分红给127户,利用集体收益为全村群众购买了养老、医疗保险。如今,群众看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干劲十足、信心满满,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是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2018年初,省委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重大部署。省委书记孙志刚鲜明提出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为贵州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各级组织部门紧扣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依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这张“施工图”,大力推行“五步工作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省调减玉米785.19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带动45.53万贫困户160.84万贫困人口户均增收8296元。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群众抓产业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基层党组织。贵州省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发动群众上找准着力点,把群众组织起来抓产业,做团结群众、带领群众抓发展的主心骨。

在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大理村,村民们通过种植蔬菜和到村合作社务工实现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大理村产业发展收入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大关。

提起来之不易的成绩,大理村党支部书记蒋大才深有感触:“过去没有组建党小组,村‘两委’往往顾此失彼,在组织动员群众上做得不够。现在,我们组建了4个党小组,10多名党员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抓产业发展,对任务完成较好的给予奖励,大家积极性高得很!”

一年来,贵州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推动在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党小组)10165个,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力量。同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全面推广“三变”改革和“塘约经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产业、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三个全覆盖,组织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抱团脱贫致富,村级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的村有11472个,占85.29%,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1646个。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示范带动抓产业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的引领作用既体现在思想觉悟上,更体现在行动上。

参过军,打过仗,干过支书,卸任后又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家住惠水县岗度镇柏栗村的雷文奎,用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

“发白菜苗,还自己买货车帮我们卖。”村民陈国珍脸上乐开了花,她家跟着雷文奎种了4亩白菜,农闲时还可以到雷文奎的基地里务工,不但能学技术,还能赚“外快”。

目前,雷文奎试点种植的第一批白菜已经上市,其他农户的白菜陆续进入了收获期,全村总收入达50万元,纯利润18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

全省广大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脱贫攻坚重大任务和困难考验面前,冲锋在前、敢打硬仗,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共同走上致富路。农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据统计,全省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13924个,带动212万农户直接参与发展,户均增收1848元。

发挥驻村帮扶作用,争取支持抓产业

贵州省以“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标准,把精兵强将选派到攻坚一线,充分发挥“尖兵”作用,攻坚克难。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我们一定要找准‘造血’扶贫‘药方子’,将穷根拔掉!” 中国科技大学派驻六枝特区联合村第一书记杨志伟在村“两委”会议上掷地有声。

通过深入分析,他得出长期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单一。要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就要靠项目拉动,杨志伟积极争取“娘家”中科大支持170万元,建立10亩云茸、50亩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

如今,联合村产业在兴起、动力正激发,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都是杨志伟这个第一书记。“从合肥到村里这段时间,让我收获最多感动、得到最好锻炼。有组织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就要把好事做实,让老百姓的日子更过好。”杨志伟吐露了不远千里战脱贫的心声。

2018年,全省共选派8542名第一书记、35195名驻村干部“轮战”驻村,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带头“冲锋”,从省直部门遴选65名优秀处级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从市县选派438名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推动33454名县乡干部下沉到村民小组。一年来,他们积极帮助村里协调产业项目3.8万个、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带头协调解决困难推动产业实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做出突出贡献。

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技术服务抓产业

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更大成果,必须充分发挥农技人才作用,引导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

“以前我们种植水稻,插秧基本苗不足,施肥方式不对,水稻产量低,自从罗博士来了以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利用科技来种植水稻。”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柳岸水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代远富说。

代远富所说的罗博士,就是响应“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的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的博士罗德强,他到洪水镇后,为群众带去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

和罗德强一样,贵州下基层的万名农业专家不仅提供技术“硬”服务,还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提供智力咨询等“软”服务,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智力支撑。

2018年1月,贵州省启动实施新一轮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组织9443名农业专家到乡村开展“订单服务”和“集中会诊”,覆盖全省66个重点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专家“面对面”服务、“一对一”指导基层单位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重点科研项目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发挥教育培训作用,提升能力抓产业

抓好乡村干部培训,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

在贵定县昌明镇光辉村,庭开奎和许多村民一道成为2018年最后一批“毕业生”。

“学了以后,大家以后好好的发展生产,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有没有信心?”

“有!!!”

掌声、欢笑声……培训班的教室里充满了结业后的欢喜,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村民们还是久久不愿“下课”,仍然与授课老师和村组干部继续交流探讨,“现在的培训,越来越接地气,特别是关于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等内容,让我们收获很多,听得懂、学得会。”

2018年以来,贵州省坚持分级分类原则,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部门行业干部、扶贫系统干部、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乡村干部等五类对象开展全员培训。

按照 “干什么、训什么”的要求,聚焦“四场硬仗”、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等内容,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组织全省干部、党员学习脱贫攻坚领域产业政策知识,把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种养殖技术等搬上新时代学习大讲堂。2018年以来,全省共举办新时代前沿知识专题讲座12期、业务知识专题讲座132期,培训干部470万余人次。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省委“冬季充电”部署和农民培训需求,对农民实施“菜单式”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拍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教学视频,在贵州广电网络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电视专区开设“农民培训”专栏,组织农民收看学习,帮助农民熟悉扶贫政策、学会种养技术。

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广经验抓产业

“要对抓基层党建、推动脱贫攻坚等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工作‘模板’,让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鉴。”按照省委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产业革命的可行做法。

普定县化处镇党委对产业革命“八要素”精雕细琢,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出一村一公司的“村企一体”模式。目前,全镇有种植基地18个共5万亩,养殖场24家,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进公司、家家得实惠”。

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贯彻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在推动产业革命中积极探索和创造了一批可学、可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典型、好经验、好模式。

省委组织部从“组织发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三个方面,对各地在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要素结构、分类聚合,总结提炼了3种工作模式9种做法18个案例,在全省范围推广实施,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让基层干部在一个个模板中找到可学、可借鉴、可落实的典型做法。

通过大力推广“三变”改革、“塘约经验”、“村社合一”等工作模式,实现农民变股东496.75万人、人均增收481元,其中带动贫困人口125.16万人、人均增收828元。全省5164个基层党组织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上,1651个基层党组织建在农业企业上,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李薛霏)

(责任编辑 姜丹)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