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在一带一路上 >> 影像丝路 >> 正文
莫高窟里陕西元素
2018-07-04 10:10:19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

勾勒真实丝路历史的三张面孔——寻找莫高窟里的陕西元素

勾勒真实丝路历史的三张面孔——寻找莫高窟里的陕西元素

原标题:勾勒真实丝路历史的三张面孔——寻找莫高窟里的陕西元素

敦煌,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起始段南北中三条道路的交汇点,因为莫高窟、榆林窟、玉门关、阳关等历史遗迹著称于世。长安作为丝路起点,而这里作为第一个重要的交汇点,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可以循迹可查。14日上午,采访团来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穿越历史、跨越千里,在这座神秘绚丽的艺术宫殿里寻找隐藏的陕西元素。

不经意间,关于陕西的三张面孔进入记者的视野,叩史问今,搜散拾遗,这些三秦面孔逐渐清晰起来。

勾勒真实丝路历史的三张面孔——寻找莫高窟里的陕西元素

张骞模糊的勇敢者面庞

出处323窟出使西域图

这一窟开凿于初唐时期,通过这一幅壁画可以明确得知在隋唐时期,张骞作为“凿空西域”的使者已经被广泛认知,而且通过洞窟壁画的形式被神格化了。当然这源自于其历史功绩,也离不开后世特别是唐代丝绸之路的繁盛,绘画者多少有着感恩的情结。

323窟由前后室组成,窟内南北壁描绘了多种佛教史迹画,北壁西端画张骞出使西域。画面呈现在侍从的护卫下,汉武帝高居马上,其前张骞跪地持笏板,后为持旌节的侍从和马匹辎重,描写的是张骞辞别武帝西行前的场面。上方张骞一行渐而远去。因为时间和画法的原因,张骞的面庞已经模糊,只留下辞行皇帝前的身影。最上方画西域的右边,依次画汉武帝于甘泉宫祭拜金人,释迦晒衣石的故事,将历史的真实和虚构的传说完美结合。

张骞,陕西城固人,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形成了被后世敬仰的“丝绸之路”。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于我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成为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特别是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汉代的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

勾勒真实丝路历史的三张面孔——寻找莫高窟里的陕西元素

武则天藏而不露的神秘笑容

出处96窟九层楼北大像

位于96号窟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窟内弥勒大佛又称“北大像”,石胎泥塑,雍容华贵,宝相庄严,甚至有一丝藏而不露的神秘笑容。弥勒造像建造于武则天登基那年,长期有一种观点认为,该造像的面容就是女皇武则天的真容。武则天崇信佛教,一首很著名的《开经偈》就是她的作品:“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延载二年(公元695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四十尺。”大佛为石胎泥塑,两腿下垂呈倚坐之势,双目俯视,一手上扬,一手平伸,体形饱满圆润,气度庄重神圣。一茬茬众生自窟底抬头仰望,在崇高庄严的宗教氛围中,更觉佛的至高无上和无尽含藏。

正因为如此,一些相士甚至认定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于是,在全国大力弘佛,宣扬弥勒降世,编著《大云经疏》,并下令各州兴建的寺庙塑弥勒大佛以供奉。莫高窟的“北大像”弥勒大佛就是在这波兴佛浪潮中建成的。大佛通高34.5米,在世界原有十大佛教造像中排名第三。但2002年敦煌研究院向媒体宣布的高度为35.5米,千年大佛“长高”了1米。原来唐代以后各个时期,对莫高窟96窟及窟前殿堂进行过多次整修和重建,窟内地表在历次修建中被抬高,相应地佛像的高度便下降了。1999年来,研究人员在考古发掘中,逐层发现了清、元、西夏时期的窟内地层,直到初建时的原洞窟地面露出,从而使佛像恢复到原始高度。这也成为莫高窟考古中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无论后世对于武则天怎样评价,但是在延续发展丝绸之路以及继续营造莫高窟的历史功绩上,是不能被抹杀的。

于右任为保护国宝呼吁的虬髯大汉

出处敦煌艺术研究所(前身) 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能够得到解放前国民政府的保护,还是源自一位陕西人的努力奔走和积极呼吁。感谢现代照相术,为我们留下了这位保护者的名字----于右任,陕西三原人,著名书法家、辛亥革命及国民党元老。

1941年10月初,在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40年后,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由重庆到西北考察。10月5日正值中秋节,与正在洞窟临摹壁画的画家张大千一起邀众把酒赏月。席间得知千年国宝在列强、风沙等威胁下濒临毁灭危机,而当局却对此漠然置之非常痛惜。闻之于先生心急如焚。在他参观莫高窟后所写的《敦煌纪事诗》八首中,充分表达了他这种心情。如其一:敦煌文物散全球,画塑精奇美并收;同拂残龛同赞赏,莫高窟下作中秋。

1941年12月,于先生完成了对西北的考察回到重庆后,遂向国民党政府送达一份建议,要求设立"敦煌艺术学院",以鼓励学人研究敦煌艺术。以于先生的地位影响力和建议力度,在当时引起了各方面强烈反响,敦煌艺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在莫高窟成立。同年二月,敦煌艺术研究所在莫高窟正式成立,留法归来的常书鸿任所长,开始临募壁画,“寓保护于研究之中”。从此,具有1500余年的莫高窟艺术得到拯救。

如今的莫高窟举世瞩目,游人接踵。敦煌研究院学术成就在世界上逐渐领先,敦煌研究的不再成为中国学者及国人心头之痛,饮水思源,当然不能忘记当年三秦虬髯大汉于右任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