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对口帮扶安康市瓦铺村,用智力帮扶、产业帮扶推动瓦铺村实现文化润村、产业兴村,为助推瓦铺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十年间,历任书记和工作队员与区、镇、村干部各级力量聚在一起、想在一起、劲往一处使,使瓦铺村一天天变得美起来,瓦铺村的百姓生活也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瓦铺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北部山区,距安康市城区30公里,距茨沟镇4.5公里,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237户839人,2020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瓦铺村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曾是金州(今安康)通往长安(今西安)最为便捷的古商道必经之地,因商道两旁遍布瓦片覆顶的商铺而得名“瓦铺子”,地处秦岭南麓,风景秀丽,村落依山傍水,自古便有“红叶之乡”“野菊花谷”“九寨寺沟”之称。
201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社科院)对口帮扶瓦铺村,一个省城的科研单位,一个秦岭脚下的小山村,从此结下十年之缘。
唐国斌从1993年开始在村上任职,2020年退休后不离村工作,继续担任瓦铺村党支部纪检委员、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协助村支部开展党建和村上包组包户工作。他从瓦铺村这些年的点滴变化中见证了省社科院驻村队伍沉在村里、干在一线的工作与成效。
“从2014年省社科院驻村帮扶以来,瓦铺村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国斌没有说错,如今的瓦铺村,不仅有连接茨沟镇的5.5米宽、4.5公里长的“最美乡村公路”,而且有方便村民出行和来往集镇的10公里亮化水泥路贯通全村。村内道路两旁设立的醒目垃圾分类收集房,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移民搬迁村民自建的“小洋楼”宽敞明亮,经传承保护改造的传统民居彰显传统优雅,农家小院整洁有序,房前屋后菜园环绕,石坎梯田层叠,一幅传统村落美景图向每一位到访者徐徐铺开。
结 缘
2014年6月,省社科院选派王钊同志到瓦铺村开展对口驻村帮扶。此后十年间,驻村队伍不断更新、接茬轮换,先后上任王钊、孙昉、于宁锴、周梅、刘源、曹林、聂翔等7名驻村第一书记,还有王保国、王宝坤、杨建斌、姜涛、张凯宁、张敬川、陈光、刘田田8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这支队伍的组建从无到有,人员来自省社科院不同的部门,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为助推瓦铺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从“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到发掘村上优势,规划发展路径、挖掘文化资源、培育产业项目,为村子找准持续致富的自信和路子。从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到与镇上其他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经验共享,再到省社科院驻村队伍的逐渐壮大、村上“四支队伍”的组建和聚力。从住在镇上文化广场“家徒四壁”的空房,到在瓦铺村村委会的办公楼实现“宿办合一”……历任书记和工作队员与区、镇、村干部各级力量聚在一起、想在一起、劲往一处使,使瓦铺村一天天变得美起来,瓦铺村的百姓生活也一天天变得好起来。
鸟瞰瓦铺村
融入,是每个驻村干部都要上好的“第一课”。王钊与记者分享了他的“初来乍到”。在开展走村访户、了解熟悉民情、村情调研工作的时候,“拉家常”是最有效的沟通方法,让自己变成村里的一员,做群众的“知心人”,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千方百计为村里谋发展,往往可以迅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加信任和亲近感。
与村民间的“一来二去”也是拉近彼此距离、工作事半功倍的最接地气的方式。干群间的距离拉近了、交流多了,情感上更容易建立互信和认同,村民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驻村队伍是为村上干实事、促发展来的。“来了,虽然不一定能做出多么大的成绩,但用心用情去做每件事,村子有没有变化,村民会切实体会到。”这是王钊对干工作的理解。
