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报告 >> 正文
佛慈:在西迁中传承中药经典
2019-07-10 11:02:42 来源:《新西部》杂志2019年6月上旬刊

文丨张凌云

九十年的发展历程,给佛慈制药的发展留下两大印记。九十年前,佛慈制药扛起中药工业化大旗,首创中药西制,研发出浓缩丸剂;1956年,佛慈制药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西迁兰州,艰苦创业再造辉煌。两种印记,融于一代代佛慈人的血液中,也使佛慈制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跻身中国中成药十强行列,至今保持着中国中药出口覆盖面和出口品种数两个第一。


佛慈制药是上海人的骄傲,也是兰州人的骄傲。

一年前,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佛慈制药”)搬家了。整体搬迁到兰州新区华山路上后,因为新区距市区70多公里,海拔要高500多米,佛慈职工间相互问候中就多了一句:你今天上来的?哪天下去?

佛慈制药的这次搬家,距离其从上海整体迁往兰州,已经过去了六十二年。当年,随佛慈制药从上海来到兰州的职工,共有39人(此数据采用迁兰职工口述)。他们被称为迁兰职工,目前还有4位健在。他们是李吉娣、刘以娟、张婉玲、徐景星,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

对佛慈制药来说,迁兰职工则是他们的宝贝和骄傲。

从上海到兰州

兰州是甘、青、宁、新四省区的商贸集散中心。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将兰州作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短短几年,兰州人口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万人增加到50余万人。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兰州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交通不便,一时间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用工缺口压力巨大。

1955年7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关于工业内迁及劳动力调配座谈会”,提出了紧缩上海城市规模的战略决策。上海援助兰州计划在此背景下得以实施。随后,在“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无私支援大西北,支援兰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鼓舞下,上海工商企业积极报名。当时规定,迁兰企业有一个标准:必须是经营有特色,在社会上有影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有优势,能起到示范推动作用的企业。还要搬迁几家在上海也算是有名气的商店,届时人员、设备、资金,连金字招牌都一起迁往兰州。

与此同时,兰州方面也拿出了最高的接待方案:1956年6月4日,兰州市委和民委联合成立了接待上海企业人员委员会,负责接待支援兰州城市建设的企业和人员。按照协议,主要的迁兰企业都要安排在兰州市的最佳地段。除个别因特殊需要安置到西固和东岗地区外,其余的商业、服务业店铺几乎都被安置在人流集中的市中心商业区:酒泉路、张掖路、中山路一带。整体搬迁企业的负责人职务不变、待遇不变,生活上也尽量给予照顾。

1956年5月,时任兰州市副市长王君朗率代表团到上海协商援兰事宜,受到上海方面高度重视。当地报社电台连续播报支兰事宜,做到家喻户晓。上海方面表示兰州需要什么给什么,并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市工商行业积极响应支援兰州建设。上海人民支兰热情也十分高涨,踊跃报名的企业和群众,远远超过预想的数额。有些没有报上名的人很着急,有两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哭着坚决要求参加支兰队伍。

从1956年6月起到1957年初,仅用了半年时间,上海援兰企业的搬迁工作便基本完成,其中即包括佛慈大药厂。

佛慈大药厂是由爱国实业家玉慧观先生与上海静安寺主持太虚法师一起集资一万元,于1929年在上海闸北与虹口交界处的工业区同济路(今同心路)164号创办的。厂名“佛慈”,取“我佛慈悲,药物普救众生”之意。

在中药领域,佛慈拥有多个第一。在玉慧观先生带领下,佛慈成立之初便毅然踏上“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探索之路,提出“中药西制”的思想。通过引进西药的制剂和提取设备,一改蜜丸、水丸的中成药传统工艺,首创中药浓缩丸、浸膏片等,成为国内中药剂型改革的先行者。此外,佛慈率先制定了严格的中成药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及质量检验标准,开创了我国中成药工业化生产的先河。1931年,佛慈产品即出口东南亚一带,成为我国出口最早的中药企业。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厂

