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电影《隐入尘烟》│隐忍与低诉:东方美学的浓郁表达
2022-09-19 13:43:07 来源:幡然之得(微信公众号)

作者:仵埂

图片:电影《隐入尘烟》剧照 

编导的独特在于他内置了一个视角,就是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之下,个人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状态下,他却表现了一个最易于被忽略被漠视的人群,他们缺乏自我权利意识,甚至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应得之物,而以传统的观念在做事。就像马老四不明白他不断地为别人献血,理应获得对方的补偿一样。他们是沉默者,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也少有人代他们发声。尽管电影本身不能做政治化比附与图解,但其构成的形象意义,还是能强烈地唤起人们的共情力。

马老四本名马有铁,兄弟排行为四,村子里人都叫他马老四,或者直接称老四。他木讷良善,老实肯干,除此什么也没有,栖身之所也是借住,房子是村民马成万废弃不用的。有人来提亲,女的叫曹贵英,也老大不小了,手抖、腿瘸、尿失禁,两边亲人一见,皆大欢喜,老四有了媳妇,女人贵英呢,被哥哥嫂子作为包袱终于甩了出去,让马老四接盘了。从此马老四和曹贵英开启了他们贫困且温暖的夫妇生活。这是由李睿珺编导的电影《隐入尘烟》的大体剧情。

图片

其实,这是剧情的开端情景,剧情表达的重心在于两人世界的生活展开。这个展开是温馨动人的,它将凡人生活中的日常性一点一滴呈现在观众眼前。马老四总是牵着他的毛驴车子,默默地送粪,拉庄稼,干农活。他的媳妇贵英,也总被他要求坐在车上,一刻不离地跟着他。老四呢,不声不响地将所有的爱意都给了贵英,给她买了呢子大衣要遮住她尿湿的屁股,捞一条鱼烤熟要先给贵英嘴里塞一块,睡觉时在贵英腰上绑根绳子担心她跌下炕去。他将自己所有的疼爱都默默地给了她,把她捧在了手心里。

贵英就是马老四生活中的阳光,是他人生的一切,理想与幸福。种玉米、收麦子,孵鸡子,打土坯,盖房子,两人形影不离,深情与爱意从中悄悄滋长,似乎全世界就只有他们苦辛而幸福的时光。

编导是一个非常善于运用细节的人,他通过生活中人物的点滴动作,悄悄渗透人心,唤起观众的共情力,对艰辛的体验,对贫弱者的同情,对温暖幸福的感知。而且,大凡出情的地方,都会在作品中重复呈现。比如,两人结婚了,马老四在黄泥土墙上贴一个双喜字,问贵英贴得正不正?贵英说,右手稍稍提一点点。搬进新屋再次贴上红喜字,还是同一个动作同一个问话。比如,两人的结婚照,在摄影师的指导下面无表情地定格了,这也是贵英唯一一张留在世间的照片,她去世后,马老四将这张合影,剪图一半,成为了贵英的遗像。马老四在房间取下了红喜字,挂上了这张遗像。

图片

这些细处,流泻出马老四的浓浓深情,编导就这样运用了一系列具有冲击力的情感细节,让观者对人物的认同情感在心中累积。还有一些童心般的小小游戏,马老四拿了五六粒麦子,给贵英手上用麦粒按压圆形梅花印,马老四边按边说:以后你就不会丢了,丢了我凭麦印就可以找到你了。后来,贵英也默默地为马老四手上按压了麦印,他们两个幸福地久久对视。第三次重复出现这一细节,是在贵英因晕厥而栽进水塘淹死后,马老四将贵英打捞上来。马老四看着死去了的贵英,默默地坐在她身边凝望,然后拿出六粒麦子,一粒一粒沉沉地按在了贵英的手上。这是一个令人落泪的段落,前面这个细节的两次铺垫,让观众在主人公这样的行为里,读出了永远的深爱,永不分离的心声。

