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陕西关学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思考
2020-08-21 08:44:56 来源:《新西部》2020年8月合刊

作者:许 宁

◎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关学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2019Z024)

关学文化资源作为陕西地区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特征决定了它的惟一性,是陕西独有的、不可模仿的、不可复制的战略文化资源,显示出陕西突出的文化价值优势。关学文化资源需要进行产业开发,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产业开发应当是对关学文化遗存、关学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与现当代社会的对接,不仅赋予了传统关学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更使得关学文化资源深度参与现代文化产业建设的历史进程。

关学文化是陕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陕西突出的文化价值优势。应当正确处理好关学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关学物质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力度,又要积极探索关学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途径和方式。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关学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保护传承陕西关学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关学是由北宋张载所创立的关中理学,为宋明理学“濂关洛闽”四大学术思潮之一,是在宋元明清时期关中地区传承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学术流派,后来的关学思想家也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张载的学术旨趣,由此形成了在精神气质、学术宗旨、价值追求和治学作风上有共性的地域学派”。①自北宋以降,关学的发展艰难曲折,金元时甚至近乎中绝。幸而“横渠遗风,将绝复续”,明中叶涌现出薛敬之、马理、韩邦奇、杨爵等诸多学者,承继横渠学脉、兼取程朱精华,关学遂重新焕发生机。其后又有王门高第南大吉引阳明心学入关中,在冯从吾、张舜典、李二曲等努力下,关中学人薪火传承,不断丰富、发展关学思想理论,在关中地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关学文化资源就是指关学在其创立、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与其相关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迄今为止,陕西关中地区仍然保存有大量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如与关学学者有关的着述、书信、诗词、书法、家训、日记、族谱、方志、故居、书院、祠堂、牌坊、陵墓、名胜、雕版、碑刻、墓志、雕塑等文化遗产。

2012年,陕西省遴选出能够体现和诠释陕西精神的古今149位代表人物,其中关学学者有张载、吕大防、同恕、王恕、吕柟、冯从吾、王徵、杨屾、刘古愚、宋伯鲁等10位,另外如于右任、张季鸾等深受关学思想影响的人物也不少。赵馥洁先生将张载关学的精神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旋起新知”、“勇于造道”的独创精神,“民胞物与”、“大心体物”的道德理想和宏大胸襟,重视节操、刚正不阿的人格追求,“经世致用”、“开物成务”的求实精神,博取兼容、不守门户的学术态度。这些方面与“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关学塑造了陕西人勤奋质朴、浑厚宽容、崇礼贵德、刚毅正直的性格特征,涵育了雄浑而博大,崇高而坚实的人格气象,关学已经成为陕西人的文化基因,渗透到陕西人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价值选择以及生活世界中,发挥着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社会作用。

关学文化资源作为陕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特征决定了它的惟一性,是陕西独有的、不可模仿的、不可复制的战略文化资源,显示出陕西突出的文化价值优势,可以说是陕西在全国乃至于国际上靓丽的文化名片。当前学界对关中文化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涉及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时往往多着墨于周秦汉唐,而对北宋以降的关中思想传统却多视而不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战略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显得尤为迫切重要。故而,应当积极保护传承关学文化资源,将其与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增强陕西文化软实力,以文化产业开发带动地方经济持续良性发展。

陕西关学文化资源的类型

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传统和精神成果的载体和见证,积淀着民族精神、民族历史、民族价值等丰富内容。关学文化资源主要由四种类型构成:

一是古籍类资源,以传统纸质文献为载体形态,包括关学学者的着述、书信、诗词、书法、家训、日记、族谱、方志等,目前大多散见于陕西省、市、县图书馆、博物馆及在陕高校图书馆等。

二是遗址类资源,其特点是不可移动、与周边环境协调、富有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关学学者的故居、书院、祠堂、牌坊、陵墓、名胜等,其中列入重点文物名录的保护现状较好,如蓝田县吕氏家族墓地、周至县李颙墓、三原县宏道书院、眉县横渠书院等,其他没有列入名录的应当加大普查和保护力度。

三是实物类资源,如雕版、碑刻、墓志、雕塑等,资源相对丰富也较为分散。以眉县张载祠内的碑刻长廊为例,长廊中陈列的碑刻多反映了历代皇帝、执政政要、社会贤达、儒学学者对张载及关学思想的评价,透过遒劲俊逸的碑文可了解关学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精髓。

