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高培生:埝则湾村“山野”手记
2021-02-10 18:49:41 来源:新西部2021年第1期

想方设法,尽己所能去做就对了。

——榆林市榆阳区上盐湾镇埝则湾村驻村第一书记高培生

“驻村一年来,我已经渐渐融入了埝则湾村的生活。过年了,埝则湾村的贫困户一直是我这几天的牵挂。马生保老人春节过的怎么样?李军是不是买了新衣?张占明夫妇的身体怎么样?李启和老人的女儿是不是回家了?孤儿张俊杰在哪个亲戚家过的春节……”这段文字,出自高培生编写的驻村手记《山野》。随着与乡亲们的感情越来越深,高培生的心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柔软。

埝则湾村是榆林市榆阳区一个偏远山村,共九个村民小组,317户865人。村中常住66户,134人,全部是50岁以上的老人,是典型的空心村。村里有5305.5亩耕地,全部为山坡地。有很长一段时间,埝则湾村民都是靠天吃饭,耕作方式还停留在牛拉人背阶段,没有任何支柱产业,连养殖、种植户都很少。这里更让人心酸的是连公共饮水设施都没有,村民都是到村里惟一的小川河里挑水吃。

从一名普通党员到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转换中,高培生沉下心来,不但结合村里情况,为村民争取到最优惠的政策,而且勇于承担责任,尽己所能地为村民多办实事,让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2017年4月,高培生被省委组织部等6部门授予“陕西省优秀第一书记”。2018年,他又被评为“榆阳区优秀第一书记”。

把党支部形象立起来

“当时感觉时光倒退了三四十年,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说起自己第一次走进埝则湾村,高培生记忆犹新。那是2015年8月,出现在高培生面前的埝则湾村破败不堪,村中的土窑洞大多无人居住,几条羊肠小道探进巴掌宽的山沟,硷畔上坐着的老人默默无语……

2017年4月,经过动态调整,埝则湾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54人,贫困户户数和人数是清泉办事处(2018年,原清泉办事处和上盐湾镇合并)最多的一个村。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高培生提出先和村干部们开个会,没想到时任村主任李启存告诉他,村委会办公室年久失修,用不成了,开会只能到村民家中去。

图片

高培生第一时间掌握村民情况

如果不抓党员教育,让大家齐心协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第一书记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在榆阳区国土资源局的帮助下,高培生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加业商量,决定利用寨峁山组卫生室,先建起一个临时的村委会办公室。

陕北的冬天就像按下了暂停键,高培生却闲不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入户,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和村民打交道,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再“碎碎”的事对村民也是大事,要从小事入手,把小事办实。

高培生留意到,很多村民患有各种慢性病,有病不就医、有病乱吃药成了习惯。他考虑埝则湾离市区远,能不能请医院来给村民义诊呢?2016年2月,他敲开了榆阳区人民医院冯佳林书记的办公室,详细说明了情况和困难。冯书记当即表态,合适时间就派出医疗队。4月12日,区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到埝则湾村,村民们都高高兴兴来到现场,大家都说好些年没这么热闹了。免费义诊开了一个好头,村民们都认识了高培生,也对他留下了好印象。

高培生知道好多村民不出门,也是因为衣服单薄,便向所在工作单位榆阳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申请援助,号召大家拿出家中6成新以上的衣物送给村民。他还悄悄自掏腰包,购买了各类蔬菜籽600袋,送给了村民。

村里的一条路有一段600多米长修在土崖下面,雨后常常滑坡,危及村民人身安全。2016年4月,在高培生的多方奔走下,加固了崖体,消除了隐患。

事情一件件有了着落,村民的心踏实了。

图片

高培生走访贫困户

不久,埝则湾村综合服务中心八间房屋也修建起来,埝则湾村党支部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如今,这里每月都开展远程教育,上党课,及时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党员和三委会成员。高培生还带领大家开展了支部书记上党课、乡村道德大讲堂、扶贫文化小分队和贫困户“四类三户五星”评议等多项活动,在活动中团结人心,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实际工作中来,统一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局中来。

