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 嵱
和过去所有的研究不同,出《乐山抗日远征军老兵》一书的过程,让魏奕雄深受感动。老兵对他说,我们70年没有说话的机会,现在终于可以倾诉一下我们的心情、我们的感受,可以讲一讲当年浴血奋战的故事了!
▲《乐山抗日远征军老兵》主编魏奕雄
2014年1月22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乐山抗日远征军老兵》一书的主编,四川省乐山市文史学者魏奕雄。魏奕雄原是乐山市社科联的主席、乐山市政协常委,退休后把全部精力用在了研究乐山的历史文化上。
2 0 1 2年,他接触到乐山关爱远征军老兵的志愿者游小玲和谢家俊后,积极投入到这本老兵口述历史的出版运作中。
新西部:为什么要自费出这本关于远征军抗战的口述历史?
魏奕雄:我是学历史的,长期从事乐山地方文化历史的研究。由于这个渊源,我接触到关爱老兵的志愿者。过去中国大陆在抗日宣传上是侧重于讲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的抗战,很少讲国民党主战场,更没有讲出国远征的这段历史,这是一种偏颇,一种对历史的片面解读。改革开放以后,这方面禁锢逐渐解除,特别是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国民党抗战这个主战场。
2011年4月份,乐山志愿者开始寻访健在的远征军老兵,后来他们陆陆续续找到了四十几位老兵,把文字整理出来,我看了其中的几个采访记录,觉得很有价值。不管是自愿报名投笔从戎,还是被抓壮丁强迫而去的,他们远赴印度、缅甸参加抗日,浴血奋战,都打出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所以我说,我给你们出一本书。
新西部:由民间志愿者做的远征军口述历史,在全国是不是第一本?
魏奕雄:第一本! 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研究远征军的书陆陆续续出了很多,有学术性的、纪实的,还有一些文学创作。但是把每一位健在的老兵口述的历史记载下来,整理成文,应该说这是第一本,我现在还没有看到第二本。
新西部:为什么这第一本远征军口述历史会诞生在乐山?
魏奕雄:我考证了我们当地的档案,虽然查不到具体的数据,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乐山当年有两千到三千名左右的青壮年参加了1 9 4 2年到1 9 4 5年的远征军战斗。前期是以抓的壮丁为主,后期是以学生兵为主。1 9 4 3年,蒋介石搞了个青年远征军,由蒋经国出面招聘十万远征军,当时口号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开始叫青年远征军,后来去掉远征两个字,叫青年军。我在档案馆里查到了乐山县,不是乐山市,1 9 4 3年是1 1 4个兵源,1 9 4 4年是3 3 0个青年军的征军名额。这只是一个县,当时乐山专区有七、八个县,所以我推算乐山有大约两到三千的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参加远征军赴缅作战,至今还有一批八、九十岁的老兵健在,这是这本书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第二,我们有一批热心的志愿者,不辞辛苦,自掏腰包,奔跑呼号,从街巷里, 从村庄里, 找到了四十几位老兵,后来增加到五十几位,认真地记录下了他们的历史,这就为我们这本书提供了起码的素材。
第三,还有我这样一个热心于历史研究的人来牵头,如果没有我参与这个事,肯定也不会有这本书。
新西部: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如今走到这些见证历史的个体面前,跟过去的研究相比这本书有什么不同?
魏奕雄:过去我研究乐山抗日战争很多内容,包括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大轰炸、乐西公路(乐山到西康,抗战期间修通的一条跟滇缅公路连接的一条公路)等等,多数都是依靠档案资料。这次全是老兵的口述,真正第一手的口述历史。他们讲的都是很细节性的东西,但正是由于这些细节,补充了我们宏观历史叙述不足的地方,充满了真实感和新鲜感,有些内容我们过去闻所未闻。包括送新兵的老兵被强行拉上飞机,包括拆日军地雷抠出炸药、烧开水煮野菜、上战场穿毛线背心以区分敌我、在狗眼里安装微型照相机拍摄日军阵地、让拆掉轮胎的吉普车在铁路上奔驰、利用电线单双层原理窃听敌人的电话、藏在死人堆中拣回一条命、用酒向美军士兵换枪、英国人高价收买中国远征军战士组建派往北非战场的雇佣军,等等,让我领略到了口述历史的巨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