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西进语境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意义与挑战
2017-03-23 07:29:10 来源:新西部杂志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摘 要】文章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推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对于实现我国陆路推进与海路拓展和开拓“全球外交”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就目前具体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在“西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跨区域整合困难重重、开拓中亚地区变数较大和民营资本无法入驻中亚地区等巨大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内涵;意义;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空军上将刘亚洲将军在《大国策》一文中提出“西出阳关天地宽”。刘亚洲将军认为,西进应当成为我国未来十年的重要战略,中国的战略重心应当向西移动。而“一带一路”战略正是我国重心向西移动的鲜明表现。“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为当今这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战略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展现了建构当今和未来人类各文明和谐共生的目标指向。

西部大开发看似是我国国家调整内部经济结构而采取的战略举措,实则是影响周边乃至远大欧洲的战略策划。而“一带一路”战略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进程。东引西进,辐射周边,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取向。2010年,美国“重返亚太”,并试图抛开中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由美国主导的TPP来制定亚太地区的经济规则。中国采取出台“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对美国TPP这个“亚太经济北约”的巧妙回应。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从而争取在国际经济规则方面赢得一定的话语权。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三重意义

第一,“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陆路推进与海路拓展的完美结合。虽然“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作为地缘复合型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我国作为横跨“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使两者相连的地缘大国,早期就开始着手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而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这增加了我国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热情,促进了海洋事业的极大发展。作为陆海大国,重塑海洋文明将会极大地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海洋战略有着极大的资源开发拓展空间,我国对于海洋资源势在必得。我国也的确在领导人出访和国际会议上更加自信、坦率地直面敏感问题,主动提出中方立场和解决主张。

第二,“一带一路”是我国“全球外交”新局的战略依托。2015年10月,中英两国实现了将双边关系定位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预示着中国外交的转型升级,呈现出“全球外交”的雏形。作为战略依托的“一带一路”也从一个主要服务于周边互联互通和国内向西开通计划走向全球,以点带面,一条线连起一大片。王缉思教授认为,这种战略思维可以概括为“东西南北,中国居‘中’”。也就是说,东西之间,陆海权并重,南北之间,桥连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向西线的路权拓展,可对冲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今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就是英国意外踢出了加入亚投行的“临门一脚”,还在习近平主席的国事访问中宣示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的合作伙伴”。

第三,“一带一路”和“四个全面”战略开拓了我国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大好局面。恩格斯曾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文中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一带一路”和“四个全面”都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而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四个全面”着眼于全党全国这一大局,就新时期下党如何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推动伟大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做出了回答,而“一带一路”战略则为了不断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而提出的一项区域经济建设战略。这在我国今年的外交中也有所体现,我国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对接协议。从此意义上来看,“一带一路”和“四个全面”两个战略布局,一对内、一对外,一整体、一部分开创了我国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大好局面。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挑战

前30年中国参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引进来”,“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标志着我国参与全球化将以“走出去”为鲜明特征的新阶段的到来。但是,“一带一路”战略仍有众多的挑战。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各个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影响了跨区域整合的开展。这些国家虽名义上都为中国的伙伴,实际上各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竞争和冲突,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尽管“一带一路”国家有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的意愿,但互相之间的冲突也使得合作面临着难题。 “一带一路”各国都有着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和大国理想,比如一直在谋求南亚霸主地位的印度,与中国共谋“一带一路”并不意味着各国愿意无条件听从中国在“一带一路”之上的规则和意见。“一带一路”所牵涉到的国家在地缘安全上处于交通要道的地位,美俄等国也与这些国家一直保持着联系。俄罗斯将原苏联国家看作其势力范围,而美国也将东盟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因素都让“一带一路”的“带”、“路”整合面临着众多挑战。

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之中,开拓西北充满了不确定性。刘亚洲将军在《大国策》中主张“西进”政策。西进战略的核心是直扑中亚,中亚极具地缘战略价值。刘亚洲将军提出,有的事情容易开头,不容易结尾;有的事容易结尾,不容易开头。西进战略则是皆难的事。中亚不仅是俄罗斯的软肋,也是我国的软肋。中亚诸国不仅存在着种族冲突,而且国家之间也结怨颇深,中亚地区的政治局势将在近20年间充满变数。个别国家领导人都已年逾古稀,执政多年,很快面临着更换领导人和政治转型的问题。动荡的中亚各国未来的政局是否稳定,新领导人对于“一带一路”是何态度,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一带一路”战略中中亚地区的不稳定性限制了民营企业在该地的参与积极性。刘亚洲将军在《大国策》中提出,苏联解体后,中亚争夺战已打响号角。美国的“新中亚战略”占了先机,中国紧随其后,“上海五国机制”是我们进军中亚的标志。我国向西拓展,是着眼于中国的根本崛起。中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俄罗斯的地缘安全观和多极主义未曾改变,这也对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真正落实与实施构成了严重阻碍。中亚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建设投入具有十分庞大的风险,只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才有可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进行经营行为,中小民营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进入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建设。中亚地区复杂的地域、政治、文化关系使“一带一路”战略在该地形成有效的国家大型基础建设和民间资本输出相结合的有利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缉思.东西南北 中国居“中”[J].世界知识,2013(21):1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7

[3]王程.“一带一路”的经济哲学追问[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

[4]田建华.“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哲学维度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5(04)

【作者简介】

沈佩翔,华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马颖超)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