四是非物质文化类资源,其特点是与主体生命相关的活态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体现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样态。例如北宋《蓝田吕氏乡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贯彻了张载关学的“知礼成性”“以礼为教”的理念,制定了一整套乡仪规范和操作程序,对于关中地区民俗民风有着重要的熏染教化作用,因此“蓝田吕氏乡约乡仪”被列入陕西省级非遗传承项目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陕西关学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关学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有其特殊性,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关学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之间的关系。

首先,资源保护是前提和关键,产业开发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关学有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具魅力的精神标识,在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关学源流之初终,条贯秩然”。关学文化资源不惟典章制度或文物艺术,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资源精髓与核心的关学精神和关学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产业开发需要突显关中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要充分认识关学文化资源对关学历史、关中文化传承与发展、相关产业开发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开发产业要普查和保护关学文化遗存。例如以张载祠(横渠书院)为核心区域,眉县“张载文化园”正在加紧建设中,横渠书院的主要功能不再囿于传统书院的教书育人、学问研究,而是集教育、旅游、研学为一体,在保持张载祠旧址完整完好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产业开发方式赋予其时代内容和生机活力。

其次,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关学文化资源与时代对接、进行现代转化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对待文化资源不能抱残守缺,墨守陈规,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要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讲好陕西故事、弘扬关学文化的同时,将体大思精的关学思想文化与当代陕西人的生产生活、社会实践和精神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结合起来,转化为丰厚的人文土壤和精神滋养,从而实现关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简而言之,保护关学文化资源是前提,产业开发的底线是保持文化遗存的完整;关学文化资源需要进行产业开发,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产业开发应当是对关学文化遗存、关学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产业开发要注重挖掘真善美的传统文化资源的精髓和核心价值理念,而非充斥了假丑恶的“劣文化”、“伪文化”。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与现当代社会的对接,不仅赋予了传统关学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更使得关学文化资源深度参与现代文化产业建设的历史进程。

陕西关学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一)统筹推进“关学文献数据库”和“关学文化博物馆”建设

目前关学文献主要以纸质形态保存,由于纸质文物的材料属性和环境因素等原因,当前保护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应当结合关学文献古籍资源的珍稀程度、文献价值、实际保存状况等,积极推动关学文献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关学文献数据库”,其中既包括关学文献典籍的数字化,实现可查阅、可检索、可复制,又包括海内外相关的关学研究着作、论文的搜集和收录。在对全省范围的关学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普查调研的基础上,征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相关文物,筹建“关学文化博物馆”,深入整理、保护、展示关学文化遗存,让关学思想文化及社会历史知识通过藏品陈列、场景复原、VR技术等获得呈现,讲清楚关学的发展脉络、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二)以关学特色乡镇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

建设陕西关学特色乡镇的目的,就是以关学特色乡镇为抓手,整合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文化是隐于无形的精神因素,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却是实实在在的物化形态。文化产业的生产力要素和文化产品的价值属性会有力地推动文化事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关学文化资源保护需要融入地方社会经济生活,才会实现文化资源的健康良性的保护传承;陕西地方文化产业建设,也需要积极传承和发展关学文化遗产,才能形成有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关学特色乡镇建设要善于挖掘差异性,培育独特性,找准特色定位,凸显特色发展,沉淀乡镇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

建议试点建设若干彰显陕西省产业特色、凸显关学人文底蕴、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特色乡镇:

一是眉县横渠镇。该地是关学宗师张载居住讲学之所,现有张载祠(横渠书院)、张载墓等关学文化遗存。目前作为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的眉县“张载文化园”已开工建设,计划以张载祠为核心板块,规划建设“一园、一镇、一环、一区”,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88亩,涉及文化、旅游、餐饮、民宿、房产、环保等产业,预算总投资2亿元,预期在2020年下半年竣工。按照项目规划设计,“张载文化园”集教育、旅游、研学等为一体,园中有“学达性天”三阙门仿古牌坊、主建筑“明诚堂”、“四为广场”、“正蒙大道”等特色和亮点。横渠镇作为关学的发祥地,在此设立关学文化特色乡镇,既展现了关学文脉之深厚,有助于传播和弘扬关学思想,又能深化挖掘横渠镇特有的关学文化资源,从而推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是周至县二曲街道。该地系清代关学学者李颙居住讲学之所。周至县古称盩厔,盩为山之曲,厔为水之曲,故世称李颙为二曲先生,此地有李颙墓等关学文化遗存。目前该县有“李二曲关学研究会”在积极宣传、传播李二曲的关学思想。此外,周至县还建设二曲文化主题广场,主要工程内容有:宣传二曲先生学术思想的文化长廊、二曲学术思想展馆、《李二曲全集》石雕等。二曲文化广场已成为周至县新文化地标,对传承李二曲关学思想、推动周至历史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功用。李二曲作为“明末三大儒”之一,其关学理论、儒者精神、工夫修养都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关学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下,建设周至二曲街道关学文化特色乡镇,既能展现关学文化资源的人文底蕴,又有助于周至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关学特色乡镇建设,一方面应当聚焦关学文化特色内涵,注重关学文化教育传承,将关学文化资源保护与特色乡镇建设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应当发挥关学文化特色乡镇的集群效应,统筹规划关学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形成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优势板块,实现对关学文化资源最大程度的整合和转化。

