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报告 >> 正文
广西“文旅+”的创新路径和实践探索
2024-09-05 11:45:32 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7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区域中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XGJ007)

刘倩玲

梁碧容

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为目标,广西发挥区域、民族和东盟等特点和优势,激发“文旅+”动能,培育“文旅+教育、康养、农林、交通、电竞”文旅新模式,发展文旅夜间经济,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以沉浸式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标杆,焕新“三月三”节庆壮族传统文化时尚绽放,科技赋能创意发掘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跨境旅游与电商直播东盟合作路径再拓宽等新业态,推进文旅转型升级,打造消费新场景新热点,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的高品质文旅需求。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释放消费潜力,广西文旅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旅游业态优势和特点,凸显文化主题,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迎来一波复苏与发展的新高潮。2023年,广西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4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7%和70%。2024年一季度,广西共接待游客2.37亿人次,同比增长2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1.76亿元,同比增长23.9%。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多种文旅新业态列入鼓励类。截至2024年6月,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培育“文旅+”十大类型新业态项目共计72个,激发“文旅+”动能,不断释放消费活力,打造消费新热点,更好满足人民的高品质文旅需求。

跨产业融合亮点纷呈,开启文旅经济发展新篇章

广西不断促进文旅与教育、康养、农林、交通、体育、电竞等产业跨界发展、相互渗透,让众多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呈现“老树发新芽”的新景象,旅游市场变化日新月异,文旅业适时转型,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推动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文旅+教育”,研学旅游发展迅猛

2023年以来,广西各部门有机整合资源,大力推进研学旅行发展。截至2023年9月,广西共发布55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涵盖广西14个市各研学旅行景区及课程。截至2023年10月,广西共建设国家级研学基地18个、营地2个,自治区级研学基地275个、营地18个,评选出自治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18项,精品线路7条。①广西还推出了“力行学堂”研学旅行品牌,制定了广西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评审标准和广西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评审标准等内部工作标准。一批景区(点)相继被授牌成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研学旅行基(营)地。

柳州趁螺蛳粉走红,打造螺蛳粉主题研学游。2023年初,柳州推出“追寻螺蛳粉的前世今生”主题研学旅行路线,让学生通过参观螺蛳粉文化展览馆、透明生产线,体验袋装螺蛳粉包装,品尝螺蛳粉等方式,了解柳州螺蛳粉文化和历史。2023年2月初,柳州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每天接待研学旅行团约600人次,开春到2月中旬已经接待近5000人次,同期增长约5倍。

贵港市雄森动物大世界景区,依托上百种、近两千头动物,发掘动物知识研学旅游项目,开发了《走进中华生肖文化》《百兽之王》《田园小农民》《齐天大圣》等多个中小学研学课程,既提升了景区的社会教育功能,又拓展了收入渠道。截至2023年10月10日,景区接待研学旅游团游客共计5万人次,研学旅游收入350万元。

2024年,广西研学旅游又向跨区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年初,被昵称为“小砂糖橘”的广西儿童远赴东北哈尔滨、漠河等地研学旅行,引发全网关注;来自东北的多批儿童“小东北虎”也到广西南宁、柳州、桂林、来宾等地开展研学之旅,由此开启南北研学旅游的“双向奔赴”,引发外省团队到广西开展研学的热潮。广西借机加大宣传力度,将“流量”转为“销量”。2024年春节假期,广西共接待游客3638.8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6.3%;实现旅游消费445.82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4.7%。6月,广西研学旅游线路产品推介会上,多项跨区域合作协议签署,未来广西的研学跨区域合作将迎来新的高潮。

(二)“文旅+康养”,引领度假游新风尚

广西气候条件宜人,长寿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康养旅居。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到广西停留超过半个月的异地养老老年人持续攀升,已超过100万人次。②广西印发《深入推进“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打造一批旅居养老产品和精品路线。2023年12月30日,广西公布了32家单位为广西首批旅居养老示范基地。不管是老牌的巴马,还是新晋的北海,都在“文旅+康养”方面不断创新,持续发力。

