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延长石油厂: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新西部》2021-10)
2021-11-03 12:48:54 来源:《新西部》2021年第10期

◎呼东方

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延长石油厂的地位毋庸置疑。作为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和开拓者,延长石油一百一十六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石油发展的缩影。在“工业遗产永载历史,保护利用延续文明”主导思路下,延长石油厂不断擦亮尘封的工业遗产,努力使发源于延长石油的民族石油工业自强不息精神和“埋头苦干”的石油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位于延长县石油广场的延一井旧址

8月的黄土高原进入了雨季,黄河中游各个干支流已经是小河涨水大河满。那条中国人都知道的延河也一样,水位不断上涨,快要漫过七里村采油厂门前通往延长县城的公路桥。

走进七里村采油厂的大门,一种久违而又熟悉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氛围扑面而来。从职工医院、招待所、职工餐厅、文化俱乐部、体育馆、家属区到子弟幼儿园,再到各个附属分厂,应有尽有。尽管这里的工作人员强调,他们已经按国家要求,将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出去了,但传统国企的感觉依然浓烈。

七里村采油厂所在地的七里村是因距县城七里而得名。1905年,清朝政府在这里创办“延长石油厂”;1907年,“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在这里钻成出油。而且,中国著名的陆相生油理论也是在这里提出的。

这里是中国石油工业名副其实的摇篮和发祥地。

从陆上第一口油井到陆上第一座炼油厂

如今,去延安观光旅游或研学培训参观,如果没有一张站在“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石碑后面与延一井的合影,那么这趟行程似乎就有了缺憾。

延一井的旧址最早是在延长县城西河畔石油希望小学校区里,1955年之前,这个小学的校址就是原延长石油厂旧址。2017年,延长县政府重新布局县域总体规划,搬走石油希望小学,在延一井旧址范围内修建石油文化广场和延长石油博物馆,于是这里就成了延长县与七里村采油厂一起打造的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也成为延安红色旅游与石油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示范景点。

2019年10月,随着石油广场建成,游人参观延一井旧址就变得非常方便。

在中国石油发展历史上,延一井极具标杆意义。2018年5月,七里村采油厂申报国家工业遗产时,延一井毋容置疑地被列为第一个核心物项。

陕北有石油,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已有“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的记载(高奴县即今延安城东尹家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河水》也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宋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延路经略安抚使期间,对延安境内出产的石油进行了科学考察,科学地预见石油“后必大行于世”(《梦溪笔谈》)。

1905年,清政府拨款8万两白银创办了“延长石油厂”,任延长县候补县令洪寅为总办。其时国内无技术,洪寅带原油10斤前往汉口提炼,10斤原油可炼得亮油6斤。日本两名石油技师化验后称,延长石油质量“胜于东洋,能敌美产”。后洪寅聘请了日本技师阿布正治日郎到延长勘察石油,又聘请左腾弥市郎等七人为技师和工匠,并从日本订购了钻机和炼油设备。当时的陕西省耗用33万名石工,53万名土工,历时一年,修筑了铜川到延长517华里的马车道。设备运到后,经过艰苦的勘探定位和钻前准备,于1907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开钻,九月十日打成了井深为81米的延一井。延一井的出油,拉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序幕,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

延一井初日产量为2000公斤,十年后日产油量仍然保持1250公斤,以后逐渐减少,至1934年枯竭停产,总计产原油2550吨。

1985年,原国务院副总理、石油部部长康世恩为延一井题词“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国务院公布延一井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在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百年之际,延长县人民政府和延长油矿管理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根据延一井历史风貌,对其旧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恢复了清朝时的小铜釜式抽油提炼工艺流程,成为人们了解中国石油发展史的一个窗口。

除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七里村采油厂还藏有“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厂”旧址。七里村采油厂申请国家工业遗产办公室就在这个旧址的旁边。

