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报告 >> 正文
非遗:榆林文旅之翼
2024-08-22 10:17:26 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7期 作者:杜林杰

以“非遗”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以旅游这一方式,带动相关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国际化,这一路径已经成为国际上“非遗”资源大国的流行做法,榆林市也早早地赶上了这个“时髦”。近年来,榆林市通过演艺平台建设、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去请进来、打造非遗文旅产品等方式,实现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榆林文旅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1日,长达半年的“榆林·陕北民歌展”在京闭幕。作为榆林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传承人参加人数最多、非遗产品销量最大的一次文化宣传展示活动,来自全市各地的8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500多名非遗传承人参与其中,参观总人数接近30万人次。

▲榆林非遗小剧场的说书表演

榆林市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中国非遗名录全部门类,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6名。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个“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榆林市也被授予“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称号。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榆林非遗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回归日常的榆林非遗

榆林市位于陕西最北部,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有一条始建于明朝的老街,总长近2公里,从南至北,依次排列着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6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楼阁,享有“南塔北台中古街,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独特的历史空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榆林“非遗+旅游”业态发展提供了土壤。

榆阳区非遗展示馆就位于这条老街,馆内建有两个展厅、两个剧场,还有石雕、泥塑、剪纸、刺绣、银匠、柳编等15个非遗传习室。而最令人惊叹是一个长9米、宽3.6米的泥塑沙盘,沙盘工艺非常精细,建筑上的细节、人物的表情都很清晰。“这是由5名非遗传承人花费近七个月时间制作完成的,按1∶100比例再现的榆林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古城全貌。”榆阳区文化馆馆长刘豐介绍,“这沙盘里有217个四合院、72道巷子、15个楼阁,连九龙壁、文庙、莲花池等榆林旧有的名胜古迹以及振武门、宣威门、魁星楼等早已被毁坏的建筑也一一还原。”

非遗展示馆内的“榆阳书场”是陕北说书的舞台,每周六开本说书,免费向观众开放。“榆阳书场至今已说过459场,目前正在讲的是《珍珠汗衫记》。”刘豐翻着记录本说,“‘非遗小剧场’一周演出三天,包括民歌、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等,已经演过1238场。”

这些演艺平台的建设,使得榆林的非遗项目再次成为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每逢重要传统节日,榆林各地都会组织开展非遗项目集中展演,更是热闹非凡。尤其自2017年起,榆林打造“陕北榆林过大年”文化旅游品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陕北秧歌展演、千人演唱陕北道情等系列活动,影响甚广。

2022年初,榆林制定出台15条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举措,将原本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的每年20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3000万元,同时要求各县市区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1.2万元补助。

相关部门的重视、民间的欢迎,使得非遗在榆林成为一种时尚。榆林连续举办6届陕北民歌艺术节、6届“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4届陕北民歌大赛、4届面花文化节和镇北台千人老腰鼓汇演。以非遗元素创排的艺术精品,累计获得国家级群星奖5个、省级群星奖20多个。先后有30余个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累计开展活动25万场次。

图片

▲《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现场

2023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位列其中。

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做了系统部署,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8个方面的内容,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施落地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九霞认为,旅游发展赋予文化遗产新功能,为文化遗产提供展示场景、功能需求和活态使用者,使得原本仅仅作为保护对象的遗产有机会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并在文化持有者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活化,这便是文化遗产的旅游化。节庆、音乐等民族传统文化可在旅游化的过程中实现活态传承,重现于当地居民的日常聚会、休闲生活中,从而实现本土休闲方式的循环再生。

走出国门的陕北民歌

说起陕北民歌,人们常用“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了一个欢天喜地”来概括,这分别对应的是《东方红》《哀乐》和《春节序曲》,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而随着《东方红》《走西口》《兰花花》等陕北民歌广被传唱,陕北民歌已经成了代表中国的品牌。

2010年1月31日晚,“陕北民歌维也纳新春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精彩上演,榆林民歌手赵大地等民歌演唱家与捷克布尔诺国家爱乐乐团、捷克高德木斯合唱团共同演绎了多首陕北民歌。这是陕北民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迈出国门,在欧洲产生巨大的反响。