1956年,佛慈迁兰后的质量监测工作

到1960年底,共有114户工业企业和商业服务企业迁到兰州。这些曾享誉上海的企业开始在兰州扎根发展,以各自特有服务质量,让兰州人民耳目一新,为兰州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佛慈制药1956年6月西迁兰州,厂址在酒泉路,9月便开始恢复生产。

难忘的大瓦缸

随佛慈一起从上海迁到兰州的39名职工,是佛慈保持制药工艺和药品质量两不变的关键。

迁兰职工李吉娣老人,今年87岁,住在城关区盐场路的佛慈老厂家属院里。老人在家属院里显然是名人,远远走过来就听见她一路和大家打招呼的声音。老人的外表看起来只有60多岁,风风火火,腿脚利索,和孙子一起生活,做家务、买菜做饭,全是她一个人承包。

虽然已在兰州生活六十多年,但李吉娣老人依然满口上海话。她担心记者听不懂她讲话,便善解人意地放慢语速。

话题正是从李吉娣老人硬朗的身体切入的。老人笑着说,大家都觉得佛慈退休职工身体好,他们还私下里分析过,认为这可能是常年在制药车间闻药味的结果。工会负责人在一旁说,公司退休职工年龄超过80岁的比例确实非常高。

提起随大药厂西迁到兰州,李吉娣老人说,那个年代哪里都苦,兰州条件更是和上海没法比。西迁后,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环境,他们这批人确实也遭了不少罪。“但只要想着是为国家建设需要工作,大家都是一样的干劲,没有怨言的,也不知道什么叫苦。”

老人记得,当年有工作组到厂子里动员大家到兰州,厂子里双职工的一般都是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她那时只有23岁,还没有结婚。听说到兰州是支援大西北建设,也没有犹豫就报名了。厂子里当时给西迁职工一个月的时间整理行李搬家,但因为当时设备全部搬迁,每天都要到厂子里帮忙,所以她基本没有休息,最后匆匆忙忙上火车就到兰州了。

兰州的厂子最初是设在酒泉路157号,他们下了火车,就被一辆卡车拉过来了,已婚的被安排到一家旅馆,未婚的就在厂房上面的阁楼里住。“这时才知道,兰州和上海的差距有多大,路不平,灯不明,电话不响。”李吉娣老人回忆说。

几个月后,工厂开始生产,本地招收的工人陆续进厂,从上海来的职工自然而然就成了师傅。原先在上海厂子里学到的规矩和技术,他们都手把手地传授给新人。从选药、洗药、切药,再到炮制、炒制,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李吉娣老人说,多少药材要出多少克的浸膏,这有严格的线,最终的产出一定是准确的,多或少都是不行的。

1980年进厂的佛慈工会主席倪宏武告诉记者,李吉娣老人当时是他所在的制粉车间的主任。他要学习切当归、发麦芽,还要学习用嘴尝半夏、川乌,李吉娣老人都是亲自教给他。“老人虽然是车间主任,但那时什么活都是带头干,一边做,还一边告诉大家怎样才是符合标准的。”

谈话中,李吉娣老人提到厂里曾从南方订制了一批瓦缸,用来炮制药材。那些缸是为药厂特制的,工人们每天工作结束,都要“清场”,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清洗这些大缸。因为用水不方便,需要工人一盆盆接水来清洗。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做其实是很奢侈的,但却是制药人应当遵循的传统,必须做到。

李吉娣老人说,1984年,她从厂里退休了。现在的制药车间,设备早已实现数控智能化,用瓦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老人还是想知道,那些瓦缸还在不在?厂子搬到新区后,大缸是不是就不要了?倪宏武马上说,“还在,正为它们找新的用途。”老人一听特别高兴,连说那些瓦缸可是宝贝呀!