七里村采油厂申请国家工业遗产办公室主任闫世昌是厂里公认的参加申报工业遗产的资深人士。据闫主任介绍,2018年11月21日,延长石油厂成功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后,于2019年开始按照《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暂行办法》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对工业遗产分批进行了保护修复。炼油厂是从2020年开始保护性修复,主要是对外围墙和内部设备进行了恢复。

清政府创办的延长石油厂

据介绍,1907年9月,延一井打成出油;10月26日,中国第一座炼油房也竣工投入生产。当时的单独釜式炼油塔炼制出煤油14箱,运往省城进行销售,完成了延长石油厂第一次成品油销售。

1908年8月,陕西省当局从省城高等、师范两学堂选派化学特长生吴源丰、舒承熙、杨宜鸿、由天章四人赴日留学,两年后回国,进入延长石油厂,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批石油技术人才。

七里村炼油厂的1号炼油釜一直使用到民国,1916年至1922年,又增加了2号、3号炼油釜。油厂炼制出了挥发油、擦枪油、硬性石蜡、软性石蜡4种产品,并分别命名为石马、双枪、雁塔、锦鸡4种商标进行出售,这也开创了我国石油产品商标的先河。

1935年4月28日,刘志丹率领的工农红军解放了延长县。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来到延长石油厂,先接出拘押在瓦窑堡监狱中的严爽等人,任命严爽为延长石油厂厂长,高登榜为特派员(党代表)。从此时起,七里村炼油厂炼制出煤油、擦枪油、蜡烛、石墨等产品,供应党中央机关和红军各部队。特别是自制凡士林,为红军战士治愈长征途中落下的脚伤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毛泽民《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记载,1936年1-3月,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7万余斤,每月平均炼油三锅,生产发挥油400斤,汽油2000余斤,头等油13500斤,超过国民党任何时期的平均生产额,并附属生产了大批油墨、石蜡、凡士林等物资,除充分供给红军和机关需用外,还大批运输出口。

1936年1月28日,毛泽东东征路过延长县,在工人何延年的窑洞里住了四天,并在这里主持召开了著名的东征会议。毛泽东还召见了延长石油厂特派员高登榜,对七里村炼油厂的炼油和制蜡等工作进行了视察。

此后,七里村炼油厂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积极贡献,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石油职工队伍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10月29日,七里村炼油厂正式停产,完成了它长达九十五年的光荣使命,但其标志性建筑“炼油塔”常压装置依然耸立在厂区。如今,七里村炼油厂已成为延长石油的传统教育基地,成为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的“圣地”。

从七一井、七三井到“埋头苦干”石油精神

其实,延长石油厂是2018年5月才接到油田公司关于申报国家工业遗产的通知。闫世昌介绍说,当时陕西同批申报的铜川王石凹煤矿申报准备工作已经很成熟,他们就组织了相关人员去王石凹煤矿参观学习,然后研究确定了工业遗产申报内容和核心物项。

延长石油厂之所以能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就收集、整理完成了申报国家工业遗产的各种资料和所有遗存与核心物项,与2017年他们所做的一项工作是分不开的。

2017年,重组后的七里村采油厂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开始深入挖掘企业历史文化,新的厂领导提出建成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文体活动室、党建工作室三个阵地,打造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和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基地两个基地,编纂一部七里村采油厂百年厂史,总称为“321石油文化工程”,目的就是恢复、保护百年石油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瑰宝,传承埋头苦干精神,再建百年油田。

“埋头苦干”精神是延长石油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1944年5月,延安召开了“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大会”,延长石油厂首任厂长陈振夏获边区政府颁发的“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奖状。5月22日,毛泽东亲自为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据说这可能是毛泽东为中国石油惟一的题词。从此,“埋头苦干”就成为这个百年老厂的企业精神,不仅代表着延长石油人的价值观念和追求,也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

国家工业遗产的申报,要求企业从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延长石油厂在申报时将其细化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独特价值、艺术价值八个方面。“埋头苦干”精神成了其社会价值中最核心的内容。