2012年12月15日和12月18日,应德国市长联席会议邀请,“聆听中国·陕北民歌音乐会”先后在波兰国家戏剧院、德国柏林UDK音乐厅举办,作为庆祝中德文化年暨中德建交4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陕北民歌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2020年12月2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榆林市榆阳区为“中国民歌之乡”。作为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与传唱地,榆林市近年来主动带着陕北民歌走出陕北,不断擦亮陕北民歌这块金字招牌。

2023年11月12日晚,《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于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吕继宏、王二妮、赵大地等来自中央院团和陕北当地的艺术家尽数登场,为观众带来一场歌曲、舞蹈、说书、器乐表演融合的视听盛宴。12月18日、19日晚,陕北民歌音乐会(济南站)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给泉城观众献上了两场陕北民歌的视听盛宴。至此,历时四十天的陕北民歌音乐会全国巡演在7个省份的9个城市先后演出18场,场场爆满。

12月28日,“榆林·陕北民歌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对公众开放。3200平方米的展览区域,用光影“搭建”出黄土高原的景象,歌手、演员们在其中放歌、表演,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榆林·陕北民歌展”不只是展示陕北民歌。“我们在中国非遗馆展览半年,榆林12个县市区的非遗传承人轮番登台,将腰鼓、唢呐、秧歌等1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石雕、剪纸、柳编等色彩斑斓的榆林非遗在此呈现,使得展览内容很是丰富多样。”榆林市文旅局副局长张刚介绍说,“中国非遗馆本来是一个免费的场馆,而我们的展区太精品了,设置成收费展区后,人依然很多。”

图片

▲非遗大集

今年3月到5月,榆林非遗在更多地方被看到。3月5日至7日,陕北民歌、陕北秧歌、横山老腰鼓共同在2024年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亮相,豪迈热情地展示着榆林的非遗资源禀赋,赢得现场观众的声声喝彩。同时,陕北剪纸、石雕、泥塑、枣木雕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观众热情交流,让中外嘉宾感受到榆林非遗的独特魅力。5月10日,上海世博展览馆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上,榆林市设立“美好之城”城市品牌专题展区,同时献上陕北特色文化专场演出,包括秧歌、说书、唢呐、腰鼓等14个节目。5月29日至31日,二十余个国家的外宾应邀参加中国非遗——陕北民歌展暨国际非遗交流互鉴活动,来自阿尔巴尼亚、韩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赞比亚等国家的外交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亚洲中心的代表在此欣赏了陕北民歌,体验了“打夯”“剪纸”“跳秧歌”等榆林特色非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高级顾问Tom M. Wolters说:“我本人去过陕西很多次,但是这次的活动让我对陕北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浅显的表面。”

“非遗大集”好热闹

2023年,榆林市如愿成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的举办地,拉开了榆林将非遗与文旅系统结合的序幕。2月16日至2月20日,在召开非遗年会的同时,以打造“实景式非遗商业街区”为主题的“非遗大集”活动在榆林老街鸣锣开市,500余名非遗传承人,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3个非遗项目。

作为此次年会的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对榆林非遗及文旅产业有过充分的调研,才确定首届年会在这里举办。该协会会长王晓峰说:“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融入有生命力的非遗项目,只有被老百姓接受的非遗项目,才能与景区融合发展。榆林做到了这一点,未来榆林的旅游业发展是非常可期待的。”

据统计,“非遗大集”人流量达60万人次,线上点击量超6亿。非遗大集开集当天,四川参展团统计了当晚非遗产品的销售额,几个小时内就达到了5万元。“这次年会的举办为榆林非遗融入整体文化业态、延伸新的文化产业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舞台。”榆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崔红军表示,“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推广这些非遗保护传承方式,与各地搭建起非遗交流、互学互鉴的桥梁,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

图片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展演节目,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演出现场。

(摄影丨邹竞一)

2024年春节,榆林市在文化和旅游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活动的总体安排下,邀请全国9个省区35支秧歌队3000余名演员齐聚榆林古城,从正月初四至十五连续展演十二天,累计吸引70余万市民和游客观看演出。

对榆林人民来说,闹秧歌正是年味所在。当融合杂技与现代舞的辽宁盘锦高跷秧歌、糅合南派武术与戏剧的广东潮汕英歌舞、享有淮畔幽兰美誉的安徽花鼓灯、刚毅且充满力量的陕西榆林横山老腰鼓在街头耍起来的时候,市民和游客便围了个层层叠叠,方圆两公里的凳子和梯子都卖得断了货。

