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榆阳电商:短板的跨越
2017-09-18 09:08:52 来源:新西部杂志

在榆阳区,电商这个新业态的发展只有短短两三年时间,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尤其是煤炭这一传统行业,借助电商突破了销售及运力的瓶颈。坚定不移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推动电商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经济效益,是榆阳电商追求的发展方向。

大才公司运营的京东“中国特产陕西榆林馆”

榆阳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位于榆阳区北岳庙,进门右边的一排平房里,设有京东榆林馆线下体验馆、电商培训学院、众创空间、运营中心,是榆阳区指导、服务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平台。

据榆林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帅介绍,2015年2月12日,榆阳区供销实业有限公司与西安大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榆阳区窝窝来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成立了榆林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才”),标志着在政府引导下,榆阳区电子商务扬帆起航。

扶持当地电商龙头企业

在大才会客室,可以看到两块奖牌:一块是榆林市供销社颁发的“全市供销系统2016年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先进企业”;一块是榆阳区供销社联社颁发的“2016年度农村电子商务先进单位”。这是对成立不到三年的大才公司的认可与肯定。

张少帅注册的窝窝来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窝窝来客”)是榆林首家电商企业。当时人们注册的公司多是电子科技公司,敲明叫响电子商务公司的还没有,为此,张少帅费了很大功夫,找了各种材料,才将公司注册了下来。

大学时,张少帅读的是企业管理专业,但他对电子商务更有兴趣,也很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大四时,同学们都在找单位实习,他却回榆林创业,注册成立了窝窝来客。

“那时榆林的房产中介、搬家公司、保洁等都是我在做,是榆林的第一个VIP。”张少帅运营的窝窝来客是58同城榆林区的总代理。

窝窝来客业务做的风生水起,受到了榆阳区主管电商业务的王区长的关注,于是张少帅有了负责运营大才的机会。

“阿里巴巴让浙江拥有了一个企业带动形成一个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奇迹。榆阳区也在积极扶植当地的龙头企业,比如榆林大才。”商务局工作人员白文涛介绍道。

2015年2月,榆林大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开建了西北首家融合了PC端、手机Wap端、微信端三网合一的支持商家入驻开店的自建网上商城,商城名为“陕北优选”。6月中旬,“陕北优选”正式上线,并配备有配套的物流服务设施。很快,入驻商家达30多家,上线产品200多款,实现网上销售额500多万元。

2015年,京东、阿里等国内大的电商平台开始将触角向县域以及乡村延伸,另一方面,新农人群体也在借助网络自下而上地联合起来。在此背景下,2015年3月28日,受榆林商务局委托,大才全面运营京东“中国特产陕西榆林馆”,借助京东商城这个平台优势,快速提升榆林电商企业品牌及特色产品知名度,形成电商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据张少帅介绍,“榆林馆以农产品交易为主,是政府对外的一个窗口,也是政府与京东战略合作的体现。”打开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榆林馆”网页,一股陕北风扑面而来,土黄色的窑洞映入眼帘,农家小院的石碾上摆满红枣、小米、高粱、绿豆、有机红酒等陕北特色产品。只要有专业资质、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都可以免费进驻这个电子商务平台,大才会为企业产品提供产品展示、网店装修、平面设计、推广优化、软件服务、物流配送、售后跟踪等一系列帮助。

高维军经营佳县东方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已有十年之久。2015年,他的公司也加入了大才电商平台。“我们公司的产品在2009年就通过QS认证,其中‘五女贞’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高维军说:“过去公司产品主要靠工作人员外出跑销售,要找当地代理商,首先用自己的货铺底,导致后来有些货款都收不回来;代理商要在当地宣传,我们厂家也要付钱。投资在销售上的钱可真不少啊。”

随着网上购物迅猛发展,高维军也曾想过尝试网络销售,但苦于缺乏资金和人才,迟迟没有行动。现在借助政府搭建的电商平台,不仅能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还可以通过网络把产品推向全国,还不需要花广告费。

2015年11月,大才接受横山县工贸局委托,在线上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横山羊肉”。这是大才首次涉足农产品上行,截至去年,农产品销量达1000多万元。

国内大的电商平台,一开始做的都是标准化产品,无论淘宝的轻工产品还是京东的电子数码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但农产品标准化很难,以大枣来说,同一个县不同的种植户生产的枣,要找出差异很难。什么是好枣?全凭感觉,没有一个更客观的标准,农产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当年雨水、光照的不同,年际间产品品质就可能有差异。

