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序及后记
2023-05-24 16:00:00 来源:新西部网

编者按:5月18-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的盛大圆满举行,是“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新时代大国外交的丰厚积淀,亦是对古丝绸之路“凿空”精神的光耀。时值“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适逢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种子——我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3月出版发行,这部书以长篇纪实文学的手法结构布局讲述了“一带一路”上的先行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科研人员在中亚播撒“中国种子”的故事。这里刊发这部书的《序》(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和《后记》(作者:靳民,农业科技报首席记者)供读者管窥了解作品大貌,洞悉这部书的创作初衷和主旨。

种下希望的种子

自习近平主席2013 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倡议,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身先士卒,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不断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应作者邀请为本书作序,当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奔走于“一带一路”的先锋同仁们助一臂之力!

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从中国长安到达中亚、非洲和欧洲,是丝绸之路和小麦把中国和中亚、西亚紧紧地连在一起,就像一条绚丽多彩的彩虹,构筑一幅人类文明的美丽画卷。新时代的“一带一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就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为载体,与海外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这些科技先行者作为中国民间友好使者,在“一带一路” 上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他们背井离乡,攻坚克难,立足全球化国际视野,书写着个人的、国家的梦想。“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张举的是中国人的担当。面对全球 8 亿多人的饥饿问题,以张正茂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行们一道携手努力,为解决粮食问题而努力奋斗。

《中国种子》以纪实文学的方式,记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与合作伙伴在中亚国家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所发生的人和事,人物详实真切,故事情节感人,进一步播撒了中外人民友谊的种子,更多的读者得以见证这一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其中描写中亚国家历史文化和人文风俗的文字妙趣横生,让中国读者对中亚国家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家国情谊。

书中的故事宛若米面油盐一日三餐,于平常中见微知著,新时代的浪潮仅仅是人物的背景幕布,互为托举,相互彰显。可以说,这是一本洋溢着人文气息和异域风情的书,闪现着人们对友谊、生命、合作的哲思和探讨。

读者遇见书,书遇见读者,两心相悦,乃书最终句号。

康振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后记

作者:靳民

作者简介:靳民,农业科技报首席记者。曾任职于西安思源学院人文社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老师。后从事媒体,在陕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当代女报》任职记者,后来就职《农业科技报》西安记者站站长。长期奔走于农业农村报道一线,新闻作品曾多次获“陕西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全国农民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

花开蒂落到了结实之际,人自然而然会随着时间进入下一个阶段,期待果实的丰收。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的相续相生转化除天然属性之外,人的价值取向却在某种程度上是打量事物的标准。如同毛毛虫破茧成蝶,但人一般都只见到蝴蝶的美丽而厌恶毛毛虫。人们的关注和价值取舍,在一定意义上给予了普通事物第二次生命。譬如,麦花和麦子,众多的人只知道麦子,不知麦子还开花。当我们感慨养植昙花费时之长而花期之短的时候,殊不知小麦花才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植株开花时长为5~30 分钟,超过这个时间麦花就会凋谢,而昙花一现尚有 3~4 个小时的时长。麦花的花期很短,悄悄隐没在了人们的日常里,而结实的麦子喂养了人类。麦子从诞生之初,被人类不断驯化繁衍至今,使得人类定居了下来,农耕文明下逐渐仓廪实而知礼节。

在今天科技文明独领风骚的工业时代,农业种子的培育依然是国家战略中的重中之重。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种子》一书,紧扣时代主旋律,立意高远,彰显出出版担当及远见。

而我撰写《中国种子》一书则是一次创作的机会,给了我深入了解谷物、技术、种子以及农业育种专家的机缘。然而要展现专家们一生的壮阔和闪耀,并不是这本书的主题。在素材选取上我只截取了与“一带一路”故事相关的人和事,只是一个横截面,在这一个横截面上也没有全幅展开来。在这一个面上以张正茂教授为贯穿全文的灵魂人物,以时间顺序为轴叙写,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的行程都很确切,这源于张正茂教授良好的记录习惯。他对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中重要的人和事,都会随手简单记录。这种习惯正是身为研究员的他在田间及实验室对科研数据和现象记录的外延。写作的缘由,我频繁地采访张正茂教授,我们之间深入的对话让我窥见了张正茂教授工作的繁忙程度,日程事项安排用密密麻麻尚不足以形容他的事务之多。