巴马以独特的生态资源和长寿养生资源吸引着大量“候鸟”人群前来旅游养生。近年来,巴马发挥“文旅+康养”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巴马大力挖掘壮瑶文化、长寿文化,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了以观光旅游、短期旅居、高端康养等为主体的产业综合体,带动了特色农业、康养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康旅融合、文旅融合”两大抓手,不断提升文化体验品质。2023年4月,中央歌剧院演员和巴马当地演员同台献艺,在水晶宫内举办山洞音乐会,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观众别具一格的体验感。巴马县还通过盘活老旧厂房、优化街区环境等措施,进一步丰富康养旅游业态。2023年10月,巴马县被列为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北海市具有优越的滨海资源,经多年发展,已经建成居家社区医养康养服务体系,荣获国家级的“全域长寿市”“中国长寿市”称号,是著名的冬季“候鸟式”康养养老旅居地,将重点打造为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发展面向东盟的旅居养老产业,与周边区域一起形成健康旅游示范带和集聚区。2023年6月,北海国际旅游康乐港的奥特莱斯城市公园开园。该项目占地50000平方米,以“全新生活的开放式购物公园”为定位,不仅提供购物、娱乐、休闲的多元体验,还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与高端康养服务,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康养度假体验。

(三)“文旅+农林”,一产三产组合出新招

广西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和林业资源,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林文旅融合项目。2023年,桂林市阳朔县、河池市南丹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桂林市阳朔县等6个(县、区)被评为广西休闲农业重点县,南宁市上林县振林(粤桂)生态产业园等39家单位被认定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广西隆安县拥有全球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其中,那桐镇以种植面积4.5万亩居全县之首。那桐镇的金穗火龙果产业示范区将火龙果补光的农业生态与旅游结合,打造“万亩火龙果灯海体验项目”,大片火龙果灯光同时亮起,连成波澜壮阔的灯海,如梦如幻。2023年中秋、国庆节期间,金穗万亩火龙果灯光在《人民日报》、中国铁路、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微博官方账号转发宣传。

图片

巴马以独特的生态资源和长寿养生资源吸引着大量“候鸟”人群前来旅游养生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打造集运动健身休闲、森林康养度假、科普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森林公园,建设山地越野森林卡丁车、360度极限飞球影院、9D玻璃桥、可赏南宁市区的天空之城、登峰栈道、生命河谷、山涧喊泉、七彩旱滑、时光隧道、精灵王国、高峰阁、火车风情园、四季花海等景点,还积极打造人与森林亲密互动的自然乐园。2023年前三季度,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接待旅游人数34.36万人次,门票收入257.64万元。

(四)“文旅+交通”,串联多彩人文美景

广西多部门协同,规划布局全区旅游交通网主骨架,积极推进多条旅游专线、旅游风景道路以及旅游航道的规划与建设。

桂林市的遇龙河旅游公路,将阳朔县遇龙河旅游度假区的山水美景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串联,实现了“建一条路、串一片景、兴一方业、富一域民”的目标。2023年,遇龙河旅游公路入选国家“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位于崇水高速公路上的花山服务区,将旅游元素融入其设计理念与设施布局中,2023年9月被列为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三十五周年优秀设计案例。兰海高速公路上的那马服务区,从广西壮族“那文化”中提炼独特的民俗风格,并设置非遗产品展销,让过往司乘把壮乡文化带向四方。

2023年8月31日,贵南高铁(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广西实现了14个市“高铁+动车”全覆盖。③贵州和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通过交通线路网实现更紧密、更有效的连接。贵南高铁途经中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全的地方,也是苗、侗、瑶、水、壮、毛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串联起数十个黔桂两地的著名景点,有效带动了沿线地区的旅游。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沿线的都安县旅游人数暴增,酒店和民宿一房难求。2024年“五一”期间,都安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0.33万人次,同比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消费1.244亿元,同比增长12.3%。

(五)“文旅+体育”,打造活力休闲新天地

广西打响“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品牌,利用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将旅游业延伸到体育领域,多渠道扩大体育旅游消费新场景。2023年,广西评选出自治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精品线路2条、精品赛事7项。

水上运动方面,柳州市拥有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和广西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的F1水上摩托艇世锦赛柳州站、柳州国际水上休闲运动会、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赛等赛事,多次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精品赛事殊荣。2023年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暨水上休闲运动会,国内外选手超千人参加运动会,赛场日均流量过万人。新增的电动冲浪板是近年来新兴的水上项目,打造水上文旅体验活动场景,柳州五菱科技推出的电动冲浪板,助推文体旅装备制造等业态发展。2023年广西·桂林(临桂)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来自国内外的24支龙舟赛队伍近400名运动员,在桂林山水间奋楫争先;2024年南宁龙舟公开赛,来自区内外的52支队伍、1000多名运动员在秀美邕江逐浪竞渡,赛事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图片