从最实际的事情做起

2016年之前,从榆林出发到清泉办事处,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榆林-镇川-清泉,85公里;一条是榆林-鱼河峁-清泉,75公里;一条是榆林-古塔-赵家峁-清泉,60公里。当地人大多会选前两条线路,原因是最近的古塔线有一段大约3公里的土路没有硬化,不下雨灰土满天飞,下雨天泥泞溅一身。

高培生发现,这段路如果修好,埝则湾村的区位将发生彻底变化,从全清泉距榆林市区最偏远的一个村,变成最近的一个村。这样一来,村民出行和发展生产就便利多了。高培生和张加业向榆阳区国土资源局、交通局请求帮助,然后再回村做通村民工作,希望不论通过谁家的土地,都必须是无条件配合,不得提出过分的补偿要求,以便尽快修好这条贯通清泉和余兴庄的民生路。

2016年春夏时节,经过40多天的紧张施工,北起余兴庄办事处李官沟村,南接埝则湾村侯峁组,一条长2.8公里、宽4米的水泥道路全线贯通。从这以后,不仅埝则湾成为清泉办事处距榆林市区最近的一个村,而且清泉以北的王寨、旋水湾、芦家沟、井道峁等村的村民去榆林市里,也都开始选择走埝则湾这条路了。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头调解,争取项目,争取政策扶持资金,高培生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到了身先士卒的位置。他深深知道,做好这些工作,会给埝则湾村几十年不变的面貌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

侯峁组村民的吃水问题一直让高培生牵挂于心。2016年,这个组几十户村民还吃不到自来水,只能吃小川河沟底的河水,即不卫生又不方便。高培生下决心尽早解决这个难题。当他听说侯峁小组的人饮工程没有列入2016年的计划,只能等2017年再安排时,并没有放弃,而是反复找水务局和扶贫办协调,终于在2016年底申请到区扶贫办的首批专项资金58600元。

但侯峁组的人饮工程进展却不顺利,原计划打井深度为80米左右,可出水量很小,不符合要求,最后打到155米,终于成功见水,但打井的费用足足增加了4万多元,高培生又开始奔走于各个部门之间筹集资金,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紧接着,鲍家沟和桑梁组人饮工程也顺利完工。到2018年末,埝则湾村共修建6处高位蓄水池,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完工,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

产业扶持贫困户

埝则湾村村民普遍年龄偏大,最初对产业发展兴趣不高,信心不足。为此,高培生可没少下功夫。

2016年初,当高培生把榆阳区产业扶持政策向所有贫困户宣传后,前来开会的21户贫困户中,只有4户愿意发展养殖业,其余17户均以各种理由推辞,不想参加。高培生焦急地说:“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怎么能够放弃呢?”

高培生和村干部商量,决定把剩下的17户贫困户分成3个组,每人负责一个组,入户做思想工作。经过几天的思想动员,27户贫困户中除了6户五保户,4户因年龄太大,丧失劳动能力外,其余的17户分别选择养羊、养牛、养母猪等适合自己的产业,还有一户选择了种植小杂粮。

贫困户们的难处,高培生样样都记在心里,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难题。其中,贫困户李双(化名)家的事让他格外操心。

李双夫妇俩都患有间隙性精神病,这几年病情好转,不受刺激基本上不犯病。家中上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下有正在上中学的一儿一女。多年看病求医,已让全家喘不过气来。2014年,李双家养的30多只羊又被查出有传染性病源,全被注射致死掩埋,虽然给予了补偿,但仍然损失不小,使这个家庭的日子更加难以为继。

高培生和李双经过多次商量,觉得他家应该还是继续养羊。高培生建议他购买5000元的羊,争取把规模做大,成为寨峁山组的养羊脱贫示范户。这期间,高培生多次去李双家走访。他说,其实自己也担心李双对产业发展没信心,把扶贫款挪做他用。