长篇纪实文学的体裁,犹如绘画写生,作为本书的主笔,我必须忠实于时间、人物、事件、地域本身。而写作之于写作者,本身是一次自我心灵深处的对话,在讲他人故事的时候,其实往往偷渡的是自己的灵魂,这是热爱文字的人潜藏起来的心志或者精神诉求。所以在文中,我对哈萨克斯坦的人文、历史、地理、城市文明程度表现出偏爱。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遗迹和西域文明本身散发出的气息,一直濡染着和它擦肩而过的人,衍生出的故事层出不穷。新时代下,新丝路上的人自然是要抒发当代的气势,西农赴中亚的专家则是连接过去和今天的纽带。个人的求索,都是在时代政策的引导框架下,无论是西汉时期的张骞还是唐朝的玄奘,都是肩负着国家使命踏上出使之路,今天也依然不例外。这些把个人的心血镶嵌在时代愿景里的人,他们的精神就是一束光。并不是所有人的智识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普遍增长,只有一部人不负岁月,在求索中智识逐渐升华,智慧的光芒能够穿越时空卓照千古。

光而不耀的人生都是从平凡之处出发的,在“一带一路”上播撒种子的人,他们和社会上诸多普通岗位上的人一样,很多工作琐碎、单调、重复,条件不尽如人意。这些专家们的日常,除了在讲台上、实验室里是光鲜亮丽的,大多数时间在田间试验,与农民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浑身沾满了泥土的气息。面对自然灾害,一样无能为力,内心对风调雨顺的祈祷和农民一样真诚。而无奈之下的突破,才具魅力。书中有很多张正茂教授无奈之举的写实,要面对微妙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常态,宏观政策落实到细小处的阻挠,个人做起事来遇到的情形不同,但人心总会被困难磨损和束缚。如若做出一定成绩,艰难险阻只当是打磨,倘若没有成果,品尝“齿冷”的感觉总归是令人怯惧的。既然担负了重任,或许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唯有前行。这是张正茂教授的秉性,决定了在这块田地试验,只管播种了。若想今年雨水量如何,日照如何,是否会遭遇病虫害侵袭等,担心白忙活一场,注定是要把自己的脚铐在铁链上一步不得行。

为了更为真实地凸显个人的心理活动,文中借助日记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的心声和情绪,用这种形式拉近读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让读者去感受人物的情绪从而洞悉情绪背后的诉求。纪实性是追求事件的真实,许多因素仍然会将我们阻挡在很多内情之外,尤其是影响事件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但能通过内心震荡的回音依稀感觉它的存在,这是一种复杂的况味。人物和故事沿着时间与事件本身形成的沟渠流去,不触及人性深处不可测的地方。其中实录的部分电子邮件,是张正茂教授和中亚国家的一些专家之间为推进项目做出的个人努力,由此极其微末的细枝末节处,可以瞥见大事落于细处,做任何事首先是与人合作,其次才是事的展开。为了文气不断和保持阅读的节奏感,我删去了外文部分,只保留了翻译的中文。在最后两章,我以笔者手记的形式,写了两篇论述性的小文,这或许是啰唆的人止不住说话的欲望,总想跳出来亮个相,没有憋住劲“露馅”了。

当然西农前往“一带一路”项目合作的工作者各有风采,事迹真要一一讲起来,说不完道不尽。由于种种原因,我不能一一采访呈现他们的故事,这是言不能尽意、书不尽善事、不能周详之处。本书只能抛砖引玉,待将来有能者挖掘“一带一路”上更多精彩的人与事以飨读者。

我在媒体农业口工作,因此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农作物、涉农企业、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等相关的信息较为熟悉,然而面对农业科技的专业内容,到底是隔行如隔山,在写作过程中明显力有不逮。因此在写作的间隙,我翻阅了大量农业科技专业资料、中亚几个国家的历史人文以及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献,深感写作输出极为微末,学习却收获颇丰。

2020 年 1 月中旬,出版社的编辑黄鹏和李杨从广西南宁到陕西西安,我们一起拜访了张正茂教授,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郭建东一起座谈,共同商定了《中国种子》的构架和选材,纪实讲述杨凌专家赴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故事,也得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新冠疫情蔓延,一方面让我有了充足的写作时间,另一方面也打乱了亲赴中亚采风的原计划,使得我只能透过影像和图片去感知中亚各国的地貌和风景。《中国种子》刊印,我作为本书的主笔心生惶恐,出版意味着本书面目已定,将不成熟和鄙陋之处公布于众,唯有诚心聆听读者的斧正之声,诚然也是我修缮精进的良好契机,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的策划李杨在书诞生前期出谋划策,南北往返贡献颇多。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多位编辑为本书的完善给出了翔实的、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谢意!《中国种子》得以与读者能够见面,离不开诸多科学家、长者、师尊、企业家的关爱与支持。且承蒙当代著名作家、编剧杨争光先生厚爱,为本书题写书名。借此,向参与本书修订、审校、装帧设计的出版社工作者以及每一位接受本书采访的国内外朋友致谢!

靳民

2022.11.18于西安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63K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