在对王钊的采访中,他提到最多的几个词是“底数摸清”“扶智和扶志”“做实事”。从文化上、思想上解决贫困问题,让村民打心眼明白国家帮扶的意义,驻村的一系列工作才能顺利推进。积极发挥省社科院思想库、智囊团优势,通过成立调研基地,组织专家队伍针对瓦铺村实际村情开展调查研究,“对症下药”提出系列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发展建议,为瓦铺村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帮扶。
瓦铺村村委会
传承保护改造的传统民居——李家院子
对于每任第一书记而言,驻村工作的开端首先需要带好队、把好方向,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组成的“四支队伍”凝聚成一个稳定、向上、有朝气的集体。驻村队伍要从村民急难愁盼的事情干起,做到“上情下达”,与上级沟通争取资源,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情,将实事做到村民心坎上,团结一心干出好局面。而这恰恰是驻村工作要完成的“大作业”,最后得分多少,村民心里知道,透过瓦铺村的变化也能看得到。
如何在易地搬迁工作中做到不漏一人、全员下山;如何向五保户解释、普及涉及医保、养老各项政策,切实让政策为需要的人兜底;如何做好脱贫出列人员的政策解释,工作做细、解释到位,取得村民的认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良策,刘源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当你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在这个方向上持续用力,慢慢地周边就会有力量或者资源聚集而来,到一定时间,前期缺资源、缺对策的事情就会水到渠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十三五”易地扶贫帮扶工作中,遇到不理解不配合村里旧房腾退的贫困户,驻村队员姜涛通过多次入户与村民真诚沟通,保证了腾退工作的有序进行,也为后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底,姜涛帮扶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摘帽。他说:“在陕南,我也有了10个新家。”
驻扎乡村一线,虽然听起来有点苦,但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怡然自得和乐山乐水,村民的方言、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这些与关中地区截然不同的陕南独特文化之美,静待每一个来访者用心去发掘和享受。
润 村
瓦铺村的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瓦铺村地处名为寺沟的山道里,寺沟及今日茨沟镇都因这里过去建有48座庙宇而得名。瓦铺村是古时金州(安康)通往长安(西安)的盐丝古道必经之地和军事要地,村内东梁西岭上建有9座山寨,寺沟周边拥有金龙山祖师庙、祖师庙舍利塔、龙王洞石窟、白云寺遗址等多处古迹和不可移动的文物。瓦铺村还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重要活动区域,属于革命老区。在省社科院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瓦铺村在文化兴村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瓦铺村的文化金字招牌
2016年,经过孙昉与村上干部大量的申报准备与资料整理,瓦铺村通过了市、省初评、复评,最终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令人惊喜的是,瓦铺村当年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村庄。据评审团专家称,“瓦铺的申报材料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研究专著,又像一本设计精美的招商宣传册。”之后不久,驻村工作队又促成了瓦铺村金(州)(长)安盐丝古道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列入汉滨区PPP项目库,并成功进行了策划公司招标。
2018年,瓦铺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这是瓦铺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表现。
传统村落是记载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2020年,瓦铺村入选陕西省传统村落名录。在这个基础上,2023年3月,经过曹林以及驻村干部实地走访调研,获得更为全面翔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推动瓦铺村成功申报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并争取到了后续改造项目资金支持。同年10月,在获批资金到位后,瓦铺村第一批宜居农房改造示范点项目启动,改造了137户土坯石板房,保留传统民居的整体架构和风貌,集合厕改、综合整治等项目,对全村传统村落风貌进行了整体性改造提升。
(二)瓦铺文化传承与发展
