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 >> 正文
与村民们一起添砖加瓦——贵州省黔西南州的乡村建设实践
2022-04-11 11:43:06 来源:光明日报

【设计的力量】

乡村建设的过程,是保护和发展不断深化和演进的过程,乡村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乡村生活也需要不断提升和发展。传统村落的改造,不仅仅是风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其中包含着一个村庄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济运行等全方位因素,需要政府、村民、社会各方的参与,设计师在其中往往扮演的是“协调者”的角色。

雨补鲁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地处马岭河峡谷上游、清水河景区下游,整个村寨坐落在一个自然天坑里,被外界称为黔西南的“世外桃源”。板万村位于册亨县丫他镇,这座依山就势的小山村,拥有布依族传统村寨的典型面貌,村中人口以布依族为主,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近8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持续介入这两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将设计师的专业所长、美院的人文艺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的具体需求结合起来,探索传承乡土文脉、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新路径。

修复淳朴乡村景观风貌

虽然雨补鲁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子面临卫生环境差、违规建设现象严重、新旧建筑混杂等问题。由于历史久远,一些老旧建筑年久失修,部分建筑采用临时性材料——如石棉瓦、彩钢板等作为修补手段,破坏了原有村庄建筑质朴自然的性格。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更偏爱外来建筑形式,有钱人热衷于建造在中国城乡接合部常见的“小洋楼”,对个别装饰元素如瓷砖、瓷瓶柱等盲目推崇,采用与当地风格严重不符合的釉面瓦或者彩色瓷砖作为立面材料,所谓“欧式”风格或金属材料的栏杆也是新建筑的热门元素。

在建筑单体的改造上,我们采用合理改造、保护为先的策略。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以修缮为主,在对环境整治的同时,严格按照传统做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持传统风貌,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迹,保留历史记忆;另一种,对于那些与地域风貌格格不入的外来建筑形态,则以改造为主,摒弃不符合传统风貌的材料,将毫无地域性格特征的平屋顶建筑,通过增加屋顶使用空间改造成坡屋顶,同时将不符合传统特色的新建筑立面、台柱等进行改造,恢复了与村庄整体风貌和谐的关系。

板万古寨由100多栋布依族吊脚楼组成,与雨补鲁村一样,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占全村三分之一的新建砖石混凝土建筑无论在体量和风格上都与传统村落风貌格格不入。我们通过采用传统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在对原住户最小影响下,对整体村落风貌进行了修复。大多数传统吊脚楼民居,则首先进行结构扶正和加固,外墙维护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夯土做法,立面板壁则遵循原来风貌予以修整完善,对于室内居住空间,则通过示范性改造,希望给村民生活品质提升作出一些探索,提供一些借鉴。

传统村落的发展不应该停留在某一个历史时刻,而应是建立在优秀传统基础上不断的演进和更新,是一个动态和有机的更新过程。改造的目的,正是要纠正割裂历史与无视地域文化的偏差,把传统村落的发展引导到遵循自然与地域文化特色、恢复乡村景观风貌、更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发展道路上。

营造活力乡村公共空间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能够维系乡村的文明,让村民能够更好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而不仅仅是利用乡村里的土地,建起漂亮的房子,被动满足游客的猎奇眼光,消费乡村的自然景观环境和传统文化资源,却没有给那里带来新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村民公共生活、集体意识的创建尤为重要。

雨补鲁村是一个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文化传统的汉族村落,由85%以上的陈姓族人聚居此地而形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拥有的丰富独特的集体民俗活动因为没有相应的公共空间支持,而逐渐濒临消失。所以我们通过对个别单体建筑的拆除和改建,组合构建新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一个以榕树广场和陈氏宗祠为中心,串联土地庙、山神庙、观音庙、望乡台等民俗活动与祭祀场所为一体的公共空间系统。改造后,历史上独特的走幡会活动在这个更新的公共空间系统中得以激活恢复,思乡念祖的乡愁情结在此得以抒发。通过公共空间的重建,村庄成为一个鲜活的、有互动能力的有机体,激发了村民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村民交往和集体意识的加强。

对板万村的改造,也是首先从公共空间梳理入手。围绕山神庙、古戏台、大食堂,分别建构了以民间祭祀、民俗文化、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公共空间;风雨桥的新建,既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为村民提供了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交往空间,现在村民织布、理线也利用这个空间,在集体手工劳作中,交流了技艺也交流了情感。

促进乡村文化在地生长

对于目前尚活跃于广大乡村地区的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国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推出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政策,很多企业也进行了异地开发和利用。但是,从乡村建设的长远目标来看,真正的乡村振兴,传统技艺的振兴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传统技艺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也是村民能通过手工劳动,获取经济来源的重要谋生手段。如果乡村里有大作坊,家家户户有小作坊,村民们就可以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生产、展示、交流、传习与销售,从而保持村庄的活力和完整性,对乡村的经济和文化生态建设也有带动作用,使手工技艺不脱离原生环境,获得“在地”保护与发展,在乡村环境中延续与传承。

板万村是列入国家第三批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村民大都是布依族,保存有众多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布依戏是国家级的非遗保护项目,在村里保留了完整的戏班子,还有很多民族特色非遗项目,如织布、刺绣、酿酒都是村民习以为常的生活技艺,木作、垒石、夯土、制陶也是大多中老年村民拥有的建设家园的营造技艺。

为了保护和传承布依族的传统技艺,我们利用村里闲置的吊脚楼,改造出了村中的锦绣坊和酿酒坊等一系列非遗工坊,希望传统的布依族织布、酿酒技艺在这些非遗工坊中继续传承下去。改造之后,我们还帮助板万村的绣娘走出大山,到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参加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帮助绣娘们了解现代经济生产方式,提升对传统手工技艺的自信心,为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创新路径。

在后续的发展中,我们还带领学生们利用国家艺术基金的经费支持,在兼具演出准备的非遗传习所侧面,为板万布依戏搭建了一个新戏台,使之成为一道布依戏台与村民休闲交往、观景聚会合一的乡村风景。

在雨补鲁村和板万村的持续观察和设计介入,使我们认识到乡村振兴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系统展开,通过硬件建设结合非物质化的、软性的、过程性的、时间性的民俗活动,将环境、空间、物的系统设计与传统技艺振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相融合。我们要充分发挥村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让村民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过程中充分发现、发掘乡村的自身资源和村民的自身能力,注入内生动力,让乡村文化活在当下,活在民间。

和城市里的设计实践不同,乡村的改造更多需要的是对乡村生活的感知和了解,对乡土文化的体会与认知,这必须是从现场性感受去获得的。对于乡村建设,我们首先需要怀有谦卑之心,对传统的谦卑,对自然的谦卑,对生活的谦卑,我们不是用“万能之手”去建设一切,而是应该亲手与村民们一起添砖加瓦、协同努力。不预设先验的宏大叙事,在亲历过程中学习,是设计介入乡村建设应有的态度。让设计为乡村风貌塑形,为乡村文化铸魂,最终就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作者:吕品晶,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 姜丹)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