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志丹:党建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2018-09-14 15:24:10 来源:《新西部》杂志2018年9月上旬刊

在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志丹,这个以革命先驱刘志丹名字命名的拥有丰富红色历史资源的山区小县,尝试在新形势下破解党建难题,并以此加速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与提升。

城关小学党支部党员在刘志丹烈士陵园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要将发展产业的主角意识明确。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发展产业方面,最主要的力量是老百姓,没有老百姓对产业的强烈要求,就不可能把产业发展成规模。”志丹县杏河镇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世强在自己的支部书记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中这样写道。

其实在培训刚结束时,对于要求写心得体会,50多岁的李世强还抱着过去的心态:“要么就不交了,要么就让年轻人帮着写一份交差得了。”可是当他通过全县党支部书记微信群了解到大家都很认真,再加上县委组织部反复强调,他才从心里认真对待起这件事来。

李世强参加的这次培训,是志丹县委组织部今年4月初在完成了全县109个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结束后举办的。这次村级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工作,志丹县委组织部破解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妇女干部偏少的难题。新当选的109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有3名90后,最小的一位才25岁。而李世强是保留在其中年纪较大的一位。

壮大集体经济

激发基层党组织新活力


旦八镇界湾村集体经济示范园

以前,志丹县与全国各地一样,基层党支部也面临着人口外流严重而导致的党员严重老化、党员发展对象少、党员的阶梯分布无法形成的问题。“这些年,村级党支部书记选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们的工作深入开展。”志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罗有军对此深有体会。但今年的村级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却有了一个好的机缘。“我们结合中央提出的振兴乡村、返乡创业的形势,在各乡镇宣传和引导部分回乡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

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县委组织部将村“两委”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5周岁定成了一个硬指标,对一些心存侥幸、有畏难情绪的镇党委书记进行约谈。对个别城中村、复杂村以及正处于产业建设关键时期的村子适当放宽年龄。新选出的109名村党支部书记年龄最大的58岁,55周岁以上的5人。

李世强留任的原因,就是因为城山村的苹果产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

李世强是志丹县最早种植苹果的大户,他自认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1993年苹果收入的两万元。在他担任村支书的二十五年间,城山村的苹果产业就是以他为引领发展起来的,如今全村已有182户苹果专业种植户。去年,李世强给村里的苹果注册商标,“想好的几个名字都没能注册成功,没想到用我的小名‘清润’居然注册成功了”。李世强索性用这个商标成立了“清润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了39户村民参加。去年秋天,他联系县里的企业九月红集团,将城山村的苹果直接送到了北京的超市。

村民致富后,李世强又开始想着如何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2015年开始,志丹县委、县政府做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决策。据志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罗有军介绍,县上的主导思想是盘活各个村的撂荒土地,同时也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的问题。在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除了各村通过盘活整合村中资源、资产与资本,利用村原有集体土地、流转村民承包闲置土地等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志丹县委、县政府还给每个村5万元作为集体经济起步专项资金,县财政又拨给了一些村集体20万元互助资金。同时,县委、县政府还鼓励帮扶贫困村的单位将帮扶资金直接用于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城山村采取了将村民长期撂荒的50亩土地,以租期二十五年、每亩每年200元的租金流转到村集体,全都栽种了矮化短枝苹果。村集体最早与村民的协议中,五年后苹果开始挂果,要将获利的30%分给村民。“今年年初我给村民们做了工作,将这部分获利分红取消了,他们也理解和同意村集体的做法。”李世强说。

对于流转了土地的村民,李世强安排他们到村合作社干活,每天工资120元。2017年年初,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城山村还将村集体长期闲置的70亩坝地对外租赁,每年收益7000元。

“这样一来,集体经济挣了钱,就能给村民们办点实事了。”李世强觉得,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对村支部引领全村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据志丹县委组织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17年年底,全县109个村有88个村建成集体果园2175.91亩;10个村发展核桃等果产业902.4亩;9个村种植中药材353亩;8个村发展了以中蜂为主的养殖产业;13个村通过土地等固定资产出租增加集体收入来源;2个村兴办了合作社等实体企业。2017年,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10万元,保障了村党支部“有钱办事”,重新激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党员干部带头引领

