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武功土织布:重拾回来的非遗技艺
2021-07-01 12:05:19 来源:《新西部》2021年第5期 作者:呼东方

◎呼东方

非遗项目保护“应当丝毫都不能更改原汁原味风貌的保护”?还是“应当让其在社会生产中不断自我革新的活态保护”?赵哲选择了后者。在赵哲看来,“武功土织布技艺在民间能被重拾回来,完全是因为有了市场需求,这个产业才有了重新活下去的空间。只有在生产中不断地顺应着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这项技能才可能真正得以保护下去,不致绝迹。”

在咸阳的武功县城里问起土织布,街上的行人就会随口答道:那不就是苏绘土织布嘛,在姜嫄路那边呢。在武功县城里沿着苏武大道由南向北前行,远远就能看到一个写着“苏绘土织布”几个大字的巨幅招牌。此时是上午九点多,苏绘古纺刚刚开了店门,顾客不多。武功县目前有四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两项就与土织布有关。一项是土织布技艺,另一项是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这两项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有赵哲的名字。赵哲有过从服装培训师转为商场经营者的经历,对他来说,土织布和他过去的专业有直接联系。但从一个商人的理性角度考虑,他还得寻求能让这项古老技艺存活下去的市场,才能让这项技艺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好在,适逢其时。

重回人生的轨迹

武功位于关中平原的核心地带,这里是华夏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也是前秦才女苏蕙故里。据传苏蕙用五彩丝线织成诗文,即左右、上下、巡回诵读,皆成诗篇的《回文璇玑图》,被武则天誉为“超今迈古”。这织字成锦的技术,就是武功传统纺织的巅峰之作。

▲赵哲和他的织女团队

武功曾一直是陕西棉花主产区,为土织布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土织布在武功一带历史悠久,农家妇女祖祖辈辈纺线织布,母传女,婆传媳,“织女”成了武功农村妇女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土织布的命运也和许多传统手工技艺一样,渐渐淡出百姓生活。2005年年初,赵哲在武功各个乡村走访时发现,土织布技艺已经濒临绝迹。于是,他产生了将这项民间技艺重新拾回的想法,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祖母与母亲纺织布的景象,曾经是那么美好的画面。非遗项目保护“应当丝毫都不能更改原汁原味风貌的保护”?还是“应当让其在社会生产中不断自我革新的活态保护”?赵哲选择了后者。他说:“武功土织布技艺在民间能被重拾回来,完全是因为有了市场需求,这个产业才有了重新活下去的空间。只有在生产中不断地顺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这项技能才可能真正得以保护下去。”2005年之前,已经走上人生另一条轨迹的赵哲,完全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再回到纺织与服装这一行。此时,他已是武功、周至一带风生水起的商人,经营着多家连锁超市。其实,在1996年前,赵哲就在武功当地颇有名气,彼时的他凭着精湛的裁剪技艺,不仅成为武功县高级职业中学的服装教学及服装裁剪技术的专业老师,还考到了国家二级服装技师证书,并创立了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离开服装行业后,赵哲进入商界,那些年正是超市进入四五线城市的最佳时机,他一路高歌猛进,自然成了县城里众人所知的“能人”。据赵哲回忆,2004年左右,武功县政府开始寻求建立本地特色农业框架,政府主导在各乡村开展“一村一品”试点。“县里的主要领导经过考察后,觉得我对纺织和服装比较专业一些。另外又精通市场经营,对人员、组织管理也比较在行,就找到了我。”当时的武功县政府力图通过对苏蕙故里这一文化标识的挖掘,将散落在乡村、田野、民间的土织布技艺重新恢复起来,并将其培养成一种特色经济模式,为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找到一个突破点。应当说,时任武功县政府领导的确独具慧眼。当时的中国社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后,消费者又开始追求返璞归真,生态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浓,传统老土布恰好吻合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县上领导起先也考察过别人,最终找到我的时候,我当场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那会儿我是心里没底啊,我对土织布没有太多了解,不知道市场的需求前景,更不知道民间掌握土织布技艺的老人有多少,技术程度是什么样子。”赵哲说,他用三四个月时间,对全国土织布的行情和市场做了一次调研和考察,还学会了在网上查找资料,又按着别人提供的线索,跑到一些还有土织布痕迹的村子,寻访掌握这项技艺的老人,慢慢地对土织布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于是,他给县上回应:“这事我可以搞。”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赵哲感叹:“当时的选择是对的。”

