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改造是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进行社区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关系老年人切实利益的关键小事。近年来,国家政策的相继更新出台、社会企业的责任担当,为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未来,社区适老化改造会在“智造”“惠造”“想造”方面加速行动,推动着银发事业的不断发展。
适老化改造是老年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关系老年人切实利益的关键小事,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基础工作。近些年,国家在适老化改造方面,行动不断、加速推进。
适老化改造的政策行动
2021年12月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提升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水平”,对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及家庭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提出要求。
2023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定义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即以满足老年人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等需求为目的,对既有住宅的套内空间进行改造。《手册》在居家通用性改造、入户空间、起居(室)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7个方面形成了47项改造要点,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标准和指导。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在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在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工作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推进。2022年,陕西省印发《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提到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范畴中,在特殊困难的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截至2023年底,陕西已经在城镇老旧小区中累计加装了800余部电梯。2023年,陕西省印发的《陕西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开展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加快推进无障碍改造和环境建设,鼓励已建成居住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养老应急呼叫器等适老化设施。同年3月,《陕西省“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三年计划完成5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10月,陕西省住建厅和省体育局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公共体育设施配建工作的通知》,对全省加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和公园健身服务功能提供了指导。
中铁一局李家村东院小区是综合适老化改造试点小区
2019-2022年,西安市住建局先后印发《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西安市老旧住宅小区加建电梯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小区实际和居民意愿对老旧小区改造和加建电梯工作提供指导。据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45个,其中,实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小区542个;新增设置慢行系统(健身步道等)的小区289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1093片,覆盖面积约31.4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自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加建电梯330部,下拨补助资金4950万元。2023年,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计划2023年对全市195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着养老事业的发展,适老化改造的内容与行动不断丰富、与时俱进。
从老旧小区看社区适老化改造
目光所及我们周围的社区,不仅有高大上的新建小区,更有很多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建成的老旧小区。因当初规划和设计缺乏适老化前瞻性,很多建成小区或多或少都存在管材落后和老化、高楼层步梯出行不便、公共设施不完善等一系列不适老问题,尤其是老旧小区更加严重。