谈到瓦铺村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刘源说,“瓦铺村的村史教育远远不够,当问及当地年轻人村名的来历,大多都不了解、不清楚。瓦铺村的方言、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等,极富当地特色,与关中地区截然不同。它的文化发展历程,乡村特色、乡愁传承,如果不好好保护和传承,一旦消逝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2019年,瓦铺村建成村史馆,成为汉滨区为数不多拥有村史馆的村子。村史馆所在建筑为两层小楼,一层为村卫生室,二层约90平方米的场地用作村史馆。步入村史馆,瓦铺村的历史渊源、航拍村貌风景、农耕文化农具展示、自2014年以来的驻村工作事迹、百岁抗战老兵的红色精神传承墙,以及家风家训展示墙,从各个方面、角度向参观者展示了瓦铺的自然风景、淳朴民风和历史底蕴。同时,驻村队伍还协助瓦铺村完成了“百岁抗战老兵红色家园改造提升方案”编制,瓦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和百岁抗战老兵党性教育基地的筹资改造建设。
组织“知村史、爱家乡”村史学习活动
2021年11月,省社科院成立课题组,帮助茨沟镇完成了《茨沟镇“十四五”乡村振兴实施规划》编制,这份规划也成为全省范围公开发布、为数不多的镇级乡村振兴实施规划。
前期,王宝坤、张敬川等驻村工作队员发挥专业优势,发掘整理了瓦铺村的宗教史、古籍。王宝坤还公开发表了调研文章《村落文化资源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影响——以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为例》。2022年,驻村工作队与瓦铺村一道系统整理了盐丝古道、古寨古树、文物古迹、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户档资料,梳理瓦铺历史文脉,组织编写完成了《瓦铺村志》。这本村志详细记录了瓦铺村的村史变迁、风土人情,展现了瓦铺村的特色文化和精神风貌。
(三)用心用情关注下一代的教育成长
驻村干部眼中的点滴“小事”,会成为当地村民心中念念不忘的暖心善举。于宁锴说,“从帮助村民的一件件小事,再到解决贫困的一项项措施,办好为民实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用心去做了就是有意义的,这趟驻村就没白来。”
下一代是瓦铺村的希望和明天,瓦铺驻村工作队聚焦留守群体的健康成长和生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贫困,远比物质贫困更需要引起重视。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仅要解决物质脱贫,更要解决精神脱贫,不仅要保护好自然生态,更要呵护好心灵生态,要用爱筑牢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堤,让他们在关爱下树立信心,拥有梦想,更好地融入社会。”孙昉谈到留守儿童关心关怀工作时这样说。
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联系慈善机构、公益组织以及社会帮扶力量等为乡村小学捐赠书包、文具、图书、体育器材、衣帽等,邀请英语培训机构、机器人教育机构等给村里的儿童开展互动教学等支教活动,组织开展校际、文化机构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18年的那个夏天,瓦铺村有3名贫困家庭的孩子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迫于经济压力都准备选择放弃。关注到这件事的驻村队员王保国和王宝坤心急如焚,在周梅组织的学费募捐活动中,他们用捐款的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3名学子顺利进入高校的梦想,以助推教育脱贫的方式在平凡处做着并不平凡的工作。他们还自掏腰包给当时住在山顶的贫困户买水管,从山底下扛上去,解决他们的吃水问题。
中小学生“感悟红色精神”主题教育
驻村队员杨建斌曾当过兵,来到瓦铺村,经过多次入户走访,他被贫困户的生活窘境深深触动。他时常提醒自己,要全心全意、尽其所能地改善瓦铺村群众的生活境况,有一分热就要发出一分光。在杨建斌心里,瓦铺村就是他的家,帮助家人脱贫是他的“分内事”。他耐心辅导驻地附近的留守儿童学业,送腿脚不便的老人赶集、看病等,还自备理发工具,成为村民口中那个积极阳光、随叫随到的瓦铺村义务专职理发师。2020年,他帮扶的1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并顺利实现创业就业。
同时,驻村工作队面向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组织了“参观抗战老兵展览馆·感悟红色精神”主题教育、“知村史、爱家乡”村史学习等文化活动,让年轻一代在红色历史、瓦铺村史中感悟瓦铺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产 业
