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 >> 正文
百强县引领中小城市绿色发展
2017-10-10 14:33:27 来源:楚北网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暨《2017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绿皮书》发布了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综合实力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地域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GDP,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7.34万亿元;人均GDP高达9.28万元,超出全国人均GDP近一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17.03件,是全国的2倍还多;平均森林覆盖率达34.4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7倍;社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74.69%,是全国的1.72倍。研究表明:百强县作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展的典型示范,已然成为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被世人瞩目的“明星城市”,在中小城市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经济发展成就显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社会民生日趋改善,引领着中小城市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与趋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发展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探索重规律、有质量、讲效益的绿色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自2005年起连续13年对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进行系统研究,回答了“什么是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如何才能实现“共享发展 ”的问题,涵盖和反映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发布的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系统、全面、客观、权威的反映了百强县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深化经济改革、聚焦创新驱动、立足生态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等举措,使其县富民强、革故鼎新、青山绿水、安居乐业。

一、县富民强,支撑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新格局

中小城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战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而百强县作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根据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显示,百强县依旧呈现“东多西少,省强县也强”的分布格局。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占61席,中部地区占21席,西部地区占12席,东北地区占6席。东部地区依旧领跑,占比高达61%。分省份看,江苏独占鳌头,占据20席;山东和浙江各占15席和14席。苏鲁浙领先优势依然显着,三省进入百强县席数占比达49%,进入前五十强占比高达66%。其中,江苏昆山市连续13年位列百强县第一名,2016年GDP高达3160亿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GDP的一倍还多,是西藏自治区GDP的近三倍。中部、东北和西部第一名仍然保持不变,分别为湖南长沙县、辽宁海城市和内蒙古准格尔旗。在京津冀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河北迁安市名列第19位。

经济总量大,质量高,发展势头良好。百强县2016年GDP达7.34万亿元,以占全国不到2%的地域面积和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GDP。人均GDP高达9.28万元,超出全国人均GDP近一倍。其中,百强县前十强人均GDP高达13.12万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2.37倍。排名第一的昆山人均GDP竟高达19.07万元,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44倍。另外,百强县2016年GDP平均增速达7.9%,远高于6.7%的全国GDP增速,GDP增速超10%的百强县高达11个。

城乡居民收入高,是全面小康的先行区。百强县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726.1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63.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18924.7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4.67%。

城镇化水平高,吸引外来人口能力强。百强县2016年户籍人口为8032.9万人,同比去年增加了334.91万人,相当于每个百强县新增3.35万人落户。户籍人口平均城镇化率达到58.79%,同比去年提高0.4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的57.35%。

深化结构改革,转变发展方式。2016年百强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4.9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高达8.1%,占地区生产总值66.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逐步摆脱投资依赖,向消费、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

内生动力强,发展潜力巨大。百强县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计244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全国的7.35%。按常住人口计算,百强县人均消费2.946万元,高于全国的2.4万元。较高的需求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拉动力,增强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二、革故鼎新,构筑中小城市创新驱动新高地

创新决定未来,创新引领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百强县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作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根据自身城市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自身优势特色,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城市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一批高端引领的创新型企业、人才团队,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城市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努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百强县2016年平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3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百强县前十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高达2.89%,是全国的1.38倍;排名第一的昆山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竟高达3.1%,是全国的1.48倍。百强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03件,是全国的2倍多。其中,百强县前十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26.66件,是全国的3.33倍。

三、青山绿水,打造中小城市绿色环保新引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百强县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构建科学合理的绿色空间,发展先进发达的绿色经济,营造清洁优美的绿色环境,倡导繁荣多样的绿色人文,完善与时俱进的绿色制度。鼓励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引领绿色转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绿化升级;坚持环保优先,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百强县2016年万元GDP能耗平均值为0.6吨标准煤,低于全国的0.68吨标准煤。其中,百强县前十强万元GDP能耗平均值仅为0.47吨标准煤;排名第一的昆山万元GDP能耗平均值竟低至0.37吨标准煤。而万元GDP用水量平均值为35.94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优美,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强县2016年平均森林覆盖率高达34.46%,是全国的1.57倍;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8.81平方米,是全国的1.4倍;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值高达99.9%,远高于全国的83%;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8.7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31%,高于全国的90.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4.58%;高于全国的93.44%。中心城镇空气质量达标率平均值为80.83%;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8.34%;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为97.36%。

四、安居乐业,树立中小城市民生改善新标杆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百强县从百姓最关心的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入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民生改善作为城市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2016年,百强县社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74.69%,是全国的1.72倍。真正做到了发展为民,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水平显着提升。百强县2016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20.67%,是全国的1.29倍。其中,东部百强县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22.15%,是全国的1.38倍;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91年,高于全国的10.05年。百强县前十强人均受教育年限高达13.23年;排名第一的昆山竟高达15.32年。基本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6.65%,高于全国的87.5%。百强县前十强人均受教育年限高达99.48%;排名第一的昆山竟高达100%。

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着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百强县2016年万人医生数、病床数分别达到28.61人、43.47张,同比去年增长明显。

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环境。百强县重视政府效能,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注重各类公平市场的建设。不断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并收效显着。城市全面发展,决不能只是经济发展的单兵突进,还必须积极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的法治化、现代化。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百强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诸多问题,提高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