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 >> 正文
书香墨浓 故纸芬芳 ——陕西师范大学让古籍“活”得更精彩
2022-05-13 12:26:29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吕扬 通讯员 石萍 贾举

陕西师范大学善本古籍珍藏室展柜。 通讯员 李公男摄

五月的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洋溢着花草的芬芳。图书馆五层静谧的古籍阅览室,书香氤氲。一册册线装书籍、一张张泛黄书页,沉淀着文化,发酵着岁月。

“大家仔细看,《新唐书》和《旧唐书》,《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是不是各有千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海文教授让学生把史书从樟木书柜中“请出来”,用眼、用心感受每部书籍在编排体例方面的细微差别。

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陕师大图书馆馆藏古籍数量位居陕西省高校之首,达24万余册,其中善本1120余种、1.2万余册。所藏善本中,有1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1部入选《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馆藏

让古籍“安家落户”

在陕师大图书馆有一件仅六页纸的无价之宝——《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这本书是20世纪50年代任天夫先生用10元钱为学校图书馆买回来的。如今,这本刻于南宋、蝴蝶装(一种古书的装订方法)的宝物,是学校图书馆收藏的唯一宋版书。

年近百岁的任天夫先生回忆起当年采购古籍的情形,感慨万千:“去北京南京,到苏杭上海,究竟跑了多少地方,难以统计;寻大书店,淘小书摊,究竟买了多少图书,无法记清。有多少图书是用自行车带回的,也说不清。自行车换了一辆又一辆,车带换了无数条,车胎补了无数次。”

除了购买,不少馆藏古籍来自捐赠。翻阅古籍,会发现很多图书上钤印着“郭子直先生赠书”。1956年,郭子直先生将自己一生收藏的古籍善本、碑帖、图书、刊物等793种共计3900余册文献全部捐赠给图书馆。

“陕师大教授、语言学家和书法家郭子直是文史方面的专家,在文献收藏之前就经过遴选、鉴别,因此这批文献的价值很高,其中包括多部善本。”陕师大图书馆流通阅览部副主任胡明丽介绍。

“在让馆藏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方面,曾担任学校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的黄永年先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他开启了特藏资源的整理研究之路。”陕师大图书馆馆长沙武田教授说,黄永年先生毕生躬耕,先后撰写了《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古籍整理概论》《古籍版本学》等多部著作,是古文献学学科的一代宗师。

“馆内古籍收藏涵盖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地方志文献较为丰富,尤其是陕西地方志比较完备。另外,馆内还收藏有较多的关学文献,关学文献整理出版的标志性成果《关学文库》所依据的多个版本都在这里。”提起馆藏特色资源,从事古籍管理工作十多年的陈典平博士如数家珍。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修复师正在修复古籍。 通讯员孔冬摄

修复

让古籍重现光彩

古籍修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陕师大致知楼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研究室操作台上,摆满了镊子、裁板、补书板、毛笔、棕刷、排刷、裁刀、刮刀、剪刀等“十八般兵器”。拷贝台上平躺着正在接受“手术”的残卷,木架上整齐堆放着丝网和各类纸张,桌上等待修复的古籍一字排开。

年轻的古籍修复师武栋在筒子叶背面涂抹糨糊,将配纸轻轻覆盖在虫洞上,再用镊子将虫洞周围多余的配纸轻轻撕去。半小时过去了,这张筒子叶的两个虫洞尚未完全修复。

“古籍修复是个慢活、细致活,我们的职业有点像外科医生,‘病人’就是这些伤痕累累、‘生命垂危’的古籍。看到一本本古书‘起死回生’,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谈起自己的工作,武栋滔滔不绝。

修复古籍一般要经过拍照、拆线、固化、清污、测酸、脱酸、清洗、修补、装订、装盒等十余道工序。武栋说,每次拿到一本需要修复的古籍,针对不同的材质及破损程度,修复师们都要“集体会诊、对症下药”,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修复一本破损严重的古籍,常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这部明代刻本的残卷已经酸化得非常严重了,一碰就碎。古人在阅读时用朱砂作了批注和句读,为防止这些字迹遇水后发生洇化,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固化、脱酸处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20年的赖祖琴娴熟地将显色固色剂均匀涂抹在残卷上,并用吹风机迅速将其吹干。“固化、脱酸都是进行古籍修复的关键技术,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证修复后的古籍能长久保存。”赖祖琴说。

古籍修复讲究“整旧如旧”,修复师要尽量保持古籍的原貌。赖祖琴介绍,在选择配纸时要尽量做到厚薄相宜、颜色相合、质地相当、纹理相近。平时修复古籍剩下的碎纸片也要细心积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有一次在修复一部清代残卷时,为了寻找合适的配纸,我们辗转全国各地,最终才找到。虽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为了将古籍更好地保存下来,使文明得以延续,我们觉得这么做非常值得。”赖祖琴说。

实验室的一角,已经修好的部分成品静静地躺在崭新的函套里。“这些函套是我们为修复完成的古籍量身定做的,所用的材料都进行了特殊处理,书套里还铺垫了碳素纸,具有防火、防虫、防霉、防酸功能,相当于给古籍穿上了一件更高级的‘防护服’。”陕师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教授说。

从事文物修复40余载,在李玉虎看来,古籍修复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门专业的科学技术,需要不断与新工艺、新技术进行创新融合,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技艺、从事相关科学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致知楼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研究室操作台上的“十八般兵器”。 通讯员 贾举摄

利用

让现代人触摸历史

在陕师大雁塔校区家属区,满头银发的迟铎先生坐在堆满了线装书和资料的书房里,正在进行《十三经辞典》的修订工作。这部历时28年编纂完成的3000万字的辞典,于2014年出版问世。“《十三经辞典》编纂完成了,但它的故事并没有画上句号,这件事我会一直做下去。”迟铎说。

丰富的馆藏资源不仅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强大的文献保障,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需求的社会人员查阅资料提供便利。不会说话的古籍与专家学者的思想产生碰撞,古籍承载的千古智慧,又一次焕发出新的生命。

“我在做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经常到古籍阅览室查阅全国各地的方志。图书馆丰富的古籍,让我们顺利完成了《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研究》等重要成果。”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教授说。

翻开古籍借阅记录本,师生们留下了不少借阅信息。陕师大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孙震连续借阅《中国版刻图录》。他在研究中国古籍版刻艺术尤其是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时遇到困惑,通过查阅《中国版刻图录》解决了问题。

2016年10月,陕师大图书馆万余册善本首次公开亮相,众多具有极高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藏品,与展柜前络绎不绝的师生们无声对话。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与陕西省图书馆携手,将古籍修复、雕版印刷、古书摹写等传统技艺带进校园。

为了更好地让现代人触摸历史,陕师大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张光伟团队研发的中文古籍光学字符识别(OCR)系统,大大提高了点校整理古籍的效率。同时,陕师大图书馆也正在对馆藏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已建成“西北地方志特色数据库”和“教师教育专题数据库”。

“针对刻本中常见的易讹字,比如‘己、已、巳’,我们会在系统识别出现讹误时,利用手动辅助修改功能输入正确字形。通过这样的训练,机器能慢慢学会辨认易讹字的正确用法。”去年冬天开始,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文献学专业本科生丁点儿开始参与《格致镜原》100卷电子化整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文本内容AI识别和电子校对,即将进入AI自动标点阶段。

“对古籍的最佳保护,绝非将古籍束之高阁,而是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将其活用。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使师生参与到‘用’古籍的行动当中,让古籍真正‘活’起来。”陕师大副校长任晓伟说。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