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
2014-06-22 09:59:29 来源:新西部杂志

凌春辉

(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态势与社区文化发展的特点及意义,分析了社区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和谐、可持续发展观对知识经济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指出社区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与人本观念的指导思想;要发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推动作用;要体现展特色,创精品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知识性、学习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知识经济;社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观;策略

一、知识经济态势与社区文化发展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勃兴,使我们的当代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已逐步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也已然成为了这个高速发展社会的形象描述和代名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充斥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进程,而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单元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也正在经历并进行着一场深刻的“知识化”变革。

社区是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较为完整而独立的人群单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趋于完善的群体结构。社区的建设内容丰富,层面众多,有物质文明方面的建设,也有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还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建设。在这个综合建设的文明复合体有机体中,文化建设始终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区建设的内在灵魂。社区文化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以自主创造和自我构建为发展方式的区域文化。作为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文化层面,社区文化充满了生机,凝聚着活力。作为本质上是一种群众性文化的社区文化,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最具大众性和民众化的传播方式和信息载体,有着活动面宽、联系面广,贴近民众、关注民生的特点。

社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和群体结构,一般来说,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演进而演进。然而,它的发展却并不是被动的,因为,确切地说来,人类的社会其实是由一个个社区相互组合而成的。可以说,社会其实是个大社区,而社区其实是个小社会。因此,社区的建设不仅关系到社区里居民和群众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更是因为其关系到社区人群的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等,而更是突显其重要的位置,令其倍受关注。因为,从文化论的角度来看,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社区文化建设则不仅是一个地域特征、人物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的综合反映,还是一种人际交往和文化选择,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是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方式,以及人们的追求、期望、价值、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社会风尚等认同性的整合,更是人群亲和力的体现。【1】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以无形资产的投入为主的经济形式,它是知识化的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是创新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希望,它要求社区建设应突显其知识的含量和文化的意义,应在知识的汲取、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展现、知识的发展上下工夫,以知识和富涵知识的内容来充实社区文化的建设层面,突显出知识和学习对于社区和社区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经济是社会的骨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影响并制约着文化的存在态势和发展演进。在一般的情况下,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同时,文化也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它影响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然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并不一定就和文化的发展成简单的正比例线性关系,经济强区未必就能成为文化大区,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带来文化的进步。因此,我们应将社区文化建设视为一场整体的演进,在着力提高社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应高瞻远瞩,创造性地从事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文化开发和建设,特别是凝聚着传统性、表现了区域性、彰显出民族化特征的社区文化的开发与建设。

二、和谐、可持续发展观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

和谐、可持续发展不单是经济、政治、环境、生态与文化等方面的大维度提法,更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质、速协调、取舍适度、前后互联的颇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具有较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涵自然、人、社会相统一的物质运动过程,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等诸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课题,它涉及到政治与经济、教育与科技、环境与生态、文化与哲学以及如何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等各个方面。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种生态学法则。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有规律地发展,可持续地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又是一种社会发展战略,它要求人类必须以一种能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持续发展模式来发展社会与经济,即以既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前景的方式发展社会和经济。这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初和最基本的涵义。

联系到我们知识经济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它要求社区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上必须保持清醒的发展头脑与清晰的发展意识,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的进步和发展,而忽略了文化发展特别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独特性的特点。社区文化是特殊的文化形式,它在民众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文化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社区文化的发展及开发利用不能盲目图快、一蹴而就,而应因地制宜,抓住机遇,瞄准市场,协调经济,与时俱进,力求长久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高度树立全方位、多维度的立体型可持续发展观,使区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能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把文化的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不禁要发问:为什么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人类支配物质的能力越提高,而我们所居住的太空船却变得越狭小,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越变坏,我们周围的生态自然越恶化呢?究其根本,这一现实世界发展中的“二律悖反”的发生进行实乃与人和自然相分离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直接密切相关。殊不知,我们在不断地向大地索取,疯狂地向大自然掠夺,拼命而盲目地造就我们值得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物质财富时,我们在欢乐与荣耀的沉醉中,在陶醉于自己的物质支配能力和眼前的所谓光辉业绩时,并未意识到,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明天将会为今天的所谓巨大而丰硕的收益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此外,当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大量使用高科技手段、渗透并加大高科技的含量时,他们却不由自主地忘却了,人类除了科技的文明外,文化、哲学、美学思想及观念同样闪耀着光辉并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中不断起协调和促进作用。而这其中最值得我们警醒的一点就是,当代的人们更多的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物欲横流的狂扫中,完全以自我功利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自身欲望的满足,使社会逐渐丢失了本该具有的整体感和和谐观。而这一整体感和和谐观的丢弃所带来的所谓个人支配物质能力的提高和个人物质需求的满足,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实在的进步,而恰是一种严重的倒退,是人类的巨大悲哀。因此,如今我们的社会迫切地需要恢复那种整体感与和谐观。当下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意识就是为挽救这一逐渐失落的整体感和和谐观所采取的积极举措。这无疑给盲目发展和物欲横流中的人们以当头棒喝。

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脑海中形成的一些落后的、不科学的观念一直存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使我们的一些社区为了追求发展的形式和发展的速度,常常违背“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意识的要求,走向了社区“和谐”发展的反面,做了很多看似卓有成效实质上却阻碍社区和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工作,使社区文化的发展陷入了理论与现实的误区:

首先,是“物态化、设施化”意识严重。很多社区文化工作者认为,社区文化等同于老年棋牌室、社区图书馆、游泳池等,社区文化建设关键在于硬件设施的齐全,只要有文化娱乐的场所、体育健身的场所、图书阅览的场所等这些“物态化”的场地和设施,就可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了,因此,他们只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略了社区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社区的文化宣传和教育以及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其实不然,社区文化设施只是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人们的积极参与和自觉融合。有些社区在文化建设上,为居民提供了场地,准备了设施,然而,棋牌娱乐室却变成了赌博的聚集点,图书阅览室变成了黄色和色情录象的传播地,这些都背离了我们文化建设的初衷,是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相矛盾的。

其次,公式化严重。很多社区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不是出于自身社区的发展需要,而是要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要么为了追赶潮流和时尚、要么为了与其他社区进行比拼、要么为了引起媒体的关注。总之,完全忽略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看到别的什么文化形式时髦,就紧跟其后;看到了别的社区有什么文化形式,就简单地进行原版照搬;或是简单地只注重某个方面的文化形式的建设,而忽略了其他文化的发展。此类做法完全没有将社区文化当成社区建设的精神载体和依托,从而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公式化倾向。

再次,缺乏整体协调。在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零散化的倾向:一是社区的设计规划缺乏整体性关照。有些社区为了增添社区文化氛围,大兴土木工程,左一个雕塑,右一个喷泉,上挂一串红灯笼,下筑一个大“火炬”,相当零散杂乱,另外为了强调社区文化的深厚底蕴,大搞工程,一会儿注重体现传统韵味,一会儿又强调欧美风格,劳民伤财的同时也使整个社区的文化缺乏整体感和自我特色;二是社区的文化活动缺乏整体规划,活动时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活动对象也没有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活动往往只局限在老人和小孩,没有能将社区的其他成员吸收到活动当中。

另外,过分强调政府的指令性要求。很多社区工作者简单地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完全是在政府指导和帮助下的社会行为。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实际工作中很多社区工作者认为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充当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参与主体,社区的文化活动是官方办的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群众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其实,社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和群体结构,是人们自治性、服务型的共同体。自治性、服务型的社区不同于行政系统的职能部门,它不应该完全依赖指令来调动人们,而应主要的依赖人们的自觉意识进行社区和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的管理部门应树立“民本思想”,工作的力度和方向应是培养社区居民和群众的主动观念和参与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三、知识经济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知识经济已然来临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今天,社区发展和社区文化建设又将面临怎样一个发展态势,社区文化如何创新,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系列突出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被迅速地提到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工作日程中来,亟待我们研究与解决。

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告诉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实体的外在变化,而是包括文化素质、教育程度、民众思想、民俗传统、民生意识等因子和谐发展的化合变化。社会历史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经济的发展表现着文化的需要,凝聚着知识的含量和技术的革新。这种文化的需要使得人们的经济消费由原来的以物质实体和商品价值为中心逐渐转变到以文化素养、知识含量、道德精神及审美价值等精神需要为中心。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表现尤为突出。这种经济文化化的趋向在向我们昭示:经济实力的比拼最终将是实力、人力和文化力的比拼,区域经济的品牌竞争将是知识技能的竞争、文化素质的竞争。“通则变,变则通”,社区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必将有“老化”甚至被外来文化取代的危险。因而,在知识经济新的态势下,社区文化只有主动适时调整,才能求得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与人本观念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不论哪种类型的社区,都是人的聚集体。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社区里不同居民的文化差别、文化素养、文化需求,在统筹兼顾思想的指导下,妥善处理好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区和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切实以社区人民群众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才能越自觉越坚定。【3】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我们应该自觉地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科学规律谋划社区文化的发展,真正促使社区文化工作能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思想决定出路,创新推进发展;变则通,不变则殆,没有创新就无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因此,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态势适时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调适,建立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体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社区民众素质,使社区经济活动朝文化含量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是关系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四化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社区文化使得人们很容易参与并融入到文化活动之中,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通过这些活动,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灌输其中,无形中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指引民众生活的作用,年深月久,便可铸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精神,从而在深层意义上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3、展特色/创精品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文化需求是市场上出现的对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需要,它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出现的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追求。”【4】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文化消费。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把社区文化建设与知识经济态势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创造经济效益,关键是要打造精品,形成品牌,推陈出新,走向市场。

要打造文化品牌,实质就是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社区文化要形成“特色”必须认真地对社区内的居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文化心理、文化诉求、文化品位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本社区的优势,扬长避短,挖掘特色,创造精品。社区文化在于展示本社区的特色,多创造那些能代表本社区文化品位和文化要求的精品,而不是在乎数量的多寡。因为,“文化对于个人的主要意义,在品质而不在数量,在内部而不在外界。”【5】

4、知识性、学习型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将丰富的知识投射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事业中,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一要求,人们必须要进行学习。而知识是丰富多彩,对知识的学习更是无止境的,因此,社区的人们必须要具备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人生的发展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这里的学习不仅指家庭或个体社区成员的学习,更主要的是指社区整体居民群众的学习,这里的思考是指系统思考,这里的创新是指观念创新。社区的学习,就要体现全员学习,即社区领导机构层、社区管理工作层和社区群众层在内的全体人员都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社区学习还要体现全程学习,即计划初、实施中、总结时均须学习。另外,社区学习还体现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新是一个社区建设和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众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在管理现代化中,包括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而其中思想现代化最为重要,当然,这三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学习引起思考,思考产生创新,创新促进思考,思考加强学习。从而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朝着知识性、学习型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不断丰富其内容和精神,实现由低层次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更新与转化。

【注释】

【1】何肇发主编.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5页

【2】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 2004年03月22日

【3】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二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日报. 2004年03月25日

【4】程恩富 主编.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20页

【5】吴文藻.文化表格说明.社会学界,第十卷(1938).第219页

【作者简介】

凌春辉(1963-),男,广西百色市人,百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编辑 郭晨梅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