“有人以为养鸡产蛋拿到网上就能发大财,不是这样的,与产品品质有关。”张少帅认为电商不缺好东西,缺的是一股推劲,即打造品牌,榆林产优质杂粮,但没有统一品牌,认知度就不高。

2016年,大才确立整合资源统一陕北农产品品牌的思路,注册了“陕北大大”,随后,全系品牌陆续上线。“陕北大大”系列产品已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和旅游局合作,游客成为来体验馆下单的主体。

目前大才的生鲜类羊肉做的相当好,合作企业在西安有店有仓库,大才接单后就可以安排从西安发顺丰,泡沫箱加冰袋,两天即可到货。

截至去年年底,入驻运营中心企业已增加到40多家,上线产品300多款,实现网上销售额1200多万元。

针对电商人才短缺的状况,2015年4月,大才开始涉足电商人才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学员开展不同电商平台模块以及美工模块等电商实战类内容的培训。2016年11月,大才从20多家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京东商学院西北地区惟一授权的官方教育培训机构,张少帅是京东官方讲师,是榆林惟一的一个,陕西不超过5个。培训地区不仅局限于榆林,还延伸到韩城、宝鸡、新疆阿勒泰等地。截至目前,大才累积培训100场,6000人次。

“今年销售上想有大的突破。八九月后就进入销售旺季,肉能卖动了,小米等新粮也下来了。”张少帅解释说,电商有淡旺季,后半年开始走旺,过年时到达高点。

煤老大搭上电商快车

在榆林街头,可以一眼看到一辆面包车,车身上有显眼的绿色字体“拉货就找货大大”,下面除了有电话,还有二维码。

据榆阳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榆阳区已探明煤炭储量约600亿吨,含煤面积6700平方公里,占辖区总土地面积的95%以上,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榆神府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大大是西安货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榆林分公司经营的一家运营煤炭信息平台的“互联网+”企业,目前榆阳区有15家煤矿加入到货大大驻矿网络当中。

从2014年始,互联网开始迅速从消费领域向工业领域渗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宗商品电商网站,这对化解大宗商品产能过剩、指导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绝大多数产品的商品价值本身远高于物流成本,但煤炭恰恰相反,煤价的50%-70%是花在物流上。榆林是中国煤炭主产区之一,针对榆林煤炭“卖得出去但运不出去”的问题,货大大服务站通过“互联网+煤炭”的模式,实现煤炭产、运、销直接在互联网平台上交易,交易成功后,进行物流的直接配送,减少煤炭交易中间环节,以降低榆林煤流通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2015年是大宗B2B创业元年。这一年的3月,榆林出现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企业——“货大大”煤炭信息平台(简称“货大大”),货大大以强大的数据库为核心,以驻矿人员、呼叫中心、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四位一体实现高效找煤、实时调车一站式服务。

中国煤炭行业运销传统上靠“一张沙发,一张桌子,几个记录着煤炭运输司机联系方式的电话本”的信息部。煤矿或采购方有运力需求时,先给各信息部打电话,才能对接上司机,经过一番询价、比价,最终达成交易。这个过程不仅繁琐,且效率低下。

榆林人折大伟辞了大公司财务总监工作,创业成立了西安货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榆林分公司。他选择打造一个服务货主与司机的运力交易平台,通过免费撮合的方式介入到最分散的公路煤炭物流之中。当平台积累了丰富数据可以优化供应链后,再去介入煤炭交易环节。

煤炭与钢材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是工业品,有标准的型号、规格、产地;而煤炭是资源型产品,非标,即便是同一个坑口,产出的煤炭指标都会有波动,这种非标性导致交易平台建设相对困难。加之煤炭行业下游需求方规模较大,交易行为不够动态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交易双方对贸易平台的依赖性。

“从哪个点打进去取决于这个行业的特性,只要你能抓住行业痛点,就能再沿着供应链逐渐延展开来。无论是从交易平台还是物流切入,最终形态都是垂直的行业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折大伟决定从煤炭B2B的最大痛点物流入手,希望从物流运力撮合切入煤炭行业,进而成为煤炭B2B平台。

传统的信息部,功能相当于中介,帮司机和货主对接运力需求。榆林500家信息部,最大的几家每天也只撮合几十车煤的运输。在折大伟看来,信息部像一个个彼此没有连通的点,最大的问题是当司机需要运输时不一定能立即找到货主,而当货主想找司机时,也不能确定哪一个信息部能给他派上最及时的司机。

货大大的运营模式是做一个信息化的系统。他们将运力需求与司机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可以让司机和货主通过“货大大服务号”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接单和发货,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不仅如此,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货大大可以根据交易历史与习惯性路线,对司机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画像,从而大大提升撮合成功的概率。另外,货大大还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货车司机担保,这对司机与货主来说,无疑增加了平台的吸引力。