老旧小区既是大多数老年人心中所愿的居住区域,又是承载了老年人许多美好记忆的地方。早年间,北京、上海两地发展出了“9064”和“9073”两种养老服务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者7%在社区养老,4%或者3%的老人选择入住机构。其中,当前推行较为普遍的是“9073”养老服务模式。可以看到,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如何为这部分老年群体打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居住环境,成为当下一项重要民生热点问题。
社会对接训练场
老旧小区基本上有两点共性。居住方面,老年人多为独住,或不与年轻人一起住。在整个小区中,老年人占比大多达到20-30%甚至更多。环境方面,小区居住环境大多老旧。这些年,老旧小区改造陆续开展,但多停留在外立面刷新、公共区域装设扶手或者整修室外道路、加装外挂电梯等。据住建部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累计加装电梯3.6万部。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老旧小区的改造多聚焦于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治、部分适老化设施的新建及改建,而室内居住环境改造多面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的可改造项目也有限,对于开展适老化改造的细节和推进社区治理方面尚有发展空间。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环节多、工程繁琐,如何推进项目、达成共识、运用或者发挥社区自治化解矛盾、助力改造成为了当下社区适老化改造应关注的焦点和应疏解的堵点。真正全面及时了解居民遇到的问题,不断把小区改造得更加适老、宜居,努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中铁乐养:社区适老化改造的央企行动
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作为央企的中铁一局集团加入,既是企业的响应作为,更是践行社会责任、助力银发事业的快速行动。中铁乐养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中铁乐养是中铁一局集团城市投资运营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城市运营公司)做养老业务的一个品牌,依托集团投资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养老领域社区适老化改造的新模式,通过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中铁乐养业务集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遵循“真康养+真运营”的理念,业务主要围绕三个方向:做综合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运营服务、定制化的融合式老年友好型社区。
(一)打造“陕西省首家综合适老化改造试点”
中铁乐养主要干两件事:一个既有,一个新增。对既有的老旧小区做综合适老化改造;选址新建高标准的老年友好型社区,核心解决社区嵌入式的养老服务,重点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
什么是综合适老化改造?目前,政府层面、养老市场做适老化改造的很多,有在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添加适老化内容的、有聚焦养老市场做居家养老的,各个板块独立运作、项目改造水平不一。但在一个社区里把这些综合起来,从居家到户外、从硬件设施到情感体验,做社区适老化改造的还没有。中铁一局集团站在建筑企业的角度开始摸索,首次提出了社区适老化改造新模式——“综合适老化改造”,率先在西安市碑林区李家村东院小区以“乐养社区”“健康社区”“智慧社区”为目标,打造“陕西省首家综合适老化改造试点”——中铁一局乐养社区。
为什么选择李家村东院小区作为改造试点?据城市运营公司康养事业部总经理宋昕介绍,李家村东院小区,原为中铁一局职工家属院,内部共有10栋多层建筑,住户418户约5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43.7%,已超过重度老龄化30%的国际标准。小区人口老龄化和居住环境老旧化程度在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中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
改造项目与小区老人代表及家属召开综合适老化改造座谈会
2023年5月,经碑林区人民政府批复,李家村东院小区开始了涵盖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室外无障碍环境改造、小区配套设施改造、增加居家养老服务和运营等多项内容在内的综合适老化试点改造,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收获满满幸福感。
进入小区,一组李家村东院小区综合适老化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引人驻足,记者对李家村东院小区“旧址焕新颜”的探索之旅从这开始:双层错位高低扶手方便了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以及轮椅使用者的出行,坑坑洼洼的路面被平整、醒目的健身步道所替代,楼内的助老扶手和单元楼外的无障碍坡道让老年人出行变得方便可及。
(二)“他们是骗钱的”到“你听我说”
