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化背景下传播与继承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9-05-10 14:15:54 来源:《新西部》杂志2019年5月上旬刊

◎北方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JYZD09)阶段性成果

文丨李尔煜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化社会对接?本文从梳理“精华”与“糟粕”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在古典文化作品的学习中着重美育、历史文化背景的讲解,并与当下现实社会现象相联系的对接途径,弘扬传统优良品德,从而达到传播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自五四运动以来,西学东渐,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批判,逐渐呈现出被边缘化的趋势。时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又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影响着各个年龄层次的中国人,例如日美动漫和电子游戏对儿童的影响,影视作品和文史哲类书籍对青年人的影响,西方医药保健文化对老年人的影响。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中大众接受了许多西方的思想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却逐渐式微。

青少年普遍通过影视剧的历史“戏说”接触古代文化与生活,这些影视剧中充斥着大量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其普及程度又使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真正的古典文化正迅速在大众视野中、意识中模糊淡化,甚至有可能消失。当代大多数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是生疏的、隔膜的,对古典诗词、古代礼仪服饰已逐渐产生疏离之感,或者其认识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古代中国赖以维系社会和谐、家庭敦睦的许多思想意识,包括对美好的个人品质、崇高的人生理想的追求,例如倡导“礼义廉耻”、“洁身自好”、“扶危济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修身养性的思想道德追求,也逐渐沦为空谈,嫌贫爱富、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有鉴于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已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丢掉了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具有民族独创性、能在世界范围独占一席之地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而且,当今世界纷争不断,民族问题常常成为热点问题,我们急需维护中国文化所独具的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所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就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文化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着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曾这样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2]文化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是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而且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同时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文化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制序、[3]器物与精神产品,会给予我们历史感和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但是,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创新、融合的过程之中,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文化曾有过独步天下的光辉历史。长久以来,中国文化海纳百川,不断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收各种养分,正是由于这种吸纳外来文化的胸怀与能力,使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着生命力与活力。按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说法,世界上曾有过26个文明形态,但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未曾中断过的文化,[4]这是由于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域外文化在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佛教文化,原本始于尼泊尔、印度一带,两汉社会动荡之际传入中国,最终演化为中国式的佛教,加入了孝亲观念,观音菩萨原为男神,在中国变身为女神,还被赋予了送子的功能。佛教在中国甚至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诞生了中国独有的禅宗。中国文化也并非单指汉民族文化或者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境内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地域文化。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文化心理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这正是中华文明强大的凝聚力所在。

历史上,先秦两汉是华夏民族开疆拓土、融铸民族之魂的时期,秦朝是奠定国家大一统形态和组织管理形式的重要时期,两汉是形成民族精神、造就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时期。隋唐虽然以北方少数民族起家,却是以中华文明当然继承人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国际化的包容精神、宏大的精神追求、伟大的文化创造力,使盛唐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美好记忆和梦想追求。宋朝文化之繁荣昌盛,几至巅峰,惜乎重文轻武,最后甚至到了无力扞卫中华文化传承的地步。正是在宋朝,文官治世,开始对秦皇汉武的开拓之功进行负面评价,汉唐奋发图强的锐气也一扫而空,甚至丧失了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雄才大略,代之以愚弱的文官思维。后世相习为误,又经历了元朝的高压统治、明初的牵连诛戮和清初的文字狱,明清两朝的文人士大夫多以明哲保身为人生信条,苟且偷生,有家无国,欺世盗名,文化精神渐趋保守、龟缩。

总体而言,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中国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不同时期的精神内核有很大差异,我们在传承的过程必须有所区分,有所选择。

“国学热”中的误区与陷阱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国民精神缺乏文化支撑的弱点也日渐显露,“国学热”应运而起。除了“儒学热”之外,还有各种古器物的炒作、“佛学热”、“茶道热”、“红木家俱热”等现象并行不悖。生活小康的人们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寄托,这本来是古典文化回归现实社会的一个良好契机,但由于传统文化失落已久,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未能讲清楚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与现代社会、现代意识如何接轨等问题,于是,一时之间乱象丛生。有人把《论语》炖成“鸡汤”;有人热衷于分析帝王权谋;有人热衷于揭露宫闱秘闻;还有已成为笑料的传说中的30万“朝阳区仁波切”。[5]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藏传佛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其“皮毛”甚至是误传,因何忽然在内地大张其道,这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如果真正的优秀文化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不能占据人心,魑魅魍魉就可能大行其道。

