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孟春伟:补齐创新短板 挺起科技脊梁
2023-02-01 23:48:57 来源:塞上陕农(微信公众号)

图片

在2月1日政协榆林市五届二次会议上,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孟春伟在大会上进行专题发言,总结出榆林市科技创新存在的三个问题,并提出六项建议。孟春伟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和人才首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进行系统部署与专门表达,这意味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党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以来,榆林市坚持以科技工作“3365”发展战略为统领,以秦创原平台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驱动平台创建、自身队伍创优、科技工作创新三大工程,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但对标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创新的新摆位新部署新要求,以及榆林“三大目标”定位,榆林市的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图片

孟春伟认为,榆林市科技创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创新载体布局不优。从榆林市整体来看,市本级创新平台较多,而县市区创新平台偏少。从平台层级来看,2022年,榆林市共建成创新载体5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4家,市级36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较少,科技创新“重器”不多。二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从全国、全省比较来看,最近连续两年,榆林市R&D投入占GDP比重为0.25%,远低于全国2.4%、全省2.42%的平均水平。从企业研发活动来看,2021年,榆林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不到5%,还有一些企业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科技研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三是创新文化培育不力。从社会层面来看,科普方式比较简单,科技与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结合宣传普及不紧密,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氛围仍不浓厚。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管理理念滞后,激励手段单一,缺乏创新人才,创新水平低下,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榆林作为资源型城市,当前迎来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迫切需要将抢抓科技发展先机、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作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凝聚科技工作合力,挺起科技事业脊梁,使科技创新成为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对此,孟春伟提出六项建议。榆林应该把创新优势挺起来。近年来,榆林市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厚重的人文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发展的“重要一极”,这三大优势可以说是榆林的先天优势。榆林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此打造新的后天优势,形成比肩沿海发达地区、具有榆林特色、彰显榆林担当的创新优势。企业应该把主体责任挺起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榆林市的一些本土企业,认为创新是科研院所的事、是高校的事,甚至是“北上广深”的事,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竞争力和开拓市场的重要举措。要扭转这样的认识,就要持续推进“七有四清零”行动,实现重点企业无科研机构、无研发投入、无知识产权、无科技人才“四清零”,做到科技创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组划、有规划、有业绩,推动两链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人才应该把使命担当挺起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激发人才创新动能必须强化使命激励。要加强科技领域党的建设,将党组织建在科研一线,将科技人才培养为中共党员,确保科技创新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要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加强人才工作规律性研究,推进人才引育、评价、激励机制改革,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薪酬留人、环境留人,让人才引得进、育的好、留得住。全民应该把创新理念挺起来。培育创新文化、树立全民创新意识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工程。要加强科普宣传,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科学教育,在榆林市域内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秦创原“筑梦小屋”项目,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发应该把平台创建挺起来。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成果转化利用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目前,我们国家的芯片乃至许许多多精密仪器与尖端设备均需进口,榆林务必要以研发目标优化创新平台,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建设秦创原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全市19条产业链和新兴产业,用好秦创原榆林主副中心,把握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化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要以研发成效检验创新平台,将研发成果及转化利用作为考核创新平台重要指标,倒逼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下大力气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决不能让我们的科技创新输在“实验室”。政府应该把创新意志挺起来。各级政府要发挥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谋划科技创新上要有大气魄、在投入科技创新上要有大手笔。要拿出真金白银,以真情实感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健全科技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增强政策实效。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真正实现“谁的孩子谁关心、谁的孩子谁抱”。(鱼玉军)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终审:付永洲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