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暨水上休闲运动会

大明山滑翔伞基地位于大明山景区内,利用大明山独特的地貌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相对落差620米的场地,开设含滑翔伞体验飞行、滑翔伞培训考证、星空露营、热气球体验、团队拓展、户外烧烤、科普研学等活动,已经成为国内出名的滑翔胜地。2023年4月,凤山县低空飞行营地启动,采用全球领先的亿航自动驾驶飞行器,打造智慧低空经济与文旅结合的新业态,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9.82万人次,同比增长83.38%;实现旅游总消费2.315亿元,同比增长122.59%。

马山县古零镇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已累计开发完成22面岩壁555条攀岩线路,配备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攀岩运动,还开发出了夏令营、骑行、山地马拉松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旅游主题产品。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地质资源景观奇特多彩,有“天坑之都 洞穴之城”美誉,具有得天独厚的攀岩运动场所优势,正在建设攀岩基地,中外联合攀岩开线队已开线作业。2023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在此举办,共吸引全国近2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游客参加活动。2024年5月,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举办攀岩旅游发展研讨交流会,来自西班牙、德国以及国内知名攀岩线路开线专家,共商攀岩旅游发展大计。

(六)“文旅+电竞”,虚实结合共创新娱乐

广西充分利用电子竞技集科技、竞技、娱乐、社交于一体的属性,让壮美广西的独特魅力通过游戏内容、赛事和充满活力的社群传递到全国,吸引更多年轻游客群体。

电竞(广西)产业园是以“电竞+文旅”定位的文旅新业态,园区内的电竞文化主题公园于2023年投入使用,结合了电竞体育赛事、电竞直播、动漫巡游及元宇宙创新科技体验等内容,能满足电竞文化推广、游客休闲娱乐等需求。广西“三月三”期间,产业园举办了电竞活动王者争霸赛(南宁站),将电竞赛事与民俗体验融为一体,产业园接待客流约37.2万人次,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2024年5月,广西文旅与腾讯游戏头部IP《和平精英》联动开启,将游戏元素融入广西美景,游戏“新地图”上线。6月,《和平精英》与广西数字文旅共创计划启动,以游戏内容联动及赛事场景与广西虚拟实景重现为核心,通过策划打卡点、定制具有游戏特色的文旅路线等方式开展联动。《和平精英》村镇系列赛,横跨6-8月的旅游旺季,覆盖广西14个市,100个村镇。此外,《和平精英》还举办空投节集市,结合和平精英场景及广西文旅景点,以和平精英人物 IP 形象打造具有广西民族色彩的人物形象,带来“文旅+电竞”的乐趣。

创新驱动持续发力,新业态类型日益丰富

为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广西文旅从创新性出发,注重对新热点、新趋势的把握和开发,不断推陈出新,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持续吸引游客,打造了各种优质新兴文旅新业态,文旅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文旅经济持续发展。

(一)文旅夜间经济,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2023年,广西加快发展夜间经济,文旅夜游业态日趋丰富,评选出夜游街区、夜游景区、美食夜市、夜购场所、夜间演艺、夜读空间、夜健场所、夜游线路8类品牌,每类10个。2023年12月,广西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举办,广西夜间经济吸取了先进经验,获取了专业意见,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24年初,北海市海丝首港·合浦始发港景区、玉林市容州古城等4家单位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文旅项目在广西全域遍地开花,开启“白+黑”文化旅游新体验。

北海市海丝首港·合浦始发港景区集海丝文化体验、全景交互式演艺、休闲旅游度假、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其中,夜间的全景交互式体验港演艺《海丝首港·水与火之歌》是景区的拳头产品。演出以海、岛、港、船、街、楼等为全景式表演空间,再现两千多年前合浦始发港的繁华画卷。演出有演员200多人,包含了500多个故事线和22家演艺商铺,有效拉动了游客夜间在商铺的消费。2024年春节,约10万人次观看了这台演出。《水与火之歌》演艺结束后,景区还推出各类夜间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夜游时间,提升夜间消费。

2023年以来,容县为催热夜间经济,投入700多万元,通过加装灯饰等方式,升级改造容州古城、都峤山、民国小镇、竹山湖、绣江两岸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容州古城商业街还引进了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定期开展美食文化节及各种文体活动。容县城区以容州古城为核心,构成了“食、游、购、娱、体、演”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市场。2023年都峤山第二届“清凉夏夜·容县有约”汽车后备箱夜间大集市开市期间,共集聚商户300多家,每晚游客3000-5000人次,带动消费500多万元。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期间,玉林市主场人流量约95万人,同比增长105%。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嘉年华活动期间,玉林市夜市消费总额突破4.5亿元,同比增长约35%。