1、误将背诵若干古代经典读物当成传承文化

提起“国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古代作为童蒙读物的《弟子规》,以幼儿、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开办的“国学班”常常要求背诵全文。无论是背诵《弟子规》《千字文》,还是《论语》、成语、古诗词,首先得让学习者通其文、明其意,如果只是鹦鹉学舌般的死记硬背,不但不会有传播文化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使学习者产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其次,书本上所讲的道理如果很难联系现实、应用于实践,书籍最终是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弟子规》虽好,无奈世易时移,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和现实生活距离太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大量的非常用字词、生僻字词,是无法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的。初级教育引入传统文化,最好能采用循循善诱,贴近现实生活的方式,这方面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课本做的比较好,如《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等小学教材,真正做到了从儿童认知心理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承古典文化。

2、封建社会的残渣余孽借机还魂

“女德班”的出现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某些与现代自由平等思想背道而驰的东西。还有人以传统文化为依据,论证“一夫多妻”的合理性,为“家外有家”、婚内出轨寻找文化根源。提倡孝道,很多地方将《二十四孝图》以绘画或雕塑的方式呈现在公共场所,实则“二十四孝故事”中既有违反人道的内容,如郭巨埋儿奉母、吴猛恣蚊饱血,又有违反自然规律的内容,如孟宗哭竹生笋、王祥卧冰求鲤,这些故事是不适合公开宣传的。此外,封建迷信似乎又死灰复燃了,而大众对此的接受程度相当高。算命卜卦在许多地方的街头随处可见,民间也常见用请神驱鬼、喝符水等方法治疗疑难杂症。家居布置讲究风水,买房置业请人看风水,亲人去世大办法事,邻里之间或因在家门口悬挂“照妖镜”、“八卦镜”而纠纷不断,这类事情更是屡见不鲜,大众也习以为常,不以为意。

3、“国学热”背后的商业炒作和功利主义

遍地开花的国学班

近年来,各地开办了不少国学班,上网随便一查,2019年正在面向成人招生的国学班比比皆是,[6]清华大学的“国学研修班”“北京大学文化与大健康新资本研修班”证道商学院“领袖国学智慧课堂”“《易经》总裁班”“国学智慧总裁高级研修班”“国学智慧总裁精修班”“《周易》文化与实战应用高级研修班”“商界领袖国学高级研修班”“国学商道高级研修班”“中国国学百家讲坛董事长研修班”,名目繁多,学费从近两万到十几万、二十几万不等。这些与“商道”“实战”“资本”“总裁”“董事长”“领袖”等词汇相联系的国学班,多少给人以“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因为仅从名目看,就与传统文化讲究“养性事天,修身立命”、“济苍生,安社稷”、追寻融入自然、返朴归真的理念颇有相背之处,充满了商业化的喧嚣与浮躁。

面向少年儿童的国学班,学费也动辄成千上万,内容主要是买一身汉服,背几篇古文,写写毛笔字,练练茶道,最后再举行一个毕业典礼,形式往往大于内容,还有一些国学课居然把体罚学生当成“不打不成材”的“国粹”。[7]

古典文化的传承需要与当代社会现实对接

谈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最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在社会舆论与学校教育中,精华和糟粕却常常难以区别。网络语言暴力的一种体现方式,是无限的上纲上线,普通的小事、平凡的言论都会被一些人过度解读,放大到道德层面加以抨击,而且似乎一旦掌握了道德制高点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人身攻击,甚至辱骂威胁,其实这和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谓的“诛心之论”的惯性思维不无关系。应该说这才是糟粕,因为它很多时候违背了“疑罪从无”、言论平等的现代意识,更别提以理服人、期人以善、言辞文雅等做人的基本修养了。

是精华还是糟粕应该看其应用的对象。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代谋略学,传统文化中的权谋之术,如果用于国际斗争,用于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可以说“善莫大焉”;但如果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企业管理,恐怕就成了“糟粕”。即使是“商场如战场”,从长远看,还得说诚信才是立身立业之本,所谓“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8]这是古人从小学习的做人基本道理。

