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困境的三重维度
2017-03-23 08:12:22 来源:新西部杂志

本文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上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接受研究”(立项号:DJ10048)研究成果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5;2.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加强大学生政治意识、完善大学生价值结构的使命。本文首先从国外教育、过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维度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一比较与分析,并在分析困境突破的可能条件基础上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新路:实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的“全息式”教育方法;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开放式教育主题;倡导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型的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当代困境;破解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加强大学生政治意识、完善大学生价值结构的使命。随着我国文化价值趋向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遭遇“有何用?”的质疑。在我国经济、文化步入新常态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本质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仰特性,在施教方式上推崇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之一。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探寻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新路。

一、分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三个维度

1、与国外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是“显性教育”高扬而“隐性教育”缺位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义体验教育并非中国独有,美、德、法等西方国家普遍开展相关公民教育,并于上世纪60、70年代引入隐性教育改革。隐性教育的特点是文化氛围开放、宽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身心的发展与完善。该教育方式通常不借助固定教材,形式灵活,赋予群体性生活“足够的色彩、形式和生命”,以激发相应的道德行为。[1]隐性教育切中思想道德教育之根本处在于其隐蔽与疏导的特性合乎道德“起于和源自于原初生活中人心感受和感动”[2]这一内在规律,施教者的教育意图愈隐蔽,就愈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内化为个体需要。

以显性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是以课堂为唯一施教场所,有指定编写的教材,依照“课堂—作业—考试”步骤,让受教者习得关乎道德信念的知识和观念。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播顺序倘若过分执迷于“强制性灌输”、“榜样式引领”,往往会窄化教育宽度,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其流弊势必会弱化其导行实效,而有沦为专业课程附庸之势。大学生在真正面对并求解生活世界的人生困惑时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失语和无力的。

2、与过去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是奉行单维价值观导致解释力的现代式微

思想政治教育单维价值观是指以政治境界统摄道德境界和理想境界,以政治研判的标尺裁决一切言行,尤为重视教育对政治的践行功能。在改革开放前这为国家在一穷二白、国际社会“和平演变”威势下发挥了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步入社会发展新常态,传统单维价值观与涌现的多元异质文化日益处于紧张的张力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价值尽管旨在树立政治领导者的意识形态合法性,于大众之中内化和再生产,但内化与再生产之效倘若依旧沿用政治研判的标尺,脱离时代语境和学生实际,惟政育是举,结果恐怕就与教育目的“南辕北辙”。另一方面,一种究枉过偏式的做法是教师一味迎合大学生单向度的需要,使“课堂成了接收主体的俱乐部”而同样有“独白”之嫌疑。这两股力量相互纠合,可目为一种单维价值观在现代的变种而有悖“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解释力的现代式微。

3、与专业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是信仰教育倚重智识逻辑而背离“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它作为一种理性活动,其“最终不是通向基于事物之因果解释的科学,而是最终通向基于人性之如何自我完善、生命之如何安顿和归依的教化之道”。[3]然而,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唯智主义”崇拜倾向于主张以“逻辑—认知”方法贯穿人生价值教育,通过记忆、识辨、推定将结果导向特定的立场和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化为智识逻辑主导的空泛说教和单一的思维训练。这种对“认知发展”的狭隘推崇的做法必定是人文意蕴丧失、价值理性弱化。由哥伦比亚大学主持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学生对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的掌握程度与实际的道德行为之间并无必然关联。这说明知识逻辑推演下的课堂说教并不能有效影响教育主体的现实选择。

二、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可能性

1、教育政策规导可以推进教育主题的方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导向。1985年提出“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2004年确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再到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彰显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之育”的主题。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新常态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责任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成果负有责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负有责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负有责任。

