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为三秦大地传承了秦文化元素的普通农民 ——记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代表性传承人黄建民
2021-11-08 12:51:42 来源:新西部网

作者 张根劳

秦汉战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起源于秦汉时期,“秦汉战鼓”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鼓乐,如今在秦汉新城较为盛行。秦汉战鼓击鼓分为三部曲,《出征》、《交战》、《凯旋》,三部曲之间相互连接,激烈紧凑,跌宕起伏,有悠扬的出征曲,有战马的奔跑声,刀枪的撞击声,还有战士作战的叫喊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展现激烈战斗的壮观场面。透过秦汉战鼓表演,可以感受雄浑大气、海纳百川、勇开先河、坚忍奋进的秦汉精神。

十四届全运激战正酣,2021年9月16日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5〈体育频道〉播出了“战鼓响彻迎全运,秦汉文化永传承”,秦汉战鼓的个别队员看到后,立即通知所有的队员在家观看,大家激动的看完了记者专题采访,互相在微信上祝贺鼓励。

2021年6月13日至14日,2021“红色庆典”长株潭中华传统体育国际锦标赛在长沙举行。秦汉战鼓斩获长株潭中华传统体育国际锦标赛传统鼓艺第一名,拿上奖牌和奖杯后,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代表性传承人黄建民和参赛队员眼角流出了热泪。秦汉战鼓和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一样,通过口耳相传、师傅带徒弟的技艺绝招构成的。它真正的魅力在于激发了人的一种情感,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永远的牵挂。

秦汉新城正阳镇,有个历史悠久的村庄。传说该村有人在秦武安君白起军队任掌旗官,将部队行军作战时的战鼓及鼓调带回了家乡,该村也从此有了世代爱鼓好战鼓的传统,流传至今,村民们以击打秦汉战鼓为荣,以拥有秦汉战鼓而骄傲。逢年过节,喜庆日子,祈雨、祭祖、迎神、祭神、送神等盛大活动,村民们用秦汉战鼓奏乐。传统民族文化的传人,不搞世袭,不搞选举,靠的就是传承。“传”就是师傅的传授,“承”就是向师傅学习,学习技艺,学习人品德行,秦汉战鼓与其他传统民族文化一样,世世代代继承到今天。

秦汉战鼓传承人黄建民,根据老一辈传人的口传心授,查找大量资料,走访前辈艺人,记谱整理出如今的大秦战鼓,出征曲(也叫慢三火,威武雄壮。)、交战曲(也叫紧三火,还叫鸭子拌嘴,紧凑激烈,排山倒海。)、凯旋曲(也叫不紧不慢再三火,奔放欢快。),三部曲前均有流水调,阵容少则三五十人,多则数百人,全部着古代将士服装,主鼓后有帅旗,旁有数面副鼓,百面铙锣紧随鼓调起伏,还有锁呐与马铃伴奏。主鼓背后一面“秦”字大旗高高擎起,军旗随鼓阵摆开。主要鼓阵有:三星阵、五星阵、七星阵、八卦阵等(根据出场人数确定阵法)。

2009年,陕西省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秦汉战鼓赫然在列。这给黄建民极大鼓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提高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强烈地激发了黄建民的秦汉战鼓情。

2010年9月15日早上,48名秦汉战鼓队员乘车到渭南韩城市,参加中国“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这是一支自费制作的服装的农民队伍,没有人发一分钱的奖金。在以后的两天中,每天4:00时起床,4:30分吃早饭,6:00时乘车赶到韩城市体育场,又在烈日下等候到16:00时。秦汉战鼓登台表演,鼓声响彻,英勇无比的追星棰,撼地动天;势不可挡的揽月棰,威震八方的憾地棰,汹涌澎湃;气贯长虹的冲天棰,排山倒海。跃马扬鞭,有虎啸山林之感,双棰齐冲天,大兵压境之势,回首望北斗,黑云摧城之威。用流水调表现十万大军修筑万里长城的号子声,用唢呐声表现战马的奔跑声,用串铃表现战场上激烈的格斗厮杀声。鼓、锣、铙、铃、唢呐等互相交织,展现出了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使人感到亢奋激昂。壮军威,豪情满怀,鼓士气,信心倍增。这只最小年龄45岁,最大73岁的农民艺术家组成的年龄最大的锣鼓队。发挥了较高的水平,尽管没有进入前十名,取得了92.4分的分数。获得最佳阵容奖。演出结束时,黄建民走到台前,双腿跪地,向现场观众三叩头,泪水充满了双眼,我知道这位鼓疯子的感受,非常感谢组委会承担了秦汉战鼓参赛的一切费用,感谢现场的观众,也感谢自己的队员对自己的大力支持。