如何让昨日重现

2005年8月,赵哲以“苏绘”注册商标,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2006年11月,苏绘手织布系列产品首次在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亮相,就荣获“后稷特别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赵哲先是在各村摸底,组织了50多位还掌握织布技艺的中老年妇女,成立了武功县第一家土织布专业合作社。“这项手艺农村人扔了三四十年了,现在突然又有人开始组织,对她们来说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所以发展土织布,可以说是很顺应民心。”赵哲说:“这项技艺主要是由农村年长妇女掌握,而当时她们外出打工已经很难找到工作,待在家中又挣不到钱,所以得知可以织布赚钱,她们都非常踊跃。”虽然如此,合作社起步时,还是受到不少质疑,一个是这玩意儿到底有没有人买,一个是到底能不能挣到钱。合作社将原材料发给织户,收布的时候带上尺子,按织布的长度付报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哲和工作人员走一个村住一个村,掌握织女们的工作进度。随着织布技术越来越熟练,一些织女每天可以织七八米布。农村妇女都是利用农闲或者是做完家务的时间来织布,但一天下来的收入,却和外出打工的男人差不多,于是,更多心灵手巧的妇女加入进来,其中包括很多年轻妇女。最早发展土织布的南可村,5个月后就有了50台土布机,从事加工的妇女有180多名。村干部说:“每年农闲有100天,这100天,我们村民靠土布能挣100万元。”武功县政府为了支持赵哲的合作社发展土织布,专门出台了一项激励政策:织户购买土织布机,政府补贴200元,织户自掏360元。并且这360元钱也是合作社从付给织户的劳务费里扣,农民不用掏现钱。

▲苏绘土织布位于武功县城的门店

半年过后,武功县很多乡村都能看到土织布机,也能听到“吱吱吱吱”的纺车声。当时发展最快的南可村还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过“百人百机”展示织布活动,引起轰动。土织布是一项手工技能,布匹的质量与织女技能高低有直接关系。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织户织好的土织布粗细不均,毛毛糙糙,图案五花八门,出现客户退货现象,也让合作社的信誉受损。赵哲与请来的三名技术指导和各村的技术员一起找原因,还到西安工程大学找纺织学院的专家教授请教,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发现问题出在线的质量上。织女纺的线,粗细及颜色的掌握,因为每个人技术的差异,无法做到完全一致,这样织出的布,质量也很难做到一模一样。赵哲立即改变生产流程,省去了纺线环节,直接给织户发纱线。“公司把纱线标准定好,比如这批订单要使用新疆长绒棉32支、单纱,确定好原材料,技术人员再根据花型,把色线发到农户手里,剩余的工序按传统手艺来完成。”赵哲介绍说。2006年杨凌农高会上,苏绘土织布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武功织女在35台织布机、5台纺车及5台捶布石前现场表演纺线、上机织布、捶布等工艺,她们精湛的表演、娴熟的手工技术吸引了人们驻足观看。现场还循环播放着解说词:绘纯棉土布,是苏蕙家乡人民将“苏蕙文化”与传统纺织工艺自然整合,采用本地绿色优质纯棉材料,由经验丰富的农村妇女手工织成,蕴含着无限的时尚魅力和农耕神韵。武功县把土织布作为“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打造强势品牌,带动农民走向富裕。县上成立了“苏绘民间土织布工艺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免费教群众技术,实行订单化生产。如今,在武功县,到处都是纺车飞转,机杼声声,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织布场面。苏绘土织布在杨凌农高会一举成名。赵哲说:“2007到2008年,苏绘土织布是陕西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当时政府采购量非常大,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我们当地的织户达到4000多户,织户甚至还发展到了周至和蓝田。”

