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 >> 正文
昆明日报: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六个春城”建设成效
2024-01-22 10:46:04 来源:昆明日报

1月17日,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市长刘佳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晒出2023年昆明发展成绩单,全面展示一年来“六个春城”的建设成效。2023年,昆明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开展主题教育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六个春城”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当好排头兵、实现大发展、率先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高地 实力春城工业对GDP贡献率达40%左右为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产业兴则昆明兴。一年来,昆明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迎难而上,把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产业强市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昆明深入打好工业发展三年攻坚战,拿出“滚钉板”“脱层皮”的决心和狠劲,创新机制,激发工业发展活力。推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投资三年倍增计划,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指标纳入考核,让指标考核念起“紧箍咒”,促进项目落实。工业经济呈现“速度加快、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在40%左右,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年,昆明的产业发展奔跑起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工业新动能加速成长,服务业质效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园区经济跑出加速度。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电池组件项目加快推进,千亿级电池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五华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3个园区列为全省重点培育数字经济园区,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超1000亿元;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新增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现代物流业总收入达3300亿元以上;高新区、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又是一年春作首,万事仍需竞争先。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昆明要继续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郭颖代表表示,当前昆明正处于结构调整攻坚期、经济运行承压期,要实现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产业发展目标,需要“奋力一跳”。发改部门需要抓产业促转型,继续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协同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并聚焦“8+N”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延链补链,同时在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加快培育市级产业聚集区、探索发展工业楼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投资沃土 温馨春城招商引资总量、新签约大项目、新落地大项目均居全省第一经济要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2023年,昆明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5.0版改革,形成“六位一体”工作格局,营商环境重点改革实现新突破——连续2年入选央视财经“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列为全国试点;新增187台“e办通”,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城市信用监测指数迈入全国第一梯队;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8.4%;“一件事一次办”“远程异地评标工位制”等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昆明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定期通报“一把手”招商工作情况,实现从“招商等资”向“招商引资”的转变,产业招商迈上新台阶。招商引资总量、新签约大项目、新落地大项目位居全省第一,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协议金额近700亿元。

如今的昆明,经营主体呈现新活力,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68.2万户、增长40%,其中净增“四上”企业826户、增长23.8%。经营主体满意率从2022年的80.2%提升到89.5%。昆明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敏在参加市两会“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领导干部微访谈时表示,今年将立足全市产业发展需求侧,改进招商引资供给侧。用好、用活招商引资区域协调机制,落实好项目分类分级管理、首席服务专员及定期协调调度等机制。切实发挥园区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招商机制,高频次实施小分队招商,积极承接产业链重点环节和关联产业,力争引进160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省外产业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辐射中心 开放春城“中欧、沪滇、湘滇、云贵+澜湄线”国际班列开行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2023年,昆明坚持把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放在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来推进,谋划提出推进“四区”融合发展、打造沪滇合作新样板等创新举措,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全面提速推进,昆明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一年,昆明的开放水平实现新提升——“中欧、沪滇、湘滇、云贵+澜湄线”国际班列正式开行,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凸显,全年运输货物1781.7万吨、增长42.8%,发送旅客1659.8万人次、增长101.3%。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工作获评最好档次。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走向南亚东南亚等3项经验获评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杨林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二手车出口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区外保税维修中心落地高新区。新缔结国际友好交流城市2座,国际友城增至52座。精心服务保障南博会、旅交会等展会活动,第二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等在昆明成功举办。“一年来,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全面提速,昆明也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刘亚迅代表表示,昆明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特别是在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之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联动,进一步加快昆明对外开放步伐。民盟昆明市委会在提案中建议,在呈贡区建设昆明市语言服务出口平台(基地),按照“平台+院校+企业+口岸”模式开展工作,打造云南省乃至国家级的语言服务出口示范窗口。

