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路遥国际文学研讨会圆满落幕
2019-12-11 09:27:17 来源: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

12月7日,为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北京出版集团、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路遥国际文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达理礼堂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外高校的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路遥创作在文学史内外的意义及对当下的启示。活动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孙明君主持。

活动现场

首先,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曲仲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依次为本次研讨会作了开幕致辞。

曲仲指出,路遥的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出版已经超过三十年。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直到今天,路遥的作品依然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路遥的精神仍旧鼓舞人心。他表示,在纪念路遥诞辰七十周年的特殊时刻,诸位专家和读者得以齐聚清华大学,深入探讨路遥其人其作,是一件幸运而荣幸的事。

彭刚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对路遥的作品作了精彩的评论,并特别提到路遥与清华的不解之缘。2015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将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作为入学礼物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给新生,鼓励他们追求理想,勇担责任。“路遥的作品在清华园有着特殊的影响。”他说道,“接受这批书的同学已经毕业了。阅读路遥的作品会成为他们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的非常重要的部分,会构成他们精神世界的一份非常重要的底色。”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文学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李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以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籍专家、原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依次作了精彩发言。

李陀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与二十世纪截然不同的世纪。世纪性的大断裂给世界带来诸多问题,也给文学带来考验和挑战。在这一现实下回顾路遥的写作,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非凡的。“《平凡的世界》是非常自觉的现实主义写作,而且是一次不平凡的现实主义写作。它为现实主义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新的经验,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他认为,《平凡的世界》描绘了气势宏大的当代农民群像,展现了有几千年根基的传统乡土社会的瓦解,并揭示出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它站在世纪断裂的尖锐节点上,为读者构建了观察和分析乡土社会及其变革的总体性画面。

陈晓明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阐述了路遥写作的独特性。他指出,现代中国的乡村叙事长期以“压迫——反抗”的逻辑展开,而路遥在八十年代率先写出了乡村的肯定性,并抓住了大时代中崛起的乡村青年的个体自由意识。他进一步指出,路遥作品中的苦难书写延续了或者说改写了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后者所未能触及的农民的苦难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路遥的困苦主题是乡村精神的现代觉醒,内含着个体要成长为自由人的精神意志,甚至可以说是英雄意志。”《平凡的世界》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出了生活的细致,以人性冷暖作为生活底色,堪称一部纯朴优美的“乡村人伦关系的教科书”。

杨庆祥则以路遥的成名作《人生》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他指出,《人生》超越了故事,上升到了人物美学和叙事美学的层面。一方面,高加林这一人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他的身上融合着保尔柯察金式的奋斗和奉献、于连式的对等级的不满和欲望、维特式的对自然和女性的爱以及弗兰肯斯坦式的对真理的追求;《人生》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富有“变革或降格的浪漫传奇”色彩。另一方面,《人生》也是一部“道德劝诫小说”,高加林的人生起落展现出了相向而行的美学特征,实际上延续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传统。他表示,“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们再读路遥的《人生》或者《平凡的世界》,还是觉得它很好看,它还是能够解决我们的爱欲、我们的痛苦。它是一个高度本土化的、高度内在于我们心理模式的作品。”

格非以路遥小说中的城乡伦理冲突为主题展开论述。他指出,作为文学隐喻的《人生》具有超越文学本身的价值,为对于当今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和视野。通过被现代知识塑造的乡村青年高加林的经历,读者得以窥见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冲突与矛盾。虽然路遥在《人生》里基本持有发展主义的观点,但与此同时,《人生》又暗含着路遥对现代文明去路的深刻思考。他认为,“路遥有一种对失重的深深的忧虑。他是被裹挟进整个历史变动中去的。我个人把路遥称为有诚意的作家,他带着他的诚恳,把自己的思考和创作跟整个时代的巨变联系在一起,这是路遥最感动我的地方。他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就是平凡人的思考。”

马场公彦从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的视野出发,深入剖析路遥反复书写的“城乡交叉地带”主题。他指出,日本乃至整个以小农社会为主的东亚地区,都存在路遥作品所探讨的农民贫困、农村疲敝、城乡差距等问题。重建乡村、培养农村现代化的个人意识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却未在文学史上得到充分的开拓。路遥作品对乡土社会的深入观察与关怀,正是其能超越国境和语言并被广泛传播、广泛阅读的潜力所在。“路遥的写作没有离开自己出生成长的土地,他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神资产,赌上全部的作家生命,创作出了他的作品。我衷心祝愿路遥的文学成就能更广泛地传播给中国以外的国家、地区的人们。”

主题报告结束后进入对谈环节,嘉宾们围绕路遥的写作,就现代化转型、重建情感结构、文学的价值与功能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引发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格非为本次研讨会作了闭幕致辞。他指出,路遥的写作不仅具有文学的意义,对于我们了解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嘉宾对谈环节

《路遥全集》典藏版

会议结束后,会务组得知有一位专程从黑龙江赶来的读者朋友因故未能参会,我们在此向这位热心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责任编辑 姜丹)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