无论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之一都是推进产业发展。对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来说,产业怎么发展、发展什么产业?每一任驻村书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遗余力抓机会、找突破。从食用菌、油葵、生态养殖、核桃种植等,再到发展清酒产业、培育和引进高产高效设施农业和魔芋产业基地。从探索调研,实践求证,再到历经市场检验,建成一定规模,从中找到真正适合瓦铺村村情并能持续发展下去的产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一)从清酒自饮到清酒产品
瓦铺村家家户户都会烤酒自饮,一家一户的年均产量约1000斤左右。山上的柿子、野刺梨等都是绝佳的酿酒原料,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原料就是甜杆,也叫甜高粱。孙昉关注到了清酒,在调研其作为村上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前景后,为清酒在瓦铺从自饮到产业的蝶变开了头。他提出并坚信“只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富硒特产发展成富民商品,才能带动困难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他以发展清酒产业、推广富硒老玉米为突破,鼓与呼、起而行,使强村富民的产业发展之路在瓦铺村起步前行。
2016年10月,瓦铺村被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授予“中国原生态清酒之乡”。次月,瓦铺清酒走进茨沟镇“红叶节”,这是清酒走向公众视野的首次亮相。在后续多任驻村书记的共同努力下,瓦铺清酒亮相各种场合的机会越来越多。
瓦铺村产业兴村农产品展示
“一旦机会来了,你紧紧抓住,就有可能干成一些事情。”周梅在推动让瓦铺清酒“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体会。
2018年,周梅参与杨凌农高会的会务帮忙,意外获得了一次展台机会。为了把瓦铺清酒品牌打出去,周梅与村主任多次前往安康市场调研,经过反复沟通,设计出了具有瓦铺村特色的酒瓶及清酒标签。正是前期的大量准备,使得瓦铺清酒在农高会现场就收到了2000件订单,令人眼前一亮。而且,这款用心推出的瓦铺清酒更是受到了时任省领导的关注和点赞。此后,在与安康市委办的共同协调努力下,瓦铺清酒列入苏陕协作项目,争取到了项目建设投资,加快了清酒加工厂的建设。
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宣传瓦铺村的生态资源和特色产品,也是于宁锴有意识采取的一个行动。当时刚到瓦铺村不久,他就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和电商平台推介瓦铺村的特色产品和乡村旅游,引起了一些朋友对瓦铺村的关注。在调研思考的基础上,他还公开发表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与瓦铺村产业扶贫探索》等文章。
2017年,于宁锴通过积极准备和申报,获得了陕西省委组织部首次在杨凌农高会设立的“陕西省第一书记工作成果展”的参展机会,当时全省只有27位第一书记获此机会。展会期间,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和各地客商来展台前参观络绎不绝,于宁锴还接受了中省市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以此为契机,积极推介瓦铺清酒、瓦铺富硒老玉米和乡村旅游项目。随后,陕西省委组织部公众号“陕西先锋”和省扶贫办公众号“富裕三秦”也都对瓦铺清酒等产品做了报道,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汉滨区“2018年全区贫困村(社区)第一书记培训班”上,于宁锴抓住作为省级单位下派第一书记代表发言的机会,作了题为《我是怎样做第一书记的》的交流发言,引起参会学员对瓦铺村的兴趣,让在深山中的瓦铺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协调和努力下,瓦铺村还建成了现代化清酒厂。同时,村民通过种植甜杆和在酒厂就业增加了收入。自此,原本自酿自饮的甜杆酒完成了从传统家酿向现代化产业迈进的关键一步,形成了独具安康甜杆特色的瓦铺清酒品牌。
(二)发展高产高效现代设施农业
2022年9月,为突破瓦铺村的产业短板制约,加强瓦铺村的产业培育,省社科院与西安市雁塔区、安康市汉滨区农业农村部门共同签订了《区域对口帮扶汉滨区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联合打造瓦铺村帮扶示范点,聚焦产业发展帮扶示范的发展路径。
