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重庆自贸区:构建陆上贸易规则
2017-05-19 08:51:31 来源:新西部杂志

与湖北、河南、陕西、四川同为内陆自贸区,重庆自贸试验区的首要任务是依托制度创新,激发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的作用,构建陆上贸易规则,加快内陆开放步伐。

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在拥有两江新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国家自主创新核心区和中新项目核心区的基础上,实现 “四区叠加”的区位优势,释放巨大的开放红利。

2017年4月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Y”字型节点上,拥有中国内河第一大港重庆果园港、横贯亚欧大陆的“渝新欧”铁路。铁路在果园港向长江延伸,国内外的货物搭乘上“渝新欧”,在长江黄金水道与海上通道之间繁忙地运转。依托渝新欧,重庆自贸试验区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快速崛起,并将带动一批内陆开放地区。

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

打造第四个活力增长极

重庆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于2016年8月31日获批。总面积119.9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两江片区、西永片区、果园港片区三个片区。其中两江片区66.29平方公里(含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8.37平方公里),西永片区22.81平方公里(含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8.8平方公里、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0.15平方公里),果园港片区30.88平方公里。

三个片区的选择主要是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将海关特殊监管区纳入自贸区;二是将在重庆的国家一级口岸纳入自贸区;三是将目前重庆发展比较成熟的金融、商贸聚集区纳入自贸区。

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表示,重庆申报自贸区准备了三年。原来重庆自贸区试点方案是40平方公里的说法,重庆当地也曾盛传自贸区会设一部分在万州、涪陵、江津,但最终方案证实传言不实。

据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自贸区办公室主任李谦介绍,按照国家要求,重庆自贸区共需完成7大改革任务、151项改革举措。151项改革举措中,属于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共性举措大概占75%,包括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转型、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四个方面。

属于重庆个性化举措大致占25%。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重庆将加快构建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以“渝新欧”为重点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支持体系,探索陆上贸易规则话语权制定;二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这是重庆与其他自贸试验区最大的不同之处。重庆自贸区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构建陆上贸易规则。”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自贸区办公室主任李谦说。

此外,重庆自贸区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先进制造业进行制度创新和安排。这个任务主要是由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承担。

中新(重庆)项目也将是重庆自贸区一个特殊之处。重庆自贸区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一体化发展的。中新(重庆)项目主要包括了金融、航空、物流、信息通信技术四大重点合作领域,并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很多方面都可以在自贸区的框架下实施。

李谦说,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重庆自贸区是“三合一”的开放平台,即铁路、机场、港口三个枢纽,与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的集合。这些开放平台是其他省市不完全具备的,这对于重庆自贸试验区涉及的金融物流一体化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重庆探索自贸试验规则创设了条件。

“重庆自贸区将利用‘渝新欧’班列,使陆上交通贸易更加便利化,促进产业集聚与发展,促进经济区域成片开发;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上游制高点,主动与成都连成一片,打破区域壁垒,建设成渝经济发展中心,通过规模化和集聚化,把成渝地区及周边的大中城市连成经济增长板块,企业创新板块。”李谦说,重庆争取在五年至十年之内,建成中国第四个极具经济活力的增长极,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一道,成为拉动区域增长的全国性增长引擎,使之成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中心。

两江新区:自贸试验核心区

嘉陵江与长江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交汇,然后变成巨流奔腾涌入大海。如今,在朝天门东边、长江以北那片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已快速崛起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随着重庆自贸区的成立,这里又成为自贸区的核心区。

两江新区是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国务院赋予两江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等五大功能定位。

作为占地面积超过重庆自贸区一半的核心区域,两江新区无疑占尽了天时和地利,成为重庆自贸区的投资热土。

2017年4月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当天,两江新区现场与国内外客商签约项目40个,项目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投资金额635亿元,签约数量和总金额分别占重庆市的67%和79%,充分显现出两江新区的竞争优势与创新实力。

数据显示,自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重庆自贸区两江新区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613户、资金总额296.34亿元,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3854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3729亿元。

两江新区管委会透露,今年两江新区计划引进外资15亿美元以上,外贸进出口额超过750亿元人民币。同时,全面推进服务贸易和自主创新国家级试点建设,审批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缩短六成。

为更好推进经济转型,两江新区科学规划,推出北碚-悦来-水土新兴产业组团、渝北-空港组团、金山-水港组团、照母山服务贸易和科技创新组团、江北-江北嘴金融组团、龙盛高端产业组团、果园港物流组团七大功能组团促进发展。

两江新区现有产业从地域上看,一是形成了以江北嘴为主体的金融商务中心,二是形成了以照母山、礼嘉、悦来、两路等区域为主体的都市功能产业带。

据悉,在先进制造业平台方面,两江新区已聚集现代汽车、韩泰轮胎、SK等一批跨国企业的中韩产业园;在现代服务业平台方面,重点发展照母山服务贸易和科技创新城;在综合配套服务平台方面,建立了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立开放办学和专业人才培训的互联网学院,建立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加速基地。

还有消息显示,两江新区招商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该项目位于两江新区服务贸易产业园,共四层楼,面积约4560平方米,设有两江新区自贸组团规划展览馆、政务审批大厅等。

中新项目一体化发展

2016年1月8日,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第三个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中新(重庆)示范项目管理局落户在两江新区江北嘴。

