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推进开放。
自4月1日挂牌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运行已过半年。对于陕西老百姓来说这片略显“神秘”的区域,究竟探索出了哪些大胆的制度改革?这片区域里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发生哪些变化?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又会给陕西的老百姓带来哪些新的体验?
“半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商事制度改革和投资贸易便利化创新试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虹吸效应’初步显现。”10月25日,陕西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在陕西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向现场媒体表示。
行政体制改革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杨凌农食互联农业基地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武永举对自贸试验区推行的“放管服”改革深有感受:“以前企业办证需要跑多个部门,准备多套材料,现在杨凌示范区综合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相关业务,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在商事制度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共同推动下,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陕西自贸试验区将9个功能区政务大厅统一升级改造为“一口受理”办事服务大厅,集中办理企业设立、变更、备案和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并增加引导帮办、免费邮递、微信服务功能。西安市将联办事项扩展到19项,杨凌示范区实现53项联办,大幅提升了企业入区办事的便利度。
为了方便企业登记注册,陕西自贸试验区又推出了微信远程办照、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注册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3天以内,最快当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今年7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示范区视察时,对其推行的“微信办执照”等利企便民改革举措予以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尽放”和“成熟一批、承接一批”的原则,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分别向自贸试验区下放(委托)213项省级管理事项和103项市级管理事项。
随着政府效能不断提高,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陕西自贸试验区内注册资本增量明显。截至10月27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6605户,新增注册资本1905.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75户,注册资本36456.9万美元。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下,涉及现代物流、高端制造、贸易金融、军民融合、设施农业、信息和软件服务等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其中,三星电子二期项目正式签约启动,总投资70亿美元;海航现代物流、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综合项目、世界苹果中心等一批千亿级投资项目和交易平台悉数落地自贸区。
国际经济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引进来”的强磁场越发有力,“走出去”的大通道愈加宽广。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自贸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承担了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支点的重要职能。促进双向投资便利化也是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记者从陕西省自贸办获悉,服务于陕西企业投资的“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已经建成。该平台可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赴境外投资发展提供法律、政策、投融资、翻译、人力资源、人民币跨境结算等全方位服务。通过该平台,陕西有色冶金集团并购巴西锰矿项目近期实现了快速落地。
而致力于通关便利化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今年6月30日上线运行以来,已将企业通关时效提高70%以上。除集合了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等三项基本功能以外,“单一窗口”还纳入了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系统“通丝路”和陕西出口水果电子监管与质量追溯体系等二项具有陕西特色的应用服务功能。据统计,前三季度,陕西进出口总值1956.4亿元,同比增长35.7%,高于全国增速19.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55.9%,高于全国增速43.5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居全国第3位。
与此同时,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示范区利用国家级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区的优势,深化农业领域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起成立了“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建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网,开展以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内容为主题的援外培训,为50多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及技术人员300多名;探索国际农业科技商贸“走出去”新模式,在境外启动建设了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美农业科技产业园、中吉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塔现代农业实施展示园、中俄现代农业科技园、中澳现代农业科技园等多个园区,开展品种研发、土壤改良、农机装备输出、职业农民培训等农业科技商贸服务。
西安交大自贸区研究院服务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冯宗宪表示,陕西应探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人文交流新模式,加快“走出去、引进来”的要素双向互动,真正使陕西成为连接中国西部地区和整个欧亚地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与世界高效联通带来更多获得感
如今,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洋货码头”现场作业区消费一体机上,扫一扫二维码,输入身份证信息,30秒内就能完成一件进口商品的购买,体验“网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便利。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片区之一,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通过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国内陆第一大港”,实现了商品“海铁联运,内地报关,无缝对接”。众多跨境电商企业的聚集,使得陕西企业和老百姓“卖全球,买全球、享全球”成为可能。
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欧洲的食用油、北美的肉品等丰富了西安市民的“菜篮子”;西安港进口商品直营店、跨境购物中心、进口红酒交易基地等则为陕西老百姓带来了更多新鲜体验。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邓飞龙告诉记者,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和各类指定进口口岸的运营,为陕西的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切实的便利。
陕西人民将在全球视野下享受到更多的新便利。海淘一族将能买到便宜而又丰富的进口商品,质量也非常有保证。自贸试验区内还可设立外资医院,设立外商独资的娱乐场所,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随着自贸试验区外资企业的增加,就职外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将有更多国际化的职业发展平台虚位以待。
此外,自贸试验区允许设立外资旅行社,允许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这会让老百姓的出游更加便捷,价格更加低廉,选择更加丰富。随着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红利释放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招商三局局长韩娜介绍,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空港新城将加快打造陕西国际快件产业园,将现有分散的海关监管力量进行集中整合,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园区运营后可促进全省航空货运量增长20%以上。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16.5万吨,同比增长13.5%,其中国际货运1.71万吨,同比增长70.6%。
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谋发展。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陕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棋局,在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上实现合作共赢,为陕西追赶超越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责任编辑 石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