▲苏绘土织布开发的新品

据苏绘合作社提供的资料显示,自创立以来,苏绘土织布已经带动全县9个乡镇128个村子3000多户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解决了5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35名贫困妇女的就业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合作社以苏绘传承的民间艺术大师及纺织业教授为研发团队,20名技术员免费为织户进行织前培训、织中指导、织后统一质量验收回收,使织户不用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在手工布艺产业的带动下,现在每人每年可织布800-1500米,人均年收入12000-18000元。目前苏绘合作社年产值30万件,年销售792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5月,苏绘专业合作社被县政府确定为武功县农民工回乡创业孵化基地。也是这一年,武功土织布技艺成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非遗要传承重在创新

只要有赵哲参加的聚会,人们很难忽视他的存在。他自带风头,可以引吭高歌,也可以不带讲稿滔滔不绝半个小时,而且能对当下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评论:“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赵哲善于抓住每个环节和机遇,这或许是一个商人的本能。从一定意义上讲,若不是他的这种经商意识,武功土织布技艺未必能恢复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赵哲带给这项技艺的创新与发展同样不可小觑。在他看来,武功土织布这项非遗保护的传统项目,需要保护的是织布环节这一项技艺,现在不可能再织老式布样,产品得随着时代走,得创新,才能让这技艺存活下来。赵哲现在时刻关注和掌握国际、国内纺织品的流行风格和趋势,从而决定产品的研发走向。苏绘土织布从一开始就以柳条、彩条、方格、提花四大系列为基础,用22种基本色线配色成花,经过72道传统纯手工艺精纺精织,保持了传统的苏绘织锦布艺自然天成的风格韵味,从而形成了新的独具特色的关中土织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苏绘实业公司的赵哲团队拥有内外两条线的研发团队。赵哲是国家二级家用纺织品设计师,他的女儿学的也是纺织品服装设计专业,爱人也是市级非遗传承人,织布技艺高超精湛。织布基地还有10多位技术员,都是农村一线的能工巧匠。同时,赵哲团队还借助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的技术力量,联合研发新产品。内外两条线的研发团队,让苏绘土织布相继开发出手工家纺、养生用品、中式时装、植物染、服饰等系列产品,100多种花色品种。近几年,苏绘土织布又开发出“喜上眉梢”“人间彩虹”“步步高升”“五福临门”“七彩人生”“田园风”等风格多样的产品,其中有十三项获得国家专利,国家注册商标十一件,在西北乃至全国手工织造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尝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甜头,让赵哲特别重视与高校的合作,现在的苏绘实业公司不仅是“西安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实践教学基地”“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还是“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2019年被陕西省农业厅评定为首批2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诸多荣誉加身的赵哲,如今还是陕西省非遗产业促进会的副会长。他觉得自己参加陕西省非遗产业促进会以后,才有机会与全省、全国非遗传承人有了频繁接触的机会。“这样有助于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对自己也能有所提升。另外,这个平台对于非遗产品市场拓展的空间很大,有助于未来非遗产业之间相互抱团发展。”对于“乡村振兴,非遗先行”这一思路,赵哲非常赞同。他说,“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的第一条,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多种多业,我们非遗传承人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产业领头人。只有把自己掌握的非遗技艺通过产业转化,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才能实现非遗项目的保护,更能实现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这件事情。”按照这个思路,赵哲对以武功土织布带动乡村振兴有了一个新的五年规划,打算在苏蕙故里苏坊村打造一个以土织布作为主导产业的休闲旅游度假景区。据赵哲介绍,苏坊村至今还保留着苏家的牌坊,而且自然生态比较好,最早有几家织户加入到了苏绘土织布合作社,但也没有形成规模。苏坊村规模很大,有二十四条街道,3000多村民。“我想通过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倡的产业兴村,在苏坊村以苏蕙文化为切入点,形成以苏绘土织布为主导产业的织布村,这个应当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赵哲兴奋地说。

(本文部分图片由赵哲提供,特别致谢!)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