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刍议西安“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2017-03-23 07:25:28 来源:新西部杂志

(西安市经济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07)

【摘 要】本文阐述了西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的基本模式,认为当前的发展模式由于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扭转资源向中心城区集中的趋势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因此西安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优化空间布局;集聚辐射能力;构建便捷交通网络;强化产业分工合作;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关键词“都市区经济”;西安县域发展;现状;转型;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够构建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西安市内的县域是指西安市主城区周边涉农的“四区三县”,即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高陵区、户县、周至县和蓝田县。作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在西安市“一类一策”政策的指引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打造品质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要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一、西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西安市县域[1]经济发展良好。从综合实力来看:西安市县域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902.2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56.27亿元,年均增长1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33.38亿元增长到95.81亿元,年均增长23.48%。从产业结构来看:西安市县域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74:53.67:32.59升级为2015年的12.85:50.08:37.07,服务业比重较2010年上升4.4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截至2015年,全市农业园区总数达到344个,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0万亩,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也从2010年的455家增长到517家,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数达到224家,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安市对县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完成1571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任务,新增农村公路557公里,农村二级公路和行政村水泥路实现全覆盖,路网密度较2010年提高11.4%,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村镇商贸、文体中心、卫生院所等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县域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从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来看,高陵撤县设区并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市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累计流转土地56.3万亩,并于2015年统一了城乡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类别,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西安市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不足,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区集中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西安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从27.38%下降到26.83%,下降0.55个百分点。从区域增长速度来看,紧邻中心城区的临潼区、户县、蓝田年均增速5.0%,7.3%和10%,均低于11.5%的县域平均增长速度;而最外圈层的阎良区、周至县“十二五”期间GDP平均增速分别达到14.3%和13.9%,可见主城区的虹吸效应依然较强。

二、西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西安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归结为农业资源开发、开发区带动、主城区扩张强制升级三种模式。

1、农业资源开发模式

农业资源发展模式以户县、周至、蓝田三县为代表,这三个县均为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托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区田间工程建设,发展传统粮食种植,另一方面则依托当地优势资源,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户县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形成同兴西瓜、户太葡萄、福缘杏果等优质果品品牌,设施农业已达5万亩;周至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截止到2015年,周至猕猴桃种植面积41万亩,挂果面积31.6万亩,猕猴桃总产量达46万吨,产值超25亿元;蓝田则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近年来新建标准化肉鸡棚舍50栋、奶山羊棚舍100栋、食用菌大棚100栋,先后引进雨润集团、伊利集团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发展产业化。

2、开发区带动模式

开发区带动模式以高陵、阎良两区为代表,主要是通过布局开发区,在吸引外资、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等方面发挥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高陵于2003会同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泾渭新城,大大加速了高陵的工业化步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集聚了以商用汽车、重机设备、新材料、兵器装备、精细化工等产业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装备制造企业,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0亿元,占全市16%。阎良区则因布局国内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整机制造、飞机设计、强度试验、试飞鉴定等组成的主干产业体系,2015年阎良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收入达到34382元,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50远,均居区县前列。

3、主城区扩张强制升级模式

主城区扩张强制升级模式以长安区为代表,即通过主城区的向外扩张,强制将离主城区较近的区域升级为主城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一体化。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安市城内各区建设已基本趋于饱和,长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决定了长安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纵深腹地。长安2002年撤县设区,随着西沣路、西太路、子午大道、长安大道、地铁2号线的建成通车,使长安和主城区成为整体,随着曲江新区、高新区、航天基地的发展建设,长安区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长安区产业结构已调整为7.1:42.1:41.8,逐步向都市区转型,成为西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三、推进西安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西安市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扭转资源向中心城区集中的趋势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短板的克服,因此西安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向都市区经济转型。

一是要素整合能力有限。周至、户县、蓝田等在采用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的县在整合发展要素,招商引资、扶植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时,往往由于发展基础较弱、县级行政主体能力有限、人财物等要素资源稀少等因素,导致产业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实力较弱。

二是发展协同性较低。无论是农业资源开发、开发区带动均存在县域之间的行政分割现象,板块之间产业同质化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西安市全域的产业链式分工和各生产环节的协作尚处于低级阶段,导致区域之间产业同质化较多、差异化较小,产业竞争多、合作少,区域协同发展水平较低。

三是资源共享性较差。农业资源开发、开发区带动都是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县域之间、县域与西安主城区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优势资源的共享性相对较差。一方面,周边县域的企业利用主城区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主城区工业、人口向周边县域疏解也困难重重。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长安区的主城区扩张强制升级模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种模式无法在其他区域进行复制。2015年西安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5平方公里,城市病已经开始显现,而且在西安城市边界已经划定的情况下,西安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即由中心城区与周边的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重点小城镇共同构成大西安都市区经济体系,通过“一体规划、全域统筹、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在城市功能方面实现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重点小城镇的主次有序、产城融合、特色发展,在产业方面实现在全域范围内的板块分工和优势互补。

四、政策建议

1、优化空间布局

以大西安都市区形态优化西安全域空间布局,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重点小城镇五级大西安都市区城镇体系建设,促使产业和人口在都市区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一是通过西安主城区的“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培育西安市周边户县、临潼、阎良三个副中心城市,促使各类要素向副中心城市集聚;三是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加快主城区传统老工业的搬迁进度;四是加快建设秦渡、汤峪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

2、集聚辐射能力

发展西安都市区经济,中心城区是核心。一方面要提升西安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中心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金融、教育、研发、设计、营销等方面的跨区域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总部经济,确立其在区域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提升西安城区服务、带动周边县域发展的能力。

3、构建便捷交通网络

完善便捷交通网络是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纽带。一方面要尽快启动市区至临潼、阎良、户县的轨道交通设施建设,以轨道交通推动区域优化布局。另一方面要逐步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将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产业投资、村镇建设等全域性的经济社会活动链接起来,进一步降低城乡、区县之间的流通成本。

4、强化产业分工合作

相比县域经济,都市区经济的分工合作的空间更大,产业链更完整,因而能提高西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和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优势,按照“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外围”的基本原则,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推进西安主城区与周边区域在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西安市市级层面的生产力布局协调机制,在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引导各区县、开发区由产业集聚向产业聚焦转换。

5、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在都市区建设中,首先要强化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使之成为都市区吸引高端人才、打造宜居环境的“强磁场”。 同时,要推动中心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副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延伸,只有具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周边副中心城市、重点镇才能有效吸引资源要素回流,从而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疏解主城区的拥堵。

【作者简介】

赵晗彬(1984.3—)男,陕西宝鸡人,西安市经济研究所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 马颖超)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