结合村情实际,在村“四支队伍”的动员协调下,瓦铺村以产业奖补形式引进汉滨区汇友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探索山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建设了“瓦铺村高产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实现了四季三茬轮作“黑玉米+野油菜+羊肚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设施农业项目以“龙头企业+农民务工”的公司化经营模式为主,“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为补充。“龙头企业+农民务工”的公司化经营模式即企业统一经营管理,雇佣当地农民种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籽(菌)种、统一销售。“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由企业租赁大棚,提供技术指导,有偿供给籽(菌)并回收产品;农户租用大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产品按事先定价销售龙头企业。
2024年4月,羊肚菌大丰收现场。
2023年5月,设施农业项目完成了土地流转,第一茬种植黑玉米于9月丰收;6-10月陆续建成设施大棚,11月种植了羊肚菌。2024年4月,羊肚菌获得丰收。
设施农业项目累计撬动企业投资100万元,流转土地125亩,建成近60亩52个设施大棚。设施农业项目预计可为瓦铺村带来近百万元的年均经济效益,包括销售农作物、流转村上土地收入等;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包括带动脱贫户劳动提升收入,吸纳村内劳动就业10余人,解决年老村民家门口就业问题。设施农业项目在合作期内还将带来产业效益,通过经营管理实践为村上培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田间种植技术人员等懂农业、会技术、爱瓦铺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日后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承包自营大棚或大棚创业创造条件,激发了村民主动学技术、向技术农民转变的信心和活力。
对于驻村队伍带来的产业帮扶,曹林说,“帮扶工作是延续性的,前面驻村干部的辛苦付出是在积蓄力量,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开花结果。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三)筐栽魔芋种出新希望
魔芋是陕南当地的传统产业,安康作为全国重要的魔芋种植和产业地区,一直在发展魔芋种植和产业链延伸,每个区县都想做出点特色来。2022年,正好有此契机,在外打拼的瓦铺青年胡德兴带领同村的几个青年返乡创业。基于瓦铺村良好的魔芋种植条件,以及他前期在外省粮食种植和套种魔芋的经历,经省社科院驻村工作队和“四支队伍”共同研判后,支持他成立黄鞍志鑫农业合作社,鼓励规模发展魔芋产业。
魔芋生长周期长,且在地下会形成大量的块茎,若长时间在同一片地上种植魔芋,容易导致魔芋自身病害、虫害的滋生。传统田间种植魔芋的土地基本上三年左右就要更换,原地隔三年以上才可以再种魔芋,这样又容易造成土地的闲置,让瓦铺村本就不富余的可耕种土地更加稀缺。而且魔芋种植易生病害,且当一株发病,病原菌可借助雨水传播、农具传播和昆虫传播等造成大面积感染,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老庄沟种植的筐栽魔芋
为解决这个问题,胡德兴开始了三年的筐栽魔芋种植技术实验,第一年从树根大小的苗开始育种培育,第二年长成的魔芋种不挖继续种植,到第三年长成可出售的商品芋,第一年60亩、第二年120亩、第三年230亩。种植的魔芋绝大多数都是种芋,用来扩大魔芋种植面积,实际上卖出的商品魔芋很少。这三年,胡德兴不断扩大种芋种植面积,出售的商品芋数量有限,还谈不到回报。他投入资金与精力去验证筐栽魔芋的理想种植方法,形成筐栽魔芋种植的技术规范,引导普及这项技术,为将来扩大魔芋产业做积累。
相比较传统田间种植,筐栽魔芋的种植方法不占用农田、节省土地,也比较灵活,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随处可放。而且,每个筐内只种植一株魔芋,筐与筐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做到有效隔离病害,哪株生病就直接隔离消毒处理,避免造成大面积的病害。最后,筐栽魔芋土壤由腐殖土、营养土、清洁肥料、消毒剂等配比而成,在这种富有营养又清洁的条件下,魔芋产量要比传统田间种植高出30%以上。
今年4月,安康市汉滨区魔芋产业发展现场会在瓦铺村召开,到场的魔芋种植户、加工企业现场观摩学习了瓦铺村粮芋套种、筐栽魔芋种植,技术人员还就种植技术进行了现场讲解和指导。自此,瓦铺村的筐栽魔芋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到瓦铺村找胡德兴参观、学习种植筐栽魔芋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也不藏着掖着,免费技术指导并提供改良后的魔芋品种让人种植,当然他也按合理市价回收魔芋种。目前,在胡德兴的指导帮助下,瓦铺村已经有10余户村民加入了筐栽魔芋的种植队伍,相信未来的队伍会更加壮大。
