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哲学如何回应时代变迁
2017-06-01 09:24:54 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近40年来的发展,走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中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人们认识上的困境:一方面,人们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欣喜,并逐渐增强了近代以来曾经失去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道路因为其独特性而难以归入世界其他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的成就受到了西方一些学者的质疑。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偶然论,都是这种思路的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者,更需要一些深刻的作品来理解并描述我们的时代,而哲学的分析是最值得期待的。

在这近40年中,哲学由一个思想引领者的角色逐渐退居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中。虽然从历史看,哲学的繁荣往往意味着时代的大变革,但哲学的缺席却会让时代失去方向感。所以,总有一些哲学工作者不会放弃自己的使命,与时俱进地记录着这些变迁背后的历史和思想的世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剑英学术自选集《时代的哲学回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为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哲学基础

近代中国的危机,重要特征之一是丧失了文化自信。对此,赵剑英写了一系列文章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一文中,作者认为,文化认同的危机背后是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所导致的认识世界的宇宙观和历史观的彻底颠覆,由此,中国似乎必须走出自己的传统才能觅得发展之路。这造成了中国自身的历史积累、文化资源与中国发展的某些方面呈现出背道而驰的局面。文化信心的丧失导致中国自身的民族凝聚力降低,国家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力。所以,近代以来的知识界和政治家们一直在寻求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继承自身文化传统的融合。在《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化认同危机不仅危及文化安全,而且必然导致政治合法性危机”。他认为,应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建设,基本价值观是“为不同社会群体和各阶层所认可并接受的价值观,比如:尊重生命、仁爱互助;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种族和谐、信仰自由等”。该文章发表于2005年,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于重构文化认同价值基础的先见之明。

针对许多人仅仅将文化看作软实力的观点,作者认为,从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的角度,它可以被视为是“硬实力”。文化对内可以体现为认同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对外则可以体现为导向力、吸引力、效仿力、辐射力,这就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总结“中国经验”进行理论提升

作者长期以来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还在中国人民大学上学的时候,他就开始参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并被师长所看重。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所形成的新的论域。这方面讨论最为值得肯定的,是哲学工作者自觉地回归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发现其思想的活力,并摆脱长期被教条主义所束缚的思想探索。实践的维度则直指中国自身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这个问题上,他撰写了《实践学:实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等文章,展现了他进行哲学抽象的能力。

作者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领导职务,因此,他与全国多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起,自觉地担负起引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构等工作,并创办“马克思哲学”论坛,还撰写了大量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文章。比如,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2005)一文中,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展开对话,克服这几个学科之间长期缺乏交流、对话甚至互相轻视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要紧扣马克思哲学的内在问题之外,还要凸显民族性和开放性。在凸显民族性的层面,一是要“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予以新的阐发”;二是要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的哲学思想;三是要总结和提升“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及据此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架构需要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给予学理上的深入挖掘和‘合法性论证’”。这的确是涉及了目前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研究的核心。这篇文章写于10多年前,提出要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制度体系的学理性论证,这在学术界、理论界是比较早的,可见作者的理论敏锐性。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解释社会发展道路时,如果削足适履,强以中国经验套入根据西方经验而总结的模式中,难以有所发现,难以构成自主性的话语体系。因此,中国哲学客观存在着如何走出合法性危机,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直面中国的问题,从中国的经验中获得发展的动力,从而提炼出回应时代问题的新认识新规律,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的使命。

作者的思考之所以能在抽象理论思维和中国实践的激荡中获得充沛的理论活力,或许与他学术研究的独特经历有关。他对于现实工作中的理论需求有深入的体察,同样也知道什么样的理论才可以反映现实的需求,这样,他的文章就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作为这些思考的结集出版物,《时代的哲学回声》一书,值得所有关注中国发展的理论爱好者关注。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