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傩戏:中国戏剧“活化石”
2013-06-19 15:48:30 来源:《新西部》

从事傩戏表演的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的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文化现象。

民间有关傩的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贵州土家族聚居的铜仁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傩这个原始古朴的文化世相流传并保留至今。目前约有480多个傩坛班子广泛活动在民间。

傩戏是在民间通过宗教形式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戏剧样式。在黔东地区的傩戏里,巫师为了充实宗教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人参加,就在活动中插进了花灯、山歌民谣、薅草锣鼓歌、摆手舞、快板、金钱竿、说相声、讲绕口令、吟诗作对等内容,甚至还有杂技、魔术等表演艺术。

傩戏演出时,演员都要戴上面具。面具在傩戏里具有特殊的位置,是这个剧种最突出的艺术特色。面具也叫“脸壳”或“脸子”,是傩戏演出中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部形貌的化妆手段,也是衡量傩戏师在宗教活动中地位高低的标志。面具多,能演出的剧目就多,请的人家就多,“司坛”的威望就高。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名称,由于傩戏是口耳相授,传承“流派”不同,因而同一面具就出现不同名称的现象。

贵州黔东地区是我国傩戏面具资源最丰富多彩的地区,估计面具总数上千面,这些面具大都保存在边远农村的巫师手中,其中有一部分传承了好几百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不过,在傩坛中,随着仪式展开的令人震惊的技艺是傩技,其中包括上刀梯、下火海、开红山(头顶钉铁钉)、口含红铁、脚踩红铧、手下油锅、钉鸡、秤杆提米、吞钉子、吃瓷碗等。这些表演,让傩戏具有了更为丰富的魅力。

傩戏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安详。

(文/图 彭 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