“埋头苦干”石油精神的发源地是延长石油厂七一井和七三井,属于油区内两口早期开发的油井。如今,这两口井的复原旧址就在七里村采油厂厂区生产基地旁边,也是这次申报国家工业遗产的核心物项。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延长石油的工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炼制出煤油、擦枪油、蜡烛、石墨等产品,来供应党中央机关和红军各部队。1941年,国民政府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得陕甘宁边区经济完全断绝外援,边区财政经济十分困难。中央要求延长石油厂当年的原油产量要比1940年增长3倍,即要完成180吨生产任务。延长石油厂在七里村选定了5个井位,1941年秋开钻,相继于1943年底打成,其中七一井和七三井成功喷井,轰动了整个边区,受到了时任西北财经委员会领导边区工作生产的陈郁、军工局局长李强和中央军委供给部部长易秀湘的视察表扬。中央后勤部发布命令,要求每个部队和机关团体贮够半年的用油。据说,当时延长至延安的运油骡马队络驿不绝。

为支援抗战多打井多出油,时任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在得知延长石油厂钻井缺少封水套管的消息后,将八路军缴获的日军小钢炮炮筒送给石油厂制作成封水套管,解决了钻井封水的急需,并亲临钻井现场和工人一同打井。现在恢复的七一井旁边的塑像之一,就有王震赠送炮筒的场景。

朱德得知七里村打出旺油井,将自己乘坐的道奇卡车调派给延长石油厂,解决石油运输急需,有力地支持和鼓舞了石油生产和职工士气。

1943年,延长石油厂的原油产量高达1279吨,不仅超额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军队和后勤用油,还以油易物为边区政府、军队和人民换回了大量的必需物资。

七一井和七三井的相继投产,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功臣油井”。两口井停止使用后,原有的油井生产用地被填埋,仅留下井口装置。2017年,为了真实反映延长石油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延长石油在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七里村采油厂将恢复七一井和七三井列为采油厂“321”石油文化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七一井和七三井建设为延长石油开发教育培训基地的一部分,作为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性恢复。

从陆相生油理论到延深探一井

在延长石油厂申报的国家工业遗产中,还有延长石油三大石油地质教育教学实践点与苏联专家招待所两个核心物项,这两个遗存主要与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论息息相关。

自1878年近代石油勘探技术在中国出现以来,近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石油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陆相贫油”的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948年,延长炼油厂搬迁至七里村,革新炼油技术改用连续釜炼油,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1914年至1916年期间,袁世凯北洋政府将所有地方油矿都收归国有,并设立了“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将陕北石油开采权租让给美国美孚公司,并签订《中美合办油矿条约》,美孚公司在延长县设立“中美油矿事务所”,联合开办延长油矿。后美孚公司派出6名地质工作人员和5名测量技师,中国方面也派了9名技术人员,双方人员分成两队从北京经山西进入陕西,在陕北境内1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开展地质普查,在延长、延安、永坪、甘泉、宜君等地进行细测地形,并绘制100平方公里以上1∶12000的构造图,共钻井7口,投资白银800余万两。美国地质家回国后撰文称:“我们发现了63个油苗,钻了7口探井,井深自610米至844.3米。没有一口井的产量可认为具有工业价值,勘探中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地表砂岩的巨大厚度,1000米以上的白砂层造成石油散失,不能聚集成藏。若有页岩为覆盖层,含油远景会好一些。”“陕西盆地已具有小规模石油生产,但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工作。”1920年,美国地质调查所将中国石油储量估计为19100万吨,仅为美国储量的2%。

美孚公司的“中国贫油论”阴影,曾长期笼罩着中国石油界。

从1920年开始到1930年代,以谢家荣、潘钟祥、黄汲清、孙健初等为代表的地质学家先后从陕北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到天山南北进行油气地质调查,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在陆相盆地中找到了新疆独山子油田和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1931年,潘钟祥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4次到延长为核心的陕北地区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并在四川等地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他认为,延长为核心陕北的石油产自陆相三叠系及侏罗系,四川产天然气的自流井无疑也是陆相地层。赴美求学后,他在浩翰的文献中也发现了诸如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北部泡德瓦斯油田的原油产于陆相第三系的例证。1941年,潘钟祥的论文《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首次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议上宣读。“中国陆相生油”这一崭新的命题横空出世。