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志丹县采取多种方式以党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志丹县很多人都知道,顺宁镇保娃沟门村有个“大能人”,叫任美雄。邻村村民提起他都很羡慕:“我们村要是有这样一位领头人,也早富裕了。”

保娃沟门村辖五个自然村。今年4月前,任美雄还只是白草台村的党支部书记,4月份的换届选举中,他被村民们推选成了党总支书记。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他的声望如此之高,全来自这些年他实实在在地带领着全村人共同致富。”白草台村村民则骄傲地说,“这些年志丹县很多乡镇也在学我们种植大棚水果和蔬菜,可找不到第二个村子能超过我们村的。”

坐落在省道303线旁边的白草台村距离县城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与顺宁镇政府驻地紧邻。一进入这个村子,就能看到周河两岸的几百座大棚,公路两侧都是卖瓜菜的简易小棚。走进几座大棚,有的棚上挂着“贫困帮扶明白卡”的标志牌,牌子上的内容显示:贫困户赵明、五口人,致贫原因是残疾,帮扶人是任美雄,帮扶前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帮扶后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

这就是白草台村党支部由任美雄带头开展的“以一帮一带十”扶贫帮困工程。

2000年初,当过几年老师、又在外做了几年生意的任美雄回到村中,第一个开始在村中开展大棚种植产业。2007年,他被村民们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当上书记后,他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棚种植产业向全村推广。任美雄这样做的初衷很简单:“一是在村子中形成规模产业,就能吸引大批商户来;二是村民们当时都没什么经济收入,人心更是一盘散沙,如果带着他们致富了,人心也就凝聚在一起了。”

事实也正如任美雄所料。2007年这一年,任美雄雇了10多户村民给他种植大棚果疏,他希望这些村民们可以通过给他打工学会种植技术。2008年开春,他就提出把自家的大棚免费分给这10多户村民自己种植。有几户村民有顾虑,担心会赔钱,任美雄就承诺:“如果赚钱了,你们拿走;赔钱了都算我的。”这年年底,10多户村民家家赚钱,获得了以前从未想到的巨大收益。2009年,全村的大棚由30多座一下子扩大到了100多座。

在任美雄带动下,白草台村现在已有大棚483座,弓棚326座。通过种植草莓、油桃、甜瓜和蔬菜等,白草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瓜果飘香的富裕村。村民富裕了,人心也开始凝聚起来,村上的党员和群众都将任美雄的行为当成了榜样,特别党员们更是不甘落后,抢着争着帮扶村中的贫困户。

白草台村合并到保娃沟门村后,村上又启动了“公司+贫困户”的党员帮扶新模式。村里有一家养羊场是由一位党员创办的,养羊场不仅给贫困户免费提供饲料和种羊,2017年还将贫困户50000元的贷款入股到养羊场,第一年分红2000元,第二年开始分红4000元,总共三年分红10000元。三年贷款还清后,还给了贫困户5只母羊。

如今,保娃沟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超过了万元,有很多大棚种植户最低年收入在30000元以上。全村大多数人家都有了私家车,在县城买了房子。与此同时,这样的种植收益也吸引了村中很多年青人开始选择留在村里搞产业、新创业,并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保娃沟门村成了志丹县有名的先进村、富裕村。

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激发基层党员新活力


“一键通 ”的党建工作平台

在志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罗有军看来,全县这几年党建工作最突出的亮点和特色就是:整村推进,全面提升。“这是我们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的要求,针对我们县的具体情况所采取的工作措施。”

罗有军说,在基层工作实践中,他们发现有些村的党建工作之所以存在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村支部对上级机关提出的要求,不知道该如何做?如何办?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基层党建标准就势在必行。“组织部在全县乡镇探索建立了‘一册通’的党建工作记录;‘一本通’的党建工作笔记;‘一键通’的党建工作平台;‘一卡通’的党建工作年历和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现在只要走进志丹县任何一个村党支部活动室,都能看到这四本工作册。”