本次活动是全国第一次春节期间非遗秧歌展演,26项国家级非遗、5项省级非遗同台竞演,千姿百态、精妙绝伦。活动盛况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两次、央视《晚间新闻》报道一次,网络点击量突破5.4亿次。而这个春节假期,每天接待市民和游客近10万人次。榆林市累计接待游客2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1.33%;实现旅游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141.97%。

“本次展演规格高、规模大、参赛队伍多,演出了各地秧歌的艺术特色,展现了秧歌艺术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全国秧歌展演总导演张胜宝说。

图片

▲榆林街头的横山老腰鼓

图片

▲陕北民歌博物馆内陈设

7月18日,2024全国民歌展演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宣布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榆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全国民歌展演活动将于7月26日至8月1日在榆林举办。据悉,活动以“风自长城起 歌从陕北来”为主题,将有132个节目参加展演,参演人数共计1050人。其中,包含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5个民歌节目,688名民歌艺术家;省内7个地市的13个民歌节目,122名民歌艺术家;以及全市12县区在群众歌手选拔赛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的24个民歌节目,240名民歌艺术家。

打造非遗文旅产品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以旅游带动相关“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国际化,这一路径已经成为国际上“非遗”资源大国的流行做法,榆林市显然早早地赶上了这个“时髦”。

榆林将非遗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例如,结合榆林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出了古城墙徒步、非遗文化体验游等旅游线路;依托榆林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民俗节庆游、乡村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这些文旅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榆林的旅游市场,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古老的黄河运输航道中有一个著名的渡口叫“吴堡渡”,自古便有艄公在此撑船,在黄河两岸靠渡客人与货物为生。其历史可上溯至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西渡黄河,并在此地传授农耕知识的年代。作为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榆林市文旅局对其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游客可以乘坐羊皮筏子,体验黄河漂流,感受以前黄河两岸居民的辛苦;也可以乘上游览黄河的快艇,一睹黄河的魅力,这种“文化+旅游+体育”的模式,赋予古渡新的使命和价值,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对于赓续黄河文脉、守护和弘扬黄河文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8年,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国内目前内容最丰富、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专题民歌博物馆,目前设有《千年老根黄土里埋》传统陕北民歌展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满天星星一颗颗明》建国初期陕北民歌展区、《信天游永世唱不完》新时期陕北民歌展区等八大板块,现有陕北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珍贵图书、手稿、影音资料等藏品5636件(组),全面展示了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展示着榆林小曲、陕北秧歌、唢呐艺术、二人台等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与普通博物馆不同的是,陕北民歌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更是有声的,鲜活的——有30多位民歌手讲解并原唱原生态陕北民歌,带给游客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7月10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的“中博热搜榜”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陕北民歌博物馆入选百强热门博物馆“工美非遗类馆前30”。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期间,走进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非遗项目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强调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如今,绥德石雕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绥德县从事石雕加工的人员超过1000人。周边区域石料采掘、运输和石雕建筑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每年可实现创收1.5亿元。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榆林年俗非遗体验之旅”入选。该线路位于榆林市榆阳区、佳县,行程为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镇北台-赤牛坬民俗文化村-大美石窑。

隐匿于群山的佳县赤牛坬村,以其逾八百年的历史沉淀和壮观的陕北窑洞群落吸引着无数游客。该村仅有数百户村民,每年却要接待数十万人游客,实现年均旅游综合收入近千万元,成为榆林一张重要的文旅名片,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村建的赤牛坬民俗博物馆有68个展厅、超过15万件民俗藏品,作家王蒙盛赞其“体量惊人,展陈亲切,真实感人。”赤牛坬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更是开国内之先河,150余名村民以田地为舞台,以生活为剧本,用质朴的表演方式将各种非遗和农耕记忆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榆林的非遗大有可为,老百姓也喜欢。今年秋天,我们将再次启动秧歌展演的筹备工作,初步设想在时间、项目上进一步优化。”张刚副局长说,“我市还将建设一个国家级非遗馆,占地16亩,建成后又会是榆林非遗和旅游结合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