苏联专家招待所

1951年,以苏联顾问、石油地质学家莫谢耶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到延长支援中国。在延长期间,苏联专家组为中国石油发展提出了很多勘探与炼油技术方面的建议。特别是特拉菲穆克与其他6位苏联专家所著的《中国油田与气田》报告中提出:中国沉积岩分布广,密度大,可勘探地域广,只要不断扩大勘探范围,会发现很多大油田与气田。

1950年到1960年代,延长石油厂的苏联专家招待所还曾云集过中国地质与石油方面的顶极专家,如原国家副总理、石油部部长康世恩、石油地质学家李德生、地质学家王竹泉等人。

如今延长石油三大石油地质教育教学实践点,董家河油层天然裂缝,张家滩页岩与安沟油苗油砂,正是代表了中国陆上石油发现和开采最早的区域,也是中国陆相生油论最具典型性的区域。

1950年11月,延长石油厂改名为延长油矿,先后受西北石油管理局、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和石油工业部领导。

延深探一井是七里村采油厂油区内的一口早期勘探性油井。1952年,中国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为了摸清中国西北石油情况,深入了解陕北盆地沉积特征及各层系生储油情况,验证胡家村潜山构造是否存在,为西北石油开发提供地震测量资料,打了这口实验性探井。井位定在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所在的延长油矿西部杨家沟地域构造上。

搬迁到七里村的中国路上第一座炼油厂

作为勘探基地的延长油矿,随即就成立了地质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在北起大理河,南至延长、延安间,东至黄河,西至安塞的广大地区,进行了地质普查和细测工作,绘出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和地质图,进一步证实并发现了延长、永坪、枣园、青化砭等构造和其它可供勘探的地区。1952年,在枣园进行五万分之一的地质详查和钻探,证明枣园地区有5个含油层。这年6月,西北石油管理局在延长油矿召开了陕北区钻井会议,局长康世恩亲自参加,并深入井队调查研究。1953年,从延长到邠(彬)县,进行了重力测量,测得五万分之一的重力异常图,这是首次在陕北进行地球物理工作。

延深探一井于1952年8月1日在延长县杨家沟北面石马科小沟中部开钻,1954年12月27日钻至中奥陶系马家沟灰岩完钻,井深2846.63米,是当时全国最深的探井。上至三叠系,下至奥陶系,通过岩心、岩屑录井,为认识研究陕北石油地层纵向情况提供了可靠参数。

延深探一井的开钻,对延长石油乃至整个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来说,都极具重要意义,可以说与延一井拥有同等历史地位。延深探一井是当时中国第一口超过2000米的地质参数井,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及纵向展布提供了依据,是后期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各类油井的地质对比标杆,俗称“铁柱子井”。另外,延深探一井的建设过程,充分展现了新中国延长石油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

如今的七里村采油厂全景

因为历史和久未使用等原因,延深探一井原有的油井生产用地后被填埋,被国土部门划为基本农田。为了真实反映延长石油开发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延长石油在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七里村采油厂将恢复延深探一井列为国家工业遗产与“321”石油文化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延深探一井建设作为延长石油开发教育培训基地的一部分,其历史文物正在进行保护性恢复中。

从中国石油技术人才摇篮到世界500强企业

七里村采油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的四楼如今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室。据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5月,他们开始申报工作,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整理了申报要求的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文字、画册、图片、对延长石油精神的提炼等内容。这个工作室当时也成为申报的临时展厅,到现场评审的专家对展厅内容评价非常高。国家工业遗产申报成功后,这个展厅就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石油百年老厂延长石油厂保护利用的见证。