一开始,小区居民对城市运营公司入驻小区进行社区适老化改造是不理解的。一方面,大家对“适老化改造”这个概念不了解。“适老化改造是什么?”“是装修吗?”“谁出钱、收多少钱?”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每一个居民心中徘徊。另一方面,大家对政府和企业加入社区适老化改造的角色定位不清晰。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社区改造那是街道、社区“该做的事情”,企业加入是“来赚钱的、来骗钱的”。这是很多人初次接触“社区适老化改造”的共性疑虑,也是改造工作要面对的首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特别希望能够跟政府一起,参与到适老化改造概念和意义宣传和推广,让大家都重视起来。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现在的推广就是为以后的我们服务。居民不理解,我们就用行动来说话。一件事一件事做,做好一件事再下一件事。”宋昕说到。
中铁乐养在做好适老化改造项目宣传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向居民解释了什么是社区适老化改造,诠释了什么是央企担当。道路铺平展新貌、日间照料中心改建暖人心……一件事到十件事,十件事到百件事。最后,整个小区环境都改造得更好了,居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社区适老化改造带来的生活便利,从“见人就喊话抱怨”到“你听我说”,热情主动地向来参观调研的团队介绍小区新貌。
喜人的是,当推进社区适老化改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居民学会了主动协商解决。中铁乐养在给单元楼加装电梯时,考虑到小区实际状况和加装电梯费用问题,选择在每层楼的步梯加装更实惠、便携的楼内移动式电梯。移动式电梯加装采取“使用者付费”,遇到“不理解、不配合、不愿交钱”的情况,使用服务的住户会自发主动做好费用的协商。
从不信任到社区自治,是身份的转变、是信任的加强、更是社区治理的推进。
(三)“预见生活”解决“遇见问题”
来到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展示样板间,记者看到了盥洗室里有可调节高度的盥洗台、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的I型和U型把手、用于生命体征检测的毫米波雷达、不同防滑处理的地面,房屋大门设置了高低猫眼、安装了智慧联动锁,以及为介护老人专门设计的淋浴间……中铁乐养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涵盖了卧室安装床边护栏、适配老年人的生活用品、紧急报警按钮、智慧厨房改造等30余项内容。
陪父母做的100件小事——给母亲送一朵花
改造不是简单的各种智能产品堆砌,而是站在老年使用群体的角度去预见生活中可能遇见的居家问题,提前谋划解决,于细节微末处见适老化改造的温暖。
“当有紧急情况,老年人按下紧急报警按钮或者经毫米波雷达探测发现异常报警,社区智慧平台会先与老人确认报警情况,如果确认紧急情况,平台会生成智慧联动锁的开门密码,避免因老人动不了无法开门、急救人员进不去,造成错过黄金救援时间的情况。”城市运营公司综合适老化改造负责人马文娟向记者介绍智慧联动锁的作用。
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1000个有老人的家庭,就需要1000个改造方案。”居家适老化改造并非“简单装修”,而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考量”,对现有居住和设施环境、老人身体条件,以及所需项目进行评估与预估。最后,在结合居家老人日常生活习惯和实际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量身定制、提供“一户一方案”的改造。
宋昕说,“居家环境适老化的改造项目可自选、可定制,费用从几百到几千都有。只要你家里有老人,项目清单里面必有一款产品适合、打动你。我们不是为了卖一个洁具或者把手,是希望通过这些细节的改造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与家庭的关注与温暖,鼓励老年人融入家庭生活,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不是“一锤子买卖”,随着老年人身体条件、居住条件等改变,对居家环境的需求也在变。改造完成后,通过定期回访收集老年人的实际使用体验、反馈意见,对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改造服务效能大有裨益。
(四)公共区域“焕新颜”让老有所享
为便利老年人出行,小区不仅修缮了坑坑洼洼道路、所有楼道都安装了老年人可借力上下的助老扶手,还在室外铺设了颜色醒目的健身步道,实现简易版“人车分离”,室外路灯都更换成防眩晕路灯。
草莓、葡萄、苹果……每个单元楼入口处用水果图案替代单元楼号,让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记起家门口的一抹色彩”。“老人可以顺着步道散步,在步道和每个单元入口连接的地方印上不同水果,记住水果就可以找到自己住的单元。未来,如果水果不够用了,我们可能还会绘制蔬菜图案呢!”宋昕说到。
在“一老一幼”活动场地,孙辈们嬉戏打闹,老年人晒太阳、话家常,又可以时刻照看到,老幼共享天伦之乐,促进了代际之间的亲情传递。
在“社会对接训练场”,老年人可以开展一些社会性训练,以融入社会、多彩生活。随着身体条件变化,老年人腿关节处会慢慢退化、步幅逐渐缩小,步幅训练区标注了30厘米和60厘米的宽度供老年人练习抬腿高度和过马路速度。为缓解长者上下公交车难的问题,中铁乐养团队走访调研了李家村周边经停的40余辆公交车,实地测量不同公交车的踏板高度,最终确定上下公交车训练的台阶高度设置为35厘米。老年人通过上下台阶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下肢力量,更轻松地参与社会活动。双层错位高低扶手是为轮椅使用和腿脚不便人群专门设计使用的,扶手设计来源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实践。训练场还有为训练通过红绿灯和斑马线设置的场地,以及为轮椅使用者练习居家使用轮椅的“轮椅科目三”场地。
