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环保 >> 正文
新疆休耕近两万亩地补水柴窝堡湖
2014-07-02 10:27:05 来源:亚心网

6月30日中午,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湖边,吾木尔和儿子挥舞长鞭,驱赶着正在草场吃草的牛羊。由于政府推行“休耕补水工程”,吾木尔家15亩耕地停止耕种,他和儿子便弃耕放羊。

据了解,2013年开始,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及柴窝堡管委会为拯救柴窝堡湖日益萎缩局面,联合制定实施“休耕补水”政策,柴窝堡湖周边柴源村、白杨沟村及天山牧场近两万亩耕地停种,据估算,一年休耕可节约3300万方水,这些水将全部流入柴窝堡湖中。

图为6月30日,柴窝堡湖旁几十米外的草地上摆放着一条木船,船里已开始生长杂草。(陈峰 摄)

耕地停种牧民搞运输养殖

柴窝堡湖北侧堤坝上有大片空地,长满了30多厘米高的杂草,地面沟壑纵横,可以看出曾被犁过的痕迹。一阵风吹过,因缺水干枯的杂草发出“吱吱吱”的响声。

“这一片是柴窝堡管委会柴源村2队的地。”吾木尔说,2013年,这片地种了小麦、苜蓿,“我的地在前面一公里处,有15亩,现在也都是杂草。”

距离这片地不到500米的柴窝堡湖边上,则是绿油油的草场,成群牛羊正悠然地吃着草,里面就有吾木尔家的35只羊、13匹马和7头牛。“前年我就有30多头牛羊,不能种地后,又陆续买了一些。”吾木尔说。

吾木尔和儿子居住在一起,每天都会和儿子到草场上放牧。当天,一匹小马快要一岁,他和儿子把小马撂倒,剪掉马头和尾巴上的毛,算作成年礼,用烧红的铁圈在马后大腿上烙了一个与“吾”同音的“5”,代表这匹马是吾木尔家的。

朝东行,依然是大片被荒废了的耕地,约两公里外是柴源村3队,村民白军正驾驶一辆面包车回家。“一大早,就拉了几个人去达坂城城区。”白军说,自从自家40多亩耕地不能种后,他就花6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跑运输,老婆则在路边开了家拌面馆。

乌鲁木齐、达坂城,甚至鄯善,只要能跑的,白军都跑,“达坂城150元,乌鲁木齐200元,鄯善更贵。”白军说,一个月下来,多则能挣五六千,少则能挣两三千。加上老婆的拌面馆,一年的收入,比种地一年的收入要多出一倍,“如果再加上每亩地480元的补助,一年的收入还不错”。

实际上,在柴源村和白杨沟村、天山牧场,像吾木尔、白军这样因无法耕种而搞养殖、运输和进城务工的农牧民不在少数,柴源村3队牧民吾西托洪三兄弟在两个月前买了3辆大货车,主要负责附近天山水泥厂、青松水泥厂矿石拉运工作,“一个月下来,还掉每月1.9万元的贷款,还能挣个几千块。”吾西托洪说。

休耕补水三措施并进

在柴窝堡湖北侧一些被荒废的耕地里,可以看到有一些水井,井里抽出的股股清水顺着水沟流经草场进入柴窝堡湖。

“以前这些水都被农牧民引到地里浇水了,哪能像现在这样流到湖里。”经常到湖边转悠的柴源村3队牧民叶尔波说,自从2014年停耕后,大量的水流入湖里,湖面有所增加,“向周边延伸了五六十米,估计水位上涨了20多厘米。”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牧民吾木尔证实,“我经常放羊经过湖边,湖水确实比2013年多了”。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柴窝堡湖水面积达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336亿立方米,约占乌鲁木齐市地表水资源量的四成,是乌鲁木齐重要的水源地。

然而,随着城区生活用水和当地农牧林业用水逐年上升,柴窝堡湖日渐萎缩,“尤其是2000年后,湖面萎缩越来越快,到目前,湖岸已后退达20米,面积只有以前的四分之一。”柴窝堡管委会农林水牧处处长史建利说,与柴窝堡湖连接的小西湖原有的300亩水面已经干涸,周边湿地减少约333.3平方公里,因周围草场、湿地缺水,沙漠化、盐碱化严重,地下已形成了8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这对当地农、林、牧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严重的沙漠化和盐碱化,成了乌鲁木齐市沙尘、扬尘天气的源头,“这几年,一旦刮东风,就会出现40公里的沙尘带,吹到乌鲁木齐造成沙尘、扬尘天气。”史建利说,这引起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各级政府的重视,2013年,柴窝堡湖被纳入自治区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自治区已安排2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该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

2013年10月,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及柴窝堡管委会联合制定实施了“柴窝堡湖休耕补水工程”,主要对柴窝堡管委会柴源村、白杨沟村和天山牧场3个单位19123亩耕地停止耕种。

“一共涉及375户农牧民、2370人。”史建利说,按照相关规定,对每亩耕地按照480元进行补贴,补偿款由市政府承担60%、达坂城区政府承担40%。目前他们正在与农牧民签订休耕协议,“一旦签完协议,第一笔补偿款将发放到农牧民手中”。

此外,政府还关停24眼农牧民用水水井和9眼耕地用水水井,“对农耕地进行封闭,禁止人员、牲畜进入,保证在休耕过程中,地表水不进入农田。”史建利说,此外,水务部门还派专人对两个水厂采水情况进行监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夏季减半开采,冬季每天限产4万方的措施进行采水。”

3300万方能供92万人用一年

那么,自从2013年10月执行休耕补水政策来以来,目前共有多少耕地用水流到柴窝堡湖?史建利称这个没有统计过。但根据一年向湖里流入3300万方水计算,8个月流入湖里的水约为2200万方。

“柴窝堡湖曾是乌鲁木齐重要的水源地,如果能恢复到以前,将会减轻乌鲁木齐市供水紧张局面。”史建利说,而按照目前乌鲁木齐人均每月用水标准为3立方米计算,休耕节约下来的3300万方水大约能供92万人用一年。“柴窝堡湖水恢复还能和周边土地的地下水形成互补作用,休耕土地也能变为湿地。”

“当然了,这个工程是长期的,短时间内还无法看到成效。”史建利说,目前节约的这些水主要是填充地下8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所以柴窝堡湖是否能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至少要三至五年后才能看到。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一位专家认为,休耕补水工程将对柴窝堡湖的水位恢复、周边生态环境改善等产生重大影响。

“一旦长期执行休耕补水政策,柴窝堡地区地下水位以及柴窝堡湖水面将恢复,柴窝堡湖周边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改善。”这位专家还说,周边草场、湿地也不再起风沙。“乐观预测,如果这个政策能长期推行下去,且两个水厂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开采,二三十年后,柴窝堡湖地下水将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史建利还认为,休耕补水工程的推行,还改变了农牧民传统的耕作方式,把农牧民从田间解放出来。“他们或进城务工、或开店做点小生意以及跑运输等,不仅增加了收入,也改变了以前依靠土地生活的传统作业方式。”

柴窝堡湖逐年退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湖水面积3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336亿立方米,约占乌鲁木齐市地表水资源量四成

2000年以后湖面萎缩越来越快,目前湖面7.5平方公里,小西湖300亩水面干涸,周边湿地减少约333.3平方公里

柴窝堡湖休耕补水工程

柴源村、白杨沟村和天山牧场3个单位19123亩耕地停止耕种,涉及375户农牧民、2370人。关停24眼农牧民用水水井和9眼耕地用水水井。派专人对两个水厂采水情况进行监测。(胡大敏)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