1、古典诗词的美学功用

当代的大众文化仿佛日渐失去了审美判断能力,甚至有以丑为美的倾向。“蛇精脸”、敷粉描眉的“小鲜肉”被追捧;拍照滤镜被过度而广泛的使用着,再加上整容、化妆、发型和服饰的趋同,使得千人一面,失去了个性特征。前些年大型建筑设计追求猎奇心理,造就了“大裤衩”“秋裤楼”“茶壶楼”“纸片楼”“LV楼”等一批建筑奇观,中华大地俨然成了某些西方设计师的实验场。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急需寻找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底蕴,尤其在重建审美心理方面,美的教育和美德教育缺一不可。古典诗词在这方面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9]的坚贞爱情,“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10]的美好友谊,“何必丝于竹,山水有清音”[11]的自然之美,“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12]的处世哲学,“苏世独立,横而不流”[13]的个性坚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4]的人生经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15]的人文情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6]的自然眷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7]的伤逝之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18]的人生态度,“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19]的朴素历史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20]的夏日胜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21]的羁旅飘泊,“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22]的融情于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23]的历史沧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24]的长江壮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5]的旷野月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6]的家国情怀,“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27]的为官态度,“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28]的离情别苦,“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29]的人生遗憾,“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30]的历史变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31]的微妙情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2]的痴情隐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33]的人生理想,“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34]的残缺之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5]的难言之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6]的知行合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7]的开放心态,“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38]的超越与悲伤,“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39]的青春寂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40]的无眠之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41]的灵魂对话……不胜枚举,哪一首诗词讲透彻了,都可以令人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把读者引向人生的某种境界,高于世俗生活却又真实地贴近人生,从而唤起年轻一代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想往。

古典诗词适用范围广,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可以从学龄前教育一直讲到高等教育,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地影响下一代的审美趣味。

2、讲解古代作品时注意历史文化背景信息的延伸阅读

古人也曾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古代文化是古人创造出来并生活在其中的有生命力的存在。由于阶级分层、教育无法普及等原因,古人享受着不同的文化产品,既有下里巴人的民俗文化,又有阳春白雪的士大夫文化,应该说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能把文学创作的时代生活形态,通过作品讲解呈现出来,就能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作品,也能更加深入人心地吸引当代读者。例如《诗经·硕人》,可以结合古人“以丰满健康为美”的观念,以及诗中对自然环境、动植物的艺术运用,还原古人生活的自然场景、审美观,再引申到传统审美观的变化源流,以及当代“以瘦为美”观念的由来和极端化倾向。讲解过程中还可以引用历代诗歌中描述美女美男的诗句加以佐证,这首四言诗就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能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和思考。再如学习《史记》的某一篇目之前,先详述司马迁本人的家世、生平,以及由此带来的《史记》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兼及《二十四史》的写作方式和阅读方法。在篇目的具体讲解中,注意讲清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并与其他史料,如《左传》《战国策》《汉书》《资治通鉴》等,加以对照讲解,既能突出司马迁本人的创作特点,同时还能避免因司马迁“好奇”(喜欢奇人奇事)而采纳民间传说产生的史实误差。

学习古代作品时,如果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用纵横两个维度去观察思考(纵向,历史发展变化的纵向对比;横向,同一时期不同作品的相互印证),并最终与当代社会生活相结合,就能使古代文化鲜活起来,进而达到传承文化、充实心灵的目的。

3、解读历史人物和事件,切忌蹈袭前人

中国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继承的优秀内容,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发展动力,为公序良俗提供文化土壤,所以有必要重新梳理历朝历代的传统文化,传播继承其中的优秀部分。

对秦皇汉武的误读。秦皇汉武被指斥为穷兵黩武,主要是从北宋司马光着《资治通鉴》开始的。实际上,延续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格局,管理国家的组织形式、典章制度,皆由秦始皇奠定基础,以此而言,始皇帝有其伟大之处。在汉武帝即位之前,北方的匈奴族已日益强大,在半个多世纪中杀掠汉朝边地人民,为患之害愈演愈烈,造成的国家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汉武帝在国家富强之时,集中兵力击溃匈奴,进而开拓西域,经营闽越、西南,最终形成了后来的中国版图,可以说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42]的壮举。国际政治要审时而动,大局为先,汉朝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手段,可为后世借鉴。

