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来自云南百顺小学的报告
2013-09-12 10:20:47 来源:新西部杂志

□文/图 本刊记者 徐 敏 韩培迪

震后的彝良县,学校孩子们的生活依然清苦。记者在百顺小学看到,学生们的午餐几乎千篇一律是水煮粉条、泡菜土豆丝。孩子们普遍反映,“在学校一个月也难吃到一回肉,家里面更没有肉吃。”

自今年3月起,由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办的“捐一元 · 献爱心 · 送营养”微公益活动,送奶送蛋到西部贫困地区的学校,那里的孩子们每天都能喝到牛奶,吃上鸡蛋了。

2012年9月7日中午11时许,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和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57分钟内接连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一次5.7级、一次5.6级,造成昭通市彝良县所辖的昭阳区和大关县等3个县(区)严重受灾, 64人遇难,715人受伤,70余万人受灾,2万余户房屋倒损。该次地震震中洛泽河镇距昭通市仅33公里,距彝良县城不足15公里,灾区内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205人,是云南省人口密度的两倍。

2013年6月26日,十余名志愿者从西安出发,在昆明机场转机前往昭通市昭阳区靖安乡百顺小学,看望那里的300余名师生。

名叫百顺的小学

百顺小学位于大山深壑之中,距离昭通市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百顺村不通班车,村民们出行基本靠步行。2012年9月的地震,将原有的惟一一条乡级道路震毁,目前路况仍旧坑洼崎岖,车辆行驶中险象环生。

在一小片建筑工地上,树立着一根10余米高的旗杆,簇新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据当地村民讲,那高高的旗杆算是百顺村的地标性标识。工地的一侧为山涧,另一侧坐落着一幢两层旧楼,由于遭受了地震的重创而更显陈旧。陈平老师告诉记者,目前这幢小楼暂时用于他们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楼房依山的一侧搭建有一排活动板房式的简易教室,共有六个班。

据百顺小学校长易孝斌介绍,学校现有学前班和二至六年级学生共计345名,教师11名,其中一名在休产假。由于地处山区,整个学校可以说很难找到一片上百平方米的平整土地,拥有300多名师生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运动场所。有老师向记者透露,“我们在这里说是教师,不如说是幼儿园看孩子的阿姨,除了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其他教育非常落后,就连我们对自己的知识结构都力不从心。”

“自撤点并校后,我们百顺小学是这方圆七、八公里内的惟一一所小学。咱们这里不仅教学设施落后,又逢去年9月的大地震,孩子们至今都在活动板房里上课,学校根本没有寄宿的条件。有一部分学生每天要往返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来上学,如果遇上下雨,那就只好不来了。”易校长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们只有10名老师,安全问题根本无法顾及,我们只能经常提醒学生,上下学尽量结伴同行。为此,我们调整了作息时间,下午3点就放学,好让远道的孩子们尽早回家。”

6月的云南骄阳似火,简易板房内的教室闷热难耐,即便四周窗门洞开,室内外温度几乎相同。由于教室紧张,6间简易板房挤满了学生,最多的一个班有60多个孩子。由于课桌短缺,好几名学生合用课桌的现象不在少数。

据昭阳区靖安乡一位工作人员电话中介绍,百顺小学始建于1963年,1986年在现址重建,26年的校舍本已属D级危房,加之去年的地震破坏,已经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

2011年,经市区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百顺小学于2012年初获得了香港苗圃基金赞助资金80万元,区教育局整合多方资源,预计总投入资金270万元,对教学楼和其它附属设施进行改建,并已征得土地3.12亩,弥补校园占地面积的不足。改建工程原本计划去年2月动工,8月竣工,但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9月的大地震,工程至今仍在恢复建设之中,按目前进度,校园最晚将在2014年10月整体竣工。

极度贫困的山村

百顺村地处靖安乡东北15公里,海拔1680米,属于云贵高原典型的高寒贫困村,曾经的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有村民打趣地对记者说:你们那么老远来这里,是不是发现我们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

实话说,见过贫困的,但没有见过如此贫困的,除了在村里见到两只游走的小鸡仔外,志愿者没有看见任何家庭拥有荤腥的食品,整个村庄连小卖铺都没有一个。绝大多数村民家里没有任何电器,烧水做饭仍旧用柴火。

偏远闭塞的百顺村被大山环抱,自然资源极其匮乏。退耕还林之后,村民几乎失去了耕地,封山育林又导致传统的畜牧业难以为继,经济收入除了靠政府微弱的土地补偿外,根本没有就地取材的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记者在村里看到的几乎都是童叟妇孺,青壮年都背井离乡奔赴各地打工了。

13岁的张立红上5年级,他与8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几年前,父母双双去了新疆打工,一两年才能回来一次。据张立红说,再过一两年,等自己小学毕业后,父母可能也会接他去新疆打工。记者问他期待出去吗?他说,既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又有点害怕。问他怕什么?他思索良久回答说:“我也不知道。”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