2、复杂环境激励可以拓宽教育资源的选择性

现代教育“必须作跨世纪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教室里坐的是21世纪的主人”。[4]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如此。当前我国正步入经济、文化的新常态,这将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转型且持久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及时捕捉时代脉动和深刻把握社会发展,才能有效地影响与导引学生思想动向。而教育聚焦于西方现代化进程,又为自身提供反观自照的样本。当日本1991年将教育目标的排列次序由原有的“智、德、体”改为“德、智、体”,以解救孩子“心灵荒废”之时,该思想已在上世纪初由蔡元培初步奠定并于1957年确立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当我们祛除“文革”流弊,盲目阉割集体主义,独崇自由、个性之际,西方却反思性地看到了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的独有魅力。这些戏剧性的对比正是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现代文明与民族传统的生动素材。

3、新型实践助推可以提升教育方法的创新性

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思维认知、观念思辨的学理之维,又需实践诠释、躬行践履的生活之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突破脱离客观现实而执迷于“理论言修”型的模式,把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书院制管理模式、开辟“第二课堂”、增设红色教育基地等都是实践教育的新探索。这些实践教育方式虽处于成长初期仍有待完善,但不失为对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

三、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基本路径

第一,实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举的“全息式”教育方法。所谓“全息式”,是指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思维惯习、行为养成和价值信念的内容渗透于学习、生活中,多方位关注、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成长。这种方法要求以显性教育为基础,因为学校惟有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价值内容,才能发展他们的价值观。在这里,显性教育要以“对话沟通式”教学为其枢要,通过阐发理论要旨与追溯理论原委式的知识传授,使学生获得关涉政治、道德的学理认知,结合典型案例正面感染学生。教育心理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学习理念、研究方法对个体改变和发展具有弱相干性,反而是隐性理论抑或自我期待表征出在其间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倾向,[5]这为隐性教育的必要性提供心理学支撑。隐性教育可以突破教材内容之囿,可就与之相关的政治问题、价值评判、道德选择的合理性展开讨论与辩难,引导学生理性自律和辩证思考,培养其独立人格、责任担当、道德养成。隐性教育面向实践、回归生活世界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自身困境的必由之路。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开放式教育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通过屏蔽异质文化、塑造“真空”环境来实施,故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探索开放式教育主题。思想政治教学要通过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系教育,以不同形式和换位视角引导大学生深入领会近代以来革命乐观主义思想,谱写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创新精神,前瞻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可设置开放式商谈主题、绘制多元话语来扩宽教育空间,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给予不同的价值选择同等尊重的道德空间,让大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政治热爱,对自己倾向的品德热爱,对自己持守的信仰热爱。

第三,倡导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型的新教育模式。所谓“教材体系”是指以教材内容为授课指向和目标要求的教育模式,它保证了教学规范、政治统一,但其实施完全依赖于固定的教材内容,教学缺乏包容与对话的维度而有失活力。与此不同,如果说教材体系倚重书本解读,那么教学体系则由问题统领知识;如果说教材体系沿袭的是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路而注重理论之养成,那么教学体系则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的理解思路而强调实际问题之解决;如果说教材体系以其规范性、逻辑性保证了教学的权威性和政治的划一性,那么教学体系则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开显了教学的实践品格。简言之,“教学体系”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参照文本课程,由设问难题引入,通过对文本理解性的实践诠释与隐性教育方法实现由智识到践行的跃迁。

一如美国哲学家罗蒂所指出的,信仰问题只有与实践相联系,才能勾起我们对它的思考,因此,“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于充满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6]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之旨。

【参考文献】

[1]Durkheim, E. Moral Education [M].New York: Free Press, 1973.

[2]王庆节.道德感动与伦理意识的起点[J].哲学研究,2010.10.

[3]张再林.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王文延.世界教育主题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5]Robert Edmunds and John T. E. Richardson.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approaches to study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UK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2009. 79.

[6] (苏)纳扎罗娃,刘成彬,史民德,周纪兰译.青年共产主义信仰的形成[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申丽娟(1978-)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刘戈亮(1981-)男,陕西西安人,讲师,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管理。

(责任编辑 马颖超)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