对儒家的误读。孔孟关于气节、个人修养的论述值得重视,但后世也颇多误读之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后人把“以德报怨”当成美德,孰不知孔子早就说的很明白,无限度地拔高道德的力量,只会伤害道德;让施虐者承担相应的后果,善良只应该用来回报善良。不过,《论语》《孟子》中蔑视劳动人民、强调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言论则不再适合现代社会。

对佛教的误读。很多人声称信仰佛教,素食主义成为一时风尚。但细审释迦牟尼的一生并没有禁食肉类,素食是南朝梁武帝首开风气,相习为俗,成为中国佛教特有的饮食要求。动物蛋白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猿进化为人是由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开始的,完全不进肉食,对身体健康不利,尤其是青少年。

4、注意与当下社会现实相联系,弘扬传统优良品德,抨击假恶丑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人际关系日渐疏离冷漠,爱情、友谊等传统文化中视为珍贵无比的情感也日益物质化,学习、传播古典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改善现状的良方。

解读爱情。《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我对你的爱就像山上的亘古不化的冰雪和云间皎洁的月亮,听说你有了别的想法,所以我来和你决别。”女子在古代也不是全然的依附与顺从,对于爱情,古人赞赏的是男女双方的坚贞与坚持。这首诗最后指出:“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感情如果受到物质金钱的影响,何谈纯洁,何谈品质?这与《孔雀东南飞》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解读友谊。《苏李诗·烛烛晨明月》:“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芳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黎明时月亮还那样明亮,秋兰发出馥郁的芬芳。芳香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散发出来,随着晨风飘到我的堂上。”这个夜晚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作者和朋友秉烛夜话,一夜未眠,黎明时分嗅到兰花香气,让作者感到他们的友谊是这样美好,令人陶醉,而友谊之所以珍贵、美好,是因为朋友之间没有任何功利的考量,只有一片深厚的关怀与期许:“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希望你能崇尚美好的品德,随时随地都珍惜光阴,成就一番事业”。

解读成功。曹操《龟虽寿》、李商隐《安定城楼》,掌握权力是为了造福一方,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在其位就必谋其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人生应该是努力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等到晚年,飘然而去,洗尽铅华,专心修养个人德操,追名逐利不过是“腐鼠滋味”。古人的成功不是个人的,而是服务于社会的。

解读人与自然。嵇康《赠秀才入军》(其二):“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休息、渔猎,感受融于自然的潇洒自在。“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举手投足间是那样的自然、自在,因为作者的精神与大自然同在,“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自然不是我们无限度索求物质利益的对象,而是我们的灵魂赖以安息的地方。渺小的人类只有把“小我”安放在大自然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才能不再受困于“自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理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3]增强文化自信,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历史上中国文化从来不是单一民族创造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更不是闭关锁国的产物。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继承与发扬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设法走出自己的道路,继而实现深度创新。

参考文献

[1]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提传统文化.

[2][美]马文·哈里斯着.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P136.

[3]由规则调节着的秩序,对应的英文词汇为“institution”.

[4]汤因比,英国历史学家。相关说法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刊登的荣开明《“文化自信”四题》一文.

[5]百度约有58200个搜索结果,2019年4月4日。参见腾讯网2016-01-25第204期《“朝阳系列调查①”:30万仁波切背后真相》.

[6]百度输入“2019年国学班招生”约5560000个搜索结果,2019年4月4日.

[7]2014年7月4日,北京“女德国学班”教师张红霞因故意伤害罪被北京市顺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日报》2014年8月8日载《少儿国学班乱象调查》,作者冯建红.

[8]《千字文》。

[9]汉乐府《白头吟》.

[10]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冬歌》.

[11]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冬歌》.

[12]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三十二卷相和歌辞七》.

[13]屈原《橘颂》.

[14]汉乐府《长歌行》.

[15]汉末“古诗十九首”.

[1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8]唐·王维《终南别业》.

[19]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20]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1]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2]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3]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5]唐·杜甫《旅夜书怀》.

[26]唐·杜甫《蜀相》.

[27]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8]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9]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0]唐·杜牧《题乌江亭》.

[31]唐·李商隐《无题两首·其一》.

[32]唐·李商隐《无题》.

[33]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34]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5]唐·李商隐《锦瑟》.

[36]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7]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38]清·袁枚《绝命词》.

[39]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40]南唐·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

[41]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2]北宋儒学大家张载的名言.

[43]《诗经·大雅·文王》.

作者简介

李尔煜 北方民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