“一册通”党建工作记录是按年度编印,一个党支部一年一册,将常规党建工作按内容设置为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记录三部分,统一规划了基层党建工作标准。规章制度部分编录了党章党规等党内制度规定和各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最新要求,方便基层党务工作者参阅;工作流程部分对“三会一课”开展、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等16项主要工作以流程图的形式编入在册,浅显易懂、一目了然,便于基层党务工作者参考;工作记录部分对党组织从年初的工作计划到“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等41项党内日常工作和活动内容进行全程规范化记录,从根本上解决了党建工作开展不规范、档案资料多、资源浪费大、存档不方便等问题,规范了各支部党内政治生活,实现了实务指南、工作记录、资料档案“三合一”。

“一本通”党建工作笔记分为职责任务和工作笔记两个部分,所有党务工作者一年一本。职责任务部分收录了全县各镇办党(工)委、县直机关各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让每名党务工作者时刻铭记自己的主责主业;工作笔记部分是党务工作者在开展学习、走访调研、征求意见、谈心谈话、对照检查、查摆问题等工作环节中的工作日志。“一本通”工作笔记是党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的工具书、责任书和记事本,让党务工作者时刻心中想党建,手中抓党建,切实提升履职能力。

“一键通”党建工作平台是志丹县“互联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包含“志丹党建”微信公众号、“志丹手机党校”、志丹党建网、“互联社区”、志丹县非公党建信息平台、基层支部微信群等八项内容,依托各类信息平台以强化党建信息化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交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在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培训、党建信息宣传交流、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实现基层党建管理信息化。

“一卡通”党建工作年历是借鉴农村逢集办事的传统习惯,依据每月5日、20日的党员固定活动日,对基层党建工作中“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费收缴、村务公开、党员培训、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书记述职等基础党建工作按时序做出统一安排,将基层开展党建工作的时间确定为24个工作节点,划分为24个工作阶段,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确保党内基本制度落实,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时间不固定、内容不明确、开展不经常等问题。

针对乡村党员的流动性与生产性的要求,志丹县委组织部确定了党员固定活动日。每月的5日、20日为全县的“党员固定活动日”,确定了九大主题,即“三会一课”、“党费缴纳”、“民主评议”、“议事决策”、“说事评理”、“义务劳动”、“调查研究”、“走访慰问”、“上门送学”。乡村党员非常欢迎“党员固定活动日”,据各个村支部书记反映,活动时间的浓缩和固定,反而激发了党员们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将村级党建标准制定出来后,县委组织部开始在全县进行整村推进和全面提升的促进检查与验收工作。罗有军说:“我们按照党建标准确定了10个大项、30个小项的检验标准,对全县109个村党支部逐村落实。我们也转变了过去的工作方法,变检查为指导,发现问题,现场找办法。班子有问题就解决班子的问题,队伍有问题解决队伍的问题。”

与此同时,从2016年开始,县委组织部投入380万元,对全县109个村的党支部开展了标准化建设。没有支部活动室的马上新建,需要维修的统一维修,没有设备的统一配备。如今,全县各村党支部的功能设施都基本完备,很多村还配有休闲娱乐器材。据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介绍:“很多村的支部活动场所还成了村级组合性多功能场所,既是村民娱乐中心,也是村民议事、电商和产业销售的平台。”

2017年开始,县委组织部还进行了提升村级活动场所信息化工程。每个村的支部活动场所配备了100M电信光缆大功率WIFI,很多村支部书记说:“这个事虽然小,投资也不大,但是效果非常好。我们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固定电话,大大方便了村民。过去村民办理低保、合疗需要复印身份证,就得到镇上甚至县城跑一趟,现在村中就可以直接复印。WIFI开通后,村民们通过手机就可以找到苹果的销售信息。”

村支书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到假期,外出回来的大学生和年轻人就来村支部蹭网。“过去这些年青人根本不了解、也不关心村中事务,现在来蹭网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村中的事务。这样就慢慢能让他们了解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有可能吸引优秀的年青人向党组织靠拢。”

构建党建“同心圆”

激发党建创新活力


2017年7月26日,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在顺宁镇保娃沟门村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图为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右二)向张部长介绍志丹县党建一册通。

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汉平深入志丹县灵皇地台社区调研城市党建工作。

“志丹城市党建‘同心圆’工程很有创造性,工作思路、活动设计和工作机制比较符合城市管理思路和城市党建工作的要求,很接地气,要不断完善总结,切实发挥作用,全面推动城市党建工作。”这是2017年7月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广智在对志丹县城市党建工作调研后的总结。