黄建民的老伴最怕的事就是黄建民出去打鼓,因为家里又要花钱了。在空闲时间,我经常出去为秦汉战鼓的演出照相,录像,也去过黄建民的家,与黄建民的鼓友们:李文海、张书成、陈学科、刘黄鑫亲切交谈过,也欣赏过90岁的秦汉战鼓爱好者陈学敏鼓技。最为感动的在2011年7月28日,西咸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西咸新区兰池大道东段举行,在仪式举行前的演练休息中,一位80岁的老人抢过鼓锤,演绎了一场令人感叹的壮志表演,我及时的拍照与录像及时报道。原来在2006年,68岁的鼓队“老把式”刘兴富在录制资料片的时候,因为心肌梗塞,当场晕倒,抢救无效去世了。在此之后,秦汉战鼓传承人黄建民决定让年事过高的老人们退出,但刘兴富的叔伯哥哥刘兴贵依旧不肯退出。在黄建民苦劝不允的情况下,刘兴贵竟让他的女儿写了个“生死状”:“我爸爱出去敲鼓,发生意外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他本人一方承担,不要任何人管。以此为证。”黄建民很感动地说:“那一刻我也明白了。不让敲鼓才要命呢。”此事传出后,队里其他人纷纷效仿。我在黄建民家中看到黄建民手头一摞布满签名的“承诺书”上打印着“因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一切疾病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由自己承担”字样。有一位老鼓手名叫张自立,打鼓时从一米高的鼓架上掉下来,摔得头破血流,毫无怨言,仍然要坚持参加演出。在中国“司马迁杯”首届全国锣鼓大赛上,已经73岁了,在他与我的交谈中认为,参加全国比赛就是上战场,手舞鼓槌,热血沸腾,有一种在战场拼杀的荣耀。

2013年元月,在咸阳帝都酒店举办了“大秦战鼓暨秦军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集国内外60多名专家对秦汉战鼓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讨论,使大家共同认识到:秦汉战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秦军事文化活标本。国内考古界泰斗,90多岁的石兴邦先生为秦汉战鼓题词“祖龙战鼓,国之瑰宝”。对于黄建民来说,传承秦汉战鼓,弘扬秦汉文化已经成为他的终生追求,让刚猛威武的秦汉战鼓响震四海、声传八方更是他的最大心愿。

2014年,由礼泉剧作家蔺志顺编剧,退休秦腔郑盟导演的眉户戏“秦汉战鼓生死状”公开上演,该剧来源于生活,根据秦汉战鼓的真实故事改编,享受了地气。故事真实感人,语言精炼,情节感人。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感动天地的秦人品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靠着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民间艺人传承起来的,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如今,秦汉战鼓名声大震,外出演出频繁,赢得一片赞誉之声,秦汉战鼓2014年9月参加韩城<司马迁杯>全国锣鼓大赛获〈铜奖〉:黄建民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先进个人:2015年参加陕西电视台教育系统春节文艺晚会;2016年12月参加陕西电视台〈方言大擂台〉获冠军称号;2016年2月荣登中央电视台4频道〈中文国际〉长城内外节目;2016年5月荣登中央电视台10频道<文明密码)栏目;2017年3月荣登中央电视台7频道〈军事农业)栏目;2017年8月荣登〈旅游卫视〉丝路精彩看陕西栏目。2017年,黄建民配合咸阳师范学院的杨生博教授出版了《秦汉战鼓艺术研究》一书。