(三)打造关学主题书院,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化

书院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儒学教育机构。宋代新儒学思潮崛起,讲学风气大兴,知识分子在书院自由讲论,从事藏书、读书、教书、讲书、着书、刻书等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承。张载晚年归隐乡里,秉持“为往圣继绝学”的道统意识,创办书院,使关中士风为之一变。宋元明清时期,陕西出现了一大批传统书院,培育人才,砥砺学术,这些书院还有不少保存完整,成为当地的重点文保单位。但作为文化道场的书院不应停留于静态保护,而应当侧重“活的传承”,成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与平台。

基于当代社区文化建设,结合书院保护现状,建议重点打造若干渊源有自、富有特色的关学主题书院:1、西安市关中书院,由明代冯从吾创办,李二曲、牛兆濂等学者也曾在此讲学,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着名书院之一,讲学活动绵延三百余年,基本格局保存完好。2、三原县宏道书院,原名弘道书院,在清代因避皇帝名讳而改为宏道书院,由明代王恕、王承裕创办,明代关中士人曾在此传道讲学,培养出吕柟、马理等关学学者,以及于右任、吴宓、张季鸾等,目前宏道书院古建规制完整。3、眉县横渠书院,原为崇寿院书院,为纪念张载改建为“横渠书院”,位于张载祠内,实乃关学创宗立派之始。横渠书院现与在陕高校合作,推动网络通识课程教育关学主题公益讲座和关学研修活动,积极推动关学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4、泾阳县味经书院,由刘古愚任山长,教学以天文、地舆、经史、掌故、理学、算学课士,旨在沟通中西文化,以匡时救世为务,现存书房遗址一间,坐落于姚家巷中学校园内。

通过建设关学主题书院,研读关学经典,汲取关学智慧,传承关学精神,开展游学、讲学、会议等交流活动,将国学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重新激发书院传道育人的社会作用,为传承千年关学精神、保护关学文化资源、促进历史文化资源走产业化道路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关学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关学非物质文化类资源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乡村礼俗保存下来,需要强调“活的传承”,呈现为隐含着民族记忆、文化基因、精神血脉的非物质文化样态。

(一)陕西关学乡约实践基地

陕西蓝田乃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和吕大临四兄弟之故里,蓝田吕氏四贤均是关学代表性学人。吕大钧及其诸兄弟创制于北宋熙宁九年的《吕氏乡约》,是中国古代最早成文的乡民自治公约,倡议“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德业相劝”指道德事业要互相促进,属于激励性措施;“过失相规”指错误疏失要认真矫正,属于惩戒性措施;“礼俗相交”指礼仪习俗要切实履行,属于程序性措施;“患难相恤”指忧患灾难要彼此助济,属于保障性措施,四者构成了系统连贯的制度体系。《吕氏乡约》的内容是吕大钧躬行礼教、积极实践张载礼学思想的结晶,乡约的制定与推行体现着关学崇礼贵德、致用务实的精神。村民在乡贤主导下自愿入约,自觉履行劝勉义务和接受惩戒,对关中风俗移易起到了实际功效。《吕氏乡约》为后世诸多部乡约创设提供了蓝本,诸如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王阳明受《吕氏乡约》启发而作《南赣乡约》,其意在“和尔乡里,齐尔姻族,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敦礼让之风,成淳厚之俗”。②其他关学士人受吕氏兄弟影响,也致力于以礼善俗、以德化人,诸如明代三原关学学人王承裕不仅“教人以礼为先”,率人躬行礼教,且“刊布蓝田《吕氏乡约》《乡仪》诸书,俾乡人由之”,③使得三原士风民俗日趋贞美;吕柟结合《吕氏乡约》与地方乡俗,制定并推行了《解州约》。不同时期的乡约虽然特色各异,但都倡导通过道德教化来实现邻里和睦、社会善治。明代学者耿定向认为“导俗维风,莫善于乡约”,清代关学学者牛兆濂讲“乡约为善俗之要”,可见乡约对乡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陕西蓝田不仅是《吕氏乡约》的诞生地,也是关学学者传播和实践乡约的重要基地。目前,蓝田和其他关中地区的一些乡村为了和睦邻里、提升乡村文化底蕴、振兴乡村发展,积极借鉴传统乡约中的理念和精神来建设乡村,已经出现了具有区域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在此基础上可适时建设一批陕西关学乡约实践基地。如今编订的《蓝田新乡约》通过“立约、传约、践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中。《蓝田新乡约》与《吕氏乡约》的框架大致相似,既有积极提倡的内容,也有消极意义上坚决予以禁止和抵制的行为。《新乡约》正面倡导邻里间要互惠互助、和睦相处,家庭中要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的家风,也明确批评并禁止性别歧视等封建思想和偷窃、赌博等不良行为表现。《新乡约》创设和推行以来,对当地改良村风民俗、教化村民起到了一定功效。