然而,最初这种模式的建立却是艰难的。

“煤炭行业是一个比钢铁业更加原始与粗放的行业,它非常依赖线下,必须要有人在线下推动它,然后通过这个人去承载更高效率的信息系统。”为了撬动这个行业,折大伟专门建立了一个地推团队,然后带着团队去各个地区扫矿。

20个地推团队成员,每天在矿区附近,与货主和司机进行交流沟通。他们不断地去开发新的货主,将货主的信息数据化,把运力需求反映到货大大平台上。然后,他们将自己获得的一手运力信息对接给司机,说服他们去登录货大大平台,成为货大大运力的一部分。

目前,在货大大平台注册车主数量已达31456人,注册货主信息数量达1753人,与货大大平台合作煤矿达200家,合作贸易商1500名,发货路线逾2000条。

“这就像编辑一张线下的驻矿网络,然后用这张网在现实世界里面翘动这个传统的行业。否则,光从一些看起来比较新鲜的APP入手,其实很难渗透进去。”折大伟说。

2016年初,货大大成为了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5月,有一个山东的企业要3000吨煤,他们通过陕煤找到了折大伟,最终,通过货大大平台,这笔交易得以完成。这次交易,标志着折大伟向他设想的将货大大通过积累丰富数据优化供应链后介入煤炭交易环节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2016年5月27日,2016全国大宗商品B2B电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5位估值过亿B2B公司创始人、4位顶尖投资机构代表及500多位B2B行业大咖出席此次行业盛会。货大大作为煤炭物流代表应邀出席了本次盛会,并荣获2016中国大宗商品电商50强称号。

目前,货大大是陕西省首家互联网+煤炭物流企业,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货运分会理事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煤炭物流价格指数定点监测单位,交通部无车承运人试点单位。

2017年5月20日,货大大在“高新杯”榆林第五届(青年)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上,以优异成绩夺得总决赛一等奖。

网红品牌“沙盖妹”

我们在榆阳区实地考察京东·农村电商扶贫合作点时,发现这个合作点就设在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张少帅说,之所以把点设在这里,是因为通过食品公司可以带动种植沙盖农户脱贫致富,现在已经有100多农户加入到沙盖种植合作社。

沙盖学名叫沙芥、沙萝卜、沙白菜,是榆林土生土长的一种野菜,只有毛乌素沙漠才生产,是陕北一道具有本土特色的小菜,由于这种菜天然具有一股刺鼻的特殊味道,甚至能呛得人掉眼泪,所以不长虫、不招蚊蝇,是纯正的绿色食品。

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不能离家打工的张红春开始在家腌制沙盖以补贴家用。

“现代人生猛海鲜吃腻了,吃碗沙盖拌疙瘩,既解腻,又能减轻肠胃负担,这是沙盖菜受欢迎的原因。”张红春说,她就是瞅准了沙盖菜这个特性才进入这个行业的。

最初,张红春采取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买农户的沙盖,带回家腌制,再将腌制好的沙盖一桶桶送到菜市场去卖。辛苦三个月,赚到了8000多元。

2013年,张红春借钱投资10万元建了6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并租了30亩沙地自己种沙盖。不巧的是,这一年因连月阴雨,加上一场冰雹,30亩沙盖几乎没有收成。本来买的面包车是用来跑销售的,但为了维持生计和还债,她就开着面包车给电信、联通公司跑基站、装基站。

第二年,沙盖收成不错,为了增加收入,张红春大量收购农户种的沙盖菜。由于工艺不过关,腌制的沙盖坏了很多。经过反复试验,在倒掉两万斤坏掉的沙盖后,她终于掌握了老坛发酵腌制沙盖的传统技术。国家规定腌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20的范围内,经陕西省质监局检测,张红春腌制的沙盖菜这一指标为零。

2014年,为库房积压的沙盖菜着急上火的张红春偶遇了榆林老乡“土豆姐姐”,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土豆姐姐”一条微博就为她引来了一个大单子——西安福茂源饭店和她签了一个6万元的年订单,让她第一次体验到互联网的魅力。她立即加入到陕西新农人行列,注册了“沙盖妹”商标。自此之后,她勤奋地更新微博、微信,所有原创内容都是与沙盖有关的,教人吃沙盖——沙盖饺子、沙盖焖面、排骨烩沙盖、沙盖炒饭,还有沙盖菜具有的保健功能等等,终于将“沙盖妹”做成了一个网红品牌。

