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坛 >> 正文
坚持三大原则 实施三大战略 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新西部》2022-10)
2022-12-15 16:00:00 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10期

◎张 鹤 徐小琳

◎202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2022P225)阶段性成果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使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习近平总书记对“三个第一”原则、三大战略的重要论述,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科教融合的实践安排。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紧跟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三大原则,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行动方案和实践思路。

坚持三大原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大原则,需要厘清科技、人才与创新三者的逻辑关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要素可持续供给的保障,是源源不断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础,是激活创新元素,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条件。同时,高水平的科技发展体系、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又能极大激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3]三者相对独立,却又互融互通,共同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科学论点是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概括了当代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而提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创造性的发展,也是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4]科学技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质和量。一方面,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教学改革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的兴起与发展不断重塑教育教学形态,使得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评价呈现新的发展样态,也使得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深刻变革。[5]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科技是强国之路,是彰显教育水平的重要参照。因此,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需要明确科技与教育作用与反作用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科技优势服务教育发展,以培养人才服务经济发展,进而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原则

人才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高层次人才能够加快知识传递,成为教育发展的加速度。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6]创新型人才能够以自身创新能力提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渐从人口大国向建设人才大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持续推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培养一批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技能高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是人才发展、培养、评价的重要方式。推进人才建设工作,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完善。由此,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逐步构建起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人民为中心,要培养和彰显人才资源优势,为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原则

创新摆在新发展理念的第一位,是引领发展的根本动力。尽管我国科教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区域、校际、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且受变革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教育仍存在教育模式单一、教育创新不足等问题。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教育变革必须靠创新。教育创新有助于教育发展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的创新能够指引教育实践与行动,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创新性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必须要以创新驱动教育发展,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增添活力。

坚持三大战略,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指南

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是密切相关的,科教兴国在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教兴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7]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需要科技与创新的改革与推动,因此三者相辅相成,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战略部署与方案。

(一)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要求,能够为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科教兴国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教育为本,教育为科技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教育培养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劳动者,创造性发展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8]科技兴国战略应彰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一是要聚焦立德树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就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明确二十大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着力推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而引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二是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短板。义务教育要结合当前的“双减”政策,以学生减负为主线,以学校教育提质增效为目标,推动义务教育朝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高等教育要推进高质量教育供给,勇担“国之所需”的教育使命,着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优化“双导师”制,满足职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坚持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为贯彻落实育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得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多项能力。一是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这就需要充分认识人才,尊重人才,也要尊重人才的成果。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引才、育才、用才理念,并在实践中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二是要发挥学校育才的功能。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各级各类学校理应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初心使命,主动搭建多样化实践平台,有效组织教育活动。中小学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育人基础。大学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推进技术转化的重要阵地,要通过基础研究去引领产业变革,通过技术创新与转化应对产业发展突出问题,支撑、引领产业发展,[9]进而实现学校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进而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科学兴国战略的完善和发展,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创新精神,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动力观。[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要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教育变革,赋能教育发展。一是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守育人本质,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又要走自主创新之路,科学合理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要创新优化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服务形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二是发挥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关键作用,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应强化创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建设,加强校企协同,集聚整合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进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还要营造教育创新良好生态,在社会范围内形成科技创新引领教育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创新力量[N].科技日报,2022-10-17(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EB/OL].(2022-10-16)[2022-10-18].http://www.gov.cn/xinwen/2022-10/16/content_5718884.htm.

[3]充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代表热议教育、科技、人才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N].中国教育报,2022-10-18(001).

[4][8]孙树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N].人民日报,2019-02-24(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210/t20221009_668320.html.

[7]贾永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与教育跨越式发展[N].科技日报,2021-06-11(006).

[9]史晓琪.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N].河南日报,2022-10-17(009).

[10]沈梓鑫.科教兴国与创新驱动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03(003).

作者简介

张 鹤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宝鸡文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行政与政策研究

徐小琳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终审:杨旭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