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新发现!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遗存
2020-04-21 09:46:34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斗室之中 气象万千

秦岭山脉蓝田猿人站立的“身影”,灞河两岸半坡人的一缕缕炊烟,龙岗寺遗址120万—10万年间古人类的庇护所……渐渐地,史前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曙光在秦岭上空愈发明亮,愈发色彩斑斓。于是,人类围绕秦岭山脉的历史演进与脉络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2017年以来,为了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发现的短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4家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以探寻更新世洞穴遗址为导向,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展开专项调查,在汉中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疥疙洞遗址,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2018年至2019年对该洞穴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带来了惊天的发现,在疥疙洞遗址中发掘出众多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

27平方米大约相当于现在普通家庭的一个卧室,但是在秦岭中的27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古人类遗迹遗物万余件。

“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制品,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重要的考古学证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王社江说。

不起眼的石器背后

记录着人类早期难以想象的缤纷画卷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者是谁,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存背景如何?秦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在秦岭深处从事30多年旧石器考古发掘的王社江说:“这些事关秦岭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有赖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和持续深入的研究。在那些色彩各异、不起眼的石器背后,记录着人类早期难以想象的缤纷画卷。”

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20多年不懈的努力,在秦岭地区共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采集和发掘出土不同时期的旧石器制品20余万件。已发现的遗址以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为主,洞穴遗址仅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洛南龙牙洞遗址。

为了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发现的短板,2017年以来,研究团队在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的汉中盆地开展了以探寻更新世洞穴遗址为导向的专项调查,重点调查了汉中南郑区龙岗寺遗址所在地的梁山及其周边地区,在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疥疙洞遗址。

疥疙洞遗址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龙岗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约3公里处。洞穴朝向西北,调查过程中发现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由于早年曾有村民居住洞内,致使部分原生堆积被扰动、破坏并搬运至洞口。特别是近年来,因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建成的小水库蓄水,导致洞内堆积不时被库区上升的水位所淹没。鉴于存在严重的文物安全隐患,2018年至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南郑区龙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对该洞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7平方米发掘出万余件古人类遗迹遗物

1×1平方米探方27个,共计27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

据王社江介绍,疥疙洞遗址地层堆积厚约1.6米,可划分为13层,其中第3—10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层。根据地层关系、堆积特点及初步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古人类利用疥疙洞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期遗存为第10—9层,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00余件,遗物分布较稀疏。该时段人类仅偶尔在洞穴活动,绝对年代为距今约10万年左右。

第二期遗存为第8—6层,出土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1400余件,遗物分布较密集。该时段是人类在洞穴活动频繁的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约7万—5万年。

第三期遗存为第5—3层,发现人类活动面1处、石器加工点3处、火塘2处;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遗物分布十分密集。人类活动面位于第4层以下,具有明显的踩踏面。第5层下洞口处亦见有1处火塘,以火塘为中心分布有较多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烧骨。“第三期地层出土石制品1500余件。该时段是人类活动的繁盛期,洞穴被人类作为居址长期利用,绝对年代为距今约3万—1.5万年。”王社江介绍。

秦岭地区有本土古老的人群

“疥疙洞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万—1.5万年期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王社江说。

疥疙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为研究秦岭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材料。

疥疙洞遗址中发现的石器,是共生关系清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它们的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现代人。小石片石器工业是华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长期流行的、由中国本土直立人创造的石器工业。从直立人阶段到早期现代人阶段,中国石器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并没有明显的转变,这充分表明该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

疥疙洞遗址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发现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其石器工业面貌与本地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的石器工业面貌基本一致,也与龙牙洞遗址的石器工业面貌接近,与本地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阶段旷野遗址中常见含阿舍利类型器物的石器工业面貌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工业面貌、人类技术行为方式、旧石器文化发展及演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秦岭中西部地区既往发现的晚更新世动物化石数量很少,疥疙洞遗址出土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为研究该时期动物种群演变、人类生存环境背景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责任编辑 姜丹)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