张红春说,虽然微店订单量不大,但宣传推广作用却很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没有什么直接成本,只要愿意付出时间。

“沙盖菜重量大,不是很适合发快递,绝大多数还是线下交易发货。”张红春说自己是网络最大的受益者,沙盖能从榆林走出去,到了北京、深圳、西安、包头等地,均是因为外地饭店在网络上看到了相关信息后订货的结果。

2015年,张红春在芹河乡新建了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承包种植沙盖面积也扩大到50亩,并和周边150多户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负责收购农民种植的沙盖菜。“沙盖妹”产品在2015年第22届农高会上获得了“后稷奖”,这一年公司业绩与之前比也翻了五倍。

2016年,张红春接到的订单达200万元。这一年的9月9日,她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综合类”项目全国的总决赛,“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从全国6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组委会颁发的“金翼”奖证书及奖牌。

今年5月,“沙盖妹”沙芥菜(榆阳区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杯”榆林第五届(青年)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初赛中获取晋级决赛的资格。

张红春还与广济堂合作开发沙盖药膳。在她看来,做沙盖美食,更能体现毛乌素沙漠里生命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坚持与执着。她打算在不断壮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继续研发沙盖醋、沙盖含片等深加工产品,借助“互联网+”,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更大的市场上去。

弥补短板促跨越发展

榆阳区镇川镇有一家碗托店,2014年开张后就利用网络销售,成为镇川镇首家利用“互联网+”销售模式经营的碗托实体店。该店经理王婧萱说,现在日常销售一天基本上稳定在30多单左右,三年来月均销售额达7万多元,年销售利润超过50万元,碗托店的规模比成立之初扩大了三倍。

“现在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谁主动融入,谁就能取得先机。所以我区要坚定不移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推动电商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经济效益。”榆阳区区长贺利贵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说道。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榆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促进榆阳区电商发展。

截至2016年11月,榆阳区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到585家,网上交易额突破1亿元。“农商1号”发展农村站点78个,招募会员1.3万人,线上线下订单额突破700万元;镇川、鱼河、芹河和金鸡滩4个乡村电子商务合作点投入运营,乡村电商交易额达到600万元;“抠抠团”注册会员29万人,注册商家4000多家,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

餐饮、住宿企业通过百度外卖、百度糯米、美团等团购网站实现线上线下交易,交易额2200多万元;食品加工类企业利用淘宝、自建电商平台、与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合作、微信端等方式开展电商业务,交易额1800多万元;羊老大、蒙赛尔等轻工企业在淘宝、天猫网上开通自己的旗舰店,交易额1600多万元;传统商贸、工业、文化、医药类等企业相继开展电商业务,长泰国际、人民大厦、鼎上鲜等10家较大的企业通过“携程网”、“去哪儿网”、“艺龙网”等团购网站开展电商业务,年交易额达到500万元;高新丰田等3家企业建立门户网站,并通过汽车之家开展线上宣传、线下订单交易,年交易额达到3600万元……

与电商发展同步的是快递业的迅速发展。榆阳区现有快递品牌企业24家、服务网点96个,其中农村服务网点26个,覆盖10个乡镇,覆盖率达43%。

榆阳区还积极组织成立电子商务协会,通过协会组织企业,增强了企业间的凝聚力,集中企业力量,抱团发展电子商务。汇智协同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已培训电商学员2200名,入园孵化企业62家,榆林电商产业孵化园入驻企业50多家,助推了“互联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与榆林其他7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县比,榆阳区并没有取得国家相关的一年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而区政府能拿出的资金有限。为鼓励榆阳区电商发展,商务局提出应当尽快出台《关于加快榆阳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配套政策和推进措施,研究编制榆阳区电商发展规划,推动电商健康快速发展。通过设立电商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放贷力度,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等融资模式,扶持电商经营主体创业发展。制定重点企业鼓励政策,择优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电商企业加快发展。建立电商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强化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功能。

目前,榆阳区正在加强协调对接,着力推动总投资10亿元的农产品批发电商物流园项目落地建设,打造辐射周边省份的农产品电商批发中心;争取国家级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落户榆阳,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货物与车辆高效匹配,助推榆阳煤炭外运销售;启动建设聚钛电子商务物流园项目,打造榆麻矿区大型网商总部交易、电子商务物流和农产品仓储物流综合体;支持梧桐树、榆林大才、汇智协同等电商孵化平台建设,打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动更多企业开展电商业务……

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榆阳区希望借助电商新业态推动榆阳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为经济发展换挡提速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责任编辑 马颖超)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