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报告 >> 正文
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报告
2020-05-10 08:52:50 来源:《新西部》2020年5月上旬刊

文图丨陈小玮 张国华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黄河水少沙多,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90%来自陕西。无疑,陕西的水土保持以及生态修复,是黄河生态治理的一个关键节点。

2018年黄河流域水质分布示意图(来源《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说了一句话:“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点出了黄河治理的关键所在。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黄河流域涉及陕西省7市1区13.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黄河泥沙量占一半以上,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有90%来自陕西。这一地理位置,决定其具有极为突出的生态功能。

陕西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五十分之一,但土壤流失总量却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有数据显示,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7.8%,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既危及黄河中下游安全,同时也严重制约陕西,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的二十年,陕西省全面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效控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全面改善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入黄泥沙减少59亿吨,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根本转变。

生态治理与制度创新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45.4万平方公里,高达70.9%。平均每年向黄河输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河床,形成了千里悬河。

1940年,针对黄河流域诞生了一个名词——“水土保持”。

泥沙专家钱宁认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罪魁祸首就是粗泥沙。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90%来自陕西,陕北是黄河多沙粗沙集中来源区。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黄河中游的治理重点在陕西,陕西的关键是水土保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资有五分之一在陕西,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其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一向高度重视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

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政务院批准成立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成为全国首个政府序列的水土保持工作部门。

绥德水保站培养了辛店试验场、韭园沟等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坡地水平沟耕作法1954年在韭园沟示范后,被迅速推广到黄土高原广大地区。1956-1957年,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水平梯田的试验成功,使粮食亩产比坡地提高了两到三倍,并迅速在黄丘区大面积推广。到上世纪50年代末,仅韭园沟流域就修筑大小淤地坝110座,拦泥50多万立方米,粮食平均亩产比建坝前提高四倍以上。1964年,韭园沟流域即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的十大样板之一。

1964年,黄河中游水保委员会在西安成立。

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子项目)正式开始实施。项目区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延河、佳芦河、泾河三大流域,涉及榆林、延安、咸阳等3市10个县(区),总面积10056.6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572.53平方公里。十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55.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27.1%提高到54.1%。粮食总产量比治理前的38.22万吨提高到48.4万吨,增长了26.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实施前的306元提高到1263元,增长了3倍多。1994年,世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在延安视察评价道:“陕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项目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并把该项目树立为全世界世行所有农业项目的“三大旗帜”工程之一。2004年,他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深有感触地说:“黄土高原项目令我深受感动。”陕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治理经验在全国得以推广。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陕西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0.92%增长到43.06%,净增12.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幅最大、增长最快的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据统计,陕西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万平方公里;年均入黄泥沙由过去的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黄河流域主色调逐步由黄变绿,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

在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方面,陕西取得了多项第一。

淤地坝建设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建成淤地坝3.4万座,约占全国的60%,已累计拦泥59亿吨,淤地90万亩,促进退耕还林还草300万亩,年灌溉面积6万亩,增产粮食4亿公斤,带动养殖效益380万元。

水保示范园建设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1月,陕西省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增加至18个。省级示范园为51个。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把水保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水保生态建设工作的重点,出台了《陕西省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方案》和《陕西省水土保持示范园区评定办法》两个指导性文件。探索出综合治理型、科研试验型、科普教育型、特色产业型、特色展示型五种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模式。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是水利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展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和深化水土保持改革的重要抓手。示范园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与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重点相结合,与当地群众息息相关的产业、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相结合。

针对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治理模式。陕北以梁家河、高西沟为重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扶贫,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中以宝鸡代家湾、澄城吴坡、西安绿地国际生态城等为重点,加大涝池建设和城市水保试点,突出抓好关中水系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陕南以丹凤桃花谷、石泉杨柳、平利长安河为重点,突出抓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特色产业发展,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

首创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2008年,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此办法的实施,被视为建立起了能源资源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该办法对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企业,由过去按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计征水土流失补偿费调整为按产品产量计征。

陕西省已探明的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大多分布在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的渭北和陕北黄土高原区域。尤其是陕西榆林煤炭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但也易形成集中连片的采空塌陷区。据陕西省水利部门调查,陕西省因煤炭开采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以每年数十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陕北油、气田开采排放的弃土弃渣达1.5亿吨,年新增水土流失量1800万吨以上。此外,资源开采还带来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在此背景下,陕西省自2008年启动了“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陕西每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亿元以上,为全国第一。这为生态治理提供了可靠资金保障。“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课题获国家最高水利奖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出台《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之后,实施矿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六大工程建设省级水土流失补偿费项目700多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77.68平方公里,促进了能源开发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2010年5月18日,黄委会在陕西省举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现场会,陕西这一制度性创新在全国推广。

