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陕西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丰禾家庭农场,主人魏小杰一边摘苹果,一边讲解他的致富路。农场内,红润饱满的果实挂满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农户正在抢抓有利天气进行采摘,果园里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魏小杰在介绍自己种苹果的成绩
“我是2015年开始弄家庭农场的,当时县里正在引进矮砧苹果的种植技术,并且提供一些种植保障。正是政府的鼓励和实打实的支持,给了我种植的底气,所以我又开始种植起苹果。”提到种苹果的原因,魏小杰坦言。
上世纪90年代,魏小杰也追随父辈种植过传统的乔化苹果。后来由于果树品质退化、产量降低,和许多果农一样魏家也将苹果树砍掉开始耕种粮食。
直到2015年,看到千阳苹果发展势头良好的魏小杰开始改种矮砧苹果。他把自己的3亩土地和流转来的6亩土地全部栽种了上了从荷兰进口的苹果树苗。
“一般的苹果树树冠大、树体高。我们种的是矮砧苹果,果树呈纺锤形,两头尖,中间挂果,省水、省肥、省地、省人工。同时还比其他品种产生收益要快,第一年就开花,第二年就结果,第三年就能有收益。”魏小杰现在基本上每亩地都能产生3万左右的收益。
而同村的很多人也是看到了魏小杰种苹果的成绩,都纷纷开始种植苹果。现在魏小杰除了种植自己的水果以外,还通过给其他的苹果种植户分享种植经验和技术来帮助大家实现高收益。如今,魏小杰已成功带动10多个农户建起苹果园,教会5000多群众苹果生产经营管理技术。
和魏小杰一样,被这种新的苹果种植模式改变人生的还有兴平人吴忍耐。同样是在2015年,吴忍耐通过朋友知道了千阳县有支持苹果种植的政策和技术,就举家搬迁到千阳开始苹果种植。他的钰麟家庭农场以种植“嘎啦”和“维纳斯黄金”两个苹果品种为主。近年来,通过客商资源,他的苹果被源源不断销往广西、江苏、河北等地,以绝佳的品质,备受市场青睐。
“农场苹果亩产量3000多公斤,每亩能收入1.2万多元。”吴忍耐说到。据了解,钰麟家庭农场目前已建成集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果园水肥一体化管理、果园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为一体的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20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矮砧苹果300多亩,形成了“农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吴忍耐介绍,“农场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在苹果采摘旺季,每天大约有60名群众来农场干活,每人日工资在80至100元。”
“火车跑得快,还靠车头带。”魏小杰和吴忍耐不仅是千阳县的苹果种植“能人大户”,也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苹果师傅”。2019年,千阳县基于苹果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千阳苹果田间大学为平台,以魏小杰、吴忍耐等果业种植领头人为重点对象,培育出221位苹果师傅、6000多位务果能手,组建修剪、嫁接等果业服务队12家。他们也成为了千阳县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职业果农的领头雁,助推了千阳县苹果种植从小规模变成了大产业。
据统计,千阳县目前已发展13万亩矮砧苹果和3万亩苗木繁育基地。2022年全县苹果总产量预计达到19万吨,每斤售价较去年同期提高1至2元,今年全县苹果产值近10亿元,1.1万户果农人均年增收将达1万元以上。
近年来,千阳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兴村的首位工程,抢抓全省“3+X”特色产业战略机遇,坚持“品种引领、模式支撑,稳存提质、融合发展”思路,近年来,千阳县抓住矮砧苹果这一现代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聚力发展矮砧苹果产业,走集约化、标准化、有机化、品牌化发展路子,苗木、栽培、管理、分拣、贮藏、果汁加工等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如今,陕西千阳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矮砧苹果之乡”,也是世界上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有110多个优质苹果品种。其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探索形成的“政府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标准品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的千阳模式在全国40多个县区推广。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