高原明珠 绿美春城新增城市绿地215公顷新打造500个“口袋公园”2023年,昆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昆明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3%,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昆明蓝”成为春城靓丽底色。滇池全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27个国控、45个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篆塘河、明通河实现“明河恢复”。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建设稳步推进,18个滇池沿岸重点村完成提升改造,晋宁小渔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全部向市民开放,阳宗海40公里环湖绿道全面建成。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不断提速,“推窗见绿、行路见荫、花团锦簇”的“绿美春城”形象更加彰显。2023年,《昆明市公园体系规划》编制完成,昆明还探索推进“公园+”发展模式,新打造500个“口袋公园”。开展“补绿、增色、复壮”工程,补植乔木2.4万株,新增城市绿地215公顷。北京路示范段绿化管养提升全面完成,科业路“紫薇大道”等24条城市道路成为最美风景线。37个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向市民开放。圆通樱潮、龙潭探梅、金殿观茶等活动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天蓝、地绿、水清,让昆明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春城,也为丰富的物种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民进昆明市委会在《关于提升滇池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打造“绿美春城”特色名片的建议》提案中指出,昆明市要着重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体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整体规划;加大滇池流域珍稀濒危土著物种的保护力度,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以滇池金线鲃、红嘴鸥等标志性物种为重点,建设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研学基地等,拓展COP15后续效应,打响“绿美春城”城市品牌。市政协常委、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宏介绍,2023年是滇池、阳宗海落实“两线三区”的第一年,市政协及时组织委员、专家进行视察、提建议。2024年,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委将重点围绕昆明市主城五区雨污分流、社区适老化改造、滇池沿岸美丽乡村“两污”治理等开展履职工作,高质量助推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建设工作。

团结花开 幸福春城338个“民生小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3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年,昆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千方百计稳就业、多措并举稳物价、用心用情办实事,着力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023年,全市民生福祉不断增进,74.5%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民生,昆明成功创建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过去的一年,昆明扎实开展“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工作,开设医院夜间门诊、缓解海埂大坝“观鸥季”交通拥堵等得到人民群众点赞。“十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338个“民生小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彰显发展惠及于民,城市更有温度。

过去的一年,更多的昆明娃娃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市新增34个基础教育集团,提供优质学位10万余个,学前教育公费学位占比提升至54%以上,“公参民”改革稳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昆明入选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省一级高完中实现县域全覆盖,高中教育质量水平保持西部省会城市前列。“一老一小”,是大多数家庭的重要民生关切。2023年,昆明“出生即参保”政策获国家医保局表扬。新增婴幼儿托位9041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3.05个。今年,昆明推动“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实施,力争普惠性养老床位不少于2000张、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200户,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1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昆明还以文化创新赋能城市空间重塑,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3个。2家企业、4个项目列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首届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第七届聂耳音乐周等重大会议活动在昆明成功举办。上合昆马、滇池国际龙舟赛、市第七届运动会、第十二届民运会等“燃”动春城。在第十九届亚运会上,昆明2名运动员获得3金1银的历史最好成绩。作为全国辖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省会城市,2023年,昆明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官渡、东川、晋宁3个区和盘龙联盟街道、市中医院等45家单位入选全省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孙立刚委员建议,以新一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举办有特色、有氛围、有热度的节日庆典,发动更多居民参与这项工作。此外,充分挖掘各区域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各族人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踔厉奋发 效能春城服务企业、项目建设“昆明速度”引人注目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23年成绩的取得,来自全市上下“一刻都不能耽误,一步也不能停歇”的劲头,争分夺秒提速一步、快人一步。这种清醒认知、时代担当、果敢行动是“六个春城”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的先导。过去一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求实效,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发展中,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用工作实绩回答好“五道思考题”。过去的一年,昆明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扎实开展“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积极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在建设强省会、争当排头兵的赛道上提振精气神、跑出加速度。扎实开展“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围绕“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组织开展大讨论,在工作要求上形成“全省争第一、全国创一流”的共识,在发展路径上形成“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共识,在精神状态上形成“鼎力争先、有为有位”的共识。鲜明树立“四用四不用”选人用人导向。认真践行省委倡导的“十种鲜明导向”,在全省率先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选树一批鼎力争先、敢于担当、务实苦干的“实干先锋”,旗帜鲜明提拔重用“实干家”型干部,推动形成敢担当、争一流、创佳绩的干事创业局面。东风重工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2个月,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二期)从土地挂牌到第一栋厂房封顶仅3个月,杉杉锂电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3个月。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的“昆明速度”引人注目。“昆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极大增强了企业对项目取得成功的信心。”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双双 吕文康 董宇虹 陈思伊 孙潇 方圆 杜仲莹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