梧州市两广总督府也通过夜游项目拓展升级,实现了游客量暴增。该景区白天以博物馆形态开放,收取1元门票,开始时全年客流量不足十万人。2023年底至2024年初,梧州市与北京新汇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户外现成的场地植入内容,还把旁边的骑楼城和龙母庙两大特色景区全部带动,连成了一条夜游线路。两广总督府实行“白+黑双时段运营”模式,白天的运营方和1元门票维持原状,从下午5点半开始,北京新汇成接手夜间运营,收取38元的夜游门票,两者互不影响。夜游项目开业后,仅十五天就引来40万人次,门票销售15万张,销售额500多万元。如今两广总督府夜游已经成为常态项目。

桂林市通过夜游项目加快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来此遇龙·遇龙河竹筏夜游”作为2023年桂林市阳朔县重点旅游项目之一,2024年2月正式启航,填补了多年来没有竹筏夜游的空白。项目一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左右用于沿河造景、登岛游玩,游客可以一边欣赏两岸五光十色的灯光夜景,一边聆听遇龙河书生和小龙女的动人爱情故事,还能登上遇龙岛,与AI智能“龙宝宝”玩诗词接龙,挑战智闯迷宫,在龙宫许愿区祈福,参与龙年舞龙活动。项目二期工程计划投入3000万元,主打水下造景,将遇龙河万景码头段从水下到空中全面贯通,形成“立体式全域景区”,并引入国内顶级智能文旅设备,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④

(二)以沉浸式体验,塑造文旅消费新标杆

广西积极探索将文化、艺术、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文旅项目,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2023年,广西与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更加深入,开心麻花在南宁市成立分公司,大剧场演出26场,票房收入近600万元。2024年1月,开心麻花广西首家演艺新空间旗舰店开业,首发剧目转变为沉浸式带餐喜剧《偷心晚宴》,该剧创新性结合戏剧、互动以及餐饮元素,并根据南宁的城市特色进行了本土化改动,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周五平均上座率70%,周末基本满场。截至2024年6月8日,《偷心晚宴》共演出41场,票房收入130多万元。未来,开心麻花计划不断增加沉浸式新剧目,开启面向广西全域的布局。

图片

“三月三”不仅成为广西人的盛大节日,还成为全网的热点。

南宁市的老木棉·匠园景区,原本是以展示民间手工艺为主的景区,但由于店铺租金等问题,匠人店铺开门营业的不多,景区主要靠出租团建烧烤场地勉强维持。2022年景区与成都狼九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剧本杀项目,打造大型实景古风沉浸式文旅项目“九门邕州小镇”。2023年7月,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爆火,九门邕州小镇迅速反应,于8月下旬就推出大型沉浸式国风剧本游《长安三万里》,受到游客欢迎。截至2023年底,景区已经有《文武双全》《黎明之前》《仙侣奇缘》等30多个不同类型的剧本产品,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实现了景区的转型升级。2024年2月,九门邕州小镇文旅融合项目启动,将这一成功模式做大做强,加快传统文旅业转型升级。

广西溶洞资源丰富,但溶洞类景区同质化严重。贺州市紫云仙境景区,核心的紫云洞就是一座溶洞,原本使用传统的“灯光+钟乳石+导游解说”模式,缺少互动体验,竞争力不强。2023年4月,溶洞引入沉浸式体验项目,紫云洞元宇宙开始运营。项目以溶洞为舞台,融入当地瑶族文化,借助光影互动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溶洞实景演艺。景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升级设施,加强推广运营,不断植入新元素,引入新业态。截至2023年10月底,紫云仙境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58.0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72%。

2023年11月,“元境空间”文旅数字体验馆开放试运营,体验馆运用多种沉浸式交互技术,呈现四大体验:以漓江画派代表作《漓江百里图》为主题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以广西文旅地标和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题的巨型裸眼3D体验,依托增强现实技术重现千年花山文化的AR体验,通过数字技术模拟瀑布的虚实融合体验。这些现实与虚拟的碰撞,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广西特色文化艺术之旅。

(三)“三月三”节庆焕新,壮族传统文化时尚绽放

广西“三月三”活动在保持传统魅力的基础上,也融入了诸多新潮流和新科技元素,使这一民族传统节日更具丰富性和时尚感,迸发出新鲜活力。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三月三”期间,旅游订单量超过2019年同期。2024年广西“三月三”假期,南宁三街两巷景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66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380万元;北海市共接待游客147.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92%、79.88%。

