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中华水利会馆纪行
2023-02-27 08:00:00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解维汉

□解维汉

前一阵,去泾阳县游览郑国渠路上,司机说:“我先带你们去个地方,你们一定会感兴趣。”

车子开进王桥镇社树村,在一片院落前停了下来。这是一处典型的关中民居的高门大屋。现存前后两院,中部为两进大殿,高大气派。内层大殿有八个粗约二尺的柱子承载屋顶,此殿窗、门、檐、墙及柱下基石雕饰精美,石雕、砖雕和木雕,各有特色。刻有云纹、花草、器物等,内容有暗八仙、二龙戏珠、喜鹊贺寿等,装饰富丽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外层大殿布置亦精美异常。面阔五六间,形似蝙蝠的巨大青砖造型,正中开一大门,并无其他门窗。走进大门跨过那道门槛后,便进入一个廊柱林立的古老空间。旁边的厢房、脚下的青石、墙上的砖雕,以及自空而下的天光,一起营造出了一个遥远而又有些虚幻的空间,室内并无任何家具与展陈,空空落落,仿佛刚建成尚未入住的空宅。

据说,这座中华水利会馆,曾经是李仪祉先生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时设立的临时会馆,也曾作为泾惠渠工程指挥部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该处再度被作为泾惠渠管理局的办公场所,村里人习惯叫水利会。水利会,为研究清代建筑形制及泾惠渠兴建史乃至中国水利史提供了实物资料。目前建筑保护基本完整,见证了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泾惠渠工程测量、设计、施工、管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1982年被列入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墙面房顶都很新,似乎是刚刚完成了加固整修。院子里立着一块大石,上面刻有一句楷体红字:“愿同胞爱惜此水爱惜此渠。”署名“李协”。李仪祉姓李,名协,字仪祉。字迹当为李仪祉亲笔所书。

那么,这处大院最早的主人是谁呢?为何后来变成中华水利会馆?经溯本探源,方知社树村的水利会馆前身是社树姚家“惠贤堂”的祠堂。社树姚家是村里大户人家,始祖是元朝诰授中宪大夫的驸马都尉姚成,明初其子敬礼公携族人从河南迁徙到泾阳北峪里,后再迁社树村。明万历年间,姚氏八世孙姚清纯、姚方钟赴四川经商获利后在社树村广置田产,建“姚恒裕堂”,人称“花门楼家”。清顺治时,十二世孙姚一阳在四川雅州经商东山再起,至十四世孙时在雅州建立总号,相继在泸定、重庆、泸州、绵州等地设分号数十处,总名“永聚公号”。此后,商务范围扩展至东沿长江,西通藏地,远涉缅甸、越南、印尼、沙俄等地,主要经营布、盐、糖、茶、木耳、丝绸、药材等。至清康熙中后期,永聚公号再分出永晋源、万永聚全两大商号,伙计数千之众,人称总号“姚百万”,后又增恒顺益、恒顺合、恒顺源、天增公四大商号。慈禧曾为姚家题匾,林则徐西行赴新疆途中造访姚家时题写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则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西安芦进士巷的姚家大院,也是社树姚家的省城房产。清代严树森题写的“元驸马都尉姚氏合族始祖神道碑”已移迁于大院围墙之外。从明朝到清朝富甲一方,长达近三百年,众多子孙后代在社树划分为十个堂口。可惜清朝末年,姚家家道衰落,惠贤堂主将本支祠堂以三百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龙洞渠管理局。龙洞渠即为泾惠渠的前身。 清朝时,管理龙洞渠的机构叫“水都衙门”,管理着泾阳、三原等五县水务工作,曾设在现在的王桥镇木梳湾衙背后村。民国初期,龙洞渠管理局迁移至社树村姚家祠堂办公,祠堂从此变成了水利会馆。而社树姚家祖上曾当过龙洞渠的副渠首,管理过当地的水利事业。

设立水利会馆后,这里成为修建泾渭渠的指挥部。据泾阳县志记载,民国年间泾阳县第一条电话线就通到社树水利会馆引泾办事处。社树村北曾建有泾惠渠第一个分水闸“两仪闸”。伴随着泾惠渠(旧称钓儿嘴工程或渭北引泾工程)的筹备、建设、维护与管理,全程见证了新旧引泾工程的历史交替。1930年,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泾惠渠工程期间,将“渭北水利工程处”设在水利会馆靠前指挥,他长期驻扎在社树村渭北水利工程处办公,并日夜奔走在水利工地上。很早之前,水利会馆曾保留李仪祉当年使用过的水泥澡盆;陕西水利博物馆至今保存李仪祉辛苦工作一天后在水利会馆休息时使用过的梯形梧桐木枕,便是李仪祉先生献身水利及泾惠渠修建的重要历史物证。泾惠渠修建期间,为了缩短驻地与测量地点的距离,也为了保证法国、挪威等外籍专家与工程人员的给养供给,社树水利会馆就成为工程测量的后勤基地和“招待中心”。参观该工程的中外人员,也多以水利会馆为临时落脚点;到访水利会馆的中外政要,文化、工程界名流,如过江之鲫。

据《西北文化日报》报道,1932年6月,参加泾惠渠一期放水典礼的政要名流吴稚晖、禇民谊、徐正大、刘峙、朱兆奎、谷正鼎、寇遐、朱子桥、塔德、贝克、冯钦哉、陈福田等中外来宾一千余人,多数会后于下午在社树水利会馆用餐。1934年、1935年,民国政府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多次到达社树水利会馆。杨虎城将军作为泾惠渠修建主导者之一,于右任先生身为泾阳乡党,到社树水利会馆算是串门。1938年,李仪祉先生不幸病逝,埋骨泾水之畔,社树水利会馆再一次迎来大批工程界和政治要人到此栖息,参加祭奠、安葬仪式。1941年,泾阳采取特别纪念形式,借用社树村北李仪祉陵园,举办泾阳县第三届农展会,其筹备处就在水利会馆。

二十世纪末,水利会馆衰败零落,近年来文物部门修葺一新,重现高大壮阔的宅第风貌。如今的中华水利会馆,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忙,十分安静,成为一处饱含沧桑的纪念水利工程的建筑遗址。即便从这处不甚起眼的乡土遗存,也可窥见秦商先驱和陕西水利的历史云烟以及知名人物的精神风范。

(本文选自2023年2月27日《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