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样本(《新西部》2021-11)
2021-12-05 10:20:18 来源:《新西部》2021年第11期

◎呼东方

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因其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与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亚洲水塔”“高寒生物物种资源库”之称。三江源具有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等高寒生态系统,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玛可河峡谷(摄影/赵金德)

从2015年开始,“三江源国家公园”落地青海,开启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按照试点要求,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的传承区。

在国家公园建立之初,三江源核心保护区原住牧民的“去”或“留”曾让决策层颇费考量。

在三江源做了多年保护工作的北大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提出:“通常认为,人是造成破坏的一个原因,所以在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最初成立的时候,也是希望把核心区的人全部移到外面去。但是人们发现移民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处理不好的话对民生的影响非常大。”三江源国家公园听取各方意见后,在澜沧江源区、长江源区采取了将原住民留在核心区内的做法。通过经济、教育、政策补偿等综合手段来调整不同尺度的社会互动和决策过程,平衡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个体的合理诉求,进而提高原住民对生态共存的接受程度。

▲黄河源

本世纪初,由于无序的畜牧业发展导致生态恶化,黄河源区鄂陵湖出水口首次出现断流,倒逼大批生态移民,很多原住民忍痛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土地。国家公园试点开始后,留下来的牧民们和澜沧江源区、长江源区的原住民一样,被国家公园授予“自然体验”特许经营权,很多人成为了生态体验户,政府修建了原生态的木头房子,由他们为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体验者提供最基本的住宿条件。同时,他们还有另一个新的身份:生态管护员,成为这里生态保护的参与者与守护者。

2014年1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首次拍到了雪豹影像。此后,他们在该县昂赛乡的大峡谷设立了保护站,每年分几次对管护员进行生态保护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慢慢地能够承担起整个峡谷的生态监测、动物救治、反盗猎以及垃圾清理等重任。

49295

▲玛多黄河源源区(摄影/赵金德)

2020年11月18日,昂赛乡大猫谷自然体验项目荣获由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主办的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保尔森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对在中国境内推行的创新的、可复制的、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市场解决方案进行表彰和奖励,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年度奖项。

49841

▲黄河源头(摄影/多太)

经过五年多的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内珍稀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由上世纪末的不足300只恢复到3000只左右,藏羚羊由最低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只左右,雪豹数量上升至1800多只。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7.5%,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7.4%。水土流失面积较2011年减少了6523.64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每年向中下游输送620多亿立方米的优质源头活水;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九成,全国领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分别下降24%与37%。

▲澜沧江源头(摄影/李晓南)

近期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而三江源国家公园正是通过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原住民的减贫协同发展,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特色生物资源与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了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为国家公园建设呈现了一种中国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

34925

▲斑头雁(摄影/张德海)

50F5A

▲三江源雪豹(摄影/赵翔)

4B4DB

▲野驴(摄影/崔春起)

(本文图片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提供,特别致谢!)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