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 >> 正文
成都大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集中亮相
2023-06-02 22:17:44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成都6月2日电 (记者王洪江)今日,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大运会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集中亮相”专场举行,成都大运会会徽、吉祥物“蓉宝”、火炬“蓉火”、奖牌“蓉光”集中亮相。

成都大运会会徽。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据介绍,2019年,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正式面向全球征集成都大运会会徽,2个月内收到近2000件投稿,经组织专家评审、全民网络投票、查重和优化设计后,确定了成都大运会会徽。会徽主体设计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University中的首字母“U”为基础形态,整体颜色以曲线切割的方式将“U”分割成大红、明黄、翠绿、湖蓝4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

“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大运精神,我们还推出了‘大运数字会徽’数字藏品,这是大运会历史上首次发行数字类文创产品。”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党组成员、专职副部长苗峪源在发布会上介绍。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和会徽类似,备受外界关注的大运会吉祥物同样一眼就能看出“成都范儿”,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是以熊猫基地真实的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的。大熊猫是成都最具特色的对外传播标识物和“品牌图腾”,是天府之国享有极高知名度的个性名片。“蓉宝”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这是川剧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运会的地方特色创新体现。

同时,“蓉宝”的耳朵、眼睛、尾巴也皆呈现火焰形态,前不久,大运会宣传片《哪吒蓉宝奇遇记》发布给出了答案。视频中,“蓉宝”和哪吒纵身巴蜀山水竞技,你追我赶,腾挪转移间来到宽窄巷子,和川剧变脸演员喷出的火迎面相遇,完成“蜕变”。

苗峪源表示,这是一个有丰富的内涵寓意的设计,将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与热情的火焰元素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视角地凸显了“火”这一天府文化中的重要标签:它是火锅美食滚沸的动力,升腾出令世界嘴馋的麻辣鲜香的“成都味道”;它是川剧吐火绝技惊艳的点睛之笔,制造出令世界拍手叫好的“成都惊喜”;它更是成都人热情奔放的象征,传递出令世界难以忘怀的“成都温度”。

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作为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一个重要象征物,火炬无疑是传递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取成都的简称“蓉”,同时寓有“融合”“包容”之意。火炬运用多彩渐变的大运会主视觉色块,将朱红、明黄、翠绿、湖蓝4个渐变色整合起来,又呈现成都热情、活力、时尚的多彩生活与大学生的斑斓青春。“蓉火”的外观设计由我国著名设计艺术家许燎源及其团队完成。小小火炬,满满寓意,细节设计将中国风格和巴蜀韵味融入国际范儿,正面以国际级IP、四川的大熊猫为主要设计元素,展现出成都乐观友善的态度;火炬顶部融入成都城市形象标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火炬侧面犹如三星堆青铜立人造型,古老的中华文明将在大运会这场年轻人的盛会中被点燃全新活力。

成都大运会奖牌正面。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奖牌是每个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届大运会奖牌根据国际大体联要求,结合“五洲融合、天府文化、赛事标识系统和成都成就梦想”4个核心内容,融合成都和国际化传播元素,最终形成大运会奖牌“蓉光”。奖牌整体设计以成都大运会会徽和太阳神鸟为主要灵感,使用会徽太阳神鸟元素进行延展设计,利用不规则的扇形呈现神鸟羽翼,在表达“守护梦想”和“成都成就梦想”的同时也寓意神鸟守护天府之国。奖牌整体是不规则圆形,利用几何扇面代表太阳光芒,传递太阳神鸟守护梦想的设计概念。奖牌以“蓉光”为名,谐音为“荣光”,寓意荣耀、光彩,寄托对大运健儿在成都青春展翅、乘梦而行的美好期许。

成都大运会金牌。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铜牌正面。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银牌正面。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苗峪源表示,再过56天,我们将在成都迎来万众瞩目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希望通过大运会会徽、吉祥物“蓉宝”、火炬“蓉火”、奖牌“蓉光”,把成都大运会的和平、友谊、希望传向世界,把“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所展现的人文魅力与时尚活力传向世界,把新时代中国为世界呈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传向世界。

(责任编辑 石逸龙)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