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进西部 >> 正文
“初心”闪亮七十余载
2020-03-30 17:50:52 来源:铜川日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冰剑 王亮 周华

作者:刘冰剑 王亮 周华

老兵陈忠维青年时参加革命,英勇善战,获“解放奖章”;和平时期解甲归田,带领乡亲们修地造林奔向好日子——

“去年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

我才见到了陈老压在箱子底的两个证书,

一个是1956年由兰州军区颁发的

‘解放奖章’证书,

一个是由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颁发的

少尉军衔证书。

从小光知道陈老当过兵打过仗,

后来回到村里当了农民,

实在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大的功绩,

咱村里人都不知道!”

7月24日,在印台区陈炉镇立地坡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李战军激动地说。

印台区陈炉镇立地坡村

李战军所说的陈老,名叫陈忠维,今年91岁,家住立地坡村东山组,那是大山深处的一片洼地。这位一生为民、安贫乐道的老兵,也把自己战争年代的功绩封尘在了这片山洼里。

见到陈忠维时,他正在院子里抱着草喂羊。花白的胡子,毛边的衣服,看上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村老人。但眉宇间那份军人特有的刚劲,让人肃然起敬。

陈忠维生于1928年10月,父亲早早过世,他在叔父家度过了少儿时期。1947年6月,在路东游击队(后改为铜川游击队)队员温志谦(马河人)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当游击队员,给老百姓打天下,让和我一样的穷人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对于参加革命的初衷,陈忠维如是说。

由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颁发的少尉军衔证书

1948年6月,陈忠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多次战斗。1952年,任周至县第十区武装部长。1953年,调任十一区武装部长。1955年,因第十一区武装部撤销,调任县武装部,任参谋。1957年,改任武装部助理。1959年转业后,调任甘南藏族自治区夏河县农场任副场长;同年,调往合作石油公司,任副经理。1962年,调铜川市民政局收容站(现铜川市救助站),任站长;同年7月,他积极响应国家精简号召,主动退职回乡当了农民。

1956年由兰州军区颁发的“解放奖章”证书

“加入游击队后,我们常年活跃在耀州文王山、武王山和旬邑马栏一带,同国民党地方武装作战,还参加了比较有名的铜川周家陵和旬邑清水塬的两次战斗……”回望硝烟,老人精神矍铄,声音也大了起来,沉浸在了那难忘的战斗岁月。

令陈忠维骄傲的是,铜川刘村那场没动一刀一枪、出奇制胜的战斗。

那是1947年10月的一天,游击队正在红土冯家塬一带活动,突然接到铜川地下党送来的情报,说铜川的国民党自卫队要袭击红土地区的游击队,要求提早作好防备。

当时,在游击队中队长杨建福带领下,陈忠维和党英杰、杨金子、宁章林等30多名游击队员,趁夜色赶到敌人来红土的必经地——刘村设下埋伏。探得自卫队已在刘村驻扎,大家经过认真研究后,采取巧妙手段俘虏了敌人的哨兵,从其口中得知了自卫队在刘村驻扎的全部情况。

“我们给哨兵的嘴塞上布,防止他喊叫,让他用手指认自卫队小队长住的房间。小队长睡得正香,我们一下子活捉了他,让他下令,叫手下全部交械投降。这一仗打得很顺利,没伤一兵一卒,捉住了国民党30多人,缴获10多支步枪,一挺机枪,一部电话机,大大鼓舞了游击队员的士气。”

陈忠维一字一句地说着,那场战斗仍历历在目。

后来,任周至县第十区武装部长期间,为保卫土改成果,陈忠维不畏艰险,奉命赴终南山一带开展剿匪工作,最终消灭了敌人,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战争年代,保家卫国,他冲锋在前;和平年代,投身建设,他鞠躬尽瘁。

“我是一名党员,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1962年,陈忠维响应国家精减号召,积极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家乡发展,为群众幸福,又打拼了起来。

回乡后,陈忠维先后担任立地坡村党总支副书记和东山村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领群众农业学大寨。

“我们在南梁、大场等好几处地方修地造田,我带着群众白天干一天,晚上也不歇,点着汽灯继续干。一年到头都扎到地里,冬天地都冻硬了也不停工,坚持大干了4年,为村上整修良田300多亩。”陈忠维说。

除了修地,他还带领群众,在柳树湾、斜沟、长梁等地,大搞造林,绿化荒山,为村上栽植了400余亩刺槐。

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陈忠维组织群众,在电力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地里掏窝子,用架子车运电线杆,配合工队栽杆、架线,硬是从邻村把电引到了东山,为家家户户接通了电,村民从此告别了点煤油灯的日子。

陈忠维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廉洁的一生,清贫的一生。

“我爸村支书当了17年,没给我们家谋过一分钱的利,我们姊妹五个都在家务农,没沾过他任何光。他打小就教育我们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陈忠维的小儿子陈全良说。

陈全良在农闲之余打工维持生活。2015年,他腿受伤花了十几万元,家庭陷入了贫困。这几年,他靠养羊翻了身,去年也脱贫了。父亲跟着他过活,帮他喂羊、打扫羊圈,这么大年龄了也不肯歇着。

采访中,老人始终笔直地坐着,额头上出了汗,儿媳妇拿着毛巾要给他擦,他示意不让。举手投足间,充满着军人的威仪。

“几十年来,老人从来没有因家庭困难给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添过任何麻烦。每次问老人需要什么的时候,老人就说‘不用麻烦组织,现在生活比过去那是太好啦,希望大家不要太牵挂我是老兵这件事’。老人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真是我们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啊。”村党支部书记李战军说。

再见时分,望着老人墙壁斑驳的窑洞,破旧的家具,没有围墙的简陋小院,我们再一次被深深感动。他用朴实纯粹、无私奉献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的崇高精神。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