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大戏春秋
2013-06-07 16:14:17 来源:新西部

过去,人常说“过大年,唱大戏”。如今,那些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大戏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成华山。鸟儿背着太阳飞,东边飞到西那边……­”激越高亢的陕西老腔,这几年一下子火了起来。很多人接受不了那“锃破萨”(陕西方言:“喊破头”之意)的风格,但看得多了,便能感觉出其中酣厚醇和的味道。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带有关中古老文化鲜明特色的剧种,是因为反复创新,才找到了一条与当代文明相融合的路子,从而也给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路。

与老腔相比,川剧的生存状况却要艰难得多。川剧在历史上曾¾­独领风骚数百年,其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与“变脸”、“喷火”、“水袖”等独树一帜的表演技法,使其曾有“天下第一戏”的美誉。但抗战之后,它却突然走向了没落与衰亡,艺人们甚至蹬起了三轮、擦起了皮鞋、补起了铁锅……

­ 据调查,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还存在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但到目前,已¾­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甚至没能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便消失了。即使是仍然勉强留存的,大多数也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难。

显然,拯救传统民间文化,绝非给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保护行动,这样的牌子与墓碑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文化要建设,但在某些方面,拯救和保护可能显得更为重要。

比如大戏。 (策划/本刊采编部 撰文/杨旭民)

请看《新西部》推出的特别策划 大戏春秋

老腔为什么这样火

川剧之困---“天下第一大戏”现状报告

傩戏:中国戏剧“活化石”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