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铁列克乡铁列克村附近的山上,坐落着一处清代卡伦遗址——铁列克卡伦遗址。它是清代时位于祖国最西部的“哨所”,是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
35岁的牧民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胡结克是乌恰县一名野外文物看护员,今年6月8日,他获评“新疆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
朱力多什马木拜提的职责是巡护县域内1处卡伦遗址、12处古墓群遗迹。“每个星期至少要对卡伦遗址和古墓群遗迹巡护一次。”他说,卡伦遗址和古墓群遗迹分布于方圆数十公里的戈壁和深山里,有的古墓群要步行5公里以上才能找到,因此,每次巡查至少需要2天时间才能完成。
“每到一个文物点,都要先检查文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清理周边垃圾,查看文物周边是否有违法建筑,围栏有无破坏;然后再进入文物遗址点,查看里面的房屋等是否有自然或人为造成的破坏。”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自己会在第一时间拍照记录并上报。
铁列克卡伦遗址位于铁列克乡政府西南1.5公里处的克其克、乌帕勒两座山峰之间。它是清代通往铁列克乡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险要,对研究清政府对该地区的军事、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3月13日,该遗址被列入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卡伦遗址距离朱力多什马木拜提居住的地方很近,但是没有通公路,汽车只能沿着蜿蜒小道行驶。行至克其克、乌帕勒两山附近时,一条河流拦住去路,河面宽几米至十几米。“这条河在古代可能也是一道防御屏障。”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眼下,正是洪水多发季节,河流水深且急,往返卡伦遗址须蹚过这条河流。
沿着两山之间的沟谷一路向上攀爬,卡伦遗址位于沟谷两侧的山腰和山顶。走进这里,恍若穿越进入清代“哨所”。沟谷两侧群山险峻,一处处砾石砌成的房屋矗立于沟谷两侧的山腰和山顶,顶部虽已坍塌,从它坚固的墙体和醒目的建筑中,仍可见其当年的雄伟和壮观。站在山顶最高处“哨所”遗址向下望,山下景观一览无余。“每次来到这里,就好像自己行走在活着的历史里。”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他甚至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伟气势。
“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但是,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看护文物的人。”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在担任文物看护员之前,他是一名婚纱摄影店店主,所从事的工作和文物并无交集。2018年,了解到县里在招聘文物看护员时,对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他报名参加应聘,并成了一名文物看护员。
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成为文物看护员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其实对文物知识了解并不多。“经常会有人问我看护的是什么文物。有一年,专家在考察卡伦遗址时,也问过卡伦遗址的历史,我没回答上来。”自此,他开始努力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主动学习文物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每次有专家来乡里进行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指导时,他会积极主动地到现场观摩学习。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山里的石头房子是清代的卡伦遗址,是中国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护边疆安定和古丝绸之路畅通上发挥过积极作用。”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得知卡伦遗址这一历史背景后,他感到非常自豪和兴奋。
这两年,他在巡护途中,经常向当地牧民讲述卡伦遗址的历史,“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卡伦遗址,知道我们这里也有‘长城’,提高文物保护意识,让卡伦遗址在保护中得以传承。”朱力多什马木拜提说。(赵梅)
(责任编辑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