迁兰职工带来的震撼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的佛慈人被称为是第二代,他们是老佛慈人传帮带的直接受益者。从第一代佛慈人身上学到的对制药各个环节的严谨工艺和素质,伴随他们整个制药生涯。

佛慈制药提取车间员工高原在接受采访时说,负责药物的提取浓缩生产,在进入车间之前,要在前处理车间净选、清洗、炮制等工序,还有严格的层层质量检验把关,质量非常有保证。药物进入提取车间后,都是由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取设备控制完成,加溶媒提取时间加热都是自动的,减少人为差错,保证药品的可靠安全性,均一性,保证每一份药的质量。

高原进厂工作三十五年,老师傅传帮带,教自己制药人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工作中,温度、湿度、时间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能对药性产生影响,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坚持佛药佛慈、慈心好药这一初心不变。

西迁佛慈人带来的不仅是严谨制好药,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会负责人说,这一点在当时缺水的兰州,足以让他们震撼了。老一辈人除了每天工作完,一定要“清场”,保证厂区环境的卫生。对个人卫生也很讲究,每天都要干干净净进到厂子里。那时兰州人称从上海西迁的人叫“水鸭子”,就是因为这些上海职工总是用水,洗洗涮涮特别勤快。

1958年,佛慈厂为迁兰职工在城关区闵家桥建造了安置楼,全部是二层楼,在当时的兰州成为一道风景。因为上海人的特殊习惯,用水多,当地人就叫那几幢楼是“鸭子楼”。李吉娣老人正巧赶上在那一年结婚,爱人也是佛慈的职工,他们首批入住了安置楼。老人回忆说,开始有独立的厨房,后来住房紧张,厂子里不断往里面加人,厨房、卫生间都住进了人。这几幢“鸭子楼”随着城市改造而拆除,但是迁兰职工给当地人带来的震撼却没有在岁月流失中消失。

如今五六十岁的兰州人,提起小时候受邀请到“鸭子楼”里玩过,仍是一脸的自豪,这自豪透露着打小就见过大世面的意思。上海人的干净、讲究,对工作的严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一代兰州人。

疏离的亲情成为隐痛

李吉娣老人说,直到现在,她也不后悔选择来到兰州。但是,来到兰州给她所带来的亲情上的割裂之痛,却是她当初万万没有想到的。

许多迁兰职工落户兰州后,因为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子女,再加上随即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便陆续把子女送回上海,由双方的老人来照顾,他们则按时把抚养费寄到上海。

李吉娣老人共有三个子女,长子长女都先后送回上海,从此,孩子上学、工作、结婚、生子,都一直在上海。“从小时候孩子和我们就不亲,不管我们何时去何时回,他们都不在乎,反倒和舅舅、阿姨关系好得很。”

李吉娣早早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生下小儿子后,虽然上海的老人也强烈要求她把孩子送回上海,但她和爱人坚决不同意,而是让小儿子在身边长大。小儿子在兰州成家立业,李吉娣如今天天能见到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同是迁兰职工的刘以娟老人就没那么幸运了。老人只有一个女儿,也是小时候就送回了上海,但现在联系已经不多。老人说起女儿,并没有更多的抱怨,只是说女儿身体也不好,上海的家实在太小了,只有17平方米,不然女儿会把她接过去的。老人如今一个人住在佛慈老厂区家属楼的二楼,身体尚可,走路不算费劲,但见人最爱说的就是身体不好,担心身后事没有人管。老人家里的陈设已经很陈旧,除了一台不到20寸的电视机,再不见有其他什么电器。

工会主席倪宏武告诉老人放宽心,有事随时打电话,她的事公司会管的。几年前老人住院,都是由公司找人护理的。

李吉娣老人有时也想过,如果不来兰州,现在一定是子女绕膝,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但是她说,如果再回到六十三年前,让她再选择一次,她依然会选择兰州。

消费者信任是最好的市场

作为兰州市属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佛慈是兰州轻工行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被海外华人亲切地称作“兰州药丸”。

2019年4月23日,佛慈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骄傲地宣布:今天新区科技工业园拿到了日本厚生省医药品外国制造者GMP认定书。这意味着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就在此前两周,佛慈公司以几乎零缺陷的记录通过了澳大利亚TGA组织代表PIC/S成员国的认证,在TGA组织成员国当中取得了一张通行证。

