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总编辑手记 弘扬“国家至上”的中国航天精神
2022-07-08 08:46:41 来源:阳光报2022年07月08日 作者:宋亚萍

作者:宋亚萍(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

作为该书的全程参与者,我感到《国家至上》这个名字极为响亮,很有力度,也真正地、深刻地揭示了这本书的精神内核和思想主题。

几年前,当这本书稿摆在我面前时,它与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有很大的距离,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那时,无论对作者还是对策划者来说,都还没有提炼出这本书的精神内核和思想主题。

早期,引起大家关注的是2015年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2017年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的徐立平的感人事迹。他的事迹使我们把目光投向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背后默默奉献的工匠们。所以,那时我们琢磨把这本书定位为《大国工匠》。当时,宣传和弘扬工匠精神是一个热点话题,我们感到自己触摸到了时代脉搏,应该倾力打造。

但随着作者不断地深入采访,不断地阅读资料,我们渐渐感觉到,在我国战略导弹动力系统研发过程中,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他们在沙漠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一切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贡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所以我们想,那就写这些隐姓埋名的人吧,书名就叫《国家隐士》。

但我始终认为这个书名不够贴切,不能充分体现航天人的精神追求。这个过程中,赵韦先生也在不断地思考修改,反复打磨。我已经记不清改了多少遍,印象最深刻的是,当策划编辑屈奇把几经修改的书稿交给我时,我拿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心中充满期待。

看完书稿以后,我还是觉得不满意,就是感到没有提起那股劲儿,贯穿全书主线的精气神没有提炼出来。我们又进行讨论,不断地挖掘主题,直到有一天,屈奇告诉我,这本书应该叫《国家至上》。我一听,大为高兴,就是它了。

1984年,张爱萍将军为航天四院的题词就是“国家至上,争创一流”。那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四院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到了可以搞大发动机的时候了,但却遇到了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国家的战略方向已经全面调整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成了对军工行业的新要求。而这对邢球痕他们那一代军工人,是难以接受的。他们做了几十年的军工,现在却要他们搞民品,不仅感情上不能接受,实际上也困难重重。但张爱萍将军的一句话,却让他们放下一切疑虑融入了这个大时代。张将军说:“要从国家利益出发,搞军工的干民品,这是国家的需要,必须搞。”正是这个“国家需要”,一下子触动了他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国家的安排。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就开始研制固体燃料,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工作,钻进人烟稀少的山区,住过破庙,睡过草棚。研制过程中,有人为之受伤致残,有人为之献出了生命。这一切,他们都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因为他们心中怀着同样的信念,那就是“国家需要”。

进入21世纪以后,固体发动机研制终于进入了“跃龙门”的大好时期。第二代航天人已经成为骨干力量,甚至第三代航天人也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仍然传承着“国家至上,争创一流”的航天精神。又是一个20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固体发动机技术迅速迈入世界第一梯队行列,不仅在战略导弹发动机的研制上,甚至在航天领域也开辟了新的天地,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总之,这一代代航天人始终甘于默默无闻地奉献,为国家、为国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铺路石,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有家国情怀,有“国家至上”的精神。

找到了这一贯穿全书的主脉,这本书就有了灵魂,有了精气神。终于,我们可以把这样一本真实生动记录固体发动机研制的艰辛历程,集中反映航天人和军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始终体现“国家至上,争创一流”精神的图书呈现给读者,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