推动传统乡约与当代乡村发展、振兴相结合,要探索传统乡约与当代社会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等相契合的内容,择取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给予传统乡约新时代的阐释和表达。在具有推行乡约传统的乡镇积极创设和实践新时代的乡约,结合地方文化传统、特色景点等文化资源,建设适应新时代的乡贤文化。注重乡约推重德治、以礼为教等思想的传承,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二)关学文化研修体验项目

策划关学文旅项目,不仅可以推动关学的传播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际人文交流。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位于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成为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承接地。1993年,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文化将成为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全球政治最主要和最危险的矛盾冲突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亨廷顿曾明确表示他的期望是“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④杜维明也强调“文明对话”,主张加强不同文明间的沟通了解。进入新时代,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文明交流互鉴发展新思维,倡导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是连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圈”,着重推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相结合;“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⑤“一带一路”是文明之路,且最终要走向文明交流互鉴之路,人类文化的发展要求不同文明间要交流、互鉴,要承认不同文明的平等性、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认同与交流是各国平等对话、人文交流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形成不同文明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包容理解的格局的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和文明互鉴相得益彰,不仅作为纽带将中国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并且作为双轮驱动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世界和平发展。

就目前关学文化研修活动进展来看,传统关学书院、遗址类关学文化资源是研学旅游、参观交流的主要基地。多所传统关学书院作为国学研修与教育实践基地发挥着培育人才、弘扬关学的重要作用,致力于实现当代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如芸阁书院以“继关学,宏国学”为宗旨,以“学为好人”为教育理念,以“知行合一”为教育目标,在保护和彰显牛兆濂关学思想文化的同时,突出白鹿原的地域特色和资源特色,推出一系列特色研学旅游体验活动,具体活动包括:举办国学夏令营,带领青少年行入泮礼,培养学生的崇礼品格;以“探关学、习六艺、传乡约、学家训”为研学主题,开展周末亲子游学活动;还启动了“启智开蒙学堂”,旨在为中国国文基础教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眉县横渠书院不仅是陕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地,还与国内多所院校达成合作共识,书院作为关学研究与实践基地、通识教育教学基地,更好地推动关学研究、传承与复兴。此外,横渠书院与陕西省孔子学会共建“国学普及与实践教育基地”,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考察以上列举的关学文化研修体验项目,其优点有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文化研修对象相对固定和集中,以学生群体为主,活动相对丰富,但不足之处在于尚未形成“关学文化”品牌,关学文化研修项目的推介面有待拓展,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需要增强。

依托关学文化资源和关学文旅活动,针对大中小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策划定制精品研学旅游线路及产品,举办“横渠之旅”研学项目。在关学文化资源和产业开发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符合陕西地脉、史脉与文脉相贯通的主题,以人文性、休闲化、多样化、个性化为需求导向,在保护和彰显关学思想文化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和资源特色有机结合的系列体验项目,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精神魅力。同时将文旅项目作为文化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打造国家级研学旅游目的地,促进国际人文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关学思想智慧,传承中华文明,更有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注释

①赵馥洁:《关学精神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页。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90页。

③冯从吾:《冯从吾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46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⑤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日报,2019-05-16(2)。

作者简介

许 宁 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关学与宋明理学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