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1.37万平方公里,较1990年时减少了一半以上,林草植被覆盖率普遍增加了30个百分点。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1万亿元,年均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为改善当地生产环境、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绿色矿山

2020年4月,国家水利部公布了2019年9处生产建设项目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名单,其中,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技术改造工程位列其中。

神东生态示范基地作为重点建设工程,主要以哈拉沟煤矿采空区生态治理为基础,涵盖地质环境、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林业建设、园林景观、节能低碳、环境保护等九个专业建设内容,集中展示神东矿区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生态建设的理念、技术与模式。

绿色矿山

2019年,神东煤炭集团(以下简称“神东”)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20公顷,开展污染治理工程137项,治理力度为历年最大,质量水平创历年最好,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绿色环保奖”。

神东把资源开发同生态修复与治理统筹起来,有长达三十余年的历史。

神东矿区位于我国历史上以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著称的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北缘的过渡地带,被列为国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该地区干旱少雨,风蚀区面积占70%。开发建设初期平均植被覆盖率仅为3%-11%。这样的环境咋能留住人?没人,煤炭开采、矿区建设又从何谈起?

自1985年开发建设以来,神东始终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原则,设有专门机构即环保管理处。从开创主动型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道路,到“三期三圈”水土保持生态防治模式形成,从营造水土生态资源永续利用的煤炭基地,到构建清洁环保示范矿井,神东不断探索,最终形成“采前防治、采中控制、采后修复”和“外围防护圈、周边常绿圈、中心美化圈”“三期三圈”的生态治理模式。

“三期”,首先是指资源开采前期大面积高标准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使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抗开采扰动能力;其次是开采过程中,创新井下开采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是开采后期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实现生态资源持续修复。

“三圈”即大面积治理风沙危害,建设再造矿区绿色外套,形成“外围防护圈”;再造建设周边生态防护林带,加大小流域治理,矿区形成“周边常绿圈”;实行园林化再造建设,在厂区、生活小区建成“中心美化圈”。

4月中旬,我们走访了神东。神东新闻中心大楼外的绿化带,盛开的樱花在嫩绿的柳树枝条的衬托下格外娇艳。与笔者十多年前途经神木大柳塔,到处飘荡着黑糊糊粉尘的观感截然不同。

2017年10月25日,在陕西省“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推进会”上,对水利部命名的8家国家级示范园进行授牌,神东大柳塔煤矿“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正式挂牌。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历程,可全面反映神东建设绿色矿区的思路与模式。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一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设计规模年产2170万吨。该矿地处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乌兰木伦河畔,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重度缺水地区,也是国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

2006年,大柳塔煤矿对采煤沉陷区加以治理,这是建设示范园迈出的第一步。神东栽植了230公顷的沙棘,此为神东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建设的沙棘试验基地。后经专家鉴定,认为神东采煤沉陷区种植沙棘是成功的,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在更大范围推广。

中国沙棘果实小,挂果率低,单株产量不到8公斤。从2009年开始,神东在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引进种植了俄罗斯大果沙棘,该品种具有防风、固沙、保土、培肥地力的特点,改良土壤能力较强,挂果率高,单株产量能达到20公斤左右,盛果期长达十年。此后,神东不断创新沙棘种植技术,提高种植品质,扩大种植规模,栽植沙棘生态经济林达到713公顷。2015年,神东发展产业化经济林,栽植了经济效益型大果沙棘2490公顷,打造了产业化经济林示范基地,成为年加工2万吨沙棘果的鄂尔多斯市高原圣果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主要供货基地,其主要产品有沙棘果汁、沙棘茶叶等,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和变革沉陷区治理产权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实施了35项水保工程,植被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形成了集建设区、生产区、公益区和科普展示核心区为主的“三区一核”体系,成为全国首个以采煤沉陷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为主的示范园。现在,示范园郁郁葱葱的山林犹如世外桃源,吸引了矿区周边众多居民前来观光休闲。

神东从开发建设之初就同步开展水土保护工作。截至2017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达17亿元,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95平方公里,先后建成了大柳塔煤矿、上湾煤矿和榆家梁煤矿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3-11%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形成了大片荒漠绿洲。据测算,经过治理后的神东矿区,每年的风沙天数比过去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流经乌兰木伦河、窟野河输入黄河的泥沙每年减少2000万吨以上;同时,直接造福当地,75万亩耕地因生态、气候改善而获得稳定收成;还催生了林草绿化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50万个以上就业工作,为地方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新门路。

依托“三期三圈”治理模式,神东煤炭集团开展的《荒漠化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千万吨矿井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神东在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方面做得好、理念新,把一片黄沙治理成了‘塞外江南’,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创造了经济价值,形成了煤矿环境综合治理的宝贵经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何兴照在神东调研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引入民间资金