2018年8月16日20:00,在咸阳奥体中心,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隆重开幕。21:00开幕式演出开始,400多名青少年身穿秦汉战鼓的服装震撼出场,在雄浑粗狂的表演中,完成了托起堪称世界最大的中华一统之鼎,天下一统、千秋鼎立、大城鼎立、三秦鼎立、四海鼎立,鼎定咸阳的演出。大秦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将巨幅彩色电子屏幕与光影效果、演员表演相结合,充分展示出陕西的历史文化的悠久。

2019年6月21日上午8:30,在北京展览馆1号厅门前广场,“2019北京两展一节”开幕式开幕式文艺表演暖场“大秦故都 茶香京城”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泾阳县茯茶中心主办。演出咸阳特色历史文化,惊艳北京。

2020年9月26日-10月8日,2020第五届芒砀山摄影季在芒砀山旅游区举行,秦汉战鼓在河南芒砀山景区演出10天引起轰动。

2020年11月黄建民将秦汉战鼓传承到部队,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3集团军(秦汉战鼓金箫支队传习基地),被央视7套<军事栏目>报道。

2021年3月14日,秦汉战鼓敲响第三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2021“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芒砀山站)启动仪式序曲。

2021年3月20日,秦汉战鼓擂响咸阳2021年“今年花开逛咸阳”暨“高新杯”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开幕式。

2021年8月29日,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第七站在咸阳市区内进行。从咸阳市统一广场南广场出发,68名火炬手将沿着咸阳湖一路向西,途经亲水平台、咸阳桥、滨河湿地公园、秦都桥、滨河西路,最终抵达两寺渡公园(咸阳植物园)北门口,全程约5.8公里。秦汉战鼓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两寺渡公园北门口,演绎了一场震动人心的秦人根音。秦汉战鼓以豪放的阵型,粗狂的舞姿,震天的鼓声,气贯长虹。穿越悠久的历史,诉说千年的传承。为中国加油!为十四运加油,为陕西加油!

秦汉战鼓传承人黄建民与一大帮喜爱战鼓的鼓痴在用自己的行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源泉。从爱好,到执着,最后演变成一种责任。热爱敲鼓就用生命相随,这是非常高的艺术境界,这种执着就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源泉。

一位普通农民,用自己的行动,传承了并保护了一个秦文化元素,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秦汉战鼓”流传民间,长于民间、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关中历史积淀丰厚。自然和历史汇集的文化,融入秦人的血液,形成关中人刚烈、求实、厚重、淳朴之气,秦汉战鼓就是典型代表。

黄建民在2021年元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对黄建民来说,坚持下去的动力除了热爱打鼓之外,还有一大帮热爱鼓艺的的朋友们。

现在,黄建民战鼓团成员遍布西安、咸阳,达到了千人之众。在鼓手们眼里,参加战鼓团就像上战场,手舞鼓槌,热血沸腾,有一种在战场拼杀的荣耀。秦汉战鼓作为传承两千多年的鼓曲,非常珍贵,它完整地再现了中国秦朝战乐的恢弘气势,对研究中国秦代军事文化有重要作用。

2021年11月5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授予秦汉新城正阳街道办以秦汉战鼓为特色的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目前,在“大秦文明园”中,有一个秦汉战鼓展览馆。秦汉战鼓骨干队伍有1500余人,并成立秦汉战鼓团一个,下设13个分队,成立“经开中学”、“石桥中学”、“西安泾济技术开发区泾渭学校”、“秦汉战鼓渭城区正阳传习基地”、“陕西科技大学”等秦汉战鼓传习基地。

秦汉战鼓传承人黄建民与一大帮喜爱战鼓的鼓痴在用自己的行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源泉。从爱好,到执着,最后演变成一种责任。热爱敲鼓就用生命相随,这是非常高的艺术境界,这种执着就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源泉。

一位普通农民,用自己的行动,传承了并保护了一个秦文化元素,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秦汉战鼓”流传民间,长于民间、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关中历史积淀丰厚。自然和历史汇集的文化,融入秦人的血液,形成关中人刚烈、求实、厚重、淳朴之气,秦汉战鼓就是典型代表。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