中铁乐养在进行小区室外设施改造时,将所有户外休息座椅全部更换为有把手的轻便座椅,其中30%的长椅可以挪动,既方便了老年人之间的社交,又遵循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让老年人可以“夏天避着太阳走,冬天追着太阳晒”。
在小区搭建的社区智慧化平台,可以与适老化改造加装的智能设备联动使用,指令通过智慧平台统一调动。比如在“一老一小”活动场四周安装的球形行为分析仪,可以捕捉360度范围内的老年人活动状况。如果当老人身体弯腰时间过长或者是发生跌倒了,捕捉到画面会平台会跳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查看核实并安排救助。活动场周围地面安装的黄色蓝牙信标是和定位胸卡配合使用的,老人发生应急情况按动胸卡,平台接收到信号,可迅速定位老年人所在位置并提供帮助和救助。老年人还可以用报警柱和居家紧急报警器实现“一键呼叫”“一键报警”,平台收到警情后立即安排人员前去查看、救助。
(五)一“心”多用让老有所乐
经改造而成的日间照料中心,经常充满了老年人的欢声笑语。中心一层为社区食堂和老年人室内活动场地。社区食堂提供午、晚两餐,由第三方餐饮企业提供餐食,确保食品安全,老人可以选择堂食或者打包带回家。
在其余时间,一层还做为社区开展文娱休闲的活动中心,春节“拍全家福”活动,合唱团、自发组建的老年大学办活动,老年人义诊和惠民体检都是在这开展的。“在这工作的姑娘现在是所有老人的乖孙女,她向来活动中心的老人提供帮助,为他们拍照、搬桌子,关系处得可好了!”马文娟向记者介绍到。
合唱团在日间照料中心室内组织活动
二层为自助理疗区,配备了吸氧机、红外腿部理疗和脚部按摩机、艾灸座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以及心理疏导等服务,老年人也可以在这个“托老班”交友聊天。
覆盖小区的智慧大脑——社区智慧平台也设置在二层。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全小区的球形行为分析仪传回的画面,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同样,重要事项也可以通过社区智慧平台广播通知。
(六)用心用情感受助老温情
“陪父母做的100件小事”和“健康活过100岁的100件小事”是中铁乐养发起的“双百”助老活动,让子女陪老人一件一件完成100件事情,让子女与老人养成100项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中铁乐养既是发起者、助力者,也是这场活动的受益者。作为子女,拉近了与老年人间的情感交流和物理距离。“随着清单里的事情一件件开展,你能够明显感觉到社区里面的戾气一下变小了。小区老人间、老人与家人间、居民与社区间的关系相处地也越来越融洽,我们在推进综合适老化改造的很多事情也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与理解。这正是政府提倡的社区自治的一个现实体现。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社区适老化改造中的情感建设、精神面貌提升。”宋昕说到。
小区“小老人”服务团队,用暖心服务助力社区养老。“小老人”服务团队,目前由小区17名50-60多岁的年轻“小老人”组成。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用行动让小区更美丽、更温暖。当下,无论是医院还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都是处于市场缺口,护理人员难找、难留等问题更是普遍存在。“小老人”服务团队的出现,弥补了服务缺口,“小老人”都是社区邻里,彼此间熟悉。
今年3月20日,中铁乐养收到了一封来自小区80多岁范爷爷口述、女儿代笔的手写感谢信,他在信里感谢这群五六十岁的“孩子们”,“自从有了这个志愿者团队,咱们小区从以前的凡事无人问津变得事事有着落。”
“小老人”在参与社区日常志愿活动同时,还为70多岁、80多岁甚至90多岁的“老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取快递、送药陪诊等服务。通过几小时的服务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收费由接受服务的老人子女或者使用方协商支付。在社区食堂的餐食档口,记者看到了54岁的“小老人”宋阿姨在帮忙准备餐食,她每天在两个饭点来食堂帮忙,按工作时长计算工资。
目前,“小老人”服务团队是中铁乐养社区养老运营服务的一部分,由其进行引导和培训管理。未来,“小老人”服务团队会发展成社区自治的一部分,由街道、社区进行体系化的建设和管理。
同时,在街道、社区的帮助支持下,中铁乐养完成了小区183名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在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医护人员救助的时候,健康档案可以迅速调出,方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基础病,准确判断病情,不耽误救治。
改造后李家村东院小区,老年人遇到问题可以找物业、找“小老人”服务团队,还解决不了的可以反映给社区。社区与中铁乐养又是联动共行,一起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让“小事”不出社区、解决在基层。有了社会力量的加入,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效率,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社区适老化改造的未来图景