佛慈制药厂的厂史馆记录了西迁兰州的峥嵘岁月

佛慈制药数字化提取车间自控中心

据介绍,佛慈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巴西、香港等28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国外认证数、海外商标注册数、出口覆盖面、出口品种数长期位居同行业前列,多年来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企业十强。2014年6月,被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

截至目前,佛慈制药拥有4个生产基地、2个在建的医药产业园和3家全资子公司,员工约1500人。拥有25条生产线,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现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467个,拥有定眩丸、参茸固本还少丸等10个独家产品。公司还有甘肃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重点研发平台。

2018年上半年,佛慈制药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2.97%;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5011万元,同比增长22.43%。

这样的业绩,显然与佛慈西迁后在产品质量方面所坚守的高标准、严要求有极大关系。

1956年9月6日,佛慈在兰州正式投产,改名为“兰州佛慈制药厂”,隶属兰州市工业局;出口业务继续由上海市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经营,出口产品仍然沿用上海佛慈大药厂厂名。

迁兰两年后,1958年,佛慈职工人数增至180人,产品由过去的20多种,迅速增加到近百个品种,以丸剂、片剂、酊剂、膏剂、水剂、西药片剂为主。厂里还新添置了粉碎机、冲压片机、紫钢浓缩锅、蒸发锅、糖衣锅、制丸真空泵和不少先进的化验设备。一些年长的兰州人,至今还记得在酒泉路157号那简陋狭小的厂房里,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

1970年,佛慈制药厂从酒泉路157号搬迁到黄河北盐场路44号。

佛慈制药虽然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动荡,但始终未受到太大的波折。即便是在工业企业纷纷走向落魄的时期,佛慈依然昂扬向前平稳发展,这在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并不多见。

据悉,从种植、土地标准到原材料的内控标准,佛慈制药都制定了高于国标的检测标准。同时,还增加了色素、有害物质等不在国标检测范围内的检测项目。无论是进料还是出厂产品,在佛慈只有全项检验合格后才能获准放行。众所周知,欧盟、澳大利亚对于药品的检测标准近乎苛刻,佛慈便引进了澳大利亚和欧盟的检测标准,作为企业的检测标准。佛慈产品质量负责人曾表示,佛慈产品经常会出现脱销的情况,但佛慈绝不会为多卖产品降低一粒药的标准。对于佛慈来说,消费者的信任才是最好的销售渠道,只有严控标准,把好每一粒药的质量标准,才会赢得人心,最终占领市场。

为甘肃中药推广尽力

2018年6月,“兰州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建成投产,这是佛慈西迁后的第二次大搬家。新的生产线除生产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参茸固本还少丸、定眩丸、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主导产品外,还形成中药材前处理提取量10000吨、丸剂4630吨、固体制剂1800吨的年生产能力,年产浓缩丸150亿粒、大蜜丸2亿粒、片剂5亿片、胶囊剂9亿粒、颗粒剂500吨、液体制剂160万升的生产规模。运用中药提取数字化精准制造技术,实现中药提取的标准化、自动化生产和全过程跟踪追溯,实现在线控制的连续化生产模式。

从2000年起,佛慈制药开始推广甘肃道地药材基地种植,通过多个标准化项目的实施,对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扎根贫困农村,推动甘肃中医药种植事业的发展。

截至2017年底,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50万亩,产量115万吨。大宗种植品种30多种。成为全国种植中药材面积最大的省份。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特别是甘肃中南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强势产业和朝阳产业。

渭源县是佛慈制药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佛慈制药积极发挥陇药龙头企业在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开拓市场、引导基地、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佛慈阿胶糕销量不断刷新,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佛慈制药采用“政府+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化养殖模式,借助甘肃优质资源开发阿胶系列产品,在榆中县、渭源县、漳县开展了“驴扶贫”项目。在酒泉成立了甘肃佛慈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驴扶贫”项目养殖基地。通过“保姆式”养驴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养驴无顾虑,实现了养殖户无资金成本、无市场风险、有固定收益的“两无一有”优势特色产业,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本文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再次致谢佛慈制药迁兰老职工!)

(编辑 谢琬莹)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