据介绍,该项目主要在金融服务、航空、运输物流、信息通信技术四大领域合作。一年多来,双方推出多项政策创新,让内陆地区与世界联通的资金、信息、物流更加畅通。

自贸区、两江新区、中新项目三大战略效应叠加,是重庆自贸区的鲜明特点。

有专家认为,“渝新欧”扭转了重庆的先天区位劣势,奠定了重庆开放发展的基础。中新的正式运营,则是重庆开放的又一个发动机。一年多的时间,中新双方已集中签约4批70多个重点项目,累计金额超过160亿美元,内陆地区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双降”的目标正在实现。

物流成本方面,以重庆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已初现雏形,多种交通方式硬件上无缝衔接,货单、载具等制度规则也已开始统一,物流成本已开始下降。

融资成本方面,双方已落地跨境融资项目39个,金额合计32.2亿美元,包括中西部首笔融资租赁公司人民币债券、跨境融资保理贷款等创新项目。初步测算,已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52亿元。

作为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李谦同时还兼任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副局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自贸区中新(重庆)项目将按照一体化规划、协同化发展的思路,来务实地推动这两个开放平台的建设。

在中新(重庆)项目的八个实施区域中,有七个区域又同时属于自贸区范畴,因此两个项目在多个方面都属于一体化运营。“比如前期中新(重庆)项目取得突破性政策,可以继续在自贸区内推进。而以前中新(重庆)项目没有突破的,比如飞机融资租赁,则可以在自贸区范围内有所突破。”李谦说。

除金融、航空、物流、通讯四大领域以外,双方未来也将会在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医疗保健、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领域深化和探索。

探索陆上贸易新规则

“依托中欧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强化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构建中欧陆路国际贸易通道和规则体系。”这是重庆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的自贸区试验任务之一,也是重庆自贸区区别于其他自贸区的显著特点。

全球贸易曾经长期处于“得海洋者得天下”的时代,奉行 “海洋贸易规则”。陆上贸易规则是有别于海上贸易规则的一种新国际贸易规则。以“渝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将通过实际运行中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完成中欧陆上贸易新规则的自贸区试验任务。

“渝新欧”(“渝”指重庆,“新”指新疆阿拉山口,“欧”指欧洲)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全长11179公里,是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首次全程运行,载着惠普在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从重庆团结村始发,开行十六天,顺利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

首开中欧班列先河的“渝新欧”将重庆与沿途国家紧密相连,成本仅为空运的五分之一,时间仅为海运的三分之一。据统计,“渝新欧”不仅占到全国中欧班列货运总量的近50%,还正在立体化发展,通过铁空联运形成辐射亚洲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与此同时,向东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实现铁水联运,依托渝昆泛亚铁路大通道和南向公路物流通道,向南加强与东盟以及东南亚的经贸合作。

据介绍,重庆以铁、水、空三大口岸枢纽为载体,打造了一批功能性开放平台,形成了水陆空三个国家级的枢纽、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的三个“三合一”开放格局,在中西部保持领先。

通过打造长江上游物流贸易枢纽港、西部国际航空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监管和信息交换中心等,重庆将率先建成国际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

李谦说,当今世界贸易规则主要围绕海上贸易展开,并不适用于以“渝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因此,重庆要依托“渝新欧”在自贸区试验范围内,探索陆上运输的国际贸易规则。比如,海运货单具有金融属性,可在银行进行融资押汇,但铁路货单却无法实现这一功能,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率的降低,削弱了中欧班列的优势。此外,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在载具、海关检疫等方面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一体化,影响了中欧班列的时效,这也是我们将在陆上贸易规则中需要去探索和解决的。

据悉,重庆还将探索在西部物流园分别设立金融服务平台公司和综合服务平台公司,力争突破当前“渝新欧”贸易供应链金融以及综合服务的制度瓶颈。

聚集高附加值产业

4月6日,重庆自贸区宣布计划培育高端饰品产业,并联合上海黄金交易所,建立规模不小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黄金市场基金”。高端饰品产业将成为重庆市继汽摩产业以及IT产业以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重庆计划发展的高端饰品产业包括黄金、彩色宝石、钻石、眼镜、钟表等,其中以黄金和珠宝钻石为主。相关人士表示,早在过去几年,重庆就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自建或引进沿海企业,对该产业进行培育。自贸区获批后,重庆希望利用相关政策,对该产业进行升级。

在重庆自贸区总体方案“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验内容中提到:将在重庆自贸试验区打造产业梯度转移的国际加工基地,完善以“整机+核心零部件+原材料”为龙头的全流程产业链,推动加工贸易由水平分工变为垂直整合,鼓励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拓展,提高附加值。探索“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的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新模式。高端饰品产业应在其中占有一定分量。

李谦称,未来重庆将围绕组建黄金市场基金、刚刚获批的《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指定实施口岸两个维度来全力打造高端饰品产业。

据了解,重庆将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展开合作,不仅将建立黄金市场基金,规模将不小于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将发挥重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区位优势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政策优势,将重庆打造成为西南地区黄金交易中心。

《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Kimberley Process)是国际毛坯钻石进出口贸易中的一项监管制度。此前,国内仅上海、广州实际开展了金伯利业务,重庆是全国第三个能实际开展该业务的口岸。

在重庆工业体系中,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两大支柱性产业。其中汽车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2016年产值为5380亿元。重庆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高端饰品达到5000亿元的产值目标,相当于重庆再造一个汽车产业。

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表示,在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方面,重庆将结合“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进一步突出产业支撑作用,在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完善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等领域下功夫。

(责任编辑 马颖超)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