2023年以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不断创新,广西各地也结合地域特色,将非遗等民族文化与时尚潮玩结合,“三月三”不仅成为广西人的盛大节日,还成为全网的热点。“潮玩三月三 相约游广西”文旅宣传片在抖音发布一天后冲上了抖音全国热榜第一位,新媒体平台播放量合计超过千万次。“广西三月三”主题系列短视频,以多语种在海外社交平台宣传推广,引起广泛关注。

2023年以来,广西传统民族服饰尤其是壮族服饰,乘着“三月三”的东风,一跃成为新爆点,群众纷纷筹备民族服饰作为自己“三月三”的“战袍”。线上线下各类出售广西民族服饰的店铺订单大增,甚至出现民族服饰卖断货的火爆情况。2024年“三月三”期间,南宁轨道交通1号到5号线开展“穿全套中华民族传统服装,可免费乘地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民族服饰的曝光度。

(四)科技赋能创意,发掘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广西文旅行业积极引入各类先进科技,发掘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在内容创新、宣传推广、文化传承等领域寻求突破。

以“南宁一号”卫星和中国航天为核心的数字文创科学馆“星耀南宁”科学馆于2023年11月开馆,开启卫星遥感技术进军文旅领域的先河。馆内设有沉浸式遥感实景体验、大型仿真设备等30个以上的体验项目,打造多个集合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展览展品和互动体验式教学场景,激励大家仰望星空、探索实践,同时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⑤

2023年2月,广西广播电视台接入百度AI“文心一言”,用于提升内容生产,为媒体行业内容生态开拓新前景。2024年,广西广播电视台成立广西卫视AI创作中心,专注于AIGC的研发和创作。广西卫视龙年概念宣传片全片场景、角色设计均由AI生成,精美还原广西十四个设区市的风光美景。2024年广西“三月三”全AI概念宣传片《浪漫广西 福寿家园》,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象舞指数”主流媒体短视频周榜全国第5位。2024年广西“三月三”期间,广西广播电视台运用AI技术协助开展全媒体宣传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仅假期三天,广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传播量就已突破5亿元。

2023年12月,“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出版平台”启用,至2024年3月已收集400部古籍、1000件文书、1000通碑刻拓片、5万句口承文献音频、2300幅民俗图片等,数据还在持续更新,⑥以数字化载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新贡献。

(五)跨境旅游与电商直播,东盟文旅合作路径再拓宽

广西踏出探索跨境文旅合作的新步伐。2023年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约的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始试运营一年。试运营期间,中国和越南两国游客可持护照或出入境通行证免签办理通关手续到对方景区游玩。合作区实施预约组团、组团限量、限时跨境、团进团出、游览线路限定的管理模式。试运营前三个月每天跨境旅游团数量控制在10个以内,从试运营第四个月开始,每天跨境游客人数控制在500人次以内,游客跨境往来通道实施团进团出通关查验措施,每个旅游团在对方一侧游览时间最长不超过五个小时。试运营期满后,中越双方将根据试运营期间的合作情况和市场需求,完善设施、丰富业态,磋商下一步正式运营的合作事宜,为跨境文旅合作开启先河。

广西的跨境电商直播发展也呈积极态势,政府支持、直播基地的建设、直播活动的频繁开展以及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为跨境电商直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7月,首届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主播大赛举办,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东盟多个国家上千选手参与。大赛进一步丰富中国与东盟视听领域交流合作形式,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大赛结束后,所搭建的媒体矩阵平台仍然不定期组织国际传播、跨境电商直播等系列线上培训,打造“永不落幕的直播间”,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未来,随着文旅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新业态项目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将越来越强,项目发展广度也将进一步拓展。

注释

①广西教育厅网站,http://jyt.gxzf.gov.cn/zfxxgk/fdzdgknr/tzgg_58179/t17304732.shtml。

②《广西首批旅居养老示范基地名单出炉》,中国民政部官网,2024-01-15,https://www.mca.gov.cn/n152/n166/c1662004999979997193/content.html。

③《贵南高铁全线通车 广西14个设区市实现“高铁+动车”全覆盖》,央广网,2023-09-09,https://news.cnr.cn/local/dfrd/jj/20230909/t20230909_526413580.shtml。

④《遇龙河竹筏夜游正式启航》,新华网广西频道,http://www.gx.xinhuanet.com/20240221/73538ded3d2140fe8a850d52c370401d/c.html。

⑤《把卫星从高空“搬”到地面 让更多孩子“仰望”星空》,载《南宁日报》,2023-11-22(004)。

⑥《数字出版助力传统文化创新传承》,载《广西日报》,2024-03-22。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2]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

[3]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4]广西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入推进“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作者简介

刘倩玲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传播

梁碧容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对外文化交流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