黄土高原披绿装

泾阳县龙泉公社景区里有号称西北最长最大的玻璃天桥,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

龙泉公社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的麦秸沟,距县城20公里,这条沟属于黄土沟壑区,残塬地貌破碎,植被稀缺,土壤养分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直到上世纪末,还是一条荒沟。

1997年,刘炜干了一件让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他辞去教师工作,回到从小长大的麦秸沟,承包荒沟造林。二十多年过去了,荒沟不仅成为一道“绿沟”,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变成了“金沟”。

最初治理麦秸沟时,刘炜和兄弟拉着架子车、带着工具在沟里造林,吃住都在破窑洞里。在旱塬上要种活一棵树,缺水是最大的难题。他们累计栽了530万棵树,成活的只有320万棵,平均一年就要旱死10万棵树。1998年,国家在麦秸沟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1999年,又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的水土治理方针,给处于困境中的刘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1999年开始,刘炜多方筹资,先后打了12眼水井。2008年他又给7个山头各修建了一个蓄水池。缺水问题得以解决。

1999年,刘炜被推选为龙源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村干部一起采取封育保护措施,生态修复的方法,在侧坡地种植防风固沙的侧柏保持水土,在平整地种植杏树、葡萄、樱桃等作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山绿了,变美了,8000多亩的生态林,近7000亩的葡萄、桃、樱桃等经济作物林,让麦秸沟和龙源村大变样。截至2013年,麦秸沟投入治理资金累计达180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80万元,陕西炜龙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和实物约合1220万元。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程度达70%以上、林草覆盖率65%,比治理前分别提高了28%和32%、年减少土壤流失约2.6万吨。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小流域治理示范点,取得“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园区”、“国家级小流域治理示范区”等荣誉。

麦秸沟不仅搞起了生态农业,还依托青山绿水,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构建由民俗餐饮、文化展示、温泉养生、生态家园、休闲娱乐、时令杂果采摘、花卉展示八大板块组成的龙泉公社现代农业观光园。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16年,龙泉公社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

为了让龙泉公社旅游项目更加丰富,刘炜引进了陕西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投资了玻璃桥项目,2019年运营仅两个月,就已经实现效益1000多万元。该公司看好这个市场,一口气又与龙泉公社签订了总投资1个多亿的5个项目。

泾阳龙泉公社目前占地面积达到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投资达到2亿多元,“生态+旅游”的价值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西安北部生态优美、文化汇聚、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先后获得国家3A景区,省级西部旱腰带治理突出贡献奖、全国十大美丽乡村、咸阳市森林小镇等荣誉。

2018年3月,泾阳县把龙泉公社作为陕西省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泾阳县将借助全民义务植树网策划的“绿水青山家乡美”网络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尽责活动,力争用五年时间使龙泉公社区域绿化率超过95%,实现100%资源管护,为美丽陕西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三原县东沟水土保持示范园,也是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一个案例。

2011年,陕西格瑞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按照新的生态建设理念,大力度投入,高标准建设,目前已建成生态旅游示范区、水保经果林示范区、水保林草生态修复示范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成为渭北“旱腰带”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颗耀眼“明珠”。每年吸纳400多名当地农民就近入园务工,增加了群众收入,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陕西水土保持园区的建设成为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平台,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良性投融资机制探索了新路径。

水土保持离不开科技支撑

陕西水土保持园区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良性投融资机制探索了新路径

笔者与神木水利局流域治理站白志宇站长一同来到六道沟,这里设有神木侵蚀与环境实验站。一个很普通的小院,混杂在村民农舍间,大铁门左右两边的门柱上各挂了两块牌子,显示这个实验站分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往年4月这个时候,已有研究人员来站开展工作。这是一个面向全球水土保持工作者开放的科研试验站,每天至少有20余人,最多时甚至有六七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所、高校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此工作。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实验站大门紧锁,院子里悄然静寂。

站在实验站小院后面山坡的一个高点,白志宇介绍说:神木将在六道沟流域建设一个水土保持示范园。对面高坡后边即为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我们站的地方属于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所代表的水蚀风蚀交错区为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漠、森林草原向典型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又属于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叠加的水蚀风蚀交错带,还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属于我国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区域之一。

说起六道沟实验站,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唐克丽研究员。由于她揭示了水蚀风蚀交错带黄土高原强烈侵蚀区域的科学规律,被业界尊称为“唐先生”。

唐克丽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1954年大学毕业离开上海,来到了陕西杨凌尚在筹建中的中科院水保所,从此与黄土高原结下了深厚情缘——从“上海姑娘”变为“陕北婆姨”。

从20世纪50年代始,唐克丽3次考察黄河流域,行程5万公里以上,其中步行就达1.5万多公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在《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重建植被仍为治理黄土高原的良策》等文中提出这样的论点:人为不合理开垦和植被破坏是土壤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