2019年3月,七里村采油厂申请国家工业遗产的《百年沧桑中国石油工业之源——延长石油321石油文化工程》规划片和《百年工业遗产埋头苦干精神发源地——陕西延长石油》宣传片分别荣获首届中国工业品牌微电影大赛金奖和最佳编导奖。

延长石油厂不仅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石油技术人才的摇篮。这里曾经为中国石油工业早期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勘探、挖掘、冶炼等相关方面的技术人员。

1938年6月18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致函第十八集团军驻汉口办事处,请求将延长石油厂的两部钻机及其器材调往玉门。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批准同意,8月下旬,拆运钻机人员到达陕北,延长石油厂积极配合,拆走两套打井设备,包括两套锅炉和蒸汽机,12根套管,还有钻头、钻杆、钢丝绳等,共30余吨。八路军总部多次派出汽车才将这两部钻机及配件以及技术人员运抵咸阳,转运玉门。

延长油田石油设备展览区

1939年8月,玉门油田使用陕甘宁边区支援的钻机,在老君庙打出了第一口产油井,拉开了玉门油田开发的序幕。此后,延长石油厂先后为玉门、大庆、新疆、四川、长庆、茂名等油田和炼油厂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设备和技术,仅输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达1482人。

在七里村采油厂正对面,有一座延长油田石油设备展览区,这个以“延续石油根脉,唤醒沉睡遗产”为主题的展区里,有延长石油从建厂以来历史沿用的所有工业设备,其中包括一台1905年清政府时期就开始使用的1902年美国通用公司制造的发电机,在1992年停用后,一直由油田公司档案馆保存。据传通用公司曾开出高价想回收这台发电机,被延长石油拒绝。

与这台发电机一样,展区里的每一台机器,都无声地见证了延长石油厂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1980年代以来,延长石油厂不断加大勘探投入,扩大勘探面积,相继发现了子长、余家坪、姚店、丰富川、川口、子北、志丹、蟠龙等油田。尤其是自“十五”以来,遵循勘探先行、综合勘探的方法,大力引进各类实用技术,用地质研究成果指导勘探实践,使地质储量面积大幅增加,从原来的22860万吨,增加到58884万吨,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6024万吨,探明储量面积712.9平方公里;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8年,中国石油工业开始大重组、大改革,为了顺应新形势,陕西省将原来属于延安市的延长油矿管理局、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和原来属于榆林地区的榆林炼油厂合并,组建为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为陕北石油持续、科学开发奠定了基础。

2005年9月14日,陕西省在延安召开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组建大会。公司重组后,原14个县钻采公司成为公司的采油厂,进一步壮大了公司的实力,增加了公司的勘探面积。

延长石油第一次党代会会址(延长油矿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

目前延长石油登记的资源面积已达10.89万平方千米,涉及鄂尔多斯、二连、海拉尔、松辽、河套、羌塘、南襄、洞庭湖等多个盆地。除了公司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本部以外,在二连盆地、石拐盆地、环县-盐池等已开展了不少物化探、钻井等实物工作,其它盆地也做了不同程度的资料收集和综合地质研究工作。

如今的延长石油依托陕北油气煤盐资源综合优势,持续发展油气主业,加快发展油气煤盐化工产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业,形成油气煤盐一体化优势互补、深度转化的产业格局。

延长石油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石油百年历史的缩影。在全球百年油田中,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已经衰落,台湾的苗栗老油田业已枯竭,只有延长石油在百年之后仍然辉煌。延长石油尽管拥有的是一块极为典型的特低渗透油田,但原油产量至今依然保持千万吨的水平,排名全国第五大油田。2017年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326位。

继获批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后,2018年12月18日,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批准七里村采油厂加入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并为理事单位。

如今,延长石油厂不断擦亮尘封的工业遗产,在“工业遗产永载历史,保护利用延续文明”主导思路下,规划了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基地,还将挖掘恢复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延深探一井,计划完善和提升三个石油地质教育教学实践点等项目,努力使发源于延长石油的民族石油工业自强不息精神和“埋头苦干”的石油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本文部分图片由延长石油厂提供,特别致谢!)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