“同心圆”工程是志丹县委针对城市工作社会结构多元性、居民构成复杂性、人口流动加速性、社会矛盾多发性、组织建设滞后性、区域文化多样性等特点,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凝聚工作合力,创新性地开展的一项工作,目的就是构建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

“过去我们的街道、社区、驻区单位组织关系不畅,各级部门联动工作效率不高,条块结合有时还出现混乱的现象。”罗有军说:“‘同心圆’工程就是为了扭转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党建工作中‘小马拉大车’的被动局面,在城市党建中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服务能力为‘半径’,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目标,在完善服务内容上寻找最大公约数,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寻找最小公倍数。这样一来,就建立起了县级联席、社区联席两级联席会议,全面强化街道、社区、驻区党组织协作联动,推进共驻共建共治共享。”

据志丹县委组织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同心圆”工程是以坚持“同”字当先、“协”字为要、“联”字凝心、“合”字聚力的原则,做到同心、同建、同创,注重协商、协同、协调,强化联席、联手、联动,实现整合、配合、融合。“同心圆”工程以城市(社区)党组织为统揽,协调联动驻区各领域党组织紧紧围绕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提升各领域党组织“两力、两率”、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同心同德,靶向发力,做实做强城市党建基础工作,实现各领域党建相互融入融合,推进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在具体工作中,“同心圆”工程是以十个互做联动作为共建任务。一是思想工作联做。定期组织党员进行思想交流座谈,联合召开党员思想工作汇报会,强化党性教育;开展党员说事说理,社区和辖区党员主动介入调处涉及拆迁、邻里矛盾和物业纠纷等各类问题。二是组织生活联过。依托每月5日和20日的党员固定活动日,共同开展“三会一课”、议事决策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三是党员教育联抓。推行社区和单位双重教育管理机制,针对社区机关党员、居民党员、流动党员不同特征开展教育,共同培养高素质党员队伍。四是阵地资源联享。互相开放活动阵地、文化设施和其它公共服务,全面整合区域内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各成员单位资源作用。五是党建工作联考。将驻区各领域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城市党建工作纳入述职评议考核,开展“联述联评联考”,根据共驻共建情况,实行双向考核、双向打分,互相评议、互相监督。六是健康服务联管。结合单位优势和党员特长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卫计服务进社区、进楼宇、进家户活动,创建“健康社区”。七是公益事业联办。积极开展扩大就业、文化惠民、爱心助学、便民服务等公益性活动,支持社区发展,服务社区居民。八是贫困对象联帮。开展机关党建“双进”社区活动,机关党组织进社区开展活动,机关党员进社区开展服务,落实“微心愿”、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帮助社区贫困居民解决困难。九是平安社区联创。组织驻区单位党员干部参与“十个没有”“邻里守望”“社区义务巡逻队等”平安系列创建活动,创建“平安社区”。十是文明社区联建。组织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志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家风家训”创建,组建“社区红白理事协会”,创建“文明社区”。

“同心圆”工程实施一年,成为志丹县破解城市党建工作难题的一种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构筑县、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四级联动体系、丰富“红都保安党旗红”品牌内涵、实现了辖区内资源整合、强化了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实施“同心圆”工程使城市社区居民得到了实惠,解决了一大批道路维修、物业纠纷、邻里矛盾、民生救助、文化惠民和就业诉求的突出问题,全县信访矛盾纠纷数量下降28%,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去年年底,志丹县被中央文明委正式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市民们普遍反馈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加强。

实施“同心圆”工程也使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得到了提振。结合在全县深入开展的“深化‘两学一做’、整改突出问题、助推追赶超越”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城市党建“同心圆”工程中,进一步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提升,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主动性。

实施“同心圆”工程助推了全县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大局,有力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对中心工作的贯彻力和执行力,促进了全县工业转型、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和社会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实现了抓基层党建和县域经济社会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取得了“双推进”的良好成效。据志丹县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志丹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2.99亿元,增长7.6%,增速超出预期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未完成预期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080元和11584元,增长7.9%和8.4%,均完成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增长11%,增速超出预期1个百分点。(本文图片由志丹县委组织部提供,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