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南在线 >> 正文
牢记使命 勠力拼搏——山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7-12-18 12:06:42 来源:陕西日报

王昕 徐世旺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专题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山阳县委书记张国瑜作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参加会议的县委书记在会上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脱贫攻坚工作。

6月28日,山阳县立即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要求、新指示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遵循,不断深化县情认识,强化系统思维,认真研究部署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半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按照“十大脱贫产业”稳增收,“十大脱贫工程”促民富,“三变”改革增后劲,“三线落实”强保障的工作思路,聚焦“三个攻坚重点”,推进“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落实,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嘱托。

地处秦岭南麓的山阳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辖18个镇(办),239个村(社区),46万人。贫困村129个,贫困户2.7万户9.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2.27%。量大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如何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6·23”讲话精神,山阳县从决策层面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撤县设市、全面小康“两大目标”,靶向施策、精准攻坚,凝聚合力、系统推进,强力推动脱贫攻坚与“四化”同步、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经济社会互融共促、共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阳县的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共赢”的新路子。

聚焦绿色 发展“十大产业”促脱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群众,着力点就是如何让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山阳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在落实好上级产业发展决策部署、政策落实的基础上,采取超常包抓强力推、一业一策精准帮、创新模式示范带的措施,选优发展中药材、林果、畜禽、养蜂、茶叶、食用菌、光伏、旅游、劳务输出、电商“十大脱贫产业”,明晰了全县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超常包抓强力推。坚持党政齐抓,成立了脱贫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十大脱贫产业专项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一个产业一名党政县级领导牵头包抓、一套班子跟进负责、一个工作组具体推进、至少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工作机制,由县级干部牵头开展专题调研,摸清产业现状,制定长中短线产业相结合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脱贫攻坚金融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全面落实产业发展各类扶持政策,确保“十大脱贫产业”快推进、早见效。积极主动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汇报对接,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00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2200万元,第一批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500万元,投放首批“集体贷”资金5000万元,为脱贫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一业一策精准帮。围绕“十大脱贫产业”发展,采取一个产业一套帮扶措施,推动脱贫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针对药、果、菌、畜、蜂传统脱贫产业发展,大力推广林下养殖、种植,发展立体生态农业,为每个贫困村拨付产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或互助资金30万元,发放产业贷款2.65亿元,支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探索“党建+”脱贫模式,落实帮扶项目1.3万个、指导成立各类合作组织924个,带动全县共培育年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9个、现代农业园区22个,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基地18.2万亩。针对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天竺山等4个3A级以上景区,实施20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吸纳1.5万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创新模式示范带。在学习借鉴外地“三变”改革的基础上,创新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突出金融扶贫、包抓帮扶、产品销售创新“三带三创”脱贫机制。采取“政府(银行、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形成“党政组织出政策、银行贷款投产业、支部引领抓落实、企业带动闯市场、农户参与建基地”的产业发展合力。大力实施“百企连百村带万户”精准脱贫模式,探索推行扶贫融资“集体贷”模式,抱团发展,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引进德青源、太阳能光伏等重大产业项目,由县政府委托县牧业公司承贷承建,德青源公司租赁经营15年,每年以移交资产总额2.08亿元的10%向县牧业公司支付租金2080万元,上缴利税1568万元,解决1000人就近就业,带动1万人长效稳定脱贫。

通过大力发展“十大脱贫产业”,今年以来,新建中药材基地22.6万亩、核桃基地2.1万亩、茶叶基地2.8万亩,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基地3.2万亩、食用菌1730万袋,养殖中华蜂2.8万箱,带动6.5万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

统筹推进 实施“十大工程”促脱贫

全面实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大脱贫工程”,按照产业扶持、民居环境改善、国开行项目“三个全覆盖”要求,争取国开行金融贷款7亿元,加快推进100个贫困村的水电路视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民居环境和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切实加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全力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为进一步扩大贫困群众享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增强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山阳县瞄准脱贫目标,对标脱贫标准,强化政策兑现,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上下联动,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补偿、教育脱贫、健康脱贫、兜底保障、精神文化“十大脱贫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总体战”。

对标脱贫定政策。按照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标准,着力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内生动力、环境改善、技能培训入手,对照脱贫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针对全县1.39万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坚持“四靠近”原则,全部启动46个集中安置点建设,确保明年底达到入住条件。针对通过技能创业就业脱贫的贫困户,整合人社、农业、扶贫等相关部门技能培训资源,使2.1万贫困群众通过转移就业实现增收。针对因病致贫对象,制定出台了“五重保障”扶持政策。