令人意外的是,随着筐栽魔芋的名声大噪,本没什么人关注的种植筐子突然“身价”暴涨,胡德兴不得不改用黑色袋子种植魔芋以降低成本。胡德兴向记者调侃道,“加工筐子的设备和投入比较大,如果现在用的黑袋子价格再暴涨,我都打算建个塑料加工厂生产袋子了。”
汉滨区2024年魔芋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胡德兴现场展示了耕种农具。
今年,胡德兴的魔芋种植预计扩产到230亩大田种植,3万株筐栽魔芋。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胡德兴正在组织村民抓紧时间完成种植。在魔芋种植和收获的时节,瓦铺村的劳动力几乎都被招来做工了。几个月后放眼望去,老庄沟将是一片魔芋繁荣生长的景象。
对于筐栽魔芋的未来发展,现任驻村第一书记聂翔说,“对于农户而言,我们有种子、有技术,更有免费的种植技术指导,这给村民提供了足够的信心。下一步,通过一定的政策及奖励机制,我们将积极引导全村更多人种植筐栽魔芋,瓦铺村的魔芋种植产业发展得会更好更大。”
图 景
谈到驻村工作给瓦铺村带来的影响,聂翔说,“作为驻村干部,我们在一些事情上的想法、思路与村民不同。我们带来的改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工作探索,长远来看对村子和村民都是有意义的。村民对村子的未来发展有了新期待,更有信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又会影响到每家每户、特别是村子里的年轻人,他们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加自信。”
现任驻村工作队员刘田田在驻村之前到过瓦铺村,她喜欢瓦铺村的空气、山和水。这里的工作氛围与原来搞科研不一样,但她很快适应了村里的生活。“我在这最擅长的是跟村民交流,和村民打交道。驻村过程中,工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可能和村上阿姨聊着天,我就把她家的近况,比如家里种的什么,长势如何等等打听清楚了。驻村工作需要一个乐观的人来干,我就是,所以我适合这里。”她对工作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和她聊天,像在与友人对话,很轻松。
省社科院非常重视瓦铺村的发展,强调要发挥驻村队伍的力量,结合村上发展实际,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在大力发展现有主产业的基础上,拓展和发掘适合瓦铺村的产业项目、培育地域品牌,打好“特色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如在持续推广筐栽魔芋的同时,可以搞林下经济,种植高价值作物,如中药材等。用主产业、高价值作物以及种植龙头大户力量带动全村通过劳动致富。
现任驻村工作队员陈光从经济视角向记者解释了林下种植的优势。“瓦铺村多山且山地坡度较大,一些传统的粮食作物难以在坡地大面积种植,但可基于林地特征发展林下经济。例如,今天参观的筐栽魔芋单体占地小、便于移动,可充分利用山坡林地及村民房前屋后的闲置空间进行培育种植。同时,还可套种玉米、中药材等作物,融入山禽养殖,或发展庭院经济,从而实现土地复合式利用,培育特色产业,提高村民收入。”
村民在种植筐栽魔芋
同时,驻村工作队将坚持引育人才,加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培育,选派、聘请熟悉乡村产业、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优秀干部,动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还可以培育当地籍大学生返乡加入瓦铺村的乡村振兴队伍。当然,既要引得进人才,又要留得住人才,人才的保障发展机制也要同步建立和完善。
2023年12月,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行动方案(2023-2027年)》,要求全省要把握省情农情,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陕西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努力推动陕西省乡村振兴走在西部前列、争做西部示范。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瓦铺村未来的驻村工作。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日益完备、直播业态的突飞猛进,数字乡村、乡村文旅冲出新赛道、产生新动能。当下乡村振兴方兴未艾,瓦铺村如何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新路子,发掘乡村振兴新路径,都值得驻村干部们继续探索。
聚是一团火,历任驻村干部凝心聚力为瓦铺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亲力亲为;散是满天星,期满回归各自岗位,瓦铺村仍是每个驻村干部的心中牵挂。
驻村工作还在继续,使命还未完成,让我们期待下一个十年。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