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正文
以物联网技术推动农村交通现代化(《新西部》2022-10)
2022-12-12 10:51:56 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10期

◎魏 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数字信息技术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驱动引擎,也是引发“三农”问题重塑与变革的重要力量。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过去十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与此同时,城乡数字鸿沟正在成为城乡差异中新的方面。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成为乡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物联网是数字经济中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众多传统产业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催生新经济业态出现,是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局面下,稳住经济大盘、夯实“三农”压舱石和实现中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投资方向。

智能交通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关键领域

物联网本质上是“物联网+X”的概念,万物皆可互联智联。小微智能传感器、智能设备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已经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应用开发场景正在不断创新升级,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各方面创新。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是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应用较早的行业之一。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包括视频监测识别、汽车感知技术和定位技术等。美欧等发达国家早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交通中广泛研究应用电子导航技术等,日本在2000年初期开展了一项名为“Smartway”的智能交通科研项目,构建车路协同运输系统,将交通信息通过车载传感器分析后,发送给驾驶员,进行辅助判断。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对车路协同系统的应用场景和通信协议标准等基本定义完毕。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阶段。2019年,交通部分别颁布《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5年)》,强调要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2020年,智能交通作为新基建和老基建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受到了政府、学界、商界的高度重视。但我国ITS发展尚面临诸多不足与挑战,表现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协同推进机制不足等问题。

东部发达地区的ITS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和研发实力,上海出台《上海市智能交通系统顶层设计(2021-2025年)》方案,打造中心城区、数字孪生机场、智慧轨道交通、智慧港口、虹桥枢纽、“五个新城”等10个数字底座和45个关键系统、32个特色示范。但是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仍旧停留在ETC收费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等方面,交通安全应急管理、道路设施智能巡检、智能公交系统等技术应用并不广泛,且集中在城市,农村是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场景的空白地带。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建设和应用,由于涉及众多行业领域,造成了较为复杂的行业协同推进问题,需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交通物联网应解决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物联网架构下的智能交通由三个层面梯级组成。基础层是感知层面,包括RFID、传感器、GPS终端、摄像头等,提供全面多样的交通信息。核心层是管理控制层面,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并做出决策,实施控制。终端层是应用服务,强化场景挖掘和创新,解决现实需求。只有将这三个层面紧密结合,才能推动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物联网架构下的智能交通技术是实现“平安交通”和“绿色交通”的重要手段,能够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应在农村地区予以应用与推广。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民生保障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中国农村公路有447万公里,约占国家公路总里程的84%,触达广度遍布农村,涉及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如此广袤的绿海之上,摸清乡村振兴交通方面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痛点问题是必要的。2021年陕西13次强降水,造成8个设区市88县次约77.5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40亿元,水毁影响严重,全省575个建制村的489条农村道路“通返不通”或“通返不畅”,灾后重建的资金量需求巨大。传统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缺乏气象数据、信息技术和交通数据的深度融合,路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处置手段有待继续优化。

物联网动态监测预警与应急保障处置技术应该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发挥更大价值和作用。例如,在交通项目建设管理中研发应用智能化风险评估及管控技术,叠加路网交通流信息和气象信息,对农村公路风险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建立信息化监测预警平台,对各级管理者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及处置建议,对道路使用者发送风险提示,通过物联网智能管理控制系统提高农村公路安全管理养护与应急水平。

发展交通物联网产业需要政府和市场更好地结合

只有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将企业效益与农民利益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交通物联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落地落实。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仅具有经济属性,还承担了重要的社会公益属性,因此,政府除了鼓励物联网交通技术探索拓展乡村应用场景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例如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农村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高遥感卫星数据资料的定量应用水平,建立农村交通大数据体系,在制度上建立各级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等。在政府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充分释放物联网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让企业更多地以主导者的角色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具体方面中去,挖掘现实需求和应用场景,利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释放效率,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解决方案,打破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技术普惠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作者简介

魏 雯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终审:杨旭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