李双脸上的笑容一天天多起来,还主动邀请高培生到家里喝茶。他对高培生说:“高书记,我知道开始时你对我不放心,我怎能骗你呢?政府有扶持政策,我一定好好干。”

得知李双女儿高考没有考好,准备再复读一年时,高培生鼓励她,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帮忙。李双女儿亲切地喊他叔叔,表示一定会刻苦学习。最终,李双女儿顺利考取宝鸡文理学院。

2016年,由于雨水充足,李双家的玉米、豆子、洋芋都比往年多收了五成。李双说:“这是几年来收成最好的一次。今年肯定脱贫了,我不能拖咱清泉的后腿。”

贫困户刘兰(化名)最让高培生记挂的是她的病。她看病共花费86000多元,高培生先是帮她垫付了部分医药费,又为减轻她的负担,一次次跑区扶贫办咨询政策,又多次往返市、区两级慈善协会,帮她写好救助申请书。最终刘兰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后来,刘兰也加入了养羊产业,信心很足。

埝则湾村群众说,高培生是接地气、办实事的好书记。

一张8.36万元的欠条

易地移民搬迁政策让住在窑洞危房里的贫困户看到了希望,可让高培生和贫困户都没料到的是,搬迁建房竟一波三折。

贫困户们说,如果这期间没有高书记用自己名义打欠条,帮他们买砖,帮他们拿主意,他们的新房恐怕还要再晚一些才能住进去。

图片

高培生和村民一起栽种苹果树

2017年3月,榆阳区住建局发文,将钟成华等7户人家列为当年易地移民搬迁户。按区上的政策是修建面积每人不超25平方米,补助标准是每人1.5万元,旧居腾退是每人1万元。但是,补助需要村民把新房建好,验收合格后再拨付。高培生挨户走访时,了解到几户人家虽有民政局的救助,但还是缺钱。于是,他主动去城区附近几个砖厂联系,其中一位老板因老乡关系,表示可以赊砖给这些贫困户,等补助款到位后一次性结清。不过,老板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所有贫困户的欠条必须以高培生的名义来写,到时候如果贫困户给不了钱,就要由他来负责债务。高培生同意了这个条件,给砖厂打了8.36万元的欠条,让几家搬迁户把砖拉回了家。

等砖、沙子、水泥等准备到位,各家各户就开始平整场地准备盖房。但就在这时,从区上传来消息,因为榆阳区易地移民搬迁方案与省上集中安置有出入,被全面叫停,后续实施方案等通知。

高培生记得,那段时间,他都有些害怕见几位贫困户了,大家一见他,就问啥时候可以开工,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安慰大家再等等,政府不会不管大家的。其实,他的心里比搬迁户更焦急,几户人家都背了债心理压力很大;有的贫困户的家已成危房,借住在邻居家,生活多有不便。大家都满心期待搬进新居,如果一直没有消息,搬迁户不仅会对政府失望,也会对他这个书记失望。

高培生恨不能变成葫芦娃,长出千里眼顺风耳,他四处询问搬迁最新消息,想早一些得到明确的答复。有一次,张占明老人又一次问:“高书记,我能不能现在修房子?”高培生果断地答复:“修吧,尽快开工,不要担心,区上我会协调的。”

图片

高培生和村民查看大扁杏经济果林生长情况

对这件事的后果,高培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张占明建房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一直借住邻居的老院,吃水很困难,却因为政策变化不能建房。干脆让开始建,早日住上新房,至于以后如果真的不让修,他再想办法给老人解决费用。“如果要承担什么责任,就让我承担吧,只要老人能住上新房,其他的事都是小事。”他叮嘱张占明老人一定要按照标准修,不能超过规定的人均25平方米。