这些都是底层百姓的日常温暖,是无声的、无奈的,也是苦辛日月中一片明亮的光,这片暖光仅仅发生在两人的私生活范围内,而在私生活之外,则是一片冰冷的现实。马老四在现实中遇到的那个企业家张永福,他有病了,要输血,且需要的血液是熊猫血,稀缺,只有马老四血型匹配。马老四原本也不乐意,但是耐不住村民的劝说,是呀,把这个张永福治好了,他才能把大家的工程欠款还了,村长也来动员,老四想想也就从了。后来又要献血,因了老板儿子帮他垫钱80元给媳妇买了一件妮子大衣,于是他又隐忍了。

每次献完血,张有福家人就请他吃一顿饭了事。最后,张有福儿子还把买大衣的80元钱,在他买粮食种子时扣掉。这是马老四所遭遇的外部环境。再说他的房子,原本是借住在村民马成万废弃的旧屋里,房子要拆迁,被拆迁者每户赔偿15000元,马成万急匆匆赶回来,让大铲车将房子推倒,拿上15000元走人,而马老四甚至没有来得及细细清理房间的物什,一下了就无家可归了。后来在马老四盖房时,从开始打土坯,到垒墙盖房,也就他们夫妇二人,艰难地一点一滴地建起来,村里也没有一个帮忙的人。这些地方,让人深深体察到现实中人的自私与冰冷。

图片

电影氛围的营造,对于编导来说,必有取舍,有时甚至不顾及某种相冲的真实。从《隐入尘烟》中,我们知道,编导想要的是那种质朴而又简约、温暖而又忧伤的美学质感。人物,就是男女两个主人公,尽管也有其他人物的出现,感觉就像是作为木偶道具般的陪衬,并未赋予其活的气息。甚至毋宁说,他阻断了主人公与环境的复杂关联,镜头始终注视着马老四和曹贵英。

编导力图简化地处理人物关系,想把更多色彩浓浓地投射到主人公身上,这样,马老四的勤劳艰辛、沉默隐忍、诚信良善的品格,在影片中得到了尽情地抒发。影片所假定的故事时空,如水一般漫过观众的心田,唤起人们对老四和贵英的同情与怜惜。在两人的世界里,构成暖意浓浓的诗意人性。在两人之外的现实世界,则是另一番情景。编导运用了一种对比法,将个人化的私生活领域与周遭的社会化环境做了映对式处理,暖意与疏隔,是两重天。不能不说,编导的视角是独特的。

编导的独特在于他内置了一个视角,就是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之下,个人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状态下,他却表现了一个最易于被忽略被漠视的人群,他们缺乏自我权利意识,甚至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应得之物,而以传统的观念在做事。就像马老四不明白他不断地为别人献血,理应获得对方的补偿一样。他们是沉默者,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也少有人代他们发声。尽管电影本身不能做政治化比附与图解,但其构成的形象意义,还是能强烈地唤起人们的共情力。

这种唤起,就仿若代言,为无数个无奈地辗转在艰辛生存边缘且被忽略的人群代言。在这一点上,编导也是高超的。他没有对人物评价,甚至刻意隐身,而只让马老四和曹贵英的日常生活说话,说出了他们的悲苦和幸福,也说出他们的内心期望。当如微尘般的马老四和曹贵英沉入大地时,他理应在同类如我们的内心,激荡起两行痛惜的清泪。

图片

影片中的马老四曹贵英,不自知自己的行为,或者说他是以他的本然在行事。但是编导心里是清楚的,他越是揭示他们的良善与隐忍,越是让观众不安。就如同鲁迅对阿Q和祥林嫂的揭示,揭示那种愚昧与麻木的状态,但鲁迅自身的精神,当然距他的人物相隔甚远,他是清醒的,他怨恨那种麻木愚昧和自欺的状态。作者越是写出人物的这种不自知,其作品的效应就越是强烈。而编导大约也是鲁迅这一路径。他尽管对镜头中的老四和贵英,也投入了自己巨大的感情,但他始终与人物保持了某种距离,这种距离,有利于他的揭示,有利于他在爱的同时,表达出了某种怨。这种怨,既是面向他深爱的马老四与曹贵英的,也是直刺他们周遭的环境人物的。他将那种人情中的冰冷做了隐忍克制的揭示与批判。