在国家“七五”攻关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项目中,唐克丽承担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她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强烈侵蚀区不是出现在降水量最多的水蚀区,而是出现在半干旱水蚀风蚀交错区。这个观点对治理黄河和黄土高原整体战略、战术决策,均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为进一步展开对水蚀风蚀交错带的研究,中科院水保所决定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野外试验站。

自1990年5月始,唐克丽带领助手侯庆春等20多名青年科研工作者,牵着一头毛驴,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岔岔间开始了实地科研考察,半个月跋涉1000多公里,对六道沟、圪柳沟和沙哈拉3个流域进行了考察。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唐克丽最终选择了神木六道沟流域,一个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区。若是能解决这里的问题,对黄土高原北部约20万平方公里的水蚀风蚀地带的环境整治,都有重要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最初三年,来六道沟做研究的人,就分散住在村民家。后来,终于筹得1.7万元,在村民的帮助下,建了5孔窑洞,围了一个1300平方米的小院。他们终于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经过几年的勘察定点,一个7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域初具规模,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也在六道沟展开。在1997年召开的中科院成果鉴定会上,来自神木六道沟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生态环境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高度肯定,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们的水蚀风蚀叠加侵蚀类型水土保持科学试验,使六道沟的植被覆盖度由15%提高到35%,水土流失控制面积达40%,开拓了土壤侵蚀学科的新领域,也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的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由于这里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艰苦,直到2007年,才成为陕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正式野外站点。

2001年,现任神木站站长的樊军第一次到六道沟时,还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留校的硕士研究生,没想到的是,至此之后,他的研究工作始终没有离开过六道沟。

从2007年始,樊军带领大家开展退耕植被水循环定位观测对比试验研究。通过野外观测,他们发现,苜蓿、柠条等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迅速消耗土壤水分,导致深层土壤干燥化,进而影响到浅层地下水的补充。樊军的观点是,应该种植复合植被,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土壤旱化。

目前,水保所神木站逐渐组成了4个科研团队,分别围绕水土过程、土壤侵蚀、生态恢复、农业生态科研领域,展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科学研究。

近五年,水保所神木站先后承担了53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他们的科研成果中,有的揭示了黄土区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和土壤干层分布,有的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有的成为黄土高原坡面植被合理配置的依据。现在,六道沟流域植被覆盖度也提高到70%以上。

2013年,以水保所神木站为主要基地完成的“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科研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9月,水保所神木站被认定为“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神木站还积极为当地提供服务。针对当地煤田开发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地表破坏、植被衰退等环境受损问题,他们展开了矿区生态修复的系统研究,力求改善陕北能源大开发带来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今年,他们还联合神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为企业提供节水灌溉技术和其他技术支持。

神木试验站现有设施由于受当时建设条件和发展方向的局限,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社会、经济与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要求,难以有效地为水土保持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神木市提出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和科技示范的原则,在六道沟流域打造水土保持示范园。既要体现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及科普教学宜传的功能,同时还要体现生态和谐,按照“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理念建设园区,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水土保持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

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目前,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尽管此前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依然需要深度综合治理。陕西省仍有剧烈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极强烈水土流失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强烈水土流失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中度水土流失面积3.53万平方公里。

陕北白于山区、能源重化工基地、秦岭北麓、关中旱腰带等重点区域,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硬骨头难啃。

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可建设淤地坝1.2万座(新建8800座,旧坝除险加固3200座),可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面积40万亩,淤地坝、坡耕地建设任务依然很重。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缺乏系统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够。重治理、轻管护,治理成果保存率低,治理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水土保持基础学科研究相对薄弱,数字水保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集成、推广、应用不够。

2020年1月16日,在陕西省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昝林森代表提出,将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高质量发展重点放在陕西,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以及统筹农业、林业和环境等部门对林业科技的支持政策,提升林业技术的溢出效应等建议。

今年3月,财政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昝林森所提建议时表示,将继续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积极支持林业科技推广示范。

陕西目前已规划制定了陕北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工程、陕西黄河沿岸旅游经济带水土保持长廊工程、陕西白于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陕西子午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渭北旱腰带塬面保护工程、秦岭北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六大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如果能列入国家计划的大盘子,不仅将会加快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关部门曾经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要建成100个省级水保示范园。但是,目前陕西拥有的省级示范园只有51个。有关专家指出,陕西应进一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加快引进民间资金投入到水保示范园建设中。对已建成的示范园,要鼓励其扩张规模和提升水平,要充分发挥好水土保持示范园的多重功能。

同时,生态保护仅仅靠政府一方推动是远远不够的。生态保护的主体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只有让他们从中获益,才能使他们以一种主动性积极参与其中。现有的许多水土保持示范园不仅能很好地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还能将一二三产业很好地融合于一体,成为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这些经验都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