中铁乐养在推进李家村东院小区综合适老化改造试点的过程中,积累了一批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和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的经验做法。对于中铁一局集团而言,这种模式还联动了其建筑主产业,打通了一条集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道路。随着“适老化改造”“银发经济”热词在两会频频出现,适老化改造的关注和社区行动也会越来越多。
“一老一小”活动场地
(一)嵌入式养老社区和定制化融合式社区
今年3月,《西安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陕西省民政厅关于在城市社区建设嵌入式民政服务设施的通知》的先后出台,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嵌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延伸覆盖社区方面蓄力,聚焦“一老一小”相关的社区助餐、儿童福利及救助等服务需求,积极打造社区民政服务设施体系、社区嵌入式服务样板,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中铁乐养已经在行动,在西安的中铁·尚都城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打造十分钟养老生活圈,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完整的养老服务,解决衣食住行所有问题。像未来社区店概念的打造,引入社区版本的商超综合体、高端生活体验馆等。从日常生活琐碎的必需品到高级品牌的改善品,品牌方与其到市场上去找客户,不如就在潜在客户身边发展客户。居民在“家门口”“楼底下”可以就近就便享受服务、企业找准了服务市场、社区提升了服务水平,多方共赢,何乐而不为?
路虽远,行则将至。下一步,中铁一局集团将从长者实际需求出发,围绕“抱团养老”理念,在陕西打造首个C2B定制化融合式养老社区——中铁·秦康城,融合机构、社区、居家三种养老方式。从建设初期,该项目就在饮食、健康、园林等方面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绘制养老“画卷”,同时还提供了菜单化的个性定制方案。大到房屋门口的园林设计,小到屋内的助老扶手设置。用实际行动和各项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全阶段、一站式养老。中铁·秦康城项目选址在蓝田,乐山乐水、怡然自得。目前,在1000多人的“铁友公社”里,约300多人已达成了入住意向。
事虽难,做则必成。中铁乐养养老1.0版本,正向2.0、3.0版本升级。好的设想正乘着政策的东风,谋划着,未来将陆续落地。
(二)“智造”“惠造”“想造”加速行动
从饮食起居,到出行便利,再到丰富精神生活,全国各地都在加快适老化改造的步伐,多措并举共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老年大学、社区助餐服务、老年活动中心、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推陈出新的措施正在惠及老年群体,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与困难,以及可为之处。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涉老领域的代表聚焦适老化改造,对如何打造更加智能、提高改造意愿和惠及百姓提供了行动指南。
“智造”提供更多选择。《意见》提出,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这对未来提升社区适老化改造提出了一个新方向,将智能技术融入适老化改造中。在适老化改造的项目菜单中,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如智能护理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等列入可选范围,提升“智造”服务质量水平。
“惠造”惠及更多群体。在当下推进的社区适老化改造过程中,政府资助主要面向特殊困难群体老人。对于无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多为自费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往往会因为“太贵了”“凑合用”“没必要乱花钱”,在项目选择和改造应用上,有所欠缺。未来,可以探索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发力的机制,引导银行、保险等社会资本投资居家适老化改造,探索免费安装、付费使用的模式。
“想造”提高更多意愿。我们可以看到,部分老人或是认为目前居住的环境“还可以”“没必要”对于适老化改造的认识不足,或者对国家政策的不清晰以及受“节俭”思想的影响,支持和参加适老化改造的意愿仍不高。对此,各级主体在宣传社区适老化改造时,要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他们理解和信赖的方式开展。比如,依托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向老年人宣传、解释政策和改造的实例。同时,面向老人子女的宣传科普也必不可少,向子女解释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和潜在性,鼓励他们为父母做一次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
未来,社区适老化改造会在“智造”“惠造”“想造”方面加速行动,为银发群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条件,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新西部》杂志|庄贤锋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