隐忍与克制,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以贯之的主线。通过人物的哀痛、灾变或苦难,而唤起一种广泛的共情与怜悯,也成为中国文学与电影在叙事中的一般原则。因之,其美学表现形态是内敛的、含蓄的、蕴藉的。我们在《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城南旧事》等电影作品里,都见到了这种叙事质素,其基调就是苦难、隐忍与低诉,形成了强大的唤起效果。作者借作品人物极大地强化了诉求力,也呈现出了自己的情感向背。在观众中形成的这种共情力,其实是带有强烈批判性的,且让观众在作品里尽情宣泄了压抑的情绪。这种悲凉的非圆满结局的影片,留给了人们长长的深思与情感沉积,让一种抨击的力量慢慢发酵,从而渗透人们的某些认知。通过内敛隐忍且引而不发,故而将张力传导给观众,观众的注意力被牢牢抓住。可见,李睿珺深得中国电影美学之神,在其作品里随处可见其节制与省俭。

图片

编导当然知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当然知道人与人的权利边界在那儿,他更是清晰马老四在献血时,对方用一顿饭来糊弄他,显然是欺负老实人。但是电影在叙事时,却是不动声色的,是冷静沉着的。导演将自己溢于言表的情感藏起来,如同人物的隐忍一样,不说话,让观众体味。他也让镜头里的马老四将自己缩起来,隐起来,隐进那间土屋里,隐在那个不与外界相交往的壳里,悄悄地活着。或者与自己的贵英在艰辛里悄悄幸福着,如蝼蚁,只要你不踩着我就行,让我悄悄地活下去吧。作品取名《隐入尘烟》,就是隐入大地,是马老四们渺小如尘烟,隐入其中而人所不见。

2022-9-17于西安小寨


互动:关于电影的另一种意见

有人否认马老四这种形象的存在,认为我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哪里还有这样贫穷的人?明明是丑化我们的生活,败坏我们的声誉,给敌对势力递刀子。还有人认为马老四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编导拍出这样的人物,完全是哗众取宠,猎奇心理使然,与现实生活不相符合,缺乏现代性观念。

艺术的天空是广袤的,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人物,就如同它会有公子小姐如贾宝玉林黛玉,会有鲁智深林冲等梁山好汉,会有诸葛亮曹操关公等三国故事,还会有蒲松林笔下的花妖狐魅,如何能用一种形象而囊括所有?就好像稍有常识的人,绝不会认为马老四的生活就代表了中国所有人的生活。他既代表不了城镇人的生活形态,也不能代表乡村人的生活样貌,他就是一个艺术形象,而不是一个概念定义。这个形象里,会让我们看到某一种生活形态中的人而已。

显然,一部电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无法囊括所有问题。当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的确存在有走遍五大洲的地球人,也有生活在富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广大人群,但西部地区一些贫困人口照样存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好的作品是以它的美学精神取胜,我们不能往一部电影里塞进各种各样的愿望和要求,世界没有哪一部电影可以满足所有观众的想法。

以朴素的记录片风格来表现故事和人物,这在当下颇为稀见。此种精神,似乎与我们司空见惯的浮华矫情和奢侈艳俗相反,它以自己的一幅素面,映衬出满脸胭脂气的艳俗之人。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它也是对情感肤浅化、功利化、商品化的批判。它让人见识了这样一对苦难的人儿,在苦难境遇中的温馨与幸福。并以此深深打动了具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让人们看到了生活深处的韵致底蕴,看到了那遗漏在微尘之中,而又光彩熠熠的金子般的情感表达。

(责任编辑 王顺利)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