强化兑现惠民生。全面实施生态补偿、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脱贫工程,将符合条件的1188名贫困劳动力就地转化为护林员、保洁员,累计发放各类资金3800万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大力实施贫困镇村学校改扩建工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学生辍学。加大农村低保、残疾人、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兑现力度。制定出台《重特大疾病救助暂行办法》,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重保障”的基础上,新筹措1000万元,对重大疾病救助基金予以“第五重保障”,先后救助因病致贫群众1.15万人,为1199名矽肺病患者增加了500元/人·月的生活补助。

健全机制强保障。紧盯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瞄准薄弱环节,不断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制度保障、科研攻关、人才培训、能人引进工作机制,与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27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10个技术研发中心,突破29项关键技术工艺,22项技术成功转化并应用生产,1.5万贫困人口在企业就业。制定出台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驻村帮扶、资金管理等制度,不断完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服务保障机制,创新推行“人才+基地+贫困户”模式,吸纳全县返乡人士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9家,带动贫困群众1.1万户增收致富。

农民教育激活力。大力实施精神文化脱贫工程,以开办“新农民大课堂”为载体,创新开展“党员+农民”“三治”融合教育。广泛开展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等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听”道德事迹、“说”身边事例、“论”是非对错、“亮”正反典型,厚植“诚孝俭勤和”新民风,让贫困户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勇于探索 力推“三变”改革促脱贫

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目标,力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不断探索城市带动型、资源资产型、乡村旅游型、政策依托型、组织带动型、产业发展型、服务创收型、异地置业型、电子商务型、社会帮扶型“十种”改革模式,有效解决了“人、钱和怎么变”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围绕解决“人”的问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和领导核心作用,实施“党支部+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贫困户”党建领航精准脱贫模式,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加强农村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两支队伍建设,保证了推进改革的基层力量。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带动作用,成立西安山阳商会,召开山阳籍企业家座谈会和山阳客商大会,扎实开展“百企联百村带万户”脱贫攻坚行动,68名山阳籍企业家、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创业,相继建成了一批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

围绕解决“钱”的问题。主动与上级对接,争取各类扶贫资金和发展基金2.44亿元;争取开发性金融贷款、商业银行贷款3.78亿元,落实“集体贷”项目10个、投放首批“集体贷”资金5000万元;落实县级脱贫投入要求,将70%以上的中央、省上扶贫资金用于脱贫产业发展,整合涉农资金2.68亿元;探索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4个,撬动社会资本1.6亿元,引导群众投资0.7亿元。同时争取中省基金20亿元,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不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围绕解决“怎么变”的问题。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和产权交易市场,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有效激活了农村闲置的资源、资金和资产。大力推行村集体可经营性资源、资产、资金,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资金以及农民的资产、资金、技术等可变资本进行折股量化入股,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目前全县已有45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突破。

夯实责任 强化“三线落实”促脱贫

山阳县委书记张国瑜介绍: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就是一个“干”字,敢干、实干、巧干、精干、快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紧盯2020年脱贫目标,自我加压、快马加鞭,坚决打赢山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为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该县认真总结前期脱贫攻坚工作成功经验,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正视推进工作中的难点,认真贯彻中央、陕西省、商洛市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政策机遇,凝聚各方力量,聚焦领导力量、突出帮扶责任、强化领导力量一条线、帮扶责任一条线、政策措施一条线“三线落实”,做到领导力量精准、帮扶责任精准、政策措施精准,系统推进促脱贫攻坚工作。扛起县镇村“三级书记”抓脱贫责任,实行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1个镇、包抓2个村、帮扶6户贫困户,捆绑考核、同奖同罚,解决工作难题,确保“脱贫过程扎实”。实行每个单位包抓1个村、每名干部帮扶6至7户贫困户,建立完善工作队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双十条”举措,促使帮扶干部始终带着感情帮扶、带着责任落实,确保“脱贫工作务实”。创新脱贫攻坚考核方式方法,定期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活动,交叉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确保“脱贫结果真实”。

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山阳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决胜全面小康目标,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下足脱贫绣花功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追赶超越、建设“三强两好”美丽幸福新山阳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