转眼到了8月,榆阳区同步易地搬迁的新政策下来了,所有搬迁户又开始修建新房,而此时的张占明老人已经搬进了新居。

埝则湾的夏季是最美丽的季节,碧绿山野,映衬着鲍家沟组的丹霞峭壁,让人心旷神怡。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开始建房,乡村一片喜庆。李兴喜家开工时,三位七十多岁的大娘帮着做饭,村民集体帮工,为的是让李兴喜能多省下些钱。

10月,贫困户们如期搬进了新居,高培生给每户都写了对联。李兴喜家的对联是:“祖辈土窑洞,一朝楼板房”,横批“喜迁新居”。高培生说,虽不大符合对联的规范,但反映了事实,村民们都拍手叫好。

尽自己所能去做就对了

如今走在埝则湾村,偶尔还能看见牛车拉草运粮。高培生说,这种牛车现在想找也难了,而在几年前,牛车还是埝则湾村的主要生产工具,现在是村民为了方便偶尔还在使用着。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埝则湾村人多年来都是习惯牛耕人背的生产方式,当高培生提出发展村级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想法时,村民们的观望情绪非常严重。

2018年,埝则湾村在榆阳区产权制度改革中,成立了埝则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取到了区扶贫办和畜牧局项目资金50万元。经过讨论,全体贫困户自愿将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到村集体养牛场,股份经济合作社承诺保本分红,贫困户入股一万元,每年可享受800到1000元的分红。牛场解散时,优先结算所有贫困户的入股本金。

经统计,贫困户和群众共入股25万元,加上项目资金共75万元,采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群众”的发展模式。养牛场养殖肉牛50头。2019年,养牛场共分红2.16万元。

埝则湾村养牛场现有20头小牛犊,负责养牛的村民钟克平告诉记者,牛场主要是养殖秦川黄牛,可肉食也可以耕作。牛场现已掌握繁殖技术,良性运转,但因为生产周期长,见效相对缓慢,不过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项目。

发展大扁杏经济果林,是埝则湾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望着山峁峁上枝头还压着白雪的大扁杏林,高培生充满期待。他说,村里从2015年开始栽种,现已有3000亩。区林业局对退耕还林的村民每亩补贴500元,连续补贴三年。

据高培生介绍,大扁杏比苹果树伺弄起来要简单,杏仁可入药, 榆阳区有专门的生产加工企业,不愁销路。2019年,果树已陆续挂果,收入20多万元。如果全部挂果,每年收入预计在200万元。

此外,从2018年开始,村里还栽种了550亩山地苹果。苹果的管护技术有专人教,水、电、路、防爆网等设施每年都有投入,确保果树生长要求。

因为林木种植面积大,榆阳区林业局在埝则湾村设立了一个村级管护站,这个村级管护站在整个榆阳区是惟一一家。说到这里,高培生一脸自豪。

记者还了解到,村里的500头养猪场已建好。高培生说,这是为了发挥能人大户的带头作用,起一个示范效应,让更多村民积极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

高培生还自费为村里购买了小杂粮包装设备,几年来一直帮助村民推销小杂粮,销售纪录超过一万斤。

对高培生来说,所有这些成果,都是他不断付出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但他说:“想方设法,尽自己所能去做就对了,这是第一书记的责任。”

2020年11月29日,记者乘坐高培生的车,从榆林市区赶往埝则湾村。闲聊中,高培生说这辆车是他为驻村工作特意买的新车。记者下意识扫了一眼里程表:五年多的时间,这辆在榆林市区和埝则湾村之间来回奔走的车,已经跑了13.4万公里。

高培生将他的驻村经历都写进了他的工作日志里,2018年,他的日志被录入陕西省委组织部编写的《扶贫手记》。

在杨凌农高会举行第一书记扶贫成果展上,高培生全力推广的清泉小米、绿豆和高粱等小杂粮都打出了知名度。高培生说,今年雨水少,村民收成不好,只够自家吃的,没有多余的杂粮对外销售。驻村工作突